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不溶性微粒

不溶性微粒

不溶性微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3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9574篇;相关期刊282种,包括护理研究、海峡药学、药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二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桂林)学术交流会等;不溶性微粒的相关文献由143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峰、李莉、王兰等。

不溶性微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1 占比:1.18%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9574 占比:98.79%

总计:50181篇

不溶性微粒—发文趋势图

不溶性微粒

-研究学者

  • 张峰
  • 李莉
  • 王兰
  • 韦曦
  • 高声传
  • 于传飞
  • 吕强
  • 崔嵘
  • 杨涛
  • 柳钟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心; 韩祥福; 白维薇
    • 摘要: 目的:观察儿科门诊静脉输液器滤膜不溶性微粒截留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显微测量法计数静脉输液器滤膜上截留不溶性微粒个数,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影响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相关信息。结果:收集滤膜样品844份,破损或有滤洞15份,完好829份。滤膜完好且截留有微粒的滤膜样品761份(91.8%),其中3份(0.4%)截留微粒数过多无法计数,其余758份平均每份截留11.5粒,平均浓度为每100 mL 6.4粒。不溶性微粒形状以点状、块状和点块状为主,颜色以黑色、棕黑色、黑褐色为主。截留数目1~5粒组最多(39.4%),其次是6~10粒组和11~15粒组,分别为20.6%和11.3%。粒径<10μm组占比最高,为45.8%,其余依次为10~<20μm组、20~<25μm组和≥25μm组。药物种类数、输液总量均与截留微粒数目存在正相关性(r=0.228,P=0.001;r=0.232,P=0.001)。结论:输液器滤膜拦截效果良好,但仍需在输液器质量及过滤标准、药物配伍、输液操作等方面加强管理,以达到有效减少进入人体不溶性微粒的目的。
    • 高小焕; 何光照; 张程亮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20%甘露醇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状态,为临床护理规范使用甘露醇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观察25°C和4°C的20%甘露醇注射液,以及25°C的20%甘露醇与地塞米松配伍液经精密过滤输液器过滤前后的不溶性微粒。结果:25°C的20%甘露醇注射液和20%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过滤后配伍液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4°C的20%甘露醇注射液和25°C的20%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过滤前配伍液不溶性微粒不符合要求。结论:不同条件下20%甘露醇注射液均经精密过滤输液器过滤后使用。
    • 魏静; 秦天琦; 吴愫青
    •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容量和剂型的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统计学特征。方法:测定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共计172个批次,获取它们≥2μm、≥10μm、≥25μm三种粒径的不溶性微粒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μm、≥10μm、≥25μm三种粒径的微粒数据按每瓶的微粒总数计,样本数量与微粒数量呈负指数相关;不同批次注射剂微粒数量差别较大;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微粒数量介于大容量与小容量注射液之间。结论:采用统计学手段对不同容量和剂型的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可获得其不溶性微粒污染的统计学特征,从而有助于在整体上了解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污染的现状。
    • 徐刚领; 武刚; 崔春博; 崔永霏; 杨雅岚; 王兰
    • 摘要: 目的:评价近效期末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PD-1)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使用中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实际使用条件将近效期末抗PD-1单抗药物稀释至1.0 mg·mL^(-1)和5.0 mg·mL^(-1),制备使用中稳定性样品,并对不同取样点下样品的外观、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蛋白质浓度、纯度、配体竞争抑制活性、生物学活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1.0 mg·mL^(-1)和5.0 mg·mL^(-1)2个浓度点在不同时间取样点样品均为无色澄清溶液且无明显可见异物,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蛋白质浓度分别为0.9 mg·mL^(-1)和4.3~4.5 mg·mL^(-1);SEC-HPLC单体的峰面积百分比均为99.3%,聚体峰面积百分比为0.7%~0.8%;配体竞争抑制活性为95%~110%,生物学活性为74%~89%。结论:研究表明近效期末抗PD-1单抗药物使用中稳定性良好。
    • 王文艳; 姚羽; 郭景文
    • 摘要: 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部分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1],如腹腔、消化道、女性生殖系、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骨关节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2]。因甲硝唑价格低,效果好,使用量逐年增大。塑料输液瓶因其轻便、耐高温、透光性好、阻隔性能好、毒性小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注射液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3]。塑料包材中广泛使用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抗酸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它们通过加工分散在塑料分子结构中,起到改善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大多的添加剂并不参与到塑料的分子结构中,只是存在于塑料分子的空隙中,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从塑料中迁移出来,各种添加剂的迁移对于药物溶液不溶性微粒、pH、药物化学性质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4]。
    • 冯湘玲; 李芸; 陈娟; 丁玉峰
    • 摘要: 静脉滴注药液直接输入人体并快速分布全身,基础输液作为注射剂的溶媒直接影响临床静脉注射用药的安全有效,大输液产品对生产环境和工艺的要求极高,输液包装材质和输液器的性能也可影响输液质量.本文回顾了输液包材和输液器的发展变化,分析控制基础输液质量水平的主要监控指标,总结了输液生产、流通和使用各个环节中影响不溶性微粒数目、漏液率、容器与药液的相容性和残留量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并就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的控制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为我国输液包材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路以及为临床遴选合适输液产品和降低输液不良反应风险提供参考.
    • 杨晋源
    • 摘要: 目的 考察江门市人民医院经常使用的不同比例混合调配的氨甲苯酸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与pH值变化,探讨其处方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江门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7-2019年临床开具的氨甲苯酸注射液与酚磺乙胺注射液联合使用的静脉输液处方.统计常用的混合比例处方,并对其进行实验,观察6 h内微粒、pH值、颜色以及澄清度的变化,分析其安全性与合理性.结果 氨甲苯酸注射液0.3 g、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分别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以及氨甲苯酸注射液0.4 g、酚磺乙胺注射液2 g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3种常用配比的氨甲苯酸与酚磺乙胺混合输液,在0~6 h内,其微粒、pH值、外观基本稳定.结论 此3种常用配比的氨甲苯酸与酚磺乙胺混合输液在6 h内稳定,在临床可以安全使用.
    • 王波; 马萍; 王辉; 李丹; 王道新; 王丹丹; 陈莲香; 翁红; 米广明
    • 摘要: 目的 测定康艾注射液在静脉药物调配环境下稀释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药物浓度中的不溶性微的变化.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调配操作过程,按康艾注射液说明书的要求对康艾注射液稀释后,采用2020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第一法(光阻法),测定不同时间段稀释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药物稀释后的不溶性粒数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药物浓度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变化较少;输液稀释完毕后,放置时间越长,不溶性微粒数越多.结论 在调配静脉输液时要根据临床规定用量,规定的稀释液种类使用;输液调配完毕后要尽快用于病人,减少输液的放置时间.
    • 徐明明; 赵沁; 周勤; 郑璐侠; 陈钢; 邵泓
    • 摘要: 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中不同尺寸的蛋白聚合物的现状,探讨不同尺寸蛋白聚合物之间的相关性,改进检测方法,提升血液制品类生物制品质量。方法: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微流成像颗粒分析技术、光阻法、人工灯检法分别对5家企业的人血白蛋白样品中纳米级可溶的聚合物、1~100μm亚可见颗粒、≥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50μm的可见颗粒进行检测。结果:纳米级可溶的聚合物结果在不同企业间存在一定差异,企业D、企业E的含量低于其他3家企业。亚可见颗粒结果在不同企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企业C约是企业B数量的10倍。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结果各企业间基本无差异。结论: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检测到的不同尺寸蛋白聚合物结果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且蛋白的单体、低聚物、亚微米颗粒、亚可见颗粒、可见颗粒聚合途径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分子蛋白聚合物的含量多少并不是大分子亚可见颗粒和可见颗粒形成的唯一前提。因此,监测和控制部分蛋白聚合物不能获取其他蛋白聚合物的信息。在质量标准中应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分别对不同尺寸的蛋白聚合物进行检测和限定,全面控制药品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