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1年内共计474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5篇、会议论文179篇、专利文献306篇;相关期刊1343种,包括对外传播、新闻世界、东南传播等;
相关会议115种,包括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安徽省第八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第九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 等;社交媒体的相关文献由618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瑞华、周文泓、韩浩月等。
社交媒体
-研究学者
- 周瑞华
- 周文泓
- 韩浩月
- 李纲
- 王丹
- 陈维俊
- 冯磊
- 刘挺
- 张洪忠
- 李岩
- 杨腾飞
- 王艳东
- 陈志勇
- 刘静
- 徐翔
- 郭煜晗
- 黄霄羽
- 周雷
- 崔文花
- 常江
- 张岩
- 张敏
- 张萌
- 毛进
- 王斌
- 王晰巍
- 解吉波
- 谢园
- 靖鸣
- 丘文福
- 刘丽
- 刘娜
- 刘晓菲
- 刘玎璇
- 史安斌
- 张宁
- 张焱
- 张玲
- 张聪
- 张莉
- 张莹
- 张辉
- 张韦
- 张鹏
- 徐智
- 曾雪云
- 李娜
- 李金波
- 杨婧
- 杨颖
-
-
-
陈家喜;
焦嘉欣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2020年
-
摘要:
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各类新型媒体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数字时代.对此,主流媒体不断作出适应性变革,通过渠道融合、多向互动、优化内容等方式,不断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以矩阵繁赘、内容同质、结构单一、头重脚轻等为表象的“适应过度”与“适应不足”问题.建议主流媒体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精简媒体矩阵、构建话语体系、拓展网状传播及定向窄播,在发挥既定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新型媒体.
-
-
-
-
-
-
-
-
-
-
-
WANG Yandong;
王艳东;
FU Xiaokang;
付小康;
LI Mengmeng;
李萌萌
- 《2018测绘遥感高层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对社交媒体所包含文本数据的深入挖掘,有利于有效地进行后续的时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共词网络的社交媒体数据主题挖掘方法,依据词频-逆文档频率分析,自动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汇,基于微博间是否包含相同的关键词汇,提出构建以微博为节点的共词网络,并结合Louvain社区探测算法进行文本主题挖掘.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无监督方法,且具有不需要指定聚类数目的优点.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主题挖掘表现上,准确率和召回率均优于常用的文档主题生成模型.以收集的2012年北京暴雨期间包含关键词的微博为例,利用提出的方法对微博数据集进行挖掘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
-
施蓓琦;
王丽鲲;
田冬迪;
王冕
-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社交媒体地理数据作为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LBS技术为核心支撑,与用户活动息息相关,包含空间、时间、语义等丰富信息,蕴含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社交媒体地理数据的特点,以获取微博签到数据为例设计实现了社交媒体地理数据获取方法,通过改进请求参数的值及进行多层次数据清洗和筛选,得到较高精度的社交媒体地理数据,并以上海游客在江苏、浙江两省所有A级以上景区出游的签到数据研究为例,对客源的时空行为、出游模式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刻画.研究结果为游客精细化出行提供了决策支持,为智慧旅游、智慧出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
-
甘春梅;
宋常林
-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国内社交媒体应用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源.本研究以即时通信工具、微博、网络百科、社交网络、在线问答社区及消费点评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格特质视角分析不同社交媒体下用户行为的差异.通过问卷面向本科生搜集了494份有效样本.结果显示,人格特质对本科生使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的行为(使用频率、使用目的以及困扰程度)产生显著影响.
-
-
刘堂
- 《第二届中国休闲与旅游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国外社交媒体对游客以及旅游业重要部门产生的各种影响.文章首先介绍国外不同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以及旅游企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概述了主要社交媒体对旅游业产生作用的学术研究现状.最后文章重点详述了重要社交媒体对旅游业产生的多维度影响,这包括社交媒体对游客行为产生的作用,体现在消费者在旅行前中后的三个不同阶段;此外,社交媒体还影响了旅游企业的营销和销售方式,旅游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多方位营销,积极推广旅游产品,并与游客进行互动,不断改善产品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
-
阎峰
- 《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端到端原则"是塑造互联网形态的一项基本技术原则.这一技术原则对于网络空间最根本的型塑就是互联网"去中心化"效应.由于人与人之间自由连接,所以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化、去层级化的虚拟公共空间;由于信息自由交流,网络用户通过社会化学习获得知识的外溢效应;由于思想的随机碰撞,网络具有社会创新的内嵌机制.在社交媒体时代,社群空间内容生产体系中组织化生产(PGC)、用户生产(UGC)和数据驱动的算法推荐(Al)的多元复杂弹性博弈,也同样以端到端原则为指导,并维持这种博弈的均衡;同时,共享经济等新经济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运动,突破了以往资本主义市场化体制的竞争性社会关系,创造了以社会和社群关系的维护为目标的未来性"礼物经济"模式.总结来说,"端到端原则"仍是未来互联网基本的技术原则和价值精神.
-
-
王袁欣
- 《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 2017年
-
摘要:
自我呈现理论作为研究个人或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传播学研究领域,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赋予了该理论新的阐释空间.本研究以政治人物的自我呈现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6年美国大选作为研究切入点,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希拉里和特朗普竞选前后的Twitter.分析两位政治人物在竞选总统期间,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情况,包括自我呈现策略、政策主张、选举行为以及其他行为表现.研究发现,首先,希拉里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策略选择上差异不显著,但由于政策主张、选举行为、其他社交媒体行为的差别从而对其社交媒体形象塑造产生差异性效果.社交媒体的行为能够有效地揭示政治人物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差异.其次,大选结果会对政治人物社交媒体行为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只是政治人物作为公关宣传的工具,而非日常情绪表达的出口.最后,社交媒体舆论场的泛娱乐化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政治正确的政策主张并不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足够的关注和热议,而情绪化表达则恰好迎合社交媒体属性.
-
-
吴志远
- 《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农技员在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政府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直接代理人,他们的资源和素质,决定着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推广的成败.而社会资本对落后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明:桥接型社会资本有助于获取信息;黏合型社会资本有助于行动.社交媒体的出现,为提升农技员这两种认知性社会资本提供了想象空间.对中部农业大省湖北12个代表县市的951名农技员所进行的实证研究证明:控制人口变量等因素后,社交媒体的使用强度三个维度"使用频率""使用年限""好友数量"以及使用模式三个维度"信息搜寻""信息分享"和"娱乐休闲"等,对农技员"开阔视野""结识新友""异地求知"等三个维度的桥接型社会资本及黏合型社会资本的增加,作用显著.研究也证明,社交媒体不同使用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社会资本积累.社交媒体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型工具.
-
-
夏凯;
牟怡
- 《第四届上海交通大学——ICA国际新媒体论坛》
| 2017年
-
摘要:
随着媒体技术越来越普及,个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健康信息,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以前的研究侧重于评估传统健康信息的可行性、可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跨前一步,探究了用户生成健康信息对个人认知、情绪反应以及行为意图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了交互因子设计(因子1:故事来源,分为:个人故事与新闻故事;因子2:故事结局,分为:幸福结局与悲伤结局).研究结果证实了个人与叙事性角色之间的身份认同能对他们的情境带入体验产生正面影响,并进一步使他们产生采取对策、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病毒传播的行为意图.本研究还发现,叙事故事的悲伤结局能够引起个体足够强烈的情绪反应,使他们对这种疾病更为敏感;然而,这种情绪反应对导致相应的行为意图并未得到数据支持.
-
-
周方羲
- 《华中学术传播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媒体,有效拉近了学术期刊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期刊发展和传播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本文将对8种编辑出版类C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探讨编辑出版类C刊应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加强期刊品牌建设,推动学术传播,促进自身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