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400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02篇、会议论文210篇、专利文献80651篇;相关期刊1056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地下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 相关会议175种,包括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等;地下水位的相关文献由899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卫红、陈亚宁、陈亚鹏等。

地下水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02 占比:3.35%

会议论文>

论文:210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80651 占比:96.40%

总计:83663篇

地下水位—发文趋势图

地下水位

-研究学者

  • 李卫红
  • 陈亚宁
  • 陈亚鹏
  • 李平
  • 李鹏
  • 冯飞胜
  • 张华
  • 彭苏萍
  • 杜文凤
  • 邢朕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姜万民; 梁栋
    •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解决用地紧张的和储备土地的不足,许多建筑开始向山区坡地地带发展,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山坡地。与相对平坦的地下结构相比,因坡地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下水位变化也较大,季节性雨水使得水位发生变动,勘察资料提供的抗浮水位与实际水位相差甚远,为工程设计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某坡地学校教学楼项目进行坡地地下室抗浮设计相关说明,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的确定,抗浮措施的选择及相关抗浮设计。
    • 刘英; 于立宏; 孙凯辉; 张鸣; 张云鹏
    • 摘要: 对泄洪洞开挖前后、水库蓄水前后的地下水运移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隧洞的支护设计方案,运用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对泄洪洞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推导研究分析出库水通过泄洪洞向库外渗漏的结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方法对库水渗漏量进行计算、分析,指出泄洪洞区渗漏库水的主要部位是隧洞顶拱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库水渗漏措施方案是取消隧洞系统排水孔,为水库最优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专业技术支撑。
    • 陈海燕
    • 摘要: 深基坑监控量测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以某超大深基坑工程为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冠梁与马道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锚索轴力、地下水位等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研究了深基坑的变形规律、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不断开挖,基坑冠梁和车道向基坑内逐渐倾斜,并最终趋于稳定;基坑第一道预应力锚索的轴力变化规律与其冠梁水平位移时程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基坑两侧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在短期内趋于稳定。在整个监测期间,基坑各区域的累积沉降值均在可控范围内,但基坑北侧的地表沉降及南侧周围建筑物沉降均没有达到稳定,建议延长相关区域的沉降监测时间。
    • 王淑虹; 王吉伟; 杨广; 李小龙; 乔长录; 刘兵; 武亚阁; 王文赞
    • 摘要: 地下水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变化环境下其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发生改变,影响着干旱区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维系。以西北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衬度系数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绿洲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及变幅特征,阐明了变化环境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地下水水位呈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再趋于逐年波动、小幅下降的趋势,下降趋势逐渐变缓;②地下水位年内变化为3、4月到8、9月波动下降,8、9月到来年3、4月水位有所回升,年内变幅0.29~19.05 m;③人为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用水量变化。研究结果可以为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邹炎; 廖超林; 杨振宇; 程鹏; 尹力初
    • 摘要: 利用自1981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对耕层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孔隙状况及团聚体进行分析,以探究不同地下水位(20、80 cm)和施肥(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管理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并分析孔隙状况和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降低地下水位导致高量有机肥和化肥处理的轻组有机碳(LFO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显著降低,各处理的易氧化有机碳(EOC)含量则显著升高;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土壤LFOC、EOC和POC的含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施肥对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大于地下水位。红壤性水稻土粗大团聚体可促进毛管孔隙的形成,从而保护或稳定LFOC和POC;EOC受土壤孔隙状况及团聚体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南方稻田土壤有机碳管理及肥力调控需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和合理施用有机肥。
    • 卢本添
    • 摘要: 通过八塘、港城、大汶和铜鼓滩4个地下河地下水监测站点的数据,揭示贵港市近3年来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八塘地下河水位常年保持较为稳定的特征,水位常年保持在47 m左右,变化幅度不明显;港城地下河水位仅在2020年12月前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其余时间较为稳定;大汶地下河水位出现周期性变化特征,在1月份前后呈现了全年的低值,高值则呈现在每年的6、7月份;铜鼓滩地下河水位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变化幅度大,特征性明显。根据4个站点的特征规律,通过岩性、气候、地表径流和人为因素等,探讨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制约条件,揭示近年来贵港市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受控因素。
    • 刘会宁; 朱建强
    • 摘要: 通过设置不同受渍历时(4、8、12 d 3个水平)和不同降渍历时(3、6 d 2个水平),将2个试验因素相互耦合构成受渍-降渍6个处理,大田正常水分管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设为对照(CK),共7个处理,研究了孕穗期不同处理对郑麦9023的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受渍时间与地下水下降时间交互处理中仅处理A7(受渍12 d、降渍6d)对小麦单株有效穗数有极显著影响,其他处理无显著影响,各处理对实粒数、千粒质量影响较大。总体上,受渍历时越长,地下水埋深的时间越久,各产量因素受胁迫影响的程度就越严重。随着受渍历时和地下水埋深时间的延长,小麦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本试验结果可为江汉平原小麦田间水分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 娜塔莎·范·艾恩德索芬; 陈南(译)
    • 摘要: 2021~2030年欧洲水泵市场报告得出结论:气候变化导致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地下水在水文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干旱时期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地下水专业研究组织GEOERA的建议,地下水管理中越来越需要创新观念用于更好地管理资源以维持生计。欧盟委员会环境部在一份关于建立地下水阈值的报告中指出,大约75%欧盟居民的供水都依靠地下水。因此,越来越清楚的是,地下水不应该只被视为供水水库,也应该因其环境价值而受到保护,必须对其进行保护规划。例如,西班牙生态转型部长特雷莎·里贝拉就面临着遵守欧洲水质和水量标准的压力。
    • 施颢
    • 摘要: 文章研究了抽取地下水和建筑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引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建立考虑抽水和荷载综合作用的沉降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拟沉降的滞后机制,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数据的分析探究,获得研究结论,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 苏春利; 纪倩楠; 陶彦臻; 谢先军; 潘洪捷
    • 摘要: 由于长期引黄灌溉,河套灌区土壤广泛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和生态良性发展。通过对河套灌区西部临河区土壤盐渍化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查明了研究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讨论了区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成因。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50%以上的土壤发生了不同程度次生盐渍化,呈斑块状分布,北部及东南部土壤盐渍化较严重,尤其是总干渠和黄济渠两侧的洼地;土壤主要盐分类型为SO_(4)-Na和SO_(4)·Cl-Na型。(2)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总溶解固体(TDS)含量平均值为2.13 g·L^(-1),属于微咸水,平均水位埋深为4.65 m,65%的调查点埋深小于3 m。(3)长期地表漫灌和冬季压盐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和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是形成高TDS地下水的直接原因,而较高的地下水盐度、浅层地下水位抬升和强烈的潜水蒸发引起的盐分上升是冲积平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