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位系数

变位系数

变位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48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3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7602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机械、机械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暨武汉市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七届机械动力传输学术会议、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等;变位系数的相关文献由609位作者贡献,包括贲道春、侯克青、徐荣等。

变位系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3 占比:1.1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7602 占比:98.77%

总计:27946篇

变位系数—发文趋势图

变位系数

-研究学者

  • 贲道春
  • 侯克青
  • 徐荣
  • 王优强
  • 张伟
  • 张斌
  • 徐学忠
  • 柳青松
  • 菅光霄
  • 周哲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左名玉; 王优强; 菅光霄; 胡宇; 莫君; 房玉鑫
    • 摘要: 为探究非对称齿廓的内啮合齿轮在变位情况下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用多重网格法对采用变位设计的非对称聚合物齿轮进行了瞬态热弹流润滑分析,比较了不同传动类型的变位齿轮的弹流润滑特性,分析了不同变位系数分配形式以及齿廓修形对非对称聚合物齿轮在内啮合情况下的瞬态弹流润滑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齿轮能改善变位齿轮的润滑性能,正传动的变位类型的齿轮润滑性能最优,内齿轮采用较大的变位系数对热弹流润滑更为有利,合理的修形能够改善非对称变位齿轮的润滑性能。
    • 朱青青; 孙强; 李媛媛; 宋娟; 菅光霄
    • 摘要: 为探究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特性,考虑多种齿轮传动类型及不同变位系数和的影响,建立了内啮合齿轮传动的热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了内啮合齿轮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结果表明,与其他齿轮传动类型相比,对于采取变位的内啮合齿轮传动系统,当实现正传动时,其润滑效果最佳,在啮合轮齿间可以形成较厚的润滑油膜,摩擦因数和油膜的最高温升最小,热胶合承载能力最强;当实现正传动时,适当增加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变位系数之和,可以进一步改善内啮合齿轮齿面的润滑特性,但同时降低了油膜刚度。
    • 张跃明; 杜海强; 纪姝婷
    • 摘要: 基于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运动特点,结合齿轮啮合原理运动学方法,推导渐开线齿廓方程。从保证重合度这一要求出发,根据齿廓重叠干涉、过渡曲线干涉等限制条件,分析主要影响建因素,建立变位系数优化的数学模型。借助于Matlab遗传算法进行辅助计算,求解变位系数等设计变量的最佳取值,绘制GUI界面,求解内、外齿轮的基本参数。针对齿轮副之间的磨损问题,主要分析滑动率受变位系数的影响及最大滑动率的极限位置。通过设计降低滑动率的方法,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
    • 李刘伟; 程鲲
    • 摘要: 为了研究变位系数对超高转速、冲击载荷下齿轮系统传动系统的疲劳寿命的影响,文中采用三维建模软件NX10.0对现有绿篱机的高速齿轮副进行了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了变形量与最大主应力分析,以及完成了综合使用寿命的计算,根据木桶原理,得出现有变位系数选取不合理.文中分别对主、从动齿轮在对应的变位系数取值区间范围内进行多组取值分析计算,在等强度设计原则下,对此处齿轮副变为系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主、从动齿的最大变形量分别减小了1.16%,16.01%,以及该对齿轮副的使用疲劳寿命提升了9.01倍.这对该款绿篱机的后续优化提供了指导意义.
    • 菅光霄; 王优强; 张平; 李云凯; 罗恒
    • 摘要: 为探究动载荷作用下行星齿轮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综合考虑变位系数和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基于动力学理论,建立行星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振动与静载荷作用下变位齿轮系统的热弹流润滑特性。研究表明:与其它传动类型相比,采用正传动时,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时的润滑效果最佳,轮齿间可以形成较厚的润滑油膜,轮齿间的摩擦系数、油膜的最高温升最小,并且,随着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变位系数的增大,润滑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热胶合承载能力增强;行星齿轮与内齿轮变位系数的增加降低了其啮合刚度,增大了啮入冲击和换齿冲击,同时降低了油膜的刚度。
    • 吕瑞杰; 韩炬; 杨再远
    • 摘要: 为深入分析斜齿轮传动的动态啮合特性,构建了斜齿轮啮合副的柔性动力学模型,应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对啮合副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不同负载、不同变位系数及不同螺旋角对斜齿轮传动的动态传动误差、轮齿最大受力、轮齿最大滑动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变位系数对传动误差、轮齿最大受力及最大滑动速度的影响相关性一致;螺旋角对传动误差、轮齿最大受力的影响相关性相同,但不同于螺旋角对最大滑动速度的影响.
    • 郭云龙; 王勇慧; 金东杰
    • 摘要: 高温气冷堆控制棒驱动机构主减速器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内的运动部件;适当改变齿轮变位系数(径向和切向),可以提高齿轮齿根抗弯疲劳强度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因此,本文以控制棒驱动机构主减速器锥齿轮为基础,通过改变锥齿轮变位系数,分析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和齿面接触应力值及最小安全系数,找出最佳变位系数,从而对主减速器锥齿轮进行优化设计.
    • 王松雷; 徐军帅
    • 摘要: 为了解决内平动齿轮传动设计中几何参数,特别是变位系数确定困难、计算过程繁琐和计算结果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引入了CAD技术,在优化软件平台上实现了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和几何参数的优化,通过运动仿真在设计阶段实现了产品的质量控制;并结合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为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设计和干涉检验提供了一种方法.
    • 王曰辉; 翟晶; 柴希
    • 摘要: 以成形铣齿法首件加工内齿圈为例,针对留量齿廓精度检测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验证工艺过程留有余量对齿廓两侧角度的影响,通过变位系数换算,得出正确的结论.
    • 文根保; 史文; 文莉
    • 摘要: 由于齿轮传动副的中大、小斜齿轮都采用了变位斜齿轮,它们啮合后的中心距就不可能是标准齿轮的中心距。这样便造成了蜗杆与蜗轮的啮合的中心距也是非标准的中心距,因此蜗杆与蜗轮副的传动也必须采用变位蜗杆和变位蜗轮,否则无法与变位后的齿轮中心距相匹配。同时,蜗杆与蜗轮副中的蜗杆和蜗轮,为了避免蜗轮的根切,提高蜗杆的承载能力、凑配中心距或改善啮合性能及改变降速比等原因,也是应该采用变位蜗杆和变位蜗轮。变位蜗杆和变位蜗轮是采用径向变位呢?还是采用高度变位呢?这应该根据变位方法种类选择表去进行判断。在确定了变位种类之后,便可以计算出其变位系数,之后的蜗杆与蜗轮的其它参数也就能很好地计算出来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