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析出

析出

析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277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1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997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学报、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全球华人塑性加工技术研讨会、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第19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等;析出的相关文献由6452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延亮、袁红志、徐时清等。

析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1 占比:27.11%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79%

专利文献>

论文:1997 占比:72.09%

总计:2770篇

析出—发文趋势图

析出

-研究学者

  • 谭延亮
  • 袁红志
  • 徐时清
  • 赵士龙
  • 王国栋
  • 李志强
  • 肖德涛
  • 袁勇
  • 刘清培
  • 周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卫东; 陈洋; 李鹏飞
    •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铸坯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Nb、Ti碳氮化物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相同时,随着保温时间延长,连铸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初始大尺寸(2~7μm)铌钛析出物数量逐渐减少,即初始铌钛析出物逐步回溶至钢中;随加热温度从1000°C升高至1100°C,初始铌钛析出物呈长大趋势,从1100°C升高至1200°C,初始铌钛析出物数量减少、尺寸缩小,说明1100°C左右是铌钛析出析出的临界温度。结合热力学计算结果,确定该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Nb、Ti碳氮化物析出温度处于1100~1410°C。
    • 穆迪琨祺; 曹磊; 张震; 梁加淼; 张德良; 王俊
    • 摘要: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Al-4.5Cu(质量分数,%)合金,并对其进行固溶、淬火和时效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结构表征以及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研究颗粒界面结构和界面析出行为及其对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Al-4.5Cu合金颗粒界面由Al_(2)O_(3)纳米颗粒、粗大CuAl_(2)相和纳米微孔组成。热处理后,Al-4.5Cu合金颗粒界面附近析出尺寸为150-600 nm的CuAl_(2)相,同时形成宽度为40-60 nm的无析出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从95 MPa和229 MPa增加至280 MPa和378 MPa,断后伸长率从11.8%下降为6.0%。强度增加主要归因于热处理过程中析出相的弥散分布,以及材料的致密化;塑性下降主要是由于拉伸变形过程中,无析出区率先发生塑性变形,导致位错从无析出区向颗粒界面附近的CuAl_(2)相堆积,造成应力集中,促使裂纹沿颗粒界面扩展,材料伸长率下降。
    • 高欢; 丁国良; 周发贤; 庄大伟
    • 摘要: 制冷系统中的有效充注量的计算依赖于制冷剂在润滑油中的动态析出特性。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制冷剂在润滑油中析出时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建立预测制冷剂质量分数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实验方面,采用了外压骤降时制冷剂会析出的原理,搭建了动态溶析实验台,通过测量溶液折射率得到了R410A制冷剂在POE68润滑油中析出时质量分数的实时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骤降,制冷剂几乎同步析出,质量分数呈现急速下降、缓慢下降并最后稳定的动态变化趋势;随着压降幅度的增大,制冷剂最大析出速率增大,质量分数每秒最大下降16.4%,制冷剂质量分数稳定的时间变短,最短仅有4 s。建模方面,基于一维质量扩散原理,开发了能够预测制冷剂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析出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质量分数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5%。
    • 章兆波; 胡宝建
    • 摘要: 通过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THEIC)、己二酸和甘油合成了一种赛克酯基辅助热稳定剂,并通过FTIR、DSC、TG进行了表征,与赛克对比测试了在PVC中的热稳定性和析出性能。结果表明赛克酯含有三嗪环结构和酯基键,熔点低于赛克,耐热性高于赛克,在含有脂肪酸钙锌盐的聚氯乙烯(PVC)片中,赛克酯的初期热稳定性与赛克相当,后期热稳定性稍微差于赛克,但是抗析出性能优于赛克。
    • 魏东彬; 章林; 张鹏; 吴佩芳; 曹静武; 释加才让; 丁向莹; 赵尚节; 曲选辉
    • 摘要: 利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铜铁预合金粉末的铜基摩擦材料,并在不同温度下对材料摩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铜铁预合金粉末的引入使得铁元素在烧结后铜基体中及铜基体与其他组元界面处析出,阻碍了烧结,导致材料密度下降。存在于界面处的铁以及反应生成的珠光体成为硬质强化相,使得材料的磨损机理从纯铜基体时的黏着磨损向添加铜铁预合金粉末之后的磨粒磨损转变,导致摩擦系数先下降后上升。200~250°C为摩擦系数保持稳定的临界温度。当超过临界温度时,摩擦表面铜软化,其自润滑作用使得摩擦系数下降。含30%铜铁预合金粉末的铜基摩擦材料(质量分数)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这是由于此时摩擦材料兼具铜良好的塑性以及生成的适量硬质相能够强化摩擦表面。
    • 李显; 余志军; 杨跃标; 肖娟
    • 摘要: 为了研究工业化大生产中的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性能稳定性控制机理,使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对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进行了组织性能、析出规律、强化机制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基本上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薄规格珠光体体积分数大于厚规格,铁素体晶粒尺寸、珠光体片层间距小于厚规格。析出物尺寸大部分集中在0~15 nm范围内,其中超过50%的析出物尺寸在5~10 nm范围内,薄规格的析出物尺寸、晶界角度均小于厚规格。强度贡献大小为细晶强化>析出强化>位错强化>固溶强化>晶格点阵强化,其中细晶强化及沉淀强化的强化效果最显著,对强度的贡献超过50%,对于不同厚度钢板而言,细晶强化、位错强化的差别较大。
    • 刘雪艳; 李宏伟; 詹梅; 张洪瑞
    • 摘要: 为了揭示冷却速度对片层α相析出的影响机制,采用试验分析方法对IMI834钛合金在等温和非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片层α相的析出行为进行定量表征。通过热膨胀试验获得不同冷却速度下片层α相的临界析出温度。基于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以及数据拟合方法,建立片层α相的平均宽度、体积分数以及α和β相内的溶质浓度随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定量演化模型。两种条件下的片层α相析出行为对比发现:非等温冷却过程中片层α相的平均宽度和体积分数均小于同温度下等温相变过程中片层α相的平均宽度和体积分数。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片层α相的宽度和体积分数显著减小,临界析出温度降低。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溶质元素Al、Mo和Nb的扩散速度随冷却速度增加而减小。
    • 潘士伟; 王自东; 陈晓华; 王艳林; 陈凯旋; 朱谕至
    • 摘要: 锆(Zr)元素是铝合金中研究较为深入、实际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合金元素之一。由于Zr在铝中具有低的固态扩散速率且可形成低密度、高熔点、低界面错配度的Al_(3)Zr弥散相,因此合金展现出高温下服役的潜力。然而,Al_(3)Zr粒子的弥散强化效果主要受到粒子低数量密度或体积分数的制约;此外,多元合金体系凝固、变形、热处理过程中多组元间交互作用复杂,Al_(3)Zr弥散强化与各体系中本征相强化作用往往难以兼得,上述问题均对合金的力学强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综合近年来的相关报道,对含Zr铝合金中Zr的存在形式、析出和粗化行为以及强化机制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复合微合金化促进Al_(3)Zr析出机理与最新研究结果;对某些体系铝合金中Zr微合金化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结合当前新型耐热铝基合金发展的新趋势,指出铝合金内Zr的微量添加对调控微结构、提升室温和高温强度的重要意义。
    • 摘要: 英国专利CN95191555.X本发明提供一种铝锂合金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至少两个人工时效步骤。第一个步骤先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二个或更多的步骤在依次降低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以促进合金中δ′相的析出
    • 何剑; 高刚毅; 黄志永; 朱小阳; 何梦华
    • 摘要: NAK80是一种预硬塑胶模具钢,对应国产牌号1Ni3MnCuMoAl,因其是预硬状态交货,不再需热处理,加之良好的抛光性和雕饰性,在塑胶方向得到广泛应用。而钢的纯净度直接决定了该钢的抛光性,研究发现NAK80模具钢中夹杂物主要以AlN为主,若钢中含有微量的Ti,TiN会优先析出,AlN数量会大大减少。因该钢的AlN在固液两相区析出,电渣重熔对去除AlN夹杂物效果微乎其微,随着熔速的增快,AlN尺寸反而有长大的趋势,而在真空自耗重熔情况下,AlN会发生分解,AlN夹杂物也随之减少。本文主要研究分析NAK80钢中AlN夹杂物的形态、尺寸及形成方式,以及在经过电渣及真空自耗二次重熔后夹杂物的变化,和一些过程参数对AlN夹杂物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