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近纪

新近纪

新近纪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古生物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1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沉积学报、地质通报、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等;新近纪的相关文献由610位作者贡献,包括邓涛、王晓鸣、徐亚东等。

新近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62.77%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4.01%

专利文献>

论文:91 占比:33.21%

总计:274篇

新近纪—发文趋势图

新近纪

-研究学者

  • 邓涛
  • 王晓鸣
  • 徐亚东
  • 岳乐平
  • 张克信
  • 李强
  • 陈奋宁
  • 陈锐明
  • 季军良
  • 徐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易定红; 石亚军; 李翔; 龙国徽; 倪祥龙; 李积永; 王兆兵; 马新民
    • 摘要: 滩坝砂体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储集体,已经成为中国陆相湖盆增储上产的重要现实领域。为了深入评价柴达木盆地西部扎哈泉地区新近系中新统上干柴沟组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油气勘探前景以及预测有利勘探区带和勘探目标,文中在岩心观察和钻(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累计粒度概率曲线、暗色泥岩泥地比和砂地比敏感参数分析结果,对该地区上干柴沟组滨浅湖滩坝砂体发育演化特征和古地貌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发育辫状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滩坝砂体发育,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细砂岩—极细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较差、分选磨圆度中等—好,粒度概率曲线以反映波浪作用的两段跳跃式加悬浮式为主;沉积构造类型多样,主要发育浪成沙纹交错层理、波状层理、丘状交错层理和透镜状层理。(2)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研究区滩坝砂体发育规模先增大后减小;早期到中期,滩坝砂体发育规模不断增大,其中近岸坝主要表现为向南和向东2个方向扩张,呈北偏西方向展布,远岸坝主要表现为南北方向扩张,呈近北西—南东方向展布;中期到晚期,滩坝砂体的发育规模不断减小,其中近岸坝主要表现为向南北2个方向收缩并向东扩展,展布方向变为东偏南转东北方向,远岸坝主要表现为南北方向收缩。(3)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研究区古地貌呈西高东低、南北低中间高的特征;从早期到中期,研究区中部古地貌高点不断向东和东南方向大幅度扩展,范围不断扩大;中期到晚期,古地貌高点范围不断向北和北西2个方向收缩,范围缩小;同时,研究区东南角古地貌高点范围不断向北扩大。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认为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上干柴沟组滩坝砂体发育演化受控于物源规模大小和微古地貌的发育演化,其中微古地貌发育演化是滩坝砂体发育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成果可为相似的地质背景下滩坝砂体成因的岩性圈闭预测提供参考。
    • 蔡国富; 索艳慧; 张向涛; 彭光荣; 吴静; 柳保军; 白海军; 李振升; 马晓楠; 李三忠
    • 摘要: 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是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极其重要的中?新生代构造带和转换带.基于钻井资料和大范围、高密度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本文初步揭示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走向为NW-NWW向、宽约30 km,沿着断裂走向从陆架至洋陆边界断裂带可分为北?中?南三段,断裂在新生代选择性活化,具有多重走滑断裂叠合和基底岩浆底辟强烈等特点,表明其在新生代构造调节作用中发展成一个活动断裂带.通过对断裂带及其围区新近纪岩浆活动的系统解析,首次揭示了新近纪岩浆沿该深大断裂在大陆架?深水大陆坡均有强烈活动,具有沿断裂带走向呈带状分布、南早北晚和多期次幕式迁移等特征.新近纪岩浆活动开始于23.0 Ma,在断裂带南段的云开低凸起及邻区形成强烈的基底岩浆底辟.岩浆喷发作用集中在21.1~19.1 Ma、18.5 Ma、15.5~13.5 Ma和8~6 Ma等4个时期.在21.1~19.1 Ma期间,岩浆活动迁移到中段的开平东洼和神狐隆起东缘之间,出现了强烈的火山裂隙式喷发.18.5 Ma以来,断裂带南段?中段火山喷发作用基本停止,岩浆活动向北迁移到北段的阳江东凹一带,具有中心式溢流相喷发叠合裂隙式火山喷发的特征.推测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新近纪的岩浆来源于南海北部地幔上涌区的下地壳高速体减压熔融,而断裂带上岩浆活动表现出的时空不均一性和幕式迁移性,可能与地幔上涌区向海倾斜特性及断裂带分段差异活动有关.
    • 熊梓翔; 朱俊江; 杨国明; 王长盛; 贾仲佳; 欧小林; 李三忠
    • 摘要: 新近纪大洋红层是一种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红色-粉色-棕色海洋沉积物.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成果众多,然而新近纪大洋红层研究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本文以新近纪大洋红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球大洋钻探井位资料的分析,发现39个钻井含有新近纪大洋红层.通过对不同大洋区域、不同钻井内93个红层离散样品的主量元素CaO,Al2O3和SiO2含量进行三元图投点分析,将新近纪大洋红层分为铝质和钙质大洋红层,其中绝大多数为铝质大洋红层.进一步分析了部分钻井中离散样品的磁化率变化、反射光谱一阶导数曲线、热退磁曲线和交变磁场退磁曲线变化,结果表明新近纪大洋红层的致色矿物以赤铁矿为主.12个钻井中新近纪大洋红层离散样品的低总有机碳含量和低CaCO3含量指示较低的生物生产力,此外19个钻井中红层的沉积速率平均为4 mm/ka,而非红层的沉积速率平均为85.3 mm/ka,指示红层的沉积速率相对较低.总结和分析新近纪大洋红层的以上特征,本文认为较低的有机质堆积速率为铁氧化物(赤铁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氧化条件,使得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在成岩阶段得以保存,最终形成全球分布的新近纪大洋红层.
    • 唐婷; 王嘉学; 吴广风
    • 摘要: 大象曾在新近纪及第四纪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其生存空间对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基于已发现的大象化石类型及分布,根据大象的生活习性,反推我国新近纪至第四纪的气候变化,结果显示:(1)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期间中国东部及黄土高原气候逐渐变暖,中、晚上新世期间气候较前一阶段明显变冷;(2)更新世时期气候总体呈变冷趋势,气候冷暖波动频繁、幅度大,晚更新世时则较为寒冷:全新世时期则相对温暖;(3)云贵高原新近纪以来隆升情况复杂,大象化石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还需进一步考证.将大象化石分布指示的气候变化与红黏土、黄土、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气候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
    • 唐婷; 王嘉学; 吴广凤
    • 摘要: 大象曾在新近纪及第四纪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其生存空间对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基于已发现的大象化石类型及分布,根据大象的生活习性,反推我国新近纪至第四纪的气候变化,结果显示:(1)晚中新世至早上新世期间中国东部及黄土高原气候逐渐变暖,中、晚上新世期间气候较前一阶段明显变冷;(2)更新世时期气候总体呈变冷趋势,气候冷暖波动频繁、幅度大,晚更新世时则较为寒冷:全新世时期则相对温暖;(3)云贵高原新近纪以来隆升情况复杂,大象化石对气候变化的指示意义还需进一步考证。将大象化石分布指示的气候变化与红黏土、黄土、石笋记录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气候变化趋势表现出一致性。
    • 摘要: 9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树是最为人熟知的裸子植物。松属起源于侏罗纪,是松柏类植物中最大的属(113种),也被认为是世界树木中最重要的属,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几乎全部分布于北半球。松属虽然起源古老,但约90%的现存物种在中新世才分化形成,这表明该属在新近纪发生了再次多样化。松属中纬度地区物种的分化时间明显早于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物种。
    • 张益铭; 黄雷; 宋世骏; 陈琰; 刘池洋; 周飞; 张麒; 吴志雄; 类维龙
    • 摘要: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受高原隆升以及全球气候影响,新近纪盆地内古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新近纪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凹陷孢粉特征进行分析,恢复盆地植被类型和环境演化过程,进而探讨高原构造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对盆地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里坪凹陷新近纪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较为常见,旱生植物发育为主要特征.孢粉特征指示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凹陷整体新近纪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古环境演化受青藏高原隆升强度以及全球气候影响显著:下油砂山组环境为亚热带森林,上油砂山组环境为温带森林—草原,狮子沟组环境转变为寒温带草原—半荒漠.该时期环境背景,不利于一里坪凹陷在新近纪发育大规模优质烃源岩.
    • 赵波; 李有波; 陈思尧; 孙勇
    • 摘要: 在甜水海地区北部发现一处新近纪浅成侵入岩岩体,对其进行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 显示岩体侵位时间为(8.09±0.16) Ma,形成时代为晚中新世.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铕负异常,Th、La、Hf明显富集的特征.通过类比研究,其岩浆源可能来自中上地壳,形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隆升的陆内构造演化过程,为地幔上拱、烘烤上地壳岩石使其局部熔融、上侵而成.
    • 林旭
    • 摘要: 新生代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引起了亚洲大陆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古老构造带的再次活化。青藏高原北缘的基岩和沉积盆地内的碎屑沉积物详细地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构造隆升情况。本文利用盆山耦合的思想,通过对青藏高原北缘的低温热年代学、沉积学的研究结果汇总,结合区域内盆地沉降、大型走滑和逆冲断裂的活动时间,发现青藏高原北缘在早–中中新世经历了快速的隆升过程。在高原西北缘主要通过陆内地壳缩短、塔吉克–塔里木盆地基底向南深俯冲、主帕米尔–喀什叶城转换体系–喀喇昆仑断裂的活动来吸收和调节地形变形;在东北端,主要依靠阿尔金走滑断裂的迁移发生的侧向移动,所引起的陆内俯冲作用、地壳缩短过程来实现。青藏高原北部的地质框架在新近纪早期开始初步建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