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8新媒体国际论坛
2018新媒体国际论坛

2018新媒体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8-10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文集:2018新媒体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人工智能和数据技术正在进入出版业和文化内容生产行业的各个环节,新技术重构了文化内容生产、制作和传播的方式,也改变着传统内容出版业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式.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出版产业在内容生产与创新、读者调研、市场决策等方面受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的影响,探讨数据驱动下出版业发展新趋势,并对产业转型之路提出了六个发展方向:内容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出版流程向智能化转型;传统营销向大数据营销转型;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传统内容编辑向数据开发型人才转型;数据生产向数据融合转型.发展与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是出版业提升传播力、竞争力和发展力的关键要素.
  • 摘要:主题乐园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主题乐园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也逐渐涌现了概念不清、盲目建设、模仿抄袭、低水平重复等问题.在以"沉浸传播""体验经济"为标识的第三媒介时代,如何使主题公园的发展在技术与文明、传统与现代、商业文化与民俗文化、城市与乡村等关系中建立平衡稳固的持续发展远景,业界和学界群策群力需要深入研究主题公园创意文化IP.这对于进一步改善主题公园的消费结构、重构城市公共空间、提高居民文化娱乐层次等方面都是有所助益的.本文围绕IP沉浸体验促进主题乐园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从国内主题乐园IP发展和研究现状、主题公园IP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沉浸体验IP"的创意思维三方面展开相应的论述.
  • 摘要:网络文学作品作为网络出版物的一种,通过各大网络平台传播,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符号,与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美国大片并称为"世界文化四大奇观".本文基于国家版权局的2011-2016年版权进出口情况统计数据,借助UCINET软件,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中国网络文学作品出口结构与中心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中心,其中心体的地位并不稳固,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并未成功铺张开,中国电子出版物的中心体地位受限于版权保护与开发.根据量化分析,探讨限制中国网络文学作品传播的原因,提出以区块链、智能合约方式保护版权,打造网络文学创作的生态空间,助力中国网络文学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国际化传播.
  • 摘要:社会化媒体改变着人与世界的联系,已成公众社会参与的重要渠道,我们希望利用社会化媒体现有的数字信息和交互技术为汽车进行社会化信息服务设计,探讨如何让汽车具有社交参与、保持社交线索和传送信息内容的功能,以促使驾驶者行使出该应用所赋予的社会行为,达到沟通交流和获取服务的目的.本文我们进行3个驾驶模拟实验,来研究3种不同的交互方式对驾驶者在驾驶中与其他司机进行对话时的表现.然后用一份基于NASA TLX的表格来了解驾驶员在使用这三种交互方式时的主观感受和主观工作量.从交互效果、主观评价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对不同交互方式对社会化媒体的效果进行评价.
  • 摘要:福柯认为,话语即权力.从公共事件衍生出的网络流行语,正是网民话语权的体现,展现了公众政治参与的诉求.本文以2010-2017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报告》,《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百度、腾讯、猫扑)评选出的公共事件衍生类网络流行语为例,运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网络流行语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影响.一方面,网络流行语扩大了网民的公共参与,推动了舆情事件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也容易引致网民的非理性表达,出现群体极化现象.本文从政府、传统媒体、新媒体意见领袖三方面提出了社会控制建议,探讨发挥网络流行语的正向功能,构建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
  • 摘要:传统的大众传播控制研究多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分析传播控制的形式与效用,而对传播控制的本质——信息控制却鲜少给出简明的机理性分析.本文基于此,尝试借助马克斯·布瓦索的信息空间理论,从信息的三个维度(编码、抽象和扩散)和对其中信息流异动的观察,对大众传播的控制做了基于图示化模型的分析与阐述.文中整理了大众传播中涉及的主要信息流,描述了公众信息空间的基本形态,并对控制情境下的流言产生机制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一种解释.
  • 摘要:社交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引发了新闻传播领域的巨大变革,对于互联网时代的"舆论"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新闻传播学、计算科学和文化心理学的视角研究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特点,分析了中国社交媒体舆论的传播环境,考察社交媒体环境和舆论的关系,并归纳了社交媒体的舆论传播规律.同时,社交媒体的舆论扩散呈现戏谑化话语风格、碎片化分布格局、反思化社会意见,以及隐匿化潜在风险特征.最后针对分析而得的社交媒体舆论特征及演变提出了相应的舆论引导建议.
  • 摘要:信息化时代,各式各样的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可谓无孔不入,持续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于女性而言,媒介中"瘦"的形象正在改变着她们的审美价值与自我要求,众多学者对此话题展开研究.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理想瘦"形象的接触对于女大学生的自我身体意象的影响,弥补了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丰富了该研究议题中"理想瘦"形象与自我身体意象的内涵,对于之后的研究有一定理论贡献.
  • 摘要:人工智能创作内容已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公众对人工智能创作内容如何进行信息加工,并由此产生怎样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效应?为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信息双重加工理论中经典的启发式系统化模型,对人工智能创作内容公众的信息加工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进行了2(作者身份:人工智能vs.某虚构的人)×4(创作类型:新闻、现代诗、古体诗、绘画)因子设计在线实验.对629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显示,在新闻、古体诗和绘画三种类型中,作者的身份对受试者对内容的认知并不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受试者对人工智能写作的现代诗的评价显著高于人类写作的现代诗.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正面态度显著提升了对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评价;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新奇感也正向调节了内容评价对分享意愿之间的作用.
  • 摘要:基于公民在参与和理解科学中的重要角色及其在社会议题框架建构中所起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社会机器人索菲娅获得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这一新闻事件报道中的网民框架.本文收集了新浪微博平台上的三大新闻账号关于此事件报道的2372条微博用户评论作为有效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识别出该事件中的公众框架、情感表达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微博互动,并且分析了两两之间是如何产生相互作用的.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关于社会机器人话题的六类公众框架:人机博弈、风险收益、似人性、智能化、道德伦理、质疑报道,并且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公众框架中的人机博弈、风险收益、道德伦理与质疑报道、消极情感显著正相关,而似人性与智能化的框架则分别与消极情感呈显著的负相关.此外,本文还发现公众框架与微博互动显著相关.笔者的研究发现对我国人工智能与社会机器人的发展、科学传播与用户认知具有学术和现实层面的双重价值.
  •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卫报》数据新闻的经典实践,探讨保罗·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双金字塔结构中的传播正金字塔,并提出完善该理论框架的合理建议.以《卫报》数据新闻中的部分报道为样本,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具体分析了构成该传播正金字塔的六个元素(可视化、叙事化、社会化、人性化、个性化、可应用化)在数据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合理性,并根据统计结果,重新排列了该金字塔结构中不同环节的位置.对该框架的完善有助于具体探索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数据新闻领域如何依托可视化技术与社交媒体平台,展现新闻叙事内核与人文性,并在与用户形成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借助多方力量延伸数据新闻生产传播实践,以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拓展数据新闻的广度与深度.
  • 摘要:数据新闻的本土研究肇始于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学理想象.本文对2013-2018年国内外数据新闻主要研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问题上,国内研究中最常出现的共现关键词为"大数据""可视化"等,这与国外研究中最常出现的共现关键词"开放数据""计算传播学"区别明显.在研究方法上,国内研究中的定性研究远高于定量研究,而国外研究为定性与定量并重,且重视基于受众分析的问卷调查法.学科对话方面,国内数据新闻论文的施引文献集中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几乎没有跨学科的引用,而国外研究广泛散布于艺术、统计与概率、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跨学科互动明显.
  • 摘要:随着数据新闻、图表新闻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新闻图表.本研究采用实验心理学眼动追踪技术,考察数字阅读特别是手机界面下,传统报纸新闻学"一图胜千言"的图表理解效果是否成立.根据图表理解理论的MMII模型,对35位被试进行预实验、前测、正式实验和后测,被试者扩展至大学生以外的职场人士.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阅读中新闻图表比文字信息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但新闻图表的认知加工负荷与文字相当;就阅读理解效果来看,柱状图和折线图优于文字信息,而饼状图劣于文字信息;当加入色彩作为自变量时,三类黑白新闻图表的阅读理解正确率均高于彩色新闻图表.
  • 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几乎每个美国人都可以坐在起居室里看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画面,加强了人们在道德上的厌恶与愤怒,因此越战也被称为"起居室战争"."春节攻势"作为越战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使战争期间的美国新闻媒体纷纷转变立场,从越战政策的热烈支持者变成坚定的反对者.虽然美国政府最终在"春节攻势"中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在政治上却是失败的."春节攻势"期间的媒体报道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反战舆论,导致约翰逊政府陷入一场公共危机之中.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法,针对美国传统媒体(以《纽约时报》为例)1968年1月至3月的"春节攻势"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描述报道版面、报道内容、报道倾向等,并通过对报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明晰美国媒体的报道趋向和态度.
  • 摘要:通过对国内25种新闻传播类专业核心期刊2013-2017年间发文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学术研究热点及基本趋势,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跨学科与跨领域研究在新闻传播专业领域总体呈上升趋势;"新媒体"是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融合""转型""创新"是传统媒体研究的三大关键词;基于这三大关键词的相关技术支撑研究以"大数据"研究最为热门,大数据学术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显著递增;新闻传播专业研究也呈现融合趋势,新闻、出版、广电、传播四个类别的核心期刊发文关键词存在明显交叉,并呈现融合趋势,四个类别的期刊区分度呈减少趋势.新闻传播专业相关高等教育研究未成为近5年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发文热点关键词.
  • 摘要:在《奇云:基础媒介哲学》一书中,彼得斯以媒介、自然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以惯习和生存境况为核心,反思了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中自然的缺失.他认为:当下的媒介哲学亟须思考自然哲学.以水、火、云、气四种存在作为媒介哲学的基本问题,他对自然哲学、技术哲学、互联网哲学作了一种具有内在关联的系统性解读.在此基础上,彼得斯确定了两个层面的媒介研究:一是以非人(non-human)的境况为中心的自然媒介研究;二是以人(human)的境况为中心的技术媒介研究.在"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这个概念的引导下,彼得斯强调以非人的境况为中心的自然媒介的本原性及其延伸性价值.在媒介技术时代,彼得斯探讨了媒介文化学、媒介语言学和媒介地理学等问题,形成了"媒介即基础设施"学说.
  •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未来新闻传播模式提供了无限可能,新闻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分发的个性化、精准化以及沉浸式、交互式的新闻体验推动传媒业态发生颠覆式改变,这些变化时刻提醒我们当下传媒产业已然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从另一角度看,人工智能目前虽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由此引发的隐私安全、信息茧房等问题逐渐暴露,智能化技术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威胁也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信息生产、信息分发以及受众体验等领域重塑新闻传播产业链,同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全新的人类传播范式——基于皮层脑电的脑机传播范式.本文从范式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厘清传播范式,深入考察了基于皮层脑电的脑机传播范式的运作机制及其范式特征.本文尝试了从认知神经科学与传播科学的交叉视角来解析这种全新的人类传播范式,指出了该领域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摘要:新闻传播教育需对接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需求.既要夯实专业基础,包括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基础,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基础,又要培养新媒体、全媒体人才,还需把新闻教育扩展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培养有各种专业背景的新闻与传播人才,扩展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输送有新闻与传播专业能力的人才,扩展到全民传媒素养、新闻素养教育.这都需要进行通识教育,并根据数字化发展的新环境、新条件,改进教材和教学方法,在体制上重视和保障教材与教学网站的建设.
  •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减负"措施的不断实行,家长们对子女教育的参与逐渐从学校转移至校外教育机构,从而出现了校内减负,校外教育机构增负的怪象.以"学而思"为典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吸引大量的家长和孩子前往报班的同时,其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家长的质疑.家长陷入了课堂上做笔记,回家再教孩子的怪圈.教育学界将家长参与子女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与实践定义为"家长参与",家长深度卷入子女在学校、家庭甚至是校外的教育活动中.本文沿用"家长参与"概念,重点探究家长参与校外教育现象,并试图用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解释上述家长参与.通过使用个案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深入探究了12个家庭的家长参与现状.研究发现,家长参与作为一种"互动仪式",有其组成要素和结果.
  •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不例外地对现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而对比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儿童,发达地区的儿童在使用新媒体技术获取知识方面表现出了比落后地区儿童更高的主观能动性.为此,笔者在上海一所学校开展了为期21天的实验,旨在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增强获取知识的内在动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