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科举制

科举制

科举制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9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史、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92981篇;相关期刊662种,包括法制与社会、中国行政管理、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科举制的相关文献由9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海峰、张亚群、刘希伟等。

科举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8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2981 占比:98.94%

总计:93975篇

科举制—发文趋势图

科举制

-研究学者

  • 刘海峰
  • 张亚群
  • 刘希伟
  • 刘绍春
  • 周积明
  • 杨银权
  • 王文元
  • 贾艳
  • 丁雨晴
  • 刘清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宗仁
    • 摘要: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所推行的最后一次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改革。改革主要集中在行政改革、军事改革和教育改革等方面。其中行政改革主要涉及中央行政机构改革以及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主要目的是整顿吏治。军事改革力求建立现代化的陆海军。教育改革则直接废除了科举制,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 陈禹澍
    • 摘要: 门荫入仕制度是唐代重要的选官途径之一,它由魏晋南北朝门阀大族的选官特权发展而来,在唐代大致经历了前期的兴盛到中后期衰落的进程。门荫主要是依照官品高下来荫庇子孙,但门荫后只是取得了做官资格,还需要通过铨选才能正式为官。这期间即为待选时间,通过门荫的官员子弟在待选期间可进入学校,亦可担任杂务。门荫与科举之间存在博弈现象,在当时和后世均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 王迎春
    • 摘要: 蜡烛与明清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科举考试用烛可分为科举考场用烛及科举考生用烛。明代乡、会试科举考场用烛数量可观,用烛品种丰富,用烛场合较多;清代会试考场用烛量大,清政府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试考场给烛方式及数量作具体规定,使其更为完备。明代考生用烛既承袭旧制,亦有所创新,体现明代科举制的与时俱进;清前期科举考生用烛并不规范,但经乾隆一朝整饬,考生用烛规范性达到顶峰。令人深思的是,清政府虽对科举制多有改进,然而不过是对譬如用烛制等无关紧要方面的调整,厘革始终未触动科举制的实质,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科举制终难逃走向灭亡的命运。
    • 关娴娴; 郭沙沙
    • 摘要: 清末废除科举制这一举措在中国政治、文化、社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阶层构造。科举制度是绅士阶层赖以存在的基础,废除科举制之后则使得原来阶层流动的渠道变得不再畅通,迫使绅士阶层流动到经济、军事这些部门,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空前的变动,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曾经的统治阶层地位的改变彻底影响了清朝末年的社会。
    • 华杭平
    • 摘要: 从唐建立科举制到宋重用文人,文人行列开始在朝廷占据优势﹐而贬谪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巨大转折,谪宦们心中必然会产生“一种因正道直行横遭贬黜独处遐荒无可表白的屈辱感和悲愤感,一种因社会地位骤降为人歧视前途迷茫进退维谷的自悲感和孤独感,一种被整个社会和所属文化抛弃了的恐惧感和失落感”。
    • 曾桂林
    • 摘要: 雍正初年的湖广分闱,直接推动了湖南科举宾兴组织的发展。湖南宾兴事业的发展,则直接促进了湖南人才群体的兴起。由于官绅士民的倡捐慨助,清中后期湖南宾兴组织先后经历了勃兴、鼎盛两个发展阶段,各府州县创设的宾兴组织达九十余个。从发展特色看,清中后期湖南宾兴组织一是文治教化与苗疆治理并举,二是得到了湘军集团的大力支持。这些宾兴组织通过代缴士子的岁科卷资、印金,或资助其乡试、会试旅费,减轻了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的经济负担,使得赴考人数逐渐增多,从而助推了清中后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局面。
    • 王潇萱
    • 摘要: 美国汉学家宋贤德教授在其《聊斋志异》全英译本第四卷第一篇序言中,聚焦科举题材故事,着重探讨了科举制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其中揭橥了蒲松龄对科考价值的批判以及如何实现真正儒家价值的思考。宋贤德教授没有囿于《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而是深入文本扎实考证,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蒲松龄的生平经历,深度探求聊斋故事背后的逻辑架构及思想态度。宋贤德教授在序言中对《聊斋志异》文本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敞现了海外研究视域,有助于我们加深中外学问的相互砥砺,突破学术藩篱,不断拓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国际视野。
    • 曹景年
    • 摘要: 关于唐代前期有无孝廉科及“孝廉”一词的含义,前人争议颇多。从制度层面看,常科中仅在代宗时短暂设立过孝廉科,制科也只是在唐初有过察举“孝廉”的行为,这说明代宗之前的科举制度中没有孝廉科存在。从文献层面看,唐人文献中的“孝廉”绝大部分都是明经的代称。“孝廉”本来主要考察德行,后兼试经,南北朝以来“孝廉”试经、秀才试策成为传统。唐代明经科承袭自“孝廉”,唐人或称明经,或称“孝廉”,不作区分。代宗时设立的孝廉科吸纳《孟子》为考试内容,成为后世《孟子》升经的先声。
    • 赵子璇
    • 摘要: 状元文化是我国古代科举制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早已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但是状元文化留下的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依然值得后人挖掘与传承。通过梳理状元文化的形成并挖掘其当代价值,为状元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提供路径,以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的状元文化。状元一词出现于唐代,是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学子的美誉。其所代表的是中国读书人高尚的荣耀,于是状元及第也变成了中国古代学子的向往。
    • 张建业
    • 摘要: 常有朋友问我,读书与绘画究竟有什么关系?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却反映了一个当下画坛非常普遍又亟须解决的问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宋真宗赵恒《励学篇》里的两句,意思是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以科举制选拔人才的封建社会的确是这样,读书人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是科举,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至当下,同样也适用于社会用人的学历要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