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径流

径流

径流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6593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39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3070篇;相关期刊694种,包括地下水、水文、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第五届中国水论坛、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等;径流的相关文献由1448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浩、王正、梁新强等。

径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39 占比:52.16%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1.27%

专利文献>

论文:3070 占比:46.56%

总计:6593篇

径流—发文趋势图

径流

-研究学者

  • 王浩
  • 王正
  • 梁新强
  • 穆兴民
  • 李鹏
  • 孟金来
  • 赵勇
  • 王朋
  • 高鹏
  • 李占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程鹏; 廖超林; 肖其亮; 彭华; 简燕; 胥爱平; 朱坚
    • 摘要: 为研究南方红壤坡耕地油菜-玉米轮作模式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机制,本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研究坡耕地顺坡垄作(CK)、横坡垄作(T1)、横坡垄作+秸秆覆盖(T2)、顺坡垄作+秸秆覆盖(T3)4个处理模式连续2 a对坡耕地氮磷养分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量与氮磷流失总量均呈现出CK>T3>T1>T2,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液中氮磷养分含量,其中T2处理对控制地表径流及氮磷损失的效果最好,较其他处理分别降低地表径流量、氮和磷流失总量24.46%~74.90%、39.60%~86.37%和36.84%~79.66%;坡耕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不同处理下径流液中全氮浓度与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对减少坡耕地土壤氮、磷素损失效果最好,观测期内横坡垄作+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9.42%和21.98%。研究表明,在南方红壤坡耕地上推广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降低氮磷径流损失风险、提高红壤坡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 张睿芝; 戴凌全; 戴会超; 刘亚新; 蔡卓森; 刘芬
    • 摘要: 针对传统的LSTM模型存在网络训练受阻、泛化能力减弱、预测精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从模型结构和参数优选两方面进行改进。结构方面,在LSTM模型前加入具有多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层;参数优选方面,采用多层网格搜索法选取模型参数。以长江中游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不同湖区的水位预测为例,与传统的LSTM模型、BP神经网络及水动力模型相比,改进型LSTM模型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58.80%、65.95%、44.14%;从预测计算时间来看,改进型LSTM模型所消耗的时间比传统的LSTM模型缩短62.12%,且明显少于水动力模型,总体来看改进型LSTM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其他三种模型。将改进型LSTM模型应用到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水位的影响分析上,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不同湖区水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城陵矶站受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东洞庭湖鹿角站和西洞庭湖南咀站,南洞庭湖受影响最小。蓄水期间东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平均下降0.44 m,最大降幅为1.55 m;鹿角站水位平均下降0.22 m,最大降幅为1.02 m;西洞庭湖南咀站水位平均下降0.27 m,最大降幅为1.28 m;南洞庭湖杨柳潭站水位平均下降0.15 m,最大降幅为1 m。研究成果为快速准确预测三峡水库影响下的洞庭湖水位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可为三峡水库的蓄水策略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唐莉; 张永波
    • 摘要: 由于长期大规模地开采煤炭资源导致山西省许多地区形成了煤矿采空区,改变了传统的水文过程。以上静游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6组室内试验,探讨了采空区裂隙发育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参数化,引入到传统双超模型,选取研究区大规模煤矿开采前后25场洪水分两种方案进行了水文模拟。结果表明:在采空区特殊下垫面进行水文模拟时,可引入4个参数来表示采空区对流域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影响,可引入2个参数来表示采空区对河道汇流过程的影响。大规模煤矿开采前的14场洪水模拟结果中,模拟合格率为85.71%,大规模煤矿开采后的洪水11场洪水模拟结果较差。考虑采空区特殊下垫面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引入概化的参数重新计算上静游水文站控制流域大规模煤矿开采后的11场洪水过程,得到重新模拟的11场洪水模拟结果总体合格率由0提升为了81.82%,大规模采煤后采空区参数的引入有效提高了上静游水文站控制流域内场次洪水模拟精度。
    • 赵龙
    • 摘要: 以赫章县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灌溉水渠的问题分析与改造必要性探讨、项目实施前灌区用水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实施后灌区用水供需平衡预测,分析了该节水改造工程实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改造前水源地供水充足,供水量大于灌区需水量,但由于水利渠道及枢纽工程年久失修导致水资源利用系数严重降低,在低灌溉保证率(50%)条件下也不能满足灌区水资源的正常需求;改造后水资源利用系数明显提高,该区域的总用水需求量为151.20万m^(3),而可供给的水资源为176.20万m^(3),供需水资源的余量为25.0万m^(3),改造工程对于节约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具有明显作用。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提供参考。
    • 柴萌晗; 杨志勇; 高希超; 高凯
    • 摘要: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的下垫面情况和产汇流特性发生了显著改变,破坏了水文序列的一致性,给工程水文分析带来了挑战。针对水文序列非一致性问题,为了达到工程水文分析的要求,选取渭河流域的12个站点,应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Lee-Heghinian、滑动T、滑动秩和6种方法,对1960—2020年的年降水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进行了检验,识别了主要的变异点及影响变异的主要突变类型;提出了水文序列一致性重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降水的趋势性并不显著,5个站点的趋势呈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7个站点呈下降趋势,除华山站外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渭河流域12个站点中10个站点存在显著突变,其中8个站点的突变年份出现在1970年、1990年前后;对站点年降水序列进行突变影响因素识别,其中5个站点的突变成分是均值,4个站点是偏态系数,1个站点是变差系数,因此可得渭河流域降水的突变类型以均值突变和偏态系数突变为主。(3)经序列重构,渭河流域存在突变的10个站点中9个站点的年降水量通过了滑动秩和突变检验,验证了重构方法对均值、偏态系数等导致的突变因素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唐豪; 王晓云; 陈伏龙; 姜龙; 何朝飞; 龙爱华
    • 摘要: 气象数据是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要素,再分析数据的发展为资料缺乏地区的径流模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研究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对ERA5-Land降水和温度进行准确性评价,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OF)分析其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特点。在准确性方面,ERA5-Land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相关性,降水探测率为0.96,能反映大多数的降水事件,但与实测数据相比总体偏高21.81%,气温准确性好于降水,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最优范围为-5~20°C,在极值部分不确定性有所增加。EOF决定性模态表明研究区内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易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利用该数据集驱动SWAT模型在月、日尺度上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径流模拟,在验证期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8和0.82,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可为西北缺乏实测气象资料地区径流模拟提供参考。
    • 佘玉良; 贺双龙
    • 摘要: 在沅江流域浦市、桃源2个控制水文站1956—2016年逐月实测径流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的浦市、桃源面降雨量资料结果为依据,多方法、多指标研究近60年沅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情况。得出如下结论:近60年来,沅江流域径流量整体变化不明显,径流年际Cv和极值比都不大,虽然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但分摊到整个沅江流域上效果不显著;沅江流域径流的年内各月分配不均匀,其中6月份径流量最大,季节分配不均衡。
    • 翟思贝; 孙凤荣
    • 摘要: 通过在鲁西南平原区的多次模拟人工降水实验,探究了鲁西南平原区河道径流、地表径流和各层土壤中流的出流退水特点,比较了所有的出流形式,可以看出在降水停止之后河道径流和地表径流快速消退,很快完成了退水。土壤中流的退水常常是在地表径流量的退水后半段才发生,其退水时间最长,流量最小。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单位时间内的降水深度对退水数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河道径流量上,即随着单位时间内降水深度的增大,河道径流的退水数量以幂函数形势上升;各层土壤中流受降水量的影响很大,即随降水量的增加各层土壤中流的退水数量以幂函数的形势增加;降水时间对各种形式的退水数量影响都很小。这些可为研究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水文现象及流域尺度的退水过程提供参考。
    • 叶舟; 周旦娜; 陈芳
    • 摘要: 海岛地区水资源年际径流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特别是近20年来台风发生频次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洪资源因缺少水库存蓄而流失,进一步加剧海岛水资源供给短缺。为提高海岛水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各地区采取修建地下水库等工程措施,以舟山岛开挖式地下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空间储蓄台风期雨洪资源,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库连成整体。基于网络流模型重点分析地下水库选址、地表水库群联网联调等相关影响因素,利用25座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为解决台汛期间雨洪资源丰富但储蓄空间缺少问题提供新思路。并通过2106号和2114号台风雨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证分析,比较地下水库利用前后水资源存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台风期间不仅增加地下水库总蓄水量2 644.1万m^(3),还为地表水库增加总蓄水量2 523.2万m^(3),表明利用地表-地下水库联网联调技术解决舟山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可行的。
    • 巩龙达; 郭德浩; 金树权; 吕军; 张奇春
    • 摘要: 我国的旱地经济作物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宁波市横溪水库流域有较大规模的重建和部分新垦的茶园,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本研究通过建设径流小区,收集了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所有自然降雨的径流样品,经过对径流中可溶性氮磷和颗粒态氮磷的含量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植年限茶园土壤养分流失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横溪水库流域重建茶园初期土壤泥沙、颗粒态氮磷流失较大,但较快趋于稳定;种植1 a的茶园土壤侵蚀量可达到8.5 kg·hm^(-2),而经过多年种植后茶园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本研究初步探明了横溪水库流域重建茶园的土壤氮磷流失规律,建议在优化施肥的条件下,做好重建茶园初期水土防护,可以降低重建茶园的面源污染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