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突变体库

突变体库

突变体库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64850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菌物学报、种业导刊、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2013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暨2012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等;突变体库的相关文献由607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慧敏、刘南清、刘贯山等。

突变体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4850 占比:99.83%

总计:64963篇

突变体库—发文趋势图

突变体库

-研究学者

  • 梁慧敏
  • 刘南清
  • 刘贯山
  • 叶飞
  • 孙慧玲
  • 张培君
  • 张洪博
  • 张莉
  • 徐慧
  • 王宏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黎明; 陈君燚; 姬敬敬; 孔维玮; 柳志浩; 董普辉
    • 摘要: 穗型是构成小麦穗部的重要性状,与小麦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小麦新品系河科大527(KD 527),通过多年农艺性状鉴定,从KD 527的EMS处理后代中选育出的一系列穗型突变体,对其穗型进行遗传分析及其效应评价。结果显示,1)构建出了包含15种(类)不同穗型的突变体(库),综合农艺学鉴定表明,与野生型KD 527相比,除了穗型发生异变外,各种突变体在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均表现降低,同时伴随旗叶、穗下节、芒等器官发生异常。2)不同穗型突变体自交后代单株的穗型遗传分析表明,所有穗型突变体自交后代均出现正常穗型、扭曲穗型的分离;对不同突变体的238个自交单株的统计分析,其中:具有正常穗型的单株69株,扭曲穗型单株169株(极端扭曲穗型单株37株),经X^(2)检验,扭曲穗型∶正常穗型符合3∶1分离规律,正常穗型呈单隐性基因遗传。3)突变体后代自交分离单株农艺学性状的统计结果显示,正常穗型单株的平均株高53.1 cm、平均穗长8.42 cm、平均千粒重55.9 g,扭曲穗型单株的平均株高、穗长与千粒重分别为43.1 cm、6.20 cm、35.2 g,正常穗型单株与扭曲穗型单株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而极端扭曲穗型单株表现不抽穗、不结实。构建的不同穗型突变体为小麦穗型遗传分析及其遗传效应解析提供了种质基础,对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郭贺峰; 何悦; 殷庭超; 蔡冬; 刘信宝; 张敬; 徐彬
    • 摘要: 本研究利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希腊牛至(Origanum vulgare ssp. hirtum)种子,构建突变体群体,并筛选具有优异性状的牛至突变体。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牛至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P <0.05),400 Gy及以上的辐射剂量导致牛至种子萌发后胚根停止生长,无法成苗。在100~200 Gy辐射剂量下,获得8 170株M;代突变体群体。参考未处理对照株系的田间表型,筛选获得了一批植株高大、茎节短、分枝多、大叶、叶色及花色变异等诸多类型的突变体,为高产优质牛至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 廖盛楠; 吕炜桐; 唐权; 马玗玟; 刘力嘉; 王亮; 彭显
    • 摘要: 目的筛选小分子抗菌药物,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筛选426个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小分子药物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建立变异链球菌的随机突变体库,探究SERMs作用于变异链球菌的靶点。结果小分子药物库中归属于SERMs的托瑞米芬、他莫昔芬、克罗米芬和雷洛昔芬对变异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通过构建变异链球菌的突变体库,筛选发现了两个突变菌株对克罗米芬产生了抗性,对耐药株的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转座子插入位点位于smu_546、smu_874的基因。结论托瑞米芬、他莫昔芬、克罗米芬、和雷洛昔芬等SERMs药物对变异链球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且克罗米芬的作用靶点可能位于smu_546、smu_874基因表达的蛋白上。
    • 摘要: 2月8日,河北农业大学大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MolecularPlant》在线发表题为"Construction of a high-density mutant population of Chinese cabbage facilitates the genetic dissection of agronomic traits"的论文。研究通过EMS诱变技术构建了以结球大白菜A03为遗传背景的表型丰富的突变体库;结合Pac Bio、Illumina和Hi-C测序技术,完成了A03基因组组装、基因注释。
    • 陆珂; 吴则东; 李胜男
    • 摘要: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重要的鲜食类蔬菜之一,是我国保护地生产的第一大蔬菜作物。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们对黄瓜品质、抗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黄瓜的遗传基础趋于单一化,自然变异频率低,以及常规育种的年限长等限制因素,依靠黄瓜自发突变获得优良的遗传材料十分困难,黄瓜遗传育种进程变得愈发缓慢,因此选育高品质、抗性强的黄瓜新品种迫在眉睫。诱变育种技术以其可以提高变异频率、扩大变异谱等特点,近年来在选育新品种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黄瓜诱变育种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从诱变方法的作用机理和在黄瓜育种中的应用着手,概述了化学诱变方法、物理诱变方法、航天诱变及插入突变的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总结了诱变育种对黄瓜表型性状、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的影响以及黄瓜突变体的鉴定方法;重点阐述了突变体在黄瓜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应用;最终探讨了黄瓜诱变育种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为科研工作者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对加快黄瓜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王迪; 牛梅; 王健; 程保山; 李刚; 徐卫军; 袁彩勇
    • 摘要: 淮稻5号是江苏地区粳稻主栽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灌浆速度快、出糙率高、千粒质量高、抗倒能力强、耐低温等特点.但由于缺少适宜的研究材料,淮稻5号中优良农艺性状的调控机制一直没有得到解析.突变体是研究基因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N-甲基-N-亚硝脲(MNU)化学诱变构建了包含3562个家系的淮稻5号突变体库,并从中筛选获得了512个表型稳定的突变体,包括株型、叶色、育性、抽穗期、早衰、类病斑等8种类型,利用MutMap技术完成了2个株型突变体的突变位点初步定位,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MutMap技术的应用,以期为淮稻5号优良性状的解析提供突变体资源.
    • 秦丹丹; 许甫超; 徐晴; 彭严春; 葛双桃; 董静; 焦春海
    • 摘要: 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麦突变体库,从而为大麦种质创新和解析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形成机理提供材料,本研究通过^(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处理,构建了自育大麦品种鄂大麦934的突变体库,包含982株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且性状无分离、可遗传的变异株,涉及叶片、茎秆、穗子、籽粒、分蘖、株型、抽穗期、结实率等多个农艺性状。通过扫描电镜对叶宽突变体的叶片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发现突变体在细胞水平上变化各异。本研究构建的突变体库为开展大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张艳; 洪晓如; 黎庭耀; 沈卓; 杨易; 周轩; 陈汉才
    • 摘要: [目的]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菜心种子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为EMS诱变技术在菜心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及丰富菜心种质资源选育提供支持.[方法]设4种不同浓度的EMS溶液(0.2%,0.4%,0.6%和0.8%)和3种不同处理时间(8、12和16 h)共12个组合,诱变处理2个菜心自交系(C40和小80天)的种子,并对诱变后代出苗率和结籽株比例进行分析,筛选EMS诱变菜心种子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随着EMS浓度的增加,菜心种子成苗率和结籽株比例逐渐降低.诱变处理8 h,EMS浓度为0.6%时,C40和小80天菜心的成苗率分别65%和70%,结籽株比例分别为13%和31%;EMS浓度升高至0.8%时,C40菜心的成苗率降至50%,2个菜心材料的结籽株比例均低于20%.随着EMS处理时间的延长,菜心种子成苗率和结籽株比例逐渐降低.EMS处理浓度为0.4%时,诱变12 h,2个菜心材料(C40和小80天)的成苗率均为75%,结籽株比例分别为30%和45%;诱变16 h,C40和小80天菜心的成苗率分别降至60%和55%,结籽株比例均低于20%.EMS诱变处理不仅抑制成苗率,还严重影响结实情况.根据成苗率和M1群体植株的结籽株比例,并保证最大诱变效率和突变体群体,确定菜心种子EMS诱变处理的最佳条件为0.4%EMS诱变处理12 h.不同基因型菜心材料对EMS的耐受性不同,生长势强的菜心材料EMS处理的时间或浓度可适当增大或降低.采用最佳诱变条件处理3000粒小80天菜心种子,在M1群体中出现黄化、白化、皱缩、矮化及嵌合等变异性状,M1群体包含500个突变株系.随机选取种子量大的M1群体中176个家系,构建包含2110个单株的M2群体,在M2群体中发现94个突变单株,总的突变频率为4.3%.其中,叶片叶色或形状突变的单株61株,株型变异的单株共31株,花色突变的单株2株.[结论]利用EMS诱变菜心种子有明显效果,构建的菜心EMS突变体库表型变异丰富,尤其是出现株型紧凑,叶色浓绿的有益突变,可用于菜心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
    • 张艳; 洪晓如; 黎庭耀; 沈卓; 杨易; 周轩; 陈汉才
    • 摘要: 【目的】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菜心种子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为EMS诱变技术在菜心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及丰富菜心种质资源选育提供支持。【方法】设4种不同浓度的EMS溶液(0.2%,0.4%,0.6%和0.8%)和3种不同处理时间(8、12和16 h)共12个组合,诱变处理2个菜心自交系(C40和小80天)的种子,并对诱变后代出苗率和结籽株比例进行分析,筛选EMS诱变菜心种子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随着EMS浓度的增加,菜心种子成苗率和结籽株比例逐渐降低。诱变处理8 h,EMS浓度为0.6%时,C40和小80天菜心的成苗率分别65%和70%,结籽株比例分别为13%和31%;EMS浓度升高至0.8%时,C40菜心的成苗率降至50%,2个菜心材料的结籽株比例均低于20%。随着EMS处理时间的延长,菜心种子成苗率和结籽株比例逐渐降低。EMS处理浓度为0.4%时,诱变12 h,2个菜心材料(C40和小80天)的成苗率均为75%,结籽株比例分别为30%和45%;诱变16 h,C40和小80天菜心的成苗率分别降至60%和55%,结籽株比例均低于20%。EMS诱变处理不仅抑制成苗率,还严重影响结实情况。根据成苗率和M_1群体植株的结籽株比例,并保证最大诱变效率和突变体群体,确定菜心种子EMS诱变处理的最佳条件为0.4%EMS诱变处理12 h。不同基因型菜心材料对EMS的耐受性不同,生长势强的菜心材料EMS处理的时间或浓度可适当增大或降低。采用最佳诱变条件处理3000粒小80天菜心种子,在M_1群体中出现黄化、白化、皱缩、矮化及嵌合等变异性状,M_1群体包含500个突变株系。随机选取种子量大的M_1群体中176个家系,构建包含2110个单株的M_2群体,在M_2群体中发现94个突变单株,总的突变频率为4.3%。其中,叶片叶色或形状突变的单株61株,株型变异的单株共31株,花色突变的单株2株。【结论】利用EMS诱变菜心种子有明显效果,构建的菜心EMS突变体库表型变异丰富,尤其是出现株型紧凑,叶色浓绿的有益突变,可用于菜心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育种。
    • 摘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组装了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RP125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并在该背景下创制了一个EMS突变体库,为玉米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宝贵种质资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