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
特色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30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0081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中国财政、山西财税、天津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七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北京市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等;特色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金成、仲伟光、何晓云等。
特色文化建设—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081篇
占比:98.51%
总计:20384篇
特色文化建设
-研究学者
- 王金成
- 仲伟光
- 何晓云
- 张俊
- 张秀君
- 张静
- 李良赞
- 李连国
- 谭国成
- 赵建华
- 郭天红
- 陶继新
- WANG Yin-ren
- 万若松
- 严必友
- 于心荷
- 于志强
- 于波
- 于泽元
- 仲呈祥
- 任懿
- 伍小典
- 何宝章
- 何春光
- 何洛
- 倪娟
- 傅亚红
- 冷伟
- 冼毅
- 刘九万
- 刘仲辰
- 刘传鸽12
- 刘兵
- 刘庆琳
- 刘建凯
- 刘德刚
- 刘振杰1
- 刘明
- 刘晓丽
- 刘杰
- 刘永华
- 刘红云
- 刘茂才
- 刘雪春
- 刘鹏
- 初春燕
- 华晓林
- 华树东
- 华西都市报1
- 单海军
-
-
-
-
摘要: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依托总理故乡丰厚的红色育人资源,从总理的崇高品格中撷取“志存高远、忠诚坚毅、勤勉自律、博学求真、进取担当、创新有为”等少年儿童必备品质,在深切缅怀中传承和弘扬伟人风范,提升学生品格修养。
-
-
-
-
摘要: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自2003年建校以来,一直以“莲文化”为特色彰显学校文化建设内涵,追求雅洁无痕、和灵有致,围绕“传承莲花思想,凝聚莲花精神,缔造莲花品质”的校园精神,全面推进书香校园、书法特色文化建设。
-
-
钱文
-
-
摘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致力于发展“上善”文化内涵,融入“快乐”“幸福”的文化因子,确立“快乐向上、幸福向善”的核心理念。该校以“办一所向上向善、快乐成长的幸福学校”为办学愿景,努力培养“德善笃行、高雅智慧、气韵生动”的学生。该校基于“上善”文化,在传承古代书院的自主管理体制、灵活课程内容以及道德与学问并进的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创新书院的生长性、发展性、灵活性,以书院精神引领儿童学习,以书院文化滋养人文教育,以书院活动彰显学生风采。2017年5月,“基于核心素养的‘上善书院’”课程被评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
-
李剑泉;
吴梦琦;
高贵博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途径,而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是我国的边陲省份,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本民族乡土特色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给拉祜族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处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的澜沧县富东乡小坝村应结合国家的发展和政策优势,进一步挖掘拉祜族乡土优秀传统特色文化,提升拉祜族特色文化建设质量,帮助拉祜族乡村居民享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激发特色文化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发展,以实现小坝村拉祜族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
-
李建宇
-
-
摘要:
将地方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对各个学校不同的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对国家课程的实施效果,都是很有帮助的。如何将地方文化有效地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促进课程的生活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基于此,笔者以地方资源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切入点,根植于本土文化,融地方文化于课堂,延道德与法治课堂于课外,既增加了师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
-
蔡英烈
-
-
摘要:
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现实问题,福建省晋江市虽然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名列前茅,但中心市区学校与乡村学校之间,实验小学、中心小学与基层小学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十分明显。晋江市蔡英烈名校长孵化工作室精选不同区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校长组成团队,结合相关课题,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其目的是挖掘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学校文化,实现优质资源互补、交流、共享,促进城乡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工作室通过交流互动,有效研讨,充分挖掘不同学校的文化底蕴,积极进行特色文化建设,为城乡小学实现优势互补、均衡发展提供了借鉴。
-
-
覃勤珍;
韦微
-
-
摘要:
我校前身为柳江县壮语文学校,秉承“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发展理念,在多渠道、多形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校逐渐形成了厚重且富有特色的民族教育文化。2008年是我校特色文化建设启动年。当年,我校立项了关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课题,开始了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融合建设的实践研究。2012年,我校初步形成了“壮美”校园文化体系。
-
-
-
-
摘要:
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承邮乡底蕴,扬国学传统”秦邮实验小学有着六十多年的建校办学史,近年来,学校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办学业绩硕果累累。2013年9月迁入新校园,并更名为“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实现了办学的跨越式发展。
-
-
李艳
-
-
摘要:
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第二中心小学在"做科学"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与规划学校的办学特色,提炼精神文化体系,优化空间文化设计,推进课堂教学实践创新,实施教师具身专业发展,这丰富了办学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
-
-
周仕建
-
-
摘要:
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位于南通创新区紫琅湖畔,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20年9月开学。一所全新的学校,什么样的建设风格?办学如何定位?赋予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探索和实践。特色文化——立校之魂学校确立了"高品位、高格局、高质量"的办学定位,在基本建设和办学过程中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做到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立品、文化强师,最终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