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若尔盖

若尔盖

若尔盖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6篇、会议论文4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四川统一战线、山地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微生物实用技术生态环境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矿床会议、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05年学术会议等;若尔盖的相关文献由62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友良、张世熔、吴鹏飞等。

若尔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6 占比:98.8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1.18%

总计:340篇

若尔盖—发文趋势图

若尔盖

-研究学者

  • 陈友良
  • 张世熔
  • 吴鹏飞
  • 常丹
  • 梁玉祥
  • 蒲玉琳
  • 贾永霞
  • 顾海军
  • 周义贵(文/图)
  • 张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2021年12月21日,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张旭晨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我省大熊猫、祁连山、若尔盖三个国家公园创建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我省国家公园创建重点工作。张旭晨指出,国家公园是国家名片,国家公园建设是党中央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按照林、草、国家公园"三位一体"布局要求,牢牢把握国家公园建设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稳妥有序、务实高效推进我省国家公园建设。
    • 王坤; 宛晨露; 阮迪陈; 胡涛
    • 摘要: 自然或人为因素都将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中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之一,为减少若尔盖地区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的威胁,该文选取2007—2020年四川若尔盖地面常规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24个自动观测逐时的降水资料、若尔盖地区地质灾害灾情信息统计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若尔盖地区地质灾害降水阈值。
    • 朱粟锋; 刘煜杰; 张强; 江聪; 简小枚; 税伟
    • 摘要: 若尔盖高原生态战略地位突出,在维持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助于为在高寒草地以及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若尔盖草地不同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对比研究了生态治理措施对沙化草地生态系统及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生态恢复模式提高了沙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其中灌草间作模式下的恢复样地与自然恢复样地在稳定时二者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差值达到0.761;灌草间作模式下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及McIntosh指数分别为3.290、0.960和10.408,均比草地建植模式下高,该模式能为土壤微生物群落提供更多的生态位;灌草间作恢复模式下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各类碳源能力较其他恢复模式高,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是若尔盖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最多的碳源;采用灌草间作模式的人工治理方式,同时结合增加草地土壤中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类等碳源含量的生物措施,可以高效地治理若尔盖高寒沙化草地。
    • 王京; 李成一; 卓玛姐; 宋梓涵; 汪晓东; 王瑞; 索郎夺尔基; 林英华
    • 摘要: 利用地表土壤动物与植物群落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若尔盖沼泽湿地受扰现状,为若尔盖沼泽湿地恢复提供依据。2018年7月与2019年7月对若尔盖10处典型湿地(参照区4个,受扰区6个)地表土壤动物与湿地植被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74个候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及相关分析,确定中生性植物、一年生植物、龙胆科植物、一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比4个植物核心指标,地表土壤动物总个体数量、中小型动物类群数量、蜘蛛目物种数量、菌食性土壤动物与腐食性土壤动物5个核心指标,构建若尔盖沼泽湿地地表土壤动物与植物完整性指数。以所有采样点95%分位数为最佳期望值,四分位法确定研究区域未受干扰、轻度干扰程度、中度干扰与重度干扰4个等级,作为判断若尔盖沼泽湿地受扰状况。结果显示,若尔盖沼泽湿地相对原始沼泽、花湖沼泽化草甸2、长期低强度排水疏干区、短期高强度排水疏干区分别处于未受干扰、轻度干扰、中度干扰与重度干扰状态。所调查的若尔盖典型湿地中,20%的湿地未受到干扰,30%的湿地受到轻度干扰,30%的湿地受到中度干扰,20%的湿地受到重度干扰。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地表土壤动物完整性指数与植物完整性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722,P<0.05),表明地表土壤动物完整性指数与植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
    • 根呷羊批; 周俗; 杨孔; 唐明坤; 泽仁拥忠; 杨廷勇; 肖晨冬; 扎德; 严林
    • 摘要: 为探究鼠害常发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本研究采用样方法对若尔盖县4种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植被平均高度、总覆盖度随草地退化程度加剧而降低(P<0.05);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随退化程度的加剧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轻度退化草地到极度退化草地植被主要组成分别是: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鹅绒委陵菜、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苔草、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苔草及鹅绒委陵采+矮生嵩草+密花香薷;总体上,毒杂草类、莎草类和禾本类的重要值之比约为3.8∶1.5∶1,且各功能群重要值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禾本科等优良牧草比例随草地退化加剧逐渐退出优势种群,最终形成以毒杂草类和莎草类占优势的极度退化草地;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表层容重、紧实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而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群落特征的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容重与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和土壤含水量与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辛普森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川西北退化草地科学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 韩仕星; 陈允腾; 张懿晴; 杨胜勇; 王征
    • 摘要: 若尔盖泥炭地经历了长期人为排水,未来又面临着强烈的变暖干旱,会对泥炭地CH_(4)排放产生复杂影响。在若尔盖选取了近自然和长期人为排水两种泥炭地类型,采集1 m深泥炭柱,采用室内环境控制试验,设定不同的氧气、水分和温度条件,探索这两种典型泥炭地的泥炭CH_(4)排放对增温与干旱双重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由于水位降低和泥炭有机物质量下降,长期排水泥炭地的中下层泥炭(20-80 cm)CH_(4)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近自然泥炭地。(2)两种泥炭地的表层和深层泥炭CH_(4)排放都对升温不敏感,而中下层泥炭的CH_(4)累积排放量从5°C到15°C显著增加。(3)模拟增温10°C同时干旱水位降低20 cm条件下,中层泥炭受到了温度、水分和氧气变化的叠加影响,CH_(4)排放变化最剧烈。(4)最终整个1 m深泥炭近自然泥炭地高温低水位的CH_(4)总排放量为(204.29±15.13)μg/gC,比其低温高水位显著升高66.43μg/gC(约48%);排水泥炭地高温低水位的CH_(4)总排放量为(75.64±9.41)μg/gC,比其低温高水位升高11.95μg/gC(约19%)。综上,升温干旱气候会对若尔盖泥炭地的有机碳稳定性造成破坏性影响,会集中导致中层泥炭CH_(4)排放的剧烈变化,可能最终使本区域CH_(4)排放量显著提高。
    • 摘要: 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近日揭牌,四川再添一重要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若尔盖科学观测研究站所在区域为青藏高原东缘,该区域属于亚寒带亚湿润气候区,是国内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为国家重点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区。该区域海拔3485米,年均温度为1.4摄氏度,年降水量为749毫米,以高山泥炭土、亚高山及高寒草甸土为主。
    • 王海琳
    • 摘要: 大学期间,我一边专注学业,一边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如四川省图书馆的志愿者活动、成都志愿者组织的若尔盖之行……这些大大小小志愿服务活动,带给了我许多难忘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也为我埋下了志愿服务的种子.让我想要在工作后回馈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
    • 祝玮; 温平; 顾海军; 孙治宇; 赵杰; 戴强
    • 摘要: 地下水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考察若尔盖高寒湿地花湖周边地下水潜水位埋深变化,本文通过对2015—2017年间在若尔盖湿地花湖区域布设的6个地下点位所获得的潜水位埋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6个监测点潜水位最浅的是花湖-3号,潜水位平均埋深14.9?cm,年际变化在2~34?cm;地下水埋深最深的监测点为花湖-5号,潜水位平均埋深128.3?cm,年际变化在67~197?cm.年均潜水位埋深最大差异达到113.4?cm.2、从全年来看2月、12月潜水位埋深最高、6月和9月埋深最低;比较各个监测点的潜水埋深的2015年和2016年年度极差的平均值发现,花湖-3号监测点的潜水埋深年度极差最小,仅仅23.1?cm,而花湖-4号潜水埋深极差最大,达到100.5?cm.这说明各个监测点之间不仅潜水位差异大,潜水位的季节变化差异也很大.年均潜水埋深越浅的区域潜水位季节性变化越小,而潜水埋深越深的区域潜水位季节性变化越大.本研究通过对若尔盖湿地花湖区域的地下水潜水位埋深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若尔盖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相关数据支撑.
    • 周义贵(文/图)
    • 摘要: 本刊讯3月1日-2日,省林草局副局长包建华带队赴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甘肃省对接若尔盖国家公园设立相关工作,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对接。在同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座谈时,包建华首先简要介绍了我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以及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设立的主要工作,进一步认识和提炼若尔盖湿地六大核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