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点质量
焊点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84928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焊接技术、焊接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2015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第六届航天无损检测技术交流会、第七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等;焊点质量的相关文献由439位作者贡献,包括史建卫、罗怡、周德俭等。
焊点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4928篇
占比:99.88%
总计:85033篇
焊点质量
-研究学者
- 史建卫
- 罗怡
- 周德俭
- 刘伟
- 张旭强
- 樊红军
- 段钰婷
- 章璇
- 高飞
- 何道聪
- 吴兆华
- 周江奇
- 张云竹
- 张延松
- 徐明道
- 孙震
- 徐洪信
- 梁永君
- 汤泽波
- 洪伟
- 王秋来
- 郑宏良
- 于志浩
- 何智成
- 刘娟
- 刘家乐
- 刘锋
- 史建鹏
- 周龙
- 孔令超
- 安荣
- 宋海龙
- 张威
- 曾琼
- 李刚
- 李春泉
- 李晋
- 杨冀丰
- 杨晨林
- 柴勇
- 王晓梅
- 王洪平
- 胡译
- 钱乙余
- 阳涛
- Barbini
- Denis
- Marquez
- Ursula
- 丁申进
-
-
刘亚丽;
陈海山;
潘玉龙;
陈叙;
袁中锐
-
-
摘要:
为保证汽车焊装可靠性及整车安全性,采用常规超声A扫,首先给出不等厚两层板点焊熔核尺寸数学计算模型;然后建立不等厚两层板电阻点焊超声无损检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不等板厚两层板中板厚的变化对焊点熔核直径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了低碳钢车身不等板厚两层板焊点超声无损检测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点焊超声无损检测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
-
刘亚丽;
陈海山;
潘玉龙;
陈叙;
袁中锐
-
-
摘要:
为保证汽车焊装可靠性及整车安全性,采用常规超声A扫,首先给出不等厚两层板点焊熔核尺寸数学计算模型;然后建立不等厚两层板电阻点焊超声无损检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不等板厚两层板中板厚的变化对焊点熔核直径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了低碳钢车身不等板厚两层板焊点超声无损检测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点焊超声无损检测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
-
张旭强;
于志浩
-
-
摘要:
高强钢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但在点焊过程中,高强钢的点焊特征难以提取,评价焊点质量较为困难.电极压痕是焊点表面形貌与电极端面的直接反映,压痕图像中同时包含着焊点与电极磨损信息.通过图像处理与识别的方法对压痕进行轮廓边缘检测与识别,采用椭圆拟合的方法提取压痕特征参数.对压痕特征参数与焊点熔核直径进行分析,研究各个特征对焊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拟合的压痕轮廓能够近似代替实际轮廓,压痕特征中提取的平均轴长和点蚀面积与焊点质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
-
-
代巍;
韦庆恒;
谢宁;
何道聪;
杨华
-
-
摘要:
车身焊点质量直接决定了车身装配质量以及整车安全性、 舒适性及可靠性.焊点质量的有效检测成为保障车身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国内尚无焊点质量在线检测装备,甚至单个焊点质量检测理论、 评价标准也受国外严密封锁的情况,设计了一种焊点质量自动化检测装备.该检测装备实现了焊点质量的自动化检测,同时可以应用于车身制造生产线代替人工检测.通过焊点质量自动化检测装备的实际检测试验证明,该焊点质量自动化检测装备能提高焊点质量的检测效率同时检测过程稳定可靠,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
-
-
张辉华;
黎全英;
邴继兵
-
-
摘要:
在电子产品生产中,有铅器件和无铅器件的混装工艺会长期存在,采用有铅焊料焊接有铅/无铅元器件的混装工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从试验板设计、温度曲线设计、工艺试验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研究了氮气在混装回流焊接技术中的应用,氮气的应用可以改善焊料润湿性,降低印制板组件焊接缺陷,提高军用印制板组件焊点可靠性和稳定性.
-
-
-
WEI Bin;
LIANG Pei;
XI Yunjie;
CHENG Zhiyuan
-
-
摘要:
武器装备用计算机母板具有尺寸大、 厚度高等特性,在进行连接器组装时,沿厚度方向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并且母板的大面积接地会导致焊接过程中散热快、 焊接热输入不够等问题.如果继续采用常规的接插件焊接技术,则焊点将不能发生良好的冶金结合,会存在虚焊、 透锡率差的现象,这势必不能保证焊点的可靠性.因此,亟需从焊接工艺和工艺控制的角度解决厚板难焊接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5 mm厚板连接器选择焊工艺参数对焊点质量的影响规律及机理,获得了焊接工艺参数影响焊点质量的主次顺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可以获得表面光滑、 透锡率良好的焊点.
-
-
杨溢
-
-
摘要:
在焊机的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过程中,焊机变位机是重要而又薄弱的环节,本研究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针对设备支撑台面变形和翻转角度精确控制的设计并研究了其应用效果,检验变位机的性能是否满足,为后续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
-
-
-
张云竹;
徐明道
- 《2012年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针对航天电子产品高可靠的质量要求,提出加强焊点质量检测的重要性.人工目检与现有AOI设备都不能满足航天电子产品焊点质量检测的要求,需要研制适用于航天领域的焊点质量自动检测设备.基于焊点形态学理论,给出了焊点质量评价的依据.介绍了焊点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组成、软件功能、焊点质量判别方法及检测流程.
-
-
石德乐;
李振宇;
于忠喜;
李文彬
- 《2012年航天可靠性学术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星载电子设备焊点质量的评价,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满足国内外航天器的相关标准.靠人工目测和民用AOI系统很难满足未来航天电子产品焊点质量检测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3D成像的星载电子设备焊点质量检测的方法,并对焊点质量检测平台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能够满足航天电子产品的焊点质量判别标准,有效提高航天电子产品的质量控制.
-
-
于志强
- 《2017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元器件引脚材料、引脚镀层与锡基钎料的焊接工艺,从机理上分析内部变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对引脚镀层通过焊接后引起的变化、可能产生的缺陷模式,进行分析及采取的预防措施.当前电子产品元器件引脚和引脚镀层多样化,焊接机理不同,对产品焊点接缝产生较大的影响,产品过去一般使用Sn37Pb焊料与铜质焊接接头进行焊接,现在很多器件采用可伐材质引脚,镀Cu、镀Ni后镀Au,陶瓷器件为防止Ag迁移需要含Ag焊料焊接,产品要求逐步使用无铅焊接.本文为满足电子产品焊接质量与可靠性,提升对焊接工艺的认识与思路,操作人员需要的基础知识,为焊接高可靠性电子产品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及分析解决问题方法.
-
-
-
沈江华
- 《2015中国高端SMT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LED灯板在经过SMT贴件后,元件仅轻微震动即发生掉件失效,导致产品不能出货.本文通过外观检查、电镜能谱、金相切片等一系列分析,确定失效为元件焊点可靠性不足所致,并分析了PCB表面工艺对后期SMT焊点质量的影响以及提出了解决方法.由于OSP表面处理工艺的不足而增加了PCB来料的可靠性风险,从而导致SMT贴件后发生掉件风险。若选择该表面处理方式的PCB,来料的管控除了验证可焊性之外,应增加焊盘模拟焊接后的拉脱试验来加以确认焊盘铜面质量。而针对长时间存储,使用前应重新考量其可焊性情况,并且在根据存储的环境条件适当调整存储周期,以避免OSP膜在存储过程中遭到破损,从而影响后期贴件的焊点强度。
-
-
王欣
- 《第七届国防科技工业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创新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桥丝是保证发火元件可靠工作的重要部件.本文介绍了在点火器桥丝焊接工序中,操作如何通过对焊接工序相关操作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对影响焊点质量的焊接参数进行调节,以及在焊接完成后通过对合格焊点的观察与分析,使桥丝焊点可以达到尽可能高的焊接强度,提高单点悬挂式桥丝在后续工序操作中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点火器桥丝焊接工序的良品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