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282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沙漠与绿洲气象、百科知识、中国林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学术会议等;中纬度地区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宜勇、山风、詹想等。
中纬度地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282篇
占比:99.08%
总计:13405篇
中纬度地区
-研究学者
- 任宜勇
- 山风
- 詹想
- 吕敢堂
- 姜文霞
- 孙兴池
- 孙羊林
- 徐其坚
- 施建军
- 朱卫东
- 杨海蒂
- 梅文杰
- 王志铮
- 赵苏虞
- 陈杰
- 陈秋实
- 雷德山
- A Ercha
- CHEN GuangMing
- CHEN QuanLiang
- COSTER Anthea
- David J.LARGE
- ERICKSON Phil
- FAN GuangZhou
- FOSTER John
- Fearlandness
- GAN Quan
- GAO Hong
- GONG Yun
- HAO YongQiang
- HOLT John
- HU HaiBo
- HUANG ChunMing
- HUANG KaiMing
- LI Zhan
- LIU Ge
- LU Ri-Yu
- MO XiaoHua
- NEE JanBai
- P.J.Webster
- Philip Sam Lake
- REN XueJuan
- SHI Shan-Feng
- SHUAI Jing
- WANG LiYing
- YANG XunQun
- YI Fan
- ZHANG DongHe
- ZHANG ShaoDong
- ZHANG ShunRong
-
-
马克·菲谢蒂
-
-
摘要:
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们会在夏至时迎来最长的白昼,而在冬至时,则需要忍受最漫长的黑夜。从夏至到冬至,每天的白昼时长都在不断减少,反之亦然。不过,白昼时长变化的速率却不是恒定的。夏至和冬至时期的变化最慢,而春分及秋分时变化最快。而全球最为显著的改变,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即将进入极夜,或者是刚刚离开极夜时。
-
-
-
-
摘要:
9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树是最为人熟知的裸子植物。松属起源于侏罗纪,是松柏类植物中最大的属(113种),也被认为是世界树木中最重要的属,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几乎全部分布于北半球。松属虽然起源古老,但约90%的现存物种在中新世才分化形成,这表明该属在新近纪发生了再次多样化。松属中纬度地区物种的分化时间明显早于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物种。
-
-
韩建业
-
-
摘要:
狭义的彩陶,是指在器坯表面绘彩,然后一次性烧成的陶器。本文所谓"彩陶时代"指狭义彩陶流行的时代,"前文明社会"是指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区,彩陶时代大致对应前文明社会。这是一个颇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本文拟加以分析。一亚欧大陆东半部地区,仅在中国境内有过彩陶时代,主体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对应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
-
-
程亮;
元慧慧;
高耀庭
-
-
摘要:
龙卷(又称龙卷风)一般产生于强对流风暴内部,由风暴云底向下伸展到地面,进一步发展为漏斗状云,从而生成小范围空气涡旋,其中心最大风速可达100~200米/秒,直径一般为几米到几百米。龙卷生消迅速,常与雷暴、飑线、冰雹和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相伴出现,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应予高度重视的一种强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
-
郭红锋(文/图)1
-
-
摘要:
居住在中纬度地区的人们都知道,房子的朝向太重要了,例如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朝南的房间要比朝北的房间价格高。原因就是南向的房间冬暖夏凉,而东、西向的房间却冬凉夏热,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以前给同学们讲解过,太阳在中纬度地区的视运动轨迹是东-南-西倾斜的半圆型轨迹。以北京地区(北纬40°)为例,春、夏、秋、冬各季节太阳轨迹变化见图1。
-
-
-
-
-
-
-
安家春;
王泽民;
孙伟
-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中纬夏季夜晚异常是中纬度地区在夏季出现的电离层异常现象,以西南极沿海地区最为典型.本文用西南极地区的GPS跟踪站数据提取了陆地地区的电离层TEC值,用测高卫星Jason-2数据提取了海洋地区的TEC值,用COSMIC掩星数据提取了电子密度在不同区域和不同高度上的变化.结果表明,西南极地区电离层的中纬夏季夜晚异常出现在以别林斯高晋海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出现时段在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3月初,在一天的变化中是夜晚电子密度增加白天电子密度降低,在垂直结构上以顶部电离层的电子密度增加为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