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三维CT重建

三维CT重建

三维CT重建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70385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罕少疾病杂志、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全国射线数字成像与CT新技术研讨会、2008年全军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颈腰痛学术会议等;三维CT重建的相关文献由310位作者贡献,包括郝定均、刘佳佳、叶哲伟等。

三维CT重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0385 占比:99.98%

总计:470479篇

三维CT重建—发文趋势图

三维CT重建

-研究学者

  • 郝定均
  • 刘佳佳
  • 叶哲伟
  • 吕桂菊
  • 周均清
  • 姜虹
  • 尚咏梅
  • 徐建高
  • 李利军
  • 李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晨晨; 刘海洋; 于春艳; 周超; 辛瑞夏; 王慧; 徐志伟; 张晓菊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CT定量分析对肺部混合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glass nodule,mGGN)浸润性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就诊的mGGN患者共204例,根据结节的组织病理描述分为浸润性病变(IA)组(n=144)和非浸润性病变(non-IA)组(n=60),比较两组结节直径、体积、平均CT值和血管密度等三维CT参数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各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IA组结节的直径、体积、平均CT值和血管密度均显著大于non-IA组(P<0.001)。其中,结节体积和平均CT值是预测病灶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节体积取2250mm^(3)为最佳截断值,预测病灶浸润性的AUC为0.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3.9%、90.0%;平均CT值取-475HU为最佳截断值,AUC为0.91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4%、81.7%;两者联合的预测概率值AUC达到0.9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1%和83.3%,预测价值最高。结论三维CT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测mGGN的浸润性,为肺结节的筛查及辅助诊断提供指导。
    • 陈文敏; 曾佑兰; 肖路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CT重建术前评估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疑似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371例,随机数法进行人员编排,随机分为三维CT重建组(3D-CT组,n=185例)、X线组(X-Rale组,n=186例),针对骨折部位,两组分别给予三维重建扫描检测及X线照射检测,依据跟骨骨折Stephens-Sanders分型分为3个亚组,即Stephens-SandersⅠ亚组、Stephens-SandersⅡ亚组、Stephens-SandersⅢ亚组。记录3D-CT组、X线组及其亚组,手术前后Maryland足部评分变化;观察两组关节面塌陷骨折、负重区骨质缺损、载距突骨折的阳性检出率。ROC曲线对两组术前评估粉碎性跟骨骨折诊断效能,ACU>0.70视为具备术前评估能力。结果治疗后,与X-Rale组相比,3D-CT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具备明显统计学差异(t=12.555,P=0.0250.05);在负重骨缺损及载距突骨折检出率比较中,两组则具备明显差异性(P=0.009,P<0.001),3D-CT扫描,其AUC=0.722,特异度68.42%,准确性92.39%,具备检测效能。结论基于三维CT重建术前评估跟骨骨折安全有效,有望成为治疗手术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检测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宋静超; 姜功前; 王洪涛; 丁成智; 吴振江; 许广辉; 王国磊
    •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CT(3D-CT)重建联合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ICGF)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6-2019-12间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术中均识别靶血管、靶支气管及段间交界线,并成功完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结论 术前3D-CT重建技术可对肺部病变进行评估,ICGF可显示段间线,两项技术联合可实现解剖性肺段切除.
    • 李慧
    • 摘要: 目的:分析1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先天性假关节的X线、CT表现、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先天性假关节8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术前接受X线、CT三维检查.结果:其中6例发生在胫骨,1例发生在尺骨,1例发生在腓骨,同时合并胫骨骨折.7例骨干形态弯曲,1例骨干形态未发生改变.8例均发生在骨干中下1/3处.7例假关节断端成角畸形,7例X线表现为假关节近远端变细变尖呈锥状,局部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闭塞,无骨疵及骨膜反应.1例X线表现为假关节近端局部膨大,骨质密度减低,囊性变,其远端骨质硬化,骨髓腔闭塞.7例冠、矢、横状位三维CT重建表现为假关节近远端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闭塞,1例冠、矢、横状位三维CT重建表现为假关节近端见囊样低密度骨质破坏,呈囊样改变.结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的先天性假关节X线上具有典型的特点,三维CT重建对先天性假关节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空间优势.
    • 王森
    • 摘要: 目的:评价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治中的价值,以促进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预后.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n=100),以手术分型结果作为评估标准.结合诊断方法进行分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1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三维CT重建检查,试验2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X线检查,对比试验1组与试验2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不同诊断后组间骨折分型诊断准确率、整体准确率情况.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不同方法诊断后,试验1组Ⅱ型、Ⅲ型诊断准确率以及整体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试验2组,P<0.05.结论:对比X线诊断,三维CT重建影像用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准确率更高,尤其在Ⅱ型、Ⅲ型骨折上,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保障.
    • 徐杰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CT(Computed Tomography)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3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CT三维重建和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与确诊结果相比,CT三维重建的诊断准确率为94.3%,X线片的诊断准确率为74.3%,P<0.05.结论:三维CT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效果较好,可明确骨折类型,值得推广.
    • 孙灵灵
    • 摘要: 目的:研究三维CT重建和MRI在胫骨平台隐性骨折(TPOF)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本院诊查的136例疑似TPO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CT重建检查和MRI检测,分析检查结果,统计出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以及两种检查方式显示周围软组织、骨折移位、骨折缺损以及粉碎程度等满意度评分.结果:MRI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三维CT重建诊断;MRI在骨折移位、缺损、骨折粉碎程度显示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和三维CT重建相比,P>0.05,但是MRI在对周围软组织上显示的满意度评分高于三维CT重建,P<0.05.结论:在对胫骨平台隐性骨折的诊断中,三维CT重建和MRI的诊断价值都很高,但是MRI的诊断价值更好.
    • 吴兆华; 王勇
    • 摘要: 目的 分析三维CT重建在肱骨髁上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为研究对象,均行普通X线检查、常规螺旋CT扫描、三维CT重建,分析其影像特点,并对比三种检查方式对骨折椎节、骨折位置的显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 48例均行伤侧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分为伸直型46例(95.83%),屈曲型2例(4.17%);三维CT重建观察到骨折断端多为粉碎骨折,骨折近端前缘呈“一”形43例,骨折两端完全分离移位,骨皮质不连续,骨折近端前缘呈倒“V”形5例;三维CT重建对骨折椎节、骨折部位的显示率高于X线及常规CT(P<0.05);三维CT重建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灵敏度、准确度、Kappa值高于X线及常规CT(P<0.05).结论 三维CT重建在肱骨髁上骨折中有较高诊断价值,可较好显示骨折椎节、骨折部位,评估Gartland分型,提高诊断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 宋巧; 严佳; 周韧; 张磊; 姜虹
    • 摘要: 目的·评估气道三维CT(3D-CT)重建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困难气道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已预测困难气道并接受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为病例组(n=27);从住院病例系统中选取非困难气道并接受麻醉快诱导气管插管的非颌面部间隙感染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27).收集2组患者的头颈颌面部CT影像资料.采用Dolphin 11.9软件进行气道三维重建,分别测量腭咽、舌咽、口咽和喉咽的体积、正中矢状面面积、最小横截面积以及咽后壁厚度等指标.比较并筛选2组的差异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指标与困难气道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腭咽及喉咽体积,腭咽、口咽及喉咽正中矢状面面积,腭咽及喉咽平均横截面积,口咽最小横截面积及其左右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第二颈椎(C2)和第三颈椎(C3)水平咽后壁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腭咽、口咽及喉咽正中矢状面面积,喉咽体积及平均横截面积,C2和C3水平咽后壁厚度与困难气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气道3D-CT重建可清晰地显示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气道受压情况,咽气道正中矢状面面积、喉咽体积及平均横截面积、C2和C3水平咽后壁厚度或可成为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困难气道的预测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