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动性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62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86069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中国社区医师、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大会、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等;活动性肺结核的相关文献由1315位作者贡献,包括毕利军、侯剑、张先恩等。

活动性肺结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86069 占比:99.88%

总计:486645篇

活动性肺结核—发文趋势图

活动性肺结核

-研究学者

  • 毕利军
  • 侯剑
  • 张先恩
  • 邓教宇
  • 陶生策
  • 周琳
  • 周杰
  • 周盈
  • 张俊爱
  • 张治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爱花
    • 摘要: 据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老年人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是65岁以下人群的三倍多。肺结核传染性强,研究发现未经治愈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能够传染10~15人,因此必须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疾病认知健康教育,普及肺结核预防传播知识及具体对策,遏制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与流行。为研究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现状,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12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汇报如下。
    • 李永红
    • 摘要: 根据《结核病感染预防与控制》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结核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青少年结核潜伏感染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成人。结核病可分为结核杆菌潜伏感染者、活动性肺结核和非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聚集性群体中传播。肺结核是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午后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消瘦等。即便现阶段医学水平已经能够治愈大多数的肺结核,但由于家属对该病认识不足,而成人结核病的回升和耐药菌株的存在,也给儿童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
    • 熊艳
    • 摘要: 目的探讨CT在鉴别诊断活动性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疾病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根据痰培养结果将其分为菌阳组(50例)与菌阴组(6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记录两组患者的CT征象,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在鉴别诊断活动性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菌阳组患者CT征象中树芽征、厚壁空调、无壁空调、磨玻璃密度影、小叶性实变的占比均显著高于菌阴组,薄壁空洞占比显著低于菌阴组;菌阳组患者病变分布多为双侧,菌阴组患者病变分布多为单侧(均P0.05);两组患者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测对菌阳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为82.00%,特异度为84.13%,阳性预测值为80.39%,阴性预测值为85.48%。结论活动性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CT征象表现有明显的差异性,CT对活动性菌阳肺结核与菌阴肺结核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辅助诊断病情。
    • 沈凌筠; 王霖; 马志强; 张艳; 王晓燕
    • 摘要: 目的探讨α1-酸性糖蛋白(AGP)、α1-抗胰蛋白酶(AAT)及触珠蛋白(HAP)联合细胞因子检测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为活动性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8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GP、AAT、HAP及细胞因子水平,评价其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中AGP、AAT、HAP、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6(IL-6)、人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7种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AP、AGP、AAT、IgA、IL-6、IFN-γ、TNF-α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0.678、0.709、0.606、0.664、0.645、0.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T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较高;IL-6+TNF-α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最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AP与AGP、AGP与AAT、HAP与AAT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AP、AGP、AAT及IL-6、IFN-γ、TNF-α联合检测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效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陶得正; 严盛彬; 肖晓琳; 李建; 蒋仕淑
    • 摘要: 目的观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征象表现,分析MSCT征象判断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盐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治愈)和对照组(26例,未治愈)。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MSCT征象,分析MSCT征象评估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毛玻璃样影、树芽征、空洞征、小叶中心结节及支气管扩张等MSCT征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MSCT征象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MSCT征象判断活动性肺结核治愈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59(SE=0.082,95%CI=0.597~0.921,P=0.010),敏感度为0.917,特异度为0.429,最佳截断值为3分。结论MSCT征象与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相关,患者存在3项或以上典型MSCT征象时,治愈难度显著增加。
    • 杨晨晨; 如克亚木·阿不都沙拉木; 戴凡超; 甫拉提·热西提; 徐茜
    • 摘要: 目的研究B、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TLA)及其配体疱疹病毒进入中介体(herpesvirus entry mediator,HVEM)在肺结核患者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30例(肺结核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的阳性率,以及检测BTLA/HVEM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和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利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抗体;通过影像检测结果判断肺结核进展程度;采用罗氏培养法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结果结核组CD4^(+)CD25^(+)CD127^(low)Treg所占比例为(9.14±2.66)%,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low)Treg所占比例为(6.39±1.73)%,相对于健康对照组,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比率明显增高;健康对照组CD4^(+)CD25^(+)CD127^(low)Treg上BTLA和HVEM的表达率高于肺结核组;BTLA、HVEM在肺结核组患者CD4^(+)CD25^(+)CD127^(low)Treg上的表达呈正相关;BTLA、HVEM在CD4^(+)CD25^(+)CD127^(low)Treg上的表达在痰涂阳性患者组中更低,而与其他临床特征无关。结论肺结核患者体内的CD4^(+)CD25^(+)CD127^(low)Treg增高,可能是抗结核免疫应答被抑制的原因,提示过度扩增导致数量异常增高的Treg是免疫应答不足和MTB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负性共刺激信号BTLA/HVEM在结核患者体内下调提示其参与对CD4^(+)CD25^(+)CD127^(low)Treg的增殖的抑制作用。
    • 曹雯雯; 刘欣; 杨阳
    • 摘要: 目的探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有肺部病灶伴胸腔积液患者201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对两组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糖尿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相关生化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疗效评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预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球蛋白、吸烟史、糖尿病史、总胆红素、细菌感染、哮喘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接触史、乙型肝炎、肝功能不全和结节性红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性肺结核组胸腔积液总蛋白、胸腔积液ADA和胸腔积液乳酸脱氧酶水平均高于非结核组,且TB-Ab检测阴性、胸腔积液T-SPOT.TB阳性、外周血T-SPOT.TB阳性、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患者比例均大于非结核组。胸腔积液总蛋白、胸腔积液ADA、PPD试验阴性、TB-Ab检测阴性、胸腔积液T-SPOT.TB阳性、外周血T-SPOT.TB阳性、肝功能不全、结核接触史为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PD试验阴性、TB-Ab检测阴性、外周血T-SPOT.TB阳性分别与胸腔积液总蛋白、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SPOT.TB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胸腔积液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ADA更具有诊断价值。ROC曲线显示评分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51~0.897,提示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结论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联合检测对于活动性肺结核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其他独立危险因素可能达到更好的疗效评估效果。
    • 李点
    • 摘要: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表现异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00例(A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2例(B组),两组均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分析两组CT表现特征。结果:A组咳嗽、咯血及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的占比均高于B组(P<0.05)。A组病变部位Ⅱ区分布率为60.00%,高于B组的30.60%;Ⅰ区分布率为69.00%,低于B组的87.12%(P<0.05)。A组结节—支气管扩张型高于B组,结节—肿块型及其他型低于B组(P<0.05)。A组肺实变、叶性肺不张、淋巴结钙化、胸腔积液低于B组,支气管扩张高于B组(P<0.05)。结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活动性肺结核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以及不同性,依据高分辨率CT具体表现,清晰、详细显示病变程度及范围,紧密结合临床诊断,降低误诊率。
    • 曹韶丽
    • 摘要: 目的分析初诊时痰菌载量、红细胞沉降率(ESR)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空洞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中心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形成空洞几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空洞发生率为63.64%(98/154);空洞、非空洞患者的性别、吸烟史、粉尘暴露史、初诊痰菌载量、体质量指数、病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ESR、α1球蛋白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初诊痰菌载量、体质量指数≤19.30 kg/m^(2)、ESR≥58.24 mm/h为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空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具有高空洞发生率,受性别、吸烟史、粉尘暴露史、初诊痰菌载量、体质量指数、病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ESR、α1球蛋白等因素影响,其中男性、初诊痰菌载量、体质量指数≤19.30 kg/m^(2)、ESR≥58.24 mm/h为发生空洞独立危险因素。
    • 韩伟; 崔俊伟; 黄健; 潘艳静; 董伟; 高盼盼
    • 摘要: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及结核分支杆菌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分期分为三个亚组:进展期28例、好转期41例、稳定期37例),选取101例同期住院治疗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9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组。比较各组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表达情况,并计算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LAM-IgG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阳性表达情况:观察组>对照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好转期>稳定期,病灶≥3肺野患者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LAM-IgG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病灶<3肺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痰培养检查作为金标准,106例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37.74(40/106)。IgG+IgM+LAM-IgG联合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98.46%、94.87%、95.52%,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效能明显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IgG、IgM抗体及LAM-IgG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效能,其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