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

应变速率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7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5篇、会议论文124篇、专利文献98261篇;相关期刊355种,包括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等;应变速率的相关文献由2701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刚、孙吉书、鲁世强等。

应变速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5 占比:0.76%

会议论文>

论文:12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98261 占比:99.11%

总计:99140篇

应变速率—发文趋势图

应变速率

-研究学者

  • 彭刚
  • 孙吉书
  • 鲁世强
  • 闫东明
  • 李志军
  • 林皋
  • 窦远明
  • 李鑫
  • 王乾峰
  • 王克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叶帅奇; 蔡玉俊; 李国和; 杨嵩
    • 摘要: 在室温条件下,依次对沿轧制方向0°、45°、90°三个方向试样按照0.001S^(-1)、0.01 S^(-1)、0.1 S^(-1)的应变速率对6014铝合金板料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对其常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014铝合金板料的常温力学性能与应变速率和与轧制方向的角度有关,其关系为,6014铝合金板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沿轧制方向0°方向上的抗拉强度最大,90°方向抗拉强度次之,45°方向抗拉强度最小,但综合来看,屈强比则是90°方向最小。然后对6014铝合金板料的试验参数进行拟合,建立其Johnson-Cook本构模型,为后续有限元仿真分析打下理论基础。
    • 郭豪; 贾非; 陈琰霏; 塔力哈特·吾拉孜别克; 尹宗琦; 孙东磊
    • 摘要: 在准静态范围内,对硬质聚氨酯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实验,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其变形行为及力学性能与应变速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观察试样断口形貌分析其破坏机理,应用Eyring理论对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与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应变速率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均呈现快速升高后逐渐趋于稳定的规律并符合Eyring理论的对数关系,而伸长率则显著减小至无明显强迫高弹形变;材料的破坏模式依次由软段大分子链主导过渡到软、硬段协同作用及硬段主导;依据研究结果,测量硬质聚氨酯弹性模量时应变速率应大于0.33×10^(-3)s^(-1),测量屈服强度时应变速率应大于1.52×10^(-3)s^(-1)。本工作旨在进一步揭示应变速率对聚氨酯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 莫鲤木
    • 摘要: 在2008年之前,相关钢筋接头的加载速度以V0=L0的速度进行试验,后改为V0=L0-LP,目前国内尚无相关标准对加载速度进行规范,一般要求加载速度采用V0=L0。为研究不同的加载速度,其试验的结果有何不同,文章对适配Φ25 mm、Φ32 mm、Φ40 mm钢筋的抗飞机撞击用钢筋接头进行相关的试验和验证,经过对抗飞机撞击用钢筋接头试验数据的研究和整理,对比不同加载速率对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期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 朱晓翠; 罗伟; 崔文俊
    • 摘要: 研究了2种不同工艺对SP700钛合金薄板的超塑拉伸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SP700钛合金薄板可达到的最大超塑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最大m值超塑变形拉伸试验法,在775°C可得到SP700钛合金薄板试样的最佳超塑性能,超塑性可以达到3000%以上。
    • 魏晓林; 周建辉; 舒慧明; 李宏岩; 刘所恩
    • 摘要: 利用万能试验机获取了某含HMX星孔结构改性双基推进剂装药在-40°C、20°C、40°C、50°C和60°C下压缩速率为1 mm·min^(-1)、2.5 mm·min^(-1)和10 m·min^(-1)时的试验数据,得到了该推进剂在压缩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20°C压缩情况下,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初始弹性段、屈服增至应变软化阶段、应变强化段和破坏阶段,并且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不同温度下初始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均随应变率的变化发生改变;温度对改性双基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初始弹性模量减小,屈服应力下降,应变软化和应变强化程度发生变化。
    • 沈彤; 范才河; 胡泽艺; 吴琴; 倪雨朦; 陈昱洲
    • 摘要: 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技术(EBSD)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420°C大应变轧制过程中应变速率(0.1、1、9.1 s^(-1))对喷射成形Al-Cu-Mg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轧变形过程中,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大角度晶界比例和动态再结晶(DRX)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平均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基体中S′相数量减少,晶界析出相的粗化及不连续程度增加。当应变速率从0.1 s^(-1)增大至9.1 s^(-1)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从492.45MPa下降至427.63MPa,伸长率由12.1%先增加到21.8%,随后减小到17.7%。
    • 张清芳; 洪鹤轩; 沈璐
    • 摘要: 湿筛混凝土通常用来代替由于骨料粒径较大而不便开展物理试验的水工全级配混凝土。为了研究加载速率对湿筛混凝土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的影响,从细观角度出发,运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PFC^(2D)建立湿筛二级配混凝土细观数值试件,根据拟静态单轴压缩(应变速率10^(-5) s^(-1))试验数据标定出数值试件中砂浆颗粒之间、粗骨料颗粒之间及砂浆颗粒与粗骨料颗粒接触面之间的细观参数,进而开展应变速率为10^(-4) s^(-1)、10^(-3) s^(-1)、10^(-2) s^(-1)的动态加载并进行动态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的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应变速率下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相近,峰值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增长率为7.3%~37.9%,峰值应力处应变增大幅度不大。试件破坏形态与物理试验现象吻合较好,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裂缝数量不断增加,裂缝分布趋于均匀,裂缝数量增长率平均为峰值应力增长率的4.2倍。此外,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数值试件内部的颗粒接触力的不均匀程度有所降低,这表明动态强度的增长与混凝土内部受力的不均匀程度有关。
    • 康磊; 陈美成; 曹东; 贾吉祥; 康伟; 李德军
    • 摘要: 研究了应变速率对Fe-0.4C-3.5Al-1.8Mn高铝钢连铸坯糊状区热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e-0.4C-3.5Al-1.8Mn高铝钢连铸坯热裂发生的温度区间为1395~1418°C,临界平均应变速率不大于5.34×10^(-5)/s,并提出了防止该钢种铸坯内部裂纹的建议。
    • 赵方楠; 谢志鹏
    • 摘要: 高温超塑性陶瓷或陶瓷高温超塑性是指多晶陶瓷材料在较高的温度以及外加应力的作用下表现出异常高的延伸率的能力,且在拉伸过程中不发生颈缩或空洞。目前,细晶粒陶瓷的最大拉伸超塑性变形率可以达到105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陶瓷超塑性的变形形式除了拉伸或者压缩变形,超塑性陶瓷也可以呈现类似金属一样的某种特定形状。对于陶瓷材料超塑性机理的研究,晶界滑移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超塑性机制,同时位错滑移和蠕变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超塑性陶瓷的发展历程及其机理研究,综述了氧化物、非氧化物以及多种陶瓷复合材料的超塑性特性和变化规律,对这些陶瓷材料在不同条件下拉伸及压缩的变形能力进行了总结。
    • 王攀峰; 曹玉贵; 邓晓光; 李龙龙
    • 摘要: 为获得低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的轴压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细骨料的橡胶颗粒体积替换率和应变速率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增大的趋势,橡胶混凝土初始损伤值呈现递减的趋势,但应变速率对橡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当应变速率从3.3×10^(-5)/s增加至3.3×10^(-3)/s时,橡胶体积替换率为0%、20%和30%的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31%、24%、10%。当橡胶体积替换率率从0%变化到30%时,承受应变速率为3.3×10^(-5)/s、3.3×10^(-4)/s和3.3×10^(-3)/s的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减少了17%、15%、30%;橡胶混凝土的耗能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大的趋势。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不同应变率下橡胶混凝土的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新建立模型的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