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学基础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312294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中学化学、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版)、成人教育等;
有机化学基础的相关文献由11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琦、彭小美、晓迟等。
有机化学基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12294篇
占比:99.97%
总计:312388篇
有机化学基础
-研究学者
- 吴琦
- 彭小美
- 晓迟
- 朱建宝
- 梁好
- 王祖浩
- 赵晓磊
- 金仁浩
- 丁美霞1
- 万辉霞3
- 于菲
- 任莉芝
- 伍晓红
- 何丹霞
- 侯晨鹞
- 兰子平
- 冯智武
- 刁琳琳
- 刘丽亚
- 刘光琦
- 刘放
- 刘杰
- 刘树领1
- 刘永强
- 刘菊红
- 刘銮雪
- 叶发涛
- 吴庶民
- 周优丽
- 周玉
- 唐生岳
- 姚雄美
- 孙夕礼
- 孙永辉
- 宋志贵
- 尉言勋1
- 崔靓
- 师彦星
- 张兴涛
- 张吉
- 张忠孝
- 张晓春1
- 张蔚然
- 张迎昭
- 张运飞
- 张道年1
- 张金艳
- 徐凤英
- 房兴礼2
- 曹愔荃
-
-
唐生岳
-
-
摘要:
有机物酸碱性的比较是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高校强基笔试的重要考点,每年的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中都会从酸性比较、碱性比较、碳正离子稳定性等角度进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酸碱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物质的酸碱性.目前主流的酸碱理论包括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软硬酸碱理论等.其中在比较有机物的酸碱性时,我们常使用的是酸碱质子理论.因此,本文从酸碱质子理论论述有机物酸性的比较.
-
-
梁国顺
-
-
摘要:
有机化学基础在高考选择题中的常考知识点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比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等;常见有机官能团的识别,比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羟基、醛基、羧基、酯基、硝基、氨基等。另外还有陌生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常见有机官能团的化学性质,同分异构体的辨别和书写方法,有机同系物的辨别,有机物中原子共面问题,定量计算等。
-
-
蔡运祥
-
-
摘要:
纵观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高考中对于有机物的考查主要以推断题的形式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此类试题一般给出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要求学生根据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或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化条件,推断出未知有机物.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抓住解答此类试题的特征信息,找出关键点,总结归纳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而助力高考.
-
-
张吉;
李曼弯;
杨艳华;
李艳妮;
董春燕;
马怀蕊;
王建坤
-
-
摘要:
有机化学基础是高中新课标改革中化学学科的一门选择性必修课程,在高考全国卷Ⅲ中以选择题及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对2016-2020年的高考全国卷Ⅲ化学学科考查内容进行研究,在对有机化学基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同时,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高考备考提供借鉴。
-
-
黄小娟
-
-
摘要:
说课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笔者通过分析中职学生性格特点和知识基础,采用微课视频、分组实验、联系实际等方式来进行说课设计。具体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有机化学基础》课程中第三章第二节“酚”进行说课设计,以此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期望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
-
陈进前;
杨念锋
-
-
摘要:
“创造物质”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高中新课标”提高了这方面的教学要求,“新教材”中已增加了与此相关的教学内容。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教学中以有机合成为落点,凸显化学学科“创造物质”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抓住化学学科本质,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
-
白建娥
-
-
摘要: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可酌情渗透反应机理。它符合“素养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有新教材物质结构知识作为支撑;有助于学生从容应对新高考挑战。详细阐述在有机模块中渗透反应机理的教学实践,始终把握“机理是手段不是目的”,要“酌情”“渗透”的原则。
-
-
刘丽亚
-
-
摘要:
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单纯的混合虽然不会改变其中某组分的性质,但对于研究其中某物质的性质或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时,就会受到影响.从化学学科本身以及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考虑,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是非常必要的.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中介绍的分离提纯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中介绍的分离提纯方法有:蒸馏、重结晶、萃取.
-
-
-
林祥;
董文辉;
柏佳富
-
-
摘要:
—、研究背景同分异构的书写是高考化学有机题考察的热门知识点,某种程度上成了必考内容.2017年化学全国卷考纲在必考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在选考内容部分关于“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强调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对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的整理已有大量的研究可见于各类发表的文章,方法也层出不穷,诸如等效氢法,基元法,定一移一法,换元法,插入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