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激素
神经激素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4773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2008年全国老年病防治新进展高峰论坛等;神经激素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南伟、奚耕思、杨佐君等。
神经激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773篇
占比:99.87%
总计:84887篇
神经激素
-研究学者
- 邓南伟
- 奚耕思
- 杨佐君
- 段慧琴
- 王江
- 田颖
- 祁俊仙
- 祝善俊
- 穆祥
- 索占伟
- 胡格
- 腾增辉
- 袁如玉
- 郑灵芝
- 金海红
- 马沛然
- 高立云
- A.D. Michaels
- Akhtar M.
- Barbone A.
- D. Burkhoff
- Ferg.DW
- Gona P
- Gudmundsdottir H.
- Klotz S.
- Larson MG
- LeonelliFM
- Milt.P
- MoeW
- Ohashi H.
- Ohuchi H.
- Os I.
- Petra.F
- Reiken S.
- Strand A.H.
- Takasugi H.
- Taylor A. L.
- Wang TJ
- Yancy C.
- Ziesche S.
- Г·Н·卡西里
- 一闻
- 丁倩
- 丁怀翌
- 严俊儒
- 于永慧
- 从林
- 任建英
- 任节
- 任虹
-
-
周刚;
罗彩东;
黎东;
王虎;
王勇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激素水平、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循环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CHD患者102例,以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CHD基础治疗,并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加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心房利钠肽、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2,3个月时的内皮祖细胞均显著增多(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CHD,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高水平神经激素状态,降低血小板活化活跃度,并增加内皮祖细胞数量。
-
-
牛鹏飞;
王燕春;
蒋明
-
-
摘要:
缩宫素即催产素,是一种垂体神经激素。缩宫素能够增加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主要用于动物引产、催乳、产前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产后出血等。而卡贝缩宫素是一种缩宫素的长效九肽合成类似物,其临床和药理性质与天然缩宫素相似,相比于传统缩宫素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更长,收缩频率更高、也更温和。当前,卡贝缩宫素主要用于人药,针对治疗和预防产妇分娩乏力及产后出血。随着技术的进步,卡贝缩宫素开始应用于母猪,主要用于缩短母猪产程及产仔间隔、减少因产程过长引发的死胎率升高、促进母猪排乳以及产后早期使用促进子宫复旧等。
-
-
从林;
刘海燕;
张家良
-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血管内治疗(EV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炎症因子和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1—2022-01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148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静脉溶栓组(66例)及EVT组(82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激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钠素(ANP)]水平差异。结果EVT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组(92.68%vs 81.82%,χ2=4.041,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2、IL-6、TNF-α、AngⅡ、ALD、A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EVT组[(4.55±0.92)ng/L、(7.27±2.02)ng/L、(7.52±2.15)ng/L、(75.78±14.75)ng/L、(127.21±20.03)ng/L、(67.39±16.69)pg/mL]低于静脉溶栓组[(5.68±1.04)ng/L、(8.86±2.37)ng/L、(8.49±2.20)ng/L、(83.52±17.41)ng/L、(160.61±22.76)ng/L、(79.71±17.45)pg/mL](t=7.006、4.406、2.700、2.927、9.487、4.374,P<0.05)。结论急诊EVT治疗AIS疗效确切,能降低炎症因子及神经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
-
张慧明;
马青;
陈雪;
徐梦;
李娟;
柳钰书;
唐民科
-
-
摘要:
目前临床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但伴随神经损伤后患者出现行为障碍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并提出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可能发展成为一类新颖的康复策略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本综述主要回顾社会因素对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进一步证明社会互动可作为非药物干预候选者.另外,从社会互动的角度讨论其发挥积极效应的途径、神经激素基础及影响因素.
-
-
李世芳;
王联军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球蛋白水平对神经介入术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和神经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6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16例).根据术后7 d是否出血将观察组进一步分为出血组(23例)和未出血组(93例),出血组以治疗后γ球蛋白占比18.8%为临界值分为低值组(12例)和高值组(11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神经激素水平等.结果 治疗后,出血组γ球蛋白、α1球蛋白和α2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NF-γ)、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明显高于低值组和未出血组,高值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低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心钠素(ANP)水平明显高于低值组和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介入术后出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球蛋白水平升高,且会影响炎症因子水平,进而可能影响患者的病情转归.
-
-
王维;
宋金山;
李启昶;
樊丽梅
-
-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结合口服培哚普利片对神经激素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泗洪县人民医院及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128例,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PCI手术治疗,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服用培哚普利片,持续用药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神经激素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水平,随访1年,记录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药组LVEDV、LVESV较低,LVEF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用药组AngⅡ、Aldo水平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用药组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PCI术后结合口服培哚普利片能显著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心功能,调节患者神经激素水平,还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
-
石雷雷;
尹德春;
杨双双;
赵梓惠;
曲秀芬
-
-
摘要: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其病理生理学特征在于血流动力学异常,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出现神经激素激活和自主神经失调,其中包含复杂的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盐皮质激素系统和利钠肽系统的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盐皮质激素系统激活将导致不良的心脏重构并促进心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现就神经内分泌失衡与心力衰竭做一综述.
-
-
王智
-
-
摘要: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oxytocin(OT),arginine vasopression(AVP),sex hormones (including estrogen, progesterone,androgenic hormones)and the social recognition of rodents were reviewed.%综述了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酮、雄性激素)这些神经激素与啮齿类动物的社会识别关系的研究进展.
-
-
郭永平;
贾叶
-
-
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神经激素水平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160例,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所有患者住院次日清晨及出院前空腹采集静脉血,检验血清BNP、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及去甲肾上腺素,住院次日给予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给予定期随访.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功能及神经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左西孟旦组治疗后左心功能恢复更好: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左西孟旦组血清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血压、心率、疾病史、用药史及吸烟饮酒史后,左西孟旦组死亡风险较对照组降低(HR=0.98,95%CI:0.65~0.99).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不仅可在短期内改善血清神经激素水平、改善心功能,1年后仍可继续改善心功能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
-
彭敏球
- 《200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及血瘀症高级论坛》
| 2004年
-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以党参、赤芍、川芎等十二味中药组成冠心康口服液,采用彩超、放射免疫、生化技术,以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该药扩冠抗心绞痛作用,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儿茶酚胺、心钠素、内皮素、一氧化氮的浓度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结果:冠心康口服液具有抗心绞痛、改善心电图ST-T缺血、降低患者心钠素、内皮素、肾上腺素浓度,使一氧化氮浓度升高且明显改善左室收缩、舒张功能,(P<0.05,P<0.01)结论:冠心康口服液具有改善冠心病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左室功能,且有效地抑制心钠素、内皮素、儿茶酚胺激素的生成,促进血管内皮舒张因子的释放.
-
-
-
-
袁如玉;
祁俊仙
- 《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心源性恶液质即心力衰竭病程超过6个月,体重较原体重减轻7.5%,同时需除外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等。心源性恶液质综合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神经内分泌因素和细胞因子、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了心源性恶液质可能的发生机制,但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延缓心源性恶液质的发生进程。
-
-
袁如玉;
祁俊仙
- 《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心源性恶液质即心力衰竭病程超过6个月,体重较原体重减轻7.5%,同时需除外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等。心源性恶液质综合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神经内分泌因素和细胞因子、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了心源性恶液质可能的发生机制,但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延缓心源性恶液质的发生进程。
-
-
袁如玉;
祁俊仙
- 《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心源性恶液质即心力衰竭病程超过6个月,体重较原体重减轻7.5%,同时需除外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等。心源性恶液质综合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神经内分泌因素和细胞因子、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了心源性恶液质可能的发生机制,但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延缓心源性恶液质的发生进程。
-
-
袁如玉;
祁俊仙
- 《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心源性恶液质即心力衰竭病程超过6个月,体重较原体重减轻7.5%,同时需除外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脏疾病等。心源性恶液质综合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神经内分泌因素和细胞因子、代谢紊乱等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本文综述了心源性恶液质可能的发生机制,但仍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延缓心源性恶液质的发生进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