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泥炭地

泥炭地

泥炭地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705篇,主要集中在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44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海洋世界、地理教学、第四纪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2009全国湿地规划生态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等;泥炭地的相关文献由17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奇、李珺、马力通等。

泥炭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21.5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1.28%

专利文献>

论文:544 占比:77.16%

总计:705篇

泥炭地—发文趋势图

泥炭地

-研究学者

  • 张奇
  • 李珺
  • 马力通
  • 王升忠
  • 卜兆君
  • 许海岩
  • 丁明鹤
  • 于杨
  • 周霞萍
  • 王忠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建忠
    • 摘要: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功能,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 侯桂林; 曹艳敏; 田文龙; 潘登; 申声曼; 陈旭
    • 摘要: 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是华中地区少有的亚高山泥炭藓湿地,是研究长江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大九湖一根泥炭岩芯的年代学、元素及摇蚊亚化石记录,结合区域古气候资料,探讨大九湖泥炭地地表干湿变化历史及生物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近400年来大九湖泥炭地古水文和摇蚊种群变化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1820s之前研究区内气候偏冷湿,尤其是1720s—1820s年间,冷湿的环境有利于泥炭中碳的大量积累,较高的地表有效湿度使得摇蚊大量生长,同时湖泊相摇蚊属种丰富度及含量均较高;1820s—1940s年间,区域内夏季降水量显著降低,同时伴随明显的区域增温过程,泥炭地地表有效湿度过低不利于水生生物生长,摇蚊种群生物量极低;1940s(尤其1970s)后,摇蚊种群丰度逐渐回升,但湖泊相摇蚊丰度较1820s以前明显降低,半陆生摇蚊属种丰度有所增加,说明尽管该时期泥炭地表湿度有所增加,但较1820s前仍较低,暖湿气候下泥炭分解也较为明显.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摇蚊种群对泥炭地湿度变化的响应过程,这不仅为摇蚊亚化石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为全面、精准地理解泥炭地演化及区域环境变化过程提供了新线索.
    • 海月
    • 摘要: 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地球变暖主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所致,那么,减少这些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减缓地球变暖的主要手段。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作为温室气体的储存库、源和汇,湿地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许向南; 葛继稳; 冯亮; 杨诗雨; 王璐雯
    • 摘要: 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进行野外调查和长期观测,采用经验公式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计算了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并对2016—2018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的固碳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82.90~516.10 g/kg,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04×10^(5) t,并估算得到在总沉积深度为0~260 cm范围内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45×10^(6)~1.61×10^(6) t,有机碳积累强度为1800~2000 t/hm^(2);在2016—2018年3年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CH_(4)通量较高的月份均出现在5~9月水热同期的时间段内,期间泥炭地固碳总量约为6975.00 t,单位面积年均固碳量为3.09 t/hm^(2),在月变化水平上泥炭地固碳量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观测期间的固碳功能未发生改变,泥炭地整体表现为碳汇。
    • 曾嘉; 陈槐; 刘建亮; 杨随庄; 严飞; 曹芹; 杨刚
    • 摘要: 酚类物质作为泥炭地重要的碳分解抑制剂,植被作为泥炭地关键的碳输入来源,它们在土壤碳(可溶性有机碳(DOC)等)周转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关于植被群落结构、酚类物质以及DOC含量对水位波动的响应存在较大争议。因此,为明确泥炭地水位下降对植被群落结构、酚类物质以及DOC含量的影响并探明三者间的潜在联系,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红原县日干乔地区3处不同地下水位泥炭地(水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1(-1.9 cm)、S2(-10 cm)、S3(-19 cm)样地),调查不同水位条件下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酚类物质及土壤碳含量对水位波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从S1到S3样地水位下降促进土壤DOC显著增加(P<0.05),土壤总碳从S1到S2显著增加(P<0.05),而从S2到S3无显著差异;(2)泥炭地水位下降促使禾本科(发草Deschampsia cespitosa)、莎草科(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乌拉草Carex meyeriana)植物大量出现,植被群落高度显著增加(P<0.05)。植被群落地上生物量由153.67 g/m^(2)增加至649.22 g/m^(2),地下生物量由1067.52 g/m^(2)增加至3424.78 g/m^(2),植物体地上地下部总酚分别增加34.58%和13.17%(P<0.05)。这将有可能促进植物输入更多碳进入土壤系统;(3)随水位下降,土壤总酚、水溶性酚以及多元酚分别增加29.06%、542.87%和110.56%(P<0.05)。一元酚呈先增加后减少,但总体仍表现为增加,二元酚无明显变化;(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一元酚和多元酚能显著促进DOC和总碳积累(P<0.05),二元酚对DOC和总碳的积累影响不显著。以往的研究认为水位下降会加速碳流失,但本研究发现这样的流失似乎被植物以及酚酸的作用所抵消。故此,对泥炭地碳循环的研究应关注土壤-植物整个系统并考虑土壤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 方淑侦; 靳少非; 王宇超; 陈逸飞; 林晨蕾; 郑德祥; 毛瑢; 王宪伟
    • 摘要: 【目的】氮沉降已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植硅体形态学特征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北方泥炭地作为氮沉降敏感生态系统且存在着大量的富硅植物,研究北方泥炭地植物植硅体形态学有助于了解其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日益加剧的氮沉降压力。【方法】研究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泥炭地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开展0,3,6,12 g N/(m^(2)·year)4个水平的氮添加试验,分析不同氮添加水平下5种北方泥炭地优势植物(柴桦(Betula fruticosa)、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小叶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的植硅体含量及不同植硅体形态学组成特征。【结果】(1)除柴桦以外,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其余4种植物叶片植硅体含量显著增加;(2)我国北方泥炭地优势物种的主要植硅体形态为:棒型、导管型、硅化气孔、尖型、扇型和球型。在不同的氮添加水平下,同种植物的植硅体种类基本没有变化,但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各植物的植硅体形态构成存在差异;(3)氮添加水平对不同植物植硅体长度影响具有差异性,小叶杜鹃的棒型和导管型植硅体长度在高氮添加水平显著增加,笃斯越桔的棒型植硅体长度在高氮添加水平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白毛羊胡子草的球型长度在高氮添加水平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狭叶杜香和柴桦各形态植硅体长度在不同氮添加水平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氮添加对植硅体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反映了植硅体对我国北方泥炭地生态系统氮素增加下的响应;同时,植硅体形态组合特征随氮添加水平增加显著变化,体现了北方泥炭地优势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对氮素水平变化的响应。研究完善了植硅体形态学在北方泥炭地背景下对环境变化的研究应用,为进一步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硅-氮耦合机制理解提供参考。
    • 孙超峰; 宋立全; 臧淑英; 焦亚青; 鲁博权
    • 摘要: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可溶性有机碳(DOC)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变化对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3种多年冻土泥炭地[小叶章泥炭地(CP)、兴安落叶松-泥炭藓泥炭地(LP)、白毛羊胡子苔草泥炭地(EP)]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原位试验探究秋季冻结期土壤水热变化对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冻结期土壤DOC含量表现为EP>CP>LP,平均含量分别为83.99、45.75和43.13mg·L^(-1)。在秋季冻结前期3种类型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DOC含量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中、后期CP,LP土壤DOC变化较平缓。在秋季冻结前期,CP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浅层土壤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在后期CP浅层和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秋季冻结中期,LP浅层土壤温度升高和含水量的减少,降低了土壤DOC含量;LP整体土壤DOC的变化随着浅层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秋季冻结后期,EP深层和整体土壤DOC含量随深层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秋季冻结期,LP浅层土壤DOC主要受地表温度驱动,深层土壤DOC则主要受深层含水量的影响;整体土壤DOC则受地表温度影响较大。研究表明秋季冻结期多年冻土泥炭地土壤水热变化驱动土壤DOC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为多年冻土区碳循环和“双碳”背景下的碳排放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 韩仕星; 陈允腾; 张懿晴; 杨胜勇; 王征
    • 摘要: 若尔盖泥炭地经历了长期人为排水,未来又面临着强烈的变暖干旱,会对泥炭地CH_(4)排放产生复杂影响。在若尔盖选取了近自然和长期人为排水两种泥炭地类型,采集1 m深泥炭柱,采用室内环境控制试验,设定不同的氧气、水分和温度条件,探索这两种典型泥炭地的泥炭CH_(4)排放对增温与干旱双重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由于水位降低和泥炭有机物质量下降,长期排水泥炭地的中下层泥炭(20-80 cm)CH_(4)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近自然泥炭地。(2)两种泥炭地的表层和深层泥炭CH_(4)排放都对升温不敏感,而中下层泥炭的CH_(4)累积排放量从5°C到15°C显著增加。(3)模拟增温10°C同时干旱水位降低20 cm条件下,中层泥炭受到了温度、水分和氧气变化的叠加影响,CH_(4)排放变化最剧烈。(4)最终整个1 m深泥炭近自然泥炭地高温低水位的CH_(4)总排放量为(204.29±15.13)μg/gC,比其低温高水位显著升高66.43μg/gC(约48%);排水泥炭地高温低水位的CH_(4)总排放量为(75.64±9.41)μg/gC,比其低温高水位升高11.95μg/gC(约19%)。综上,升温干旱气候会对若尔盖泥炭地的有机碳稳定性造成破坏性影响,会集中导致中层泥炭CH_(4)排放的剧烈变化,可能最终使本区域CH_(4)排放量显著提高。
    • 杨浚恒; 崔海军; 石珣珣; 郭应; 罗金祥; 王舒; 谭敏
    • 摘要: 亚热带藓类泥炭沼泽具有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育、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且具有稀有性、珍贵性、脆弱性等特征。植物群落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有助于预测该类型湿地未来气候变化或人为干扰条件下的演变。本研究选择贵州娘娘山湿地泥炭藓沼泽与金发藓沼泽为研究对象,运用排序分析探究两种藓类沼泽植物群落组成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泥炭藓沼泽植物群落分别命名为条穗薹草-泥炭藓群落、箭竹+柳叶箬-泥炭藓群落、柳叶箬-泥炭藓群落,金发藓沼泽植物群落均为毛轴蕨-金发藓群落。PCA结果显示,两种藓类沼泽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具有明显分异。(2)两种藓类沼泽土壤pH值范围3.58~4.56,均为强酸性泥炭土,且泥炭藓沼泽土壤pH值均显著较高。(3)RDA结果显示,对植物群落主要物种组成分异解释达显著水平的环境因子包括土壤pH、重量含水量、容重、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硝态氮含量、海拔。土壤pH对总方差的解释度为42.52%,占比最高,且土壤pH与重量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有效磷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土壤pH、重量含水量、容重、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硝态氮含量、海拔均与植物群落组成紧密相关,pH可作为关键、代表性因子。本研究结果对于该类型湿地的科学监测及保育与恢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曹芹; 刘建亮; 刘坤; 曾嘉; 严飞; 杨刚
    • 摘要: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泥炭地亚表层土壤有机碳逐渐参与到碳循环中,为揭示泥炭地亚表层碳输出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以四川省红原县日干乔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泥炭沼泽(S1)、沼泽草甸(S2)、高寒草甸(S3)3种不同退化泥炭生态系统中不同深度(0—30 cm、30—60 cm、60—90 cm、90—120 cm、120—150 cm)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泥炭地表层(60 cm)土壤酶(酚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活性和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变化规律及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从泥炭沼泽到沼泽草甸再到高寒草甸的退化过程中,DOC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泥炭地退化程度的加深,土壤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从垂直方向来看,泥炭沼泽和沼泽草甸DOC从表层到亚表层逐渐增加,高寒草甸DOC从表层到亚表层逐渐减少;土壤酶中表层的酚氧化酶活性高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中的β-葡萄糖苷酶、蔗糖酶活性高于表层与亚表层。酚氧化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直接影响DOC含量变化。其中,β-葡萄糖甘酶在不同水位变动条件下都和DOC保持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指示DOC分解的关键酶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