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一致性

非一致性

非一致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水利工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87790篇;相关期刊144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与管理、水文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第十一届中国水论坛、第八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非一致性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平、任凯、张建中等。

非一致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7790 占比:99.96%

总计:588007篇

非一致性—发文趋势图

非一致性

-研究学者

  • 谢平
  • 任凯
  • 张建中
  • 杨华臣
  • 陈广才
  • 熊立华
  • 叶长青
  • 尹家波
  • 李健
  • 梁忠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柴萌晗; 杨志勇; 高希超; 高凯
    • 摘要: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流域的下垫面情况和产汇流特性发生了显著改变,破坏了水文序列的一致性,给工程水文分析带来了挑战。针对水文序列非一致性问题,为了达到工程水文分析的要求,选取渭河流域的12个站点,应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Lee-Heghinian、滑动T、滑动秩和6种方法,对1960—2020年的年降水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进行了检验,识别了主要的变异点及影响变异的主要突变类型;提出了水文序列一致性重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降水的趋势性并不显著,5个站点的趋势呈增加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7个站点呈下降趋势,除华山站外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2)渭河流域12个站点中10个站点存在显著突变,其中8个站点的突变年份出现在1970年、1990年前后;对站点年降水序列进行突变影响因素识别,其中5个站点的突变成分是均值,4个站点是偏态系数,1个站点是变差系数,因此可得渭河流域降水的突变类型以均值突变和偏态系数突变为主。(3)经序列重构,渭河流域存在突变的10个站点中9个站点的年降水量通过了滑动秩和突变检验,验证了重构方法对均值、偏态系数等导致的突变因素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惠宇; 徐雨妮; 李书飞; 彭培艺
    • 摘要: 气候内部变率可能引起全球气候模式输出变量(如降雨和气温)偏差非一致性,进而会影响偏差校正方法的结果。因此,本文建立了考虑气候内部变率影响的偏差校正评价框架,采用残留偏差指标定量评价了偏差校正方法在历史和未来时段的偏差校正结果。同时,分别通过4个GCM多成员集合估算了气候内部变率,进而分析气候内部变率模拟值的不确定性对偏差校正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历史时段,偏差校正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GCM输出变量的偏差,使得残留偏差在气候内部变率范围内。在未来时段,偏差校正方法仅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GCM输出变量的偏差。虽然气候内部变率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残留偏差依然可能大于气候内部变率。
    • 邢贞相; 刘昊奇; 刘明阳; 喻熠; 李根; 王红利; 李衡; 付强; 纪毅
    • 摘要: 为探讨水文数据非一致性对洪水频率分析的影响,提出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GAMLSS),从时间和降水两类因素出发,计算单变量、多变量洪水频率,分析经验点据与理论分位曲线拟合效果,选取不同变化条件下洪水适宜理论分布。以汤旺河流域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单变量洪水频率最优分布选取较稳定,而受时间和降水因素影响,多变量洪水频率最优分布选取均不同。与前者相比,引入协变量使原序列参考时间连续性变化和降水极端信息,改进传统洪水频率计算方法。
    • 刘杨; 梁忠民; 罗序义; 胡义明; 姚轶
    • 摘要: 水文系列的变异性检验是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中跳跃性变异是非一致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准确识别突变点对认识水文过程发生的变化及开展实际水文水资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多维时间序列而言,可能会出现各单维变点不统一的情况,为此,将启发式分割算法(BG算法)与线性加权综合统计量结合,应用于多维水文时间序列的变异点检测,通过综合各维度的统计结果,确定最终的突变点。统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有利于排除多维系统中虚假突变点或弱突变点的干扰,得到更为合理的检测结果。对汉江黄龙滩入库洪水极值系列变异性检测的应用结果表明,洪峰和最大7 d洪量的单变量检测突变点分别为1990年和1985年,通过综合统计量判定最终的突变点为1985年,为解决多维水文时间序列突变点的统一检测问题提供参考。
    • 裴源博; 赵雪花
    • 摘要: 为便于准确预测未来水文信息,提出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非一致性水文序列突变诊断方法。分析水文突变驱动因子,包括自然变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从概率分布、均值、方差与变异系数多方面表现水文序列突变统计特征。结合复杂性理论,将诊断模型抽象为一个复杂网络,分别计算最短路径、集聚系数与节点介数,构建一个介于规则和随机之间的小世界复杂网络模型。采用最小二乘算法确定模型目标函数,设置约束条件,获得最优分段线性方程,考虑变异点存在的连续性特征,计算变异点置信的上、下限,更加准确地判断变异点位置,实现水文序列突变诊断。仿真结果证明,上述方法诊断结果与历史资料具有高度相似性,可为后续水文系统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 吴绍飞; 罗文; 熊凡迪; 欧阳芬; 黄彬彬
    • 摘要: 非一致性条件下设计洪水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及防洪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时变矩法求得每年一个非一致性设计洪水值难于直接应用到工程实际的不足,考虑影响径流的两项气象因素(降水量和气温),并结合重现期的期望超过次数概念,选取修河虬津水文站1956-2014年年最大1、3、7、15 d和1个月的洪水系列,结合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的降水量、气温统计降尺度成果,推求非一致性条件下虬津水文站多时间尺度下的设计洪水流量值,并与传统的不考虑系列非一致性的设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虬津站各时间尺度洪水流量系列位置参数均存在显著的非一致性。一致性条件下设计洪水流量和以气象因子为协变量的非一致性设计洪水流量存在显著差异,RCP4.5和RCP8.5情景下,各时间尺度20和50 a重现期非一致性设计洪水流量值与一致性设计值相比分别减小了13.5%~32.6%(平均约26.4%)和15.3%~39.1%(平均约31.0%)。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洪水灾害防治和洪水资源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 黄成剑; 解阳阳; 刘赛艳; 沈腾
    • 摘要: 鉴于变化环境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开展水文变异条件下的生态需水研究尤为紧迫。以大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变异前后的水文序列进行划分,分析变异成因;应用5种概率分布函数拟合变异前月均流量序列,推求概率密度最大处流量,将其作为当月生态需水;最后计算生态需水满足率,分析水文变异对生态需水的影响。研究表明:(1)尕大滩站在1973年、1990年发生弱变异;天堂站、享堂站在1990年发生中变异;(2)变异后,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相比变异前平均下降7%,非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相比变异前平均上升11%;(3)降水减少导致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下降,冻土退化促使非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上升;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下降,非汛期生态需水满足率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大通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 龙云舒; 叶长青; 李运刚; 熊合勇; 赵承远
    • 摘要: 以湄公河上游为研究案例,基于清盛水文站1960-2019年逐日流量观测数据,采用时变矩模型进行非一致性洪水频率分析,探讨梯级水库建设对洪水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清盛水文站年最大日流量序列呈显著减小的非一致性特征;清盛水文站广义逻辑斯谛分布搭配均值具有线性趋势的模型拟合最优;与传统频率分析方法相比,时变矩方法计算得到的100年一遇设计流量随时间呈减小趋势,重现期随时间呈上升趋势。湄公河上游梯级水库尤其是糯扎渡水库运行后明显减小了清盛水文站10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对下游防洪具有积极作用。
    • 施端阳; 林强; 胡冰; 严新宇
    • 摘要: 综合评估是指对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之前,往往要对其左右权衡、反复斟酌,这一思考的过程便是评估。由于影响某一事物的因素众多,要想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得出完全客观公正的评价十分困难。目前对评估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影响评估对象的因素进行研究,力求构建全面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得出准确可靠的指标权重;二是对评估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期望搭建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型,计算出公正可信的评估结果。无论是指标的赋权方法还是综合评估的模型,都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各方法的立场不同、思路各异,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导致各评估方法的评估结果存在非一致性问题。本文在阐述综合评估概念和流程的基础上,对各指标赋权方法和综合评估方法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 龙群; 黄亚珏
    • 摘要: 受频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暴雨序列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非一致性,常规频率分布模型在设计暴雨、设计洪水分析计算中不再适用。本研究以最大三日暴雨为例,采用时变矩的GEV频率分布模型,与基于一致性假设的常规模型所得设计暴雨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暴雨资料不满足一致性假设时,时变矩模型相比常规频率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与复杂性;并且时变矩模型求解得到的设计值及其超越概率明显不同于常规频率分布模型;面对不满足一致性假设的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应当对非一致性做处理,避免产生较大偏差,影响防洪安全和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