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刷
冲刷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581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公路运输、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4467篇;相关期刊616种,包括黑龙江水利科技、内蒙古水利、人民黄河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九届技术年会、第七届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等;冲刷的相关文献由13434位作者贡献,包括钟志军、陈旭光、邱旭等。
冲刷
-研究学者
- 钟志军
- 陈旭光
- 邱旭
- 黄贵阳
- 郭健
- 朱嵘华
- 李岩
- 林孝发
- 林孝山
- 王勇
- 刘鑫
- 王涛
- 张凤鹏
- 张波
- 张鹏
- 李强
- 杨博
- 王汉洲
- 邱晓来
- 刘寒秋
- 吴继熠
- 申爱琴
- 陈海滨
- 魏克湘
- 乔金昌
- 张凤荣
- 文献才
- 李军鸿
- 杨文献
- 王新泉
- 白国钦
- 郭寅川
- 孙香
- 张芝永
- 李军华
- 李鹏
- 王磊
- 解安琪
- 金浩哲
- 闫姝
- 陈雪瑜
- 齐梅兰
- 于沭
- 刘冲
- 周志刚
- 孙冬
- 彭浩平
- 徐清富
- 游勇
- 王军
-
-
郝杰
-
-
摘要:
水垫塘作为下游河床消能的防护结构,其自身在宣泄高速水流冲击下的安全性尤为重要,也是水垫塘消能防冲研究的关键。水垫塘底板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冲击动水压力(冲击压力和脉动压力),即形成向上的上举力,依托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左岸泄洪系统,分别对水垫塘底板衬砌出现的最大上举力和不衬砌时底板抗冲刷能力进行水工模型试验,通过试验为选择设计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提出采用水垫塘底板衬砌的设计方案。
-
-
林俊秋;
杨大明;
方怒放;
史志华
-
-
摘要:
为定量揭示坡面细沟水流侵蚀过程中的水动力特征,开展不同流量(2 L/min, 4 L/min, 8 L/min)、不同坡度(5°,10°,15°,20°,25°)下的放水冲刷试验,对坡面细沟发育过程中的水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流量和坡度范围内,平均流速随冲刷历时的延长和细沟形态的发展呈迅速递减-略有起伏-缓慢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径流深随冲刷历时的增大而增大;坡面细沟水流的雷诺数变化范围为237~1 090,在小流量时,雷诺数随冲刷历时增大而略有增大,在大流量时,雷诺数随冲刷历时增大而减小;在整个冲刷过程中,弗劳德数始终大于1,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的坡面流属于急流范畴;坡面细沟水流的阻力系数随冲刷持续而增大;弗劳德数随阻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且具有良好的负向幂函数关系。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了[土娄]土坡面的细沟侵蚀特征和水动力学特性,为[土娄]土侵蚀动力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
曲孟祥;
杨博;
梁丙臣;
刘欣;
张嶔
-
-
摘要:
近年来,海底管道对于近海油气工业中碳氢化合物的运输十分重要,预测海底管道周围水动力特征对于研究管道损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Spalart-Allmaras改进延迟分离涡模拟(improv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简称IDDES)湍流模型,利用开源OpenFOAM求解器计算单管冲刷过程中4个特征阶段管道周围水动力特征。在数值模拟中先计算了无圆管时均匀来流充分发展后的流场,依据该流场中进口流速分布设定有管道时的边界层及进口边界条件。通过将最终模拟结果与前人试验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表明了该模型计算结果相对于k-ε模型及LES模型更加贴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定义边界层方法的可靠性及IDDES模型在预测管道周围流场的适用性。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冲刷坑深度的逐渐增加,管道下游回流区会经历一个大幅缩减又逐渐扩大的过程,且逐渐关于圆管中心所在水平线对称;通过对不同冲刷阶段尾涡形态的分析表明,冲刷前期并没有涡脱产生,中期已经有产生涡脱的趋势,后期出现了明显的且较为稳定的涡脱。
-
-
高英树
-
-
摘要:
文章利用离散元PFC建立路基边坡模型,明确压实度、冲刷速度与冲刷时间对路基边坡冲刷深度的影响。结论如下:砂性土路基边坡冲刷深度主要受压实度、冲刷时间和冲刷速度的影响。随着压实度增加砂性土边坡模型中颗粒位移和冲刷量逐渐减小;从模拟结果可知,砂性土边坡冲刷深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大逐渐降低,随着冲刷时间与冲刷速度的减小,路基边坡的冲刷深度逐渐减低。
-
-
李伟;
邢恩博;
李书兆;
沈晓鹏;
董德龙;
吴非;
梁文洲;
张金凤
-
-
摘要:
通航浅水区域的水下生产系统可采用沉箱进行防护,沉箱上方回填一定的土体,检修时需将回填土利用非接触式挖沟机冲开。建立三维射流冲刷数学模型是研究防护装置回填土冲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章利用Flow-3D建立了三维射流水动力与泥沙冲刷模型,并采用清水射流试验数据和射流冲刷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喷管下射流的水动力条件、泥沙运动与冲刷坑的发展变化规律。随后,将模型应用于检修工况下防护沉箱上方回填土的射流冲开研究,研究表明目前挖沟机的射流强度足以满足回填土厚1 m时的检修工况。
-
-
李洪哲;
吴朝来
-
-
摘要:
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需要更大直径的盾构机进行施工,但因常规刀盘受地质和地面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具备随时进行检查和更换刀具的条件。因此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对各项掘进参数和刀盘刀具的实时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尤为重要。以杭州环城北路天目山路提升改造工程为例,从刀盘刀具管理,掘进参数控制和冲刷系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
-
孔范运;
陆文涛;
乔俞
-
-
摘要:
管道弯头是石油化工行业最普遍使用的管件设备之一,由于其承受介质冲击力和压力作用,最容易发生冲刷腐蚀减薄,最终导致泄漏。本文介绍了一石化企业进料泵高温高压暖泵线发生泄漏的事故,细致分析其泄漏的原因,采取了减小管线流量、减少原料油杂质和更换厚壁弯头等多重手段,目前效果明显,为以后减少弯头泄漏事故及处理弯头泄漏提供了经验。
-
-
杨元平;
张芝永;
吴修广;
刘光生
-
-
摘要:
近岸海底管线铺设时常常掩埋于海床以下,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干扰而发生裸露,对管线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威胁。以杭州湾海域册镇海底管线为例,利用多年路由检测资料分析管线掩埋状态发展规律及裸露位置特征,结合海床演变分析发现管线所在海域整体略有冲刷,加上镇海侧围垦工程引起的局部海床冲刷,是管线发生裸露的主要原因。
-
-
李亮
-
-
摘要:
喀拉喀什河K54+500大桥修建改变原河道水流状态,形成阻水将对河道产生壅水与冲刷。基于规范中的计算方法 ,得出最大壅水高度与长度,以及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深度,结果表明:壅水不会对上游河道产生漫溢影响,在发生频率较高的中小洪水的作用下,冲刷不会对原河道河床造成永久影响。
-
-
李红红
-
-
摘要:
东津黄河大桥19#墩位于黄河主河槽中,地处粉砂地层,冲刷深度达12m。文章结合该墩水中2m大直径桩基130m深钻孔施工,综合考虑河床冲刷深度、护筒泥浆渗流稳定设计了长36m、直径2.4m钢护筒,通过8面形空间框架导向架,精确控制了护筒及桩基的垂直度,保证了桩基施工的质量,为类似的水中大直径桩基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
-
-
刘佩进;
王勇;
吕翔;
李迎春;
陈剑
-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24届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基于试验获得的气相和粒子冲刷条件下的固体推进剂燃速数据,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开展了推进剂的燃速特性分析。网络训练和预示结果表明,利用BP算法开展冲刷条件下的燃速影响因素分析的精度在4﹪以内。分析结果表明,气相和粒子冲刷速度都会影响固体推进剂的燃速。在低气相速度条件下,推进剂燃速对粒子冲刷速度的变化更为敏感。粒子冲刷对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影响存在界限效应,当粒子冲刷速度大于某一界限值时,推进剂燃速增加幅度增大,并由粒子冲刷主导,研究结果可为过载条件发动机的设计和工作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
-
-
付前刚;
李贺军;
李克智;
史小红
- 《第八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分别采用包埋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料浆法在C/C复合材料表而制备了MoSi2-SiC-Si多相内涂层、SiC中间层和玻璃外涂层,借助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涂层C/C复合材料在高温风洞环境中的抗冲刷性能,并分析了涂层在燃气冲刷环境下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MoSi2-SiC-Si/SiC/玻璃复合涂层可在1500°C风洞环境下对C/C复合材料有效保护53h,涂层试样在高温风洞燃气冲刷条件下的断裂主要发生在环境温度处于500~1400°C的局部区域,涂层在高温风洞中防氧化失效是由于涂层在热冲击以及承受气流冲击的恶劣环境下开裂引起的。
-
-
-
张东方;
张厚玉
-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 2007年
-
摘要:
黄河河口为弱潮、多沙、摆动频繁的堆积性河口,河口不断淤积延伸不仅导致了黄河下游河道比降变缓、造成溯源淤积,同时,也对河道泄洪排沙产生了不利影响。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黄河仍将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因此减少河口河段泥沙淤积是增大黄河下游河道泄洪排沙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挖沙疏浚的减淤作用,并通过对1997年11月和2001年10月黄河河口段两次挖沙后河道冲淤演变情况的分析,论证了在黄河河口河段主槽内有计划地进行一定规模的挖沙疏浚,在一定的水沙条件下,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形成沿程冲刷和溯源冲刷,可有效减少挖沙河段上下游附近河段内的河道淤积,增加河道的排洪输沙能力,有利于现行河口流路的通畅与稳定。
-
-
-
-
-
-
闻云呈;
夏云峰
- 《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下游河口段福姜沙分汊河段水沙特性分析,在把握本河段河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二维非恒定潮流非平衡非均匀输沙数学模型,经水动力和河床冲淤验证,模拟了天然汉道的潮流传播和潮流运动以及泥沙输移引起的河床变化。利用本模型研究了潮汐分汊河道航道整治工程对各汊道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及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工程所处的潮流界变动区,不同径流潮汐共同作用下各汊道的输水输沙特性,以及各汊道航道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