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学术大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学术大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0-11-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COA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研究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易出现的情况和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疗效.rn 方法:通道管经棘突旁小切口进入,在显微内窥镜下半环切除椎板下部,黄韧带、关节突内侧.保护器保护神经根,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本组共56例,其中52例经术后随访24~32个月,平均27.2个月.rn 结果:术后住院5~18天,平均8.4天.术后平均16天生活自理,5周恢复工作.术后改善率优良率92.8%.患者满意率为85.7%.初期手术可能出现:①定位错误:②进入椎管困难:③止血困难:④损伤硬膜;⑤损伤关节突关节.rn 结论:MED可直视下切除髓核,刨伤小,视野照明好等特点,但其工作通道末端小易与椎板表面固定.其在镜下操作,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曲线.
  • 摘要:目的:总结椎管内肿瘤常见的误诊原冈及特点,探讨降低误诊率的方法与策略.rn 方法:同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手术后证实术前误诊的椎管内肿瘤102例次.分析被误诊的疾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和时间、误诊诊断以及治疗转归.rn 结果:误诊椎管内肿瘤在颈椎占16.6%,在胸椎占49.4%,在腰骶椎管占34%;误诊为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按摩、牵引者41例(40.1%),诊断为肌肉劳损者予以按摩、针灸、口服止疼药者37例(35.9%),诊断为颈椎病予以牵引或者颈围固定者6例(5.8%),诊断为软组织损伤予以止痛治疗者5例(4.8%),诊断为宫外孕胃炎泌尿系结石胰腺炎等外科急腹症予以相应治疗者4例(3.8%),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营养不良给予相应内科治疗者9例(8.8%).最长误诊时间达10年,经过MRI检查后,所有的患者均证实椎管内占位,并予以手术治疗.术后症状完全恢复者占60%,,术前出现人小便障碍,有下肢病理征者肌力以及感觉未能完全恢复.rn 结论:椎管内肿瘤具有较高的误诊误治率,对于颈腰背部疼痛酸网、或者具有神经压迫症状患者应该仔细询问病史、严格查体、对于可疑的患者直接进行MRI检查,以做到椎管内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摘要:目的:回顾性评估切开复位、髋关节减压及内同定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中期临床效果.rn 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2月,我科应用减压、切开复位及内固定治疗了16例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儿,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9.5岁(4~15岁).按照Delbet分犁原则,Ⅰ型(股骨头骺滑脱)2例、Ⅱ型(经颈型骨折)5例,Ⅲ型(颈基底型骨折)9例;受伤机制包括:3例摩托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滑雪伤,自行车摔伤、卡车车祸伤及滑冰伤各1例.方法为切开复位、髋关节囊小切口减压,直视下解剖复位,应用加压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rn 结果:16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年.术后髋关节X线片评估复位效果:8例复位效果优、5例良、3例一般;14例应用加压螺钉同定,2例行克氏针固定.随访终厂时的髋关节X线片提示1例患儿术后股骨头骺早闭,3例患儿合并股骨头坏死;13例患儿髋关节功能良好,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rn 结论: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儿,早期的小切口髋关节内减压、解剖复位及坚强内固定可减少股骨头坏死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中期随访效果肯定.
  • 摘要:目的:讨论跟骨骨折手术切口的处理.rn 方法:随访采用跟骨外侧弧形切口,皮缘不牵拉技术,以及生物蛋白胶的应用处理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切口观察临床效果.rn 结果:对其中48例随诊平均5个月,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皮缘坏死,创口感染.rn 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伤口愈合率高,经济实用,是处理跟骨骨折切口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rn 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45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局部护理及心理干预,对其各种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rn 结果:本组45例术后均获随访,45例62侧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优44足,良8足,可9足,差1足,优良率84.0%.rn 结论: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术后常见并发症有针对性观察及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部分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疗效.rn 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7例32足部分塌陷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分型为Ⅱ~Ⅲ型)采用距下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距下关节面、同种异体骨移植,中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均石膏托外固定4周.rn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22.9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2足,良7足,可3足,优良率91%.无一例发生切口皮缘坏死及螺钉断裂.rn 结论:有移位的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能避免切口缘浅表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关节融合术治疗外伤性扁平足的临床效果.rn 方法:自2007年1月~2009年4月,采用选择性关节融合术治疗14例成人外伤性平足症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9~50岁,平均32岁:左足6例,右足8例:其中陈旧跟骨骨折8例,跖跗关节损伤4例,跗间关节损伤2例.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术前足踝功能可3足,差9足.对每例患者采用个性化手术方案设计,联合应用的术式有选择性跗间关节关节融合术、跟骨截骨内移术、足外侧柱延长术.术后予以短腿管型石膏将足于内翻跖屈位固定,4~6周后换用短腿后托石膏将足于中立位继续固定4周后拆除外固定,根据骨愈合情况逐渐开始负重训练.rn 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25个月,平均19个月.Maryland足踝评分:优8足,良3足,可3足,优良率为78.6%.rn 结论:选择性关节融合术结合骨性手术组成的个性化联合术式治疗外伤性扁平足可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 摘要:目的:研究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外后踝钉板内固定在治疗AO B3型踝关节骨折中应用效果.rn 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36例Weber-AO分类B3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经腓骨后侧入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rn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仅1例发生腓骨肌肌腱炎,取出钢板后症状缓解.骨折于16周内均达到骨折愈合.36例中疗效为优24例,良7例,可5例,优良率为86.0%.rn 结论:腓骨后侧入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单切口充分显露并固定后、外踝,减少缝合时的张力,可以提高切口愈合率与骨折稳定性,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跟骨骨折行切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rn 方法:我们采用切除骨痂,再次骨折的办法,重新复位、对合关节面,矫正跟骨力线.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关系,植骨充填缺损,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有选择性的对17例陈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其中关节外骨折4例,涉及关节面骨折13例,所有患者术前X线片均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改变.rn 结果:所有骨折术中均取得较好复位,术后皮缘部分坏死4例,浅表伤口感染1例,均经换药治愈.随访5~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X线示关节面Bohler角及Gissane角恢复较满意.Manyland足部评分;优9足:良5足;可2足;差1足;优良率82.4%.rn 结论:对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有选择性的采用切复内固定术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腓骨移植联合膝关节融合治疗股骨远端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应用及临床效果.rn 方法:自2007~2009年对5例股骨远端侵袭性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 Ⅲ级)行整块切除术后骨缺损,采用游离腓骨移植联合钢板内固定行膝关节融合术重建下肢功能.rn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0~80个月,疼痛症状消失,MSTS评分21~27分,骨愈合时间6~18个月,无移植骨吸收和骨折,恢复正常工作劳动.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变复发及肺转移.rn 结论:肿瘤整块切除联合腓骨移植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股骨远端侵袭性骨巨细胞瘤的一种良好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水疗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影响.rn 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24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选用0.1%的新洁尔灭、0.9%盐水浸泡患肢,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及20%的甘露醇消肿治疗.rn 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肿胀消退及干痂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使用0.1%的新洁尔灭、0.9%盐水进行水疗,可以缓解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促进创面愈合,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关节活动度,对四肢骨折晚期并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早期无痛分阶段功能锻炼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rn 方法:2004年7月~2010年5月对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的患者42例(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51~85岁,平均66.8+12.4岁),采用早期无痛分阶段功能锻炼方法训练关节功能(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麻醉苏醒立即行握拳耸肩等早期锻炼,24小时后在三角巾悬吊保护下,离床锻炼肩部和上臂肌肉舒缩并肘、腕、手的主动功能锻炼,术后3天开始主被动结合练习患肢钟摆及上举、外展等功能锻炼,3~4周后逐步去除三角巾锻炼,6~8周X片有大小结节骨性愈合时开始肌肉力量训练,远期锻炼持续6个月以上);术后定期随访,采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人工关节功能.rn 结果:3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12.3个月.所有病例无伤口感染及血管、神经损伤;经Neer评分,人工关节功能优10例、良25例、可4例,优良率89.7%,患者主观满意率92%.rn 结论:为最大限度地恢复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肩关节的功能,除了在手术操作中尽可能减少软组织损伤、尽晕保留大结节骨质、选择与关节盂大小匹配的肱骨头假体以及维持正常的肱骨头后倾角之外,术后早期无痛分阶段功能锻炼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 摘要:目的:探讨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rn 方法:选取自2003年12月~2007年12月94例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合并开放伤70例,均采用分阶段微创方法治疗,并随访6~13月.rn 结果:94例骨折均在术后2~6月愈合,患肢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63例,良25例,可6例;优良率93.6%.rn 结论: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段粉碎性骨折,尤其合并开放伤者,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自1995年至今收治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28例手术治疗及疗效.rn 方法:采用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进行治疗.rn 结果:刮除植骨、骨水泥充填术后复发率为22%,而游离自体腓骨移植病例无复发.rn 结论:瘤段切除、腓骨近端移植腕关节重建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复发率较传统刮除植骨、骨水泥充填术为低,可以很好的重建腕关节功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椎板薄化分解揭盖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rn 方法: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板薄化分解揭盖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126例,男73例,女53例,年龄35~71岁,平均50.2岁.压迫位于上胸段28例,中胸段32例,下胸段66例.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括约肌功能评分以及参照Epstein和Schwall标准评估疗效.摄胸椎正尧侧位x线片,行CT及MRI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rn 结果:1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49.5个月.术前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1.981±0.543)分;术后为(2.654±0.413)分;术前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1.196±0.964)分,术后为(3.720±0.709)分;术前及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Epstein和Schwall评分标准,优73例,良31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89.7%.术后6例发生脊髓损伤,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好转.5例发生脑脊液漏,给予床尾抬高30°,行保守治疗治愈.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给予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6个月111例患者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rn 结论:椎板薄化分解揭盖法对脊髓侵袭小,手术安全性可靠,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两种植骨方式及材料进行植骨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的手术疗效.rn 方法:对326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切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其中获得2年随访的268例,根据植骨方式及材料分为4组,A1组:PLIF(椎间cage);A2组:PLIF(椎间自体骨);B1组:PCF(椎间cage);B2组:PCF(椎间自体骨).比较手术时间、融合率,复位丢失率,椎间隙高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rn 结果:根据术前、术后JOA评分显示,四组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各组间手术时间,出血昔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植骨后6个月随访,环形植骨(椎间自体骨)组的植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2个月随访各组植骨融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环形植骨融合组的复位丢失率小于椎间植骨融合组,而椎问融合器组的椎间隙高度丢失较小.rn 结论:各组方法均足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术式,环形融合(椎间自体骨)短期内可取得较高的植骨融合率,长期观察复位丢失率较低.
  •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椎间盘损伤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手术疗效的影响.rn 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伴随间盘损伤患者资料,分析、讨论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严重椎间盘损伤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及手术疗效.rn 结果:16例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合并椎间盘损伤患者中椎体复位不良者10例,椎间隙成角畸形4例,脱位椎体复位欠满意4例,椎间隙过撑2例,内固定断裂10例.内同定取出后椎间隙高度降低8例,再脱位6例,后凸成角畸形4例.rn 结论:胸腰椎椎骨折脱位、特别是严重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术前需要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包括x线、CT和MRI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椎间盘的损伤,并根据椎问盘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确保手术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突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病(Kummell病)治疗的手术适应症选择以及术后效果.rn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行PKP治疗的56例老年胸腰椎Kummell病患者.rn 结果:术后3~4天,在腰背支具保护下,全组患者下地活动,平均4.2天.随访4~11个月,平均6.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有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7.4下降到术后3.4,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76下降到26,最后随访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分别为2.0和20,部分病人术后X片可见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ob角改善.全组出现不同程度水泥渗漏13例,占23.2%,无椎管渗漏者,A1型骨折组患者渗漏率17.5%,A2型骨折渗漏率37.5%,无下肢神经并发症出现,无肺栓塞或死亡现象.rn 结论:胸腰椎Kummell病在CT上出现真空现象(vacuum phenomenon),MRI检查可发现类似股骨头坏死的"双边征"表现,此两种检查结合病史对明确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PKP治疗是一种治疗胸腰椎Kummell病有效方法,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球囊技术虽可减少水泥渗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术中过分强调椎体高度的恢复可能导致骨水泥渗漏率升高.术前三维CT检查进行AO分型,对于骨水泥渗漏几率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 摘要:目的:寻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最佳预防方案,评价围手术期抗凝并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对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280例(均为单侧关节置换)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前瞻性地分成空白对照组(对照组,n=70)、单纯抗凝组(抗凝组,n=70)、单纯早期被动活动组(CPM组,n=70)和抗凝+CPM锻炼治疗组(观察组,n=70).手术后第4天观察各组患者下肢的肿胀情况,并行术侧下肢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诊断DVT.统计各组中DVT的发生率,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抗凝组术后DVT发生率25.7%,CPM组30.0%,观察组12.9%,对照组45.7%,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rn 结论:围手术期抗凝并早期被动活动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