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

河口三角洲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海洋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50492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社会、走向世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中国水利学会河口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河口与水资源学术交流会等;河口三角洲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高抒、刘静、姜明星等。

河口三角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0492 占比:99.98%

总计:450592篇

河口三角洲—发文趋势图

河口三角洲

-研究学者

  • 高抒
  • 刘静
  • 姜明星
  • 孙涛
  • 崔保山
  • 张丽萍
  • 张华兴
  • 徐文
  • 李春初
  • 李福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钰; 刘岩; 张丽丽; 王晶晶; 张悦
    • 摘要: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区域.研究在梳理世界主要河口三角洲开发的普遍特征和基本类型基础上,分析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演变阶段、特征和绿色发展实现路径,得出以下结论:1)河口三角洲具有水土资源、油气资源、区位条件等发展优势,但也存在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2)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演变大致划分为传统农业资源开发、现代石油资源开发和综合资源开发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生态经济阶段.3)黄河三角洲存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空间发展类型多样和区域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等人地关系矛盾问题.4)从资源环境配置策略、空间均衡发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黄河三角洲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对推进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张红武; 张罗号; 景唤; 蔡蓉蓉; 苗润泽
    • 摘要: 黄河河口自然状况特殊,仅黄河口治理及其三角洲湿地保护这方面,即可说明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1)应在竭力维持清水沟流路稳定前提下,将刁口河流路作为防洪与生态补水的辅助流路,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典范.(2)宽河段应采用"两道防线"布局与河道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案,即采用板桩组合坝技术将防护堤高标准修建,作为保障"二滩""嫩滩"区域相对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将"高滩"作为移民安置区;"二滩"可作为超标准洪水行洪空间;"嫩滩"可修复湿地生态,与河槽一起承担大中洪水流量下的行洪功能,通过对传统工程升级改造,以"平顺护弯、以弯导流"达到中水河势稳定控制、输沙能力提升的目的,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标.(3)根据分析与当时模型试验结果,提出三门峡河段1843年洪水洪峰流量应取30 000 m3/s,采用热释光法对淤沙层之下两组瓦片样品测定年代,认为该洪峰流量重现期应为1 200 a.取实测洪水还原资料而不计历史调查洪水点据,给出设计洪水成果与预估的1843年洪水三门峡站洪峰流量与重现期较为接近.(4)选取花园口站"58·7"洪水资料为典型洪水过程,通过水库调洪计算,得到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花园口站设计洪峰流量.再采用下游各站洪峰流量相关图,同时根据黄河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综合得出其他站设计洪水成果.(5)艾山卡口扩宽改造直接决定黄河下游防洪减灾治理体系的完善运行,应在大幅提升窄河段防洪能力的同时,增加窄河段高效输沙降河机会.根据艾山站1958年过洪峰流量12 600m3/s而并未使窄河段决口的实际分析,黄河下游"82·8"洪水不应向东平湖分洪,且经过1958年之后长期堤防大规模建设,即使13 000 m3/s的洪峰流量不启用东平湖,也能保证窄河段防洪安全.(6)按照现行运用原则和本文设计洪水成果,加上山东窄河段改造扩展能将排洪能力增加,东平湖与北金堤滞洪区均可"解放".(7)鉴于黄河目前具有较大调控能力的大型骨干水库只有相距数千公里的龙羊峡、小浪底水库,实际对黄河下游的水资源调节作用有限,故需利用东平湖和沿黄蓄水设施,发挥调蓄生态用水与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功能.(8)为使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可将路那里断面上游280 m的穿黄位置作为推荐线位,北岸线路与金堤河平交,之后顺势与运粮河及京杭运河相连;提出"隧道+玻璃观景平台"穿黄方案,即隧道净高11.5 m,底部高程25.3m,双向驶船宽55 m,高程37 m的隧道顶采用高强度微拱形钢板;为便于航船过往和观景,同时不影响超标准洪水行洪,将生产堤提升改造为高标准防护堤后,在高程45 m处铺设特种玻璃成为"玻璃观景平台".(9)将梁济运河改造为北流之河,能充分发挥南四湖、东平湖、金堤河及梁济运河对运河北段的配水和引黄补水作用,通航水源颇为可靠,并可产生巨大的减灾与生态效益.最后,对建设涉及的前期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监测、运行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建议,给出"精心准备,先引后围,先右后左,水库调配"的穿黄工程施工原则.
    • 易雨君; 谢泓毅; 宋劼; 杨志峰
    • 摘要: 黄河口三角洲天然盐沼植被呈明显的带状分布,为厘清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下黄河三角洲土壤水盐条件的响应及其对盐沼植被分布的影响,针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不同盐沼植被带,对其地下水和土壤水盐进行了野外原位监测,获得了不同盐沼植被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盐沼植被的空间扩散,改进Logistic模型模拟盐沼植被的种群增长和种间竞争,耦合元胞自动机模型和改进的Logistic模型,构建了盐沼植被种群增长-竞争动力学模型.基于MODFLOW模型和广义可加模型模拟得到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与盐沼植被种群增长-竞争动力学模型结合,构建了土壤水盐协同-生长扩散植被群落适宜生境及生物量模拟模型.模型能够模拟不同径流和潮汐作用下,河口三角洲地下水动力过程及土壤水盐条件,进而获得不同盐沼植被的适宜生境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
    • 韩昌来
    • 摘要: 苏州河的变化,是上海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秉承水惠民生核心,运用标准化理念不断探索新技术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卓有成效。从泄水通道到新河网水系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水是上海城市兴盛的命脉和城市品质的魅力所在。上海地域水系具有河口平原感潮河网特征,它由长江江阴以下河口三角洲发育和发展形成,境内河网水系受潮汐、气象及上游径流影响较大,河道水流呈往复流状态。
    • 摘要: 济南、青岛海关迅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济南海关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和关务会组织专题学习,聚焦黄河流域高水平对外开放需求,发挥海关职能,全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健全黄河流域重点警戒动植物疫病疫情监控机制,严防疫病疫情传播和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
    • 张伯虎; 潘存鸿; 胡成飞; 张芝永; 金新
    • 摘要: 利用2010年以来钱塘江河口海宁古海塘塘前滩地地形精细化监测资料,结合河口洪水、潮汐以及宏观河床地形等资料数据,分析了古海塘塘前滩地冲刷机理。结果表明:(1)古海塘所在的强涌潮河段,潮强流急、河床冲淤变化剧烈,年际河床呈现丰冲枯淤,年内呈现洪冲枯淤、大潮期或冲或淤的特征;(2)塘前滩地高程对洪潮动力响应复杂,其中大缺口河段位于潮水上溯顶冲河段,塘前滩地以潮水冲刷为主,最低高程出现在梅汛后的秋季大潮期,洪水对该段滩地的影响主要是梅汛期冲刷河槽,江道容积越大,进而潮动力越强滩地冲刷越剧烈;尖山河段塘前滩地以洪水冲刷为主,梅汛期后的大潮期亦有一定的冲刷。成果揭示了塘前滩地高程对洪潮动力宏观层面的响应机理和时空差异性。
    • 韩轩; 李艳红
    • 摘要: 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汇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但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生物脆弱性日益显著.基于此,以盐城黄(渤)候乌栖息地保护为目的,提出现今候乌栖息地存在的问题,通过恢复河流滩涂水文条件、改善河流形态等多种手段,为鸟类、鱼虾、昆虫等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境,提高生态环境韧性,为候鸟迁徙提供一个舒适的中转场地,以达到保护栖息地的目的.
    • 黎兵
    • 摘要: 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人口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数十年来广泛出现海岸侵蚀的地貌退化现象,导致世界三角洲城市受到潜在安全威胁,也使得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成为国际热点.以往的大量研究揭示了三角洲地貌演变受到气候条件、底质沉积物、三角洲形态、河口工程甚至化学沉积等众多因素的控制,在三角洲主导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上出现了激烈争论,长江河口三角洲情况尤其突出.这凸显了河口三角洲地貌控制因素的复杂性,也为三角洲城市未来的生态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建议未来加强河口地貌监测和不同控制因素间反馈机制的研究,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着重强调能够适应多重极端环境的"韧性".
    • 黎兵
    • 摘要: 河口三角洲是世界人口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数十年来广泛出现海岸侵蚀的地貌退化现象,导致世界三角洲城市受到潜在安全威胁,也使得三角洲地貌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成为国际热点。以往的大量研究揭示了三角洲地貌演变受到气候条件、底质沉积物、三角洲形态、河口工程甚至化学沉积等众多因素的控制,在三角洲主导动力机制和发展趋势上出现了激烈争论,长江河口三角洲情况尤其突出。这凸显了河口三角洲地貌控制因素的复杂性,也为三角洲城市未来的生态安全带来不确定性。建议未来加强河口地貌监测和不同控制因素间反馈机制的研究,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着重强调能够适应多重极端环境的“韧性”。
    • 孙吉亭
    • 摘要: 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海洋经济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海洋是全球各大陆相连接的天然通道,是互联互通、外向开放的天然纽带,是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与繁荣的源头。“海洋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中国的世界观和海洋观,成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指南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奔腾而下,带来高原黄沙,沉积出平原,灌溉起沃野,哺育出在中国大江大河中面积最广袤、生态性状最典型、保护意义最重大的河口三角洲--黄河三角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