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丁坝

丁坝

丁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07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水路运输、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6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52篇;相关期刊181种,包括东北水利水电、广东水利水电、人民长江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等;丁坝的相关文献由123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平义、张华庆、李华国等。

丁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6 占比:71.83%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3.13%

专利文献>

论文:152 占比:25.04%

总计:607篇

丁坝—发文趋势图

丁坝

-研究学者

  • 王平义
  • 张华庆
  • 李华国
  • 刘新
  • 喻涛
  • 张明进
  • 王军
  • 王浩
  • 白汶达
  • 马殿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何昆; 杨元平; 陈刚; 钱盛杰; 张芝永
    • 摘要: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并通过VOF算法进行水体自由表面的追踪,对涌潮作用下丁坝的水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涌潮潮头刚到达丁坝时,多表现为波浪特性,经过丁坝后,多表现为水流特性。涌潮作用下,在坝头背潮侧沿涌潮传播方向长度为L、垂直涌潮传播方向长度为1.5L的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护。
    • 刘恒博
    • 摘要: 传统丁坝在河道整治工程中起着顺导水流等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单一丁坝往往会引起较严重局部冲刷。为了研究丁坝附近的水流结构和河床变形,减少常规丁坝附近的局部冲刷,通过开展5组丁坝结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传统丁坝模型的切应力梯度大于群桩模型,能产生更大的侵蚀。通过改变桩群密度,可以减少丁坝场的河床侵蚀,促进丁坝场的沉积,可为河道治理提供支撑。
    • 辛玮琰; 刘晓菲; 刘鹏飞; 程小兵
    • 摘要: 为探求界牌河段丁坝周围水流特性,明晰丁坝周围水流特性与坝头损毁之间的关系,采用清水定床、正态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长江界牌河段丁坝周围水流结构特点,详细分析流量条件对界牌7^(#)丁坝周围断面测点的流速最大区域及紊动强度最大区域分布的影响,重点分析坝头周围测点三维流速数据。结果表明,从x、z向流速和紊动强度的角度考虑,坝体中部及下游侧是易损区域;随着坝头流速的增大,下潜水流、坝头涡旋系、单宽流量分别成为影响坝头损毁的主因。
    • 章瑜
    • 摘要: 文中对不同类型丁坝在混合泥沙作用下的局部水流和河床变化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透水丁坝、不透水丁坝和3种混合丁坝在清水冲刷下的非淹没状态。重点讨论了丁坝类型不同所引起的局部冲刷和尾流沉积特性及泥沙粒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混合丁坝周围的水流结构和河床变化是透水丁坝和不透水丁坝的组合,在丁坝下游存在砂带现象,主要由横向泥沙分选引起。通过充分利用透水和不透水的丁坝水流模式和河床变化趋势,以期实现较为理想的水流模式和河床变化形态。
    • 温文杰
    • 摘要: 丁坝作为河道整治中的重要工程措施,对改善水流流态,减轻河岸的水流侵蚀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丁坝挑角对弯道水流流态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当丁坝挑角为135°时,沿程水位变化幅度最小,水流形态最好,工程效果最佳,推荐在工程设计中使用。
    • 钱盛杰; 陈刚; 金新; 罗红林; 何昆
    • 摘要: 为研究涌潮作用下弯道段与直道段丁坝局部冲刷差异,采用物理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用整体模型模拟弯道段丁坝,水槽断面模型模拟直道段丁坝。结果表明:涌潮作用下,位于弯道的丁坝局部冲刷坑较直道段深0.40~2.50 m;研究得出充分防护时涌潮作用下直道段、弯道段典型丁坝坝头局部冲刷经验公式,可供丁坝设计参考。
    • 贾萍阳
    • 摘要: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整流措施对弯道流态的改善效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无措施、布置导流墙、丁坝、斜底槛四种模型,通过模拟结果可以发现布置导流墙后,可以减小弯道水流惯性力,流态得到一定改善.布置丁坝后流态较导流墙效果不明显,但主流区被导向凸岸,对凸岸具有一定防冲刷作用.布置斜底槛后,下游的左右岸水力要素分布均匀,而且旋涡较多,具有导流与消能的双重作用.
    • 林喜才; 崔师坤; 姜亚斌; 黄中民; 董广涛
    • 摘要: 1研制背景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险工和控导工程,其整治建筑物为丁坝、垛、护岸(简称坝垛)。在坝垛运行管理中,坝垛根石探测和险情观测均为河道整治工程运行监测的重要项目。根据《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等要求,在坝垛顶面相应部位埋置用于根石探测和险情观测的断面桩。就圆头丁坝而言,一般一道坝需在上坝根、迎水面、上跨角、前头、下跨角、背水面、下坝根等部位设置根石断面桩7处,较长丁坝迎水面适当加密,每个断面埋置断面桩2根;根石断面桩尺寸为30cm×15cm×15cm,埋深30cm,顶面与土坝顶齐平,断面桩顶面标注断面所在坝顶部位和断面至上坝根的距离。
    • 王晓华; 杨春普
    • 摘要: 大辽河河道险工治理以尊重自然、绿色水利、因地制宜为设计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历史、近期河道演变情况,分析治理河段内深泓、洲滩、汉道、岸线等平面变化,断面变化及河床冲淤特性,分析河道将来的演变趋势,采取统筹兼顾,就地取材,合理布局,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稳固岸滩,消除隐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卢俊; 柴朝晖; 栾华龙; 刘畅; 高雨龙; 董耀华
    • 摘要: 长江下游镇场河段六圩弯道护岸工程中的丁坝残存体导致近岸水流紊乱,岸线资源环境差,不利于岸线资源集约化保护与利用,且影响"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通过Delft3D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试验,研究了六圩弯道丁坝护岸不同改造方案对水流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改造工程对水位的影响有限,5号泊位附近水位变幅在-0.8~+1.4 cm之间,其他大多数水域水位变幅在1.0 cm以内;(2)改造工程后丁坝位置流态更加顺直,对泊位的稳定运行有利;(3)拆除丁坝后回流区流速仍然较大,不利于码头作业,相较于直接拆除丁坝,丁坝改造后的回流流量明显减小,流速减弱,更有利于汇流区河床稳定和码头作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