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润滑特性

润滑特性

润滑特性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117260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技术与市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15)暨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七届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专业学术交流会、第10届中国热浸镀学术技术交流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等;润滑特性的相关文献由5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华勇、周华、艾青林等。

润滑特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7260 占比:99.86%

总计:117419篇

润滑特性—发文趋势图

润滑特性

-研究学者

  • 杨华勇
  • 周华
  • 艾青林
  • 菅光霄
  • 岳艺明
  • 李云凯
  • 毕玉华
  • 王优强
  • 申立中
  • 罗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莫汉忠; 徐成思; 王庚; 欧阳天成
    • 摘要: 针对某型号汽车发动机在怠速及低速(1500 r/min以下)行驶时,发动机底部发出异常响声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确定异常响声的频率范围,锁定可能有问题的部件,进而逐一分析了连杆小头内衬套、活塞销加工标准、配合间隙、润滑方式等对异常响声的影响。最后确定为连杆小头引起异常响声。提出了在连杆小头前端开集油孔的措施,从而改善了连接处的润滑,有效解决了活塞销连杆磨损异常引起的异常响声的问题。
    • 张紫铜; 黄雅婷; 李连良; 王巍琦
    • 摘要: 口腔摩擦学是食品口感研究的重要问题。针对模拟口腔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与真实口腔表面亲水性的差异,对PDMS表面进行紫外臭氧辐照(UVO)处理,研究PDMS表面改性的效果及对牛奶润滑特性评估的影响。利用接触角测量仪、XPS分析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表征了PDMS表面宏观亲水性、表面微观化学成分、表面形貌,采用微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估不同脂肪含量牛奶的润滑特性,并分析PDMS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牛奶润滑特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DMS表面UVO处理1和4 h,接触角由110°分别降至82°和60°,PDMS表面氧硅原子比升高,且形成玻璃态SiO_(x)薄膜;PDMS摩擦副表面性质会影响摩擦性能,其中亲水PDMS表面的摩擦因数大于疏水PDMS表面,这是因为UVO处理后的PDMS表面亲水性提高,但表面粗糙度增大,增大了蛋白质黏附强度;脱脂牛奶的摩擦因数高于全脂牛奶,这是因为牛奶中脂肪含量下降影响流体润滑成膜,导致摩擦因数增加。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乳制品口感形成机制,为食品口感的体外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 杨东亚; 李伟涛; 李振宇; 田松; 熊新稳
    • 摘要: 鉴于目前高压柱塞泵服役工况愈发严苛,指出学者大多探究柱塞泵流体场、温度场耦合的复杂工况对可靠性与寿命的影响,归纳讨论了国内外柱塞泵关键摩擦副磨损机理、润滑特性、结构优化,通过对比归纳不同的研究方法指出制约高压柱塞泵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流-固-热三学科耦合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高压柱塞泵在我国高端装备、军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 许磊; 张翼; 徐春龙; 李斌茂; 马运昌; 唐诗泽; 张宇
    • 摘要: 受多因素的影响,能量方程过于复杂,在结合能量方程求解油膜温度时需对能量方程进行简化,而简化后的能量方程未必能反映真实的油膜温度。为更好地反映真实的油膜温度,建立一种可代入温度实验数据或导入软件计算的温度数据的黏温效应一维计算仿真模型。基于Workbench实现考虑主轴产生变形及黏温效应影响的油膜-主轴双向热流固耦合分析,研究黏温效应对主轴摩擦副油膜特性的影响,并对黏温效应影响下不同转速下的油膜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黏温效应,主轴转速的增加都将导致油膜压力、温度、最小油膜厚度及主轴形变呈上升趋势;考虑黏温效应时,主轴油膜压力和油膜承载力下降,且随着转速提升,黏温效应对油膜最大压力及承载力的影响愈趋明显,故高转速下尤其需要考虑黏温效应对油膜润滑的影响。
    • 王岳峰; 黄虎; 李达
    • 摘要: 以兆瓦级风电机组圆锥滚子主轴承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轴、轴承、润滑介质和环境温度之间的热力耦合传导效应,研究滚动轴承滚道应力和滚道油膜润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圈滚道均在滚子中心区域接触应力达到最大值,内圈滚道应力要略微大于外圈滚道应力;油膜厚度分布规律与滚道接触应力分布基本一致;轴承转速对油膜厚度影响最大,润滑温度和轴向载荷的影响逐渐减小,径向载荷的影响最小;增大轴承转速,降低润滑温度,减小轴向和径向载荷有助于增大油膜厚度。研究结果为改善风电机组主轴承的润滑性能提供了应用参考。
    • 朱桂香; 赵俊生; 李春建; 王加林; 刘敏; 杨志浩
    • 摘要: 以某六缸柴油机主轴承-主轴颈为研究对象,基于弹性流体润滑理论和微凸峰接触理论,考虑轴颈倾斜和主轴承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建立柔性整机体下的主轴承润滑特性模型,分析了主轴承表面型线对主轴承润滑特性与主轴颈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计入主轴承表面型线的结果,计入主轴承表面型线时,主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增加了75.53%,最大油膜压力减小了6.15%,平均摩擦损失降低了2%,主轴颈的水平弯曲振动幅值减小了6%,竖直弯曲振动幅值减小了5%,轴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幅值均减小了2%。随着主轴承表面型线高度的增加,主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增加,最大油膜压力减小,平均摩擦损失降低,最大粗糙接触压力的幅值和出现次数均降低;主轴颈的弯曲振动、轴向振动和扭转振动幅值均减小。
    • 朱青青; 孙强; 李媛媛; 宋娟; 菅光霄
    • 摘要: 为探究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特性,考虑多种齿轮传动类型及不同变位系数和的影响,建立了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内啮合齿轮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结果表明,与其他齿轮传动类型相比,对于采取变位的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当实现正传动时,其润滑效果最佳,在啮合轮齿间可以形成较厚的润滑油膜,摩擦因数和油膜的最高温升最小,热胶合承载能力最强;当实现正传动时,适当增加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可以进一步改善内啮合齿轮齿面的润滑特性,但同时降低了油膜刚度。
    • 张斌; 朱汉华
    • 摘要: 采用耦合算法研究不同因素对船舶艉轴承弹流润滑性能的影响。以重载工况的船舶艉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轴瓦三维有限单元模型;通过有限单元法结合耦合算法求解油膜压力、油膜厚度、弹性变形,探讨了弹性模量、轴承间隙、长径比3种影响因素对艉轴承弹流润滑特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弹性变形和油膜压力沿周向和轴向都近似抛物线分布,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周向180°附近取得最大值,因此在轴承周向和轴向的中点附近受轴承参数的影响较大,润滑状况需要特别关注;随弹性模量增加,油膜峰值压力增加,最大弹性变形量和最小厚度均减小,摩擦力和端泄流量同时增加,因此在一定区间内增大弹性模量能有效减小轴瓦产生的弹性变形;随轴承间隙增大,油膜峰值压力增加,最大弹性变形量和最小油膜厚度均减小,摩擦力和端泄流量变化不明显,因此在轴承安装时需控制合理的轴承间隙,确保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环境;随长径比增大,最大弹性变形量近似线性增加,油膜峰值压力、摩擦力、端泄流量均减小,最小油膜厚度几乎不变,因此在设计艉轴承长径比时,应综合考虑艉轴承在重载工况下可能产生的弹性变形以及弹性变形对润滑特性的影响。
    • 叶绍干; 赖伟群; 侯亮; 卜祥建
    • 摘要: 配流副油膜的润滑特性对轴向柱塞泵的可靠运行有重要影响。建立了锥形缸体球面配流副油膜润滑特性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锥形缸体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对柱塞滑靴组件运动学和受力的分析,求解得到柱塞滑靴组件对锥形缸体的作用力;通过对球面配流副油膜厚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的分析,求解得到球面配流副对锥形缸体的油膜支承力;采用有限容积法对油膜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牛顿迭代法数值求解球面配流副油膜润滑特性和锥形缸体运动方程;开展轴向柱塞泵高压稳态试验和轮廓扫描试验,获得不同稳态试验时长的球面配流盘磨损形貌,对比球面配流盘磨损轮廓与仿真得到的油膜厚度分布和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油膜厚度较小区域与配流盘主要磨损区域相近,验证了锥形缸体球面配流副油膜润滑模型的有效性。
    • 张超
    • 摘要: 借助仿真软件对某四缸发动机连杆进行动力学计算,考察连杆大头轴承的润滑特性,并提出优化连杆大头刚度来改善大头轴承润滑特性的思路。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适当提高连杆大头刚度可以有效改善大头轴承的润滑特性,同时大大降低连杆大头处的应力,提高连杆使用耐久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