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0年内共计373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28篇、会议论文8篇、相关期刊899种,包括考试与招生、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考试:高考理科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等;考试大纲的相关文献由2930位作者贡献,包括姜有荣、郑兴明、唐惠忠等。
考试大纲
-研究学者
- 姜有荣
- 郑兴明
- 唐惠忠
- 向建
- 姜启时
- 朱鑫
- 林桂平
- 程登银
- 范存智
- 邱文华
- 陈世华
- 韩文连
- 储瑞年
- 胡小力
-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
- 周京昱
- 王大绩
- 相阳
- 金良
- 刘行星
- 唐建新
- 杨顺仪
- 王连笑
- 陈新国
- 韩延明
- 高慧明
- 丁益祥
- 余闻
- 刘树领
- 彭美娟
- 闫会才
- 侯跃平
- 全哥
- 全哥1
- 刘凌
- 卞丽萍
- 吴佐民
- 周业虹
- 孔祥群
- 孙伟清
- 幸兴
- 张宇
- 朱泰祺
- 李弗不
- 李江群
- 梁侠
- 武静娜
- 江桥
- 汪云生
- 游文丽
-
-
李春玲;
屠爱萍;
赵慧煜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0年
-
摘要:
以《HSK考试大纲(四级)》(2015)语言点中的9类复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四级复句语言点在目前已经出版的汉语水平考试真题(四级)中呈现情况的考察和分析,结合汉语学习者H SK真题的答题情况和相关问题的访谈情况,探讨了留学生习得四级复句时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同时对比了《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2014)中的四级语法项目,对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制定者、汉语水平考试真题的编撰者、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等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
-
李四伟
-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2020年
-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高考要立足考试大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要适当优化教学内容;要适当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事例进行结合,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要适当加强各知识点的联系,突出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
-
-
-
-
-
-
-
-
-
-
-
牛积伟
-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的化学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进行了解读,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指导考试命题的重要材料,它对高中阶段的教学、学习和考试测评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被认为是日常教学和评估的指挥棒.而考试说明是对考试大纲的解读,是充分认识和理解考试大纲的最直接资料.通过对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考试大纲对教学和学习的能力要求,从而为教师把握日常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
-
-
薛晓伟
-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八届年会暨第十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随着新课标在全国的施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化学平衡常数作为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受到各省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先行进入新课程高考的几个省区都对该内容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考核.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卷中出现的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我们在进行这一内容教学与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内容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
-
李良友
- 《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
| 2009年
-
摘要:
随着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内、外环境的改变,船员管理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特别是原来脱胎于计划经济下的内河船员适任考试模式,在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大纲方面的优化改革却相对滞后,制约了内河船员队伍的发展,从而不能满足当前航运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对此,本文拟就内河船员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及与此相适应的适任考试科目的设置体系优化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
-
汪顺玉
- 《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国际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2005年的TEM8是施行2004年新考试大纲的第一次考试。在统一构念效度的框架下,对新增加的人文知识分测验进行了包括难度、区分度、信度、构念维度、构念一致性、考试偏差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显示,该分测验的测量学属性在整体上不甚理想,但是不同学校考生间,难度、区分度和内部一致性系数有很强的相关性;该分测验呈现两个因子结构,不同学校考生间因子结构的相似度高。外语院校考生和非外语院校考生间,该试题没有明显的考试偏差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