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下水库

地下水库

地下水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821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0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66889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地下水、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东北三省水利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浙江省地质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地下水库的相关文献由1475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志国、李全生、顾大钊等。

地下水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0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66889 占比:99.22%

总计:67418篇

地下水库—发文趋势图

地下水库

-研究学者

  • 曹志国
  • 李全生
  • 顾大钊
  • 方杰
  • 张勇
  • 李鹏
  • 吴宝杨
  • 张凯
  • 贺安民
  • 张建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广超; 陶广哲; 曹志国; 赵勇强; 徐祝贺; 李友; 左昊;
    • 摘要: 煤炭开采引起的覆岩运动、变形和破坏直接影响地下水库的储水库存与水源补给能力,为了科学精确化计算地下水库库容,有必要考虑采空区垮落岩体在渐进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高度分布特征的影响作用。以李家壕煤矿为工程背景,基于垮落岩体在压实过程中体现出的应变硬化力学特性,采用双屈服模型和提出的反演计算方法对采场覆岩破坏特征进行研究,推导得出垮落岩体应力表达式,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并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对采场覆岩“两带”发育规律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应变的增加,垮落岩体的应力先缓慢增大,当达到某一临界应变后,应力呈近似指数型快速增长;且随着碎胀系数的增加,应力呈现指数型增长所对应的临界应变亦随之增大。(2)基于FLAC^(3D)内置的双屈服模型,并提出了盖帽压力与材料特性的反演计算方法,实现了采空区垮落岩体应变硬化特性的仿真计算。(3)模拟结果表明,当考虑垮落岩体的压实和支撑作用时,顶板岩层运动范围和程度降低,引起的塑性区破坏范围亦随之降低,垮落带高度为15 m,减少16%,断裂带高度为65 m,减少13.3%,并基于现场实测结果,验证了上述仿真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 叶舟; 周旦娜; 陈芳
    • 摘要: 海岛地区水资源年际径流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特别是近20年来台风发生频次急剧增加使得大量雨洪资源因缺少水库存蓄而流失,进一步加剧海岛水资源供给短缺。为提高海岛水资源供给能力,推动各地区采取修建地下水库等工程措施,以舟山岛开挖式地下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空间储蓄台风期雨洪资源,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库连成整体。基于网络流模型重点分析地下水库选址、地表水库群联网联调等相关影响因素,利用25座地表水库和地下水库联合调度,为解决台汛期间雨洪资源丰富但储蓄空间缺少问题提供新思路。并通过2106号和2114号台风雨洪水资源化利用的实证分析,比较地下水库利用前后水资源存蓄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台风期间不仅增加地下水库总蓄水量2 644.1万m^(3),还为地表水库增加总蓄水量2 523.2万m^(3),表明利用地表-地下水库联网联调技术解决舟山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可行的。
    • 张紫瑶; 王继玲; 周维博; 冯缠利; 高建辉
    • 摘要: 石川河富平地区地下水长期处于采补失衡状态,大范围含水层被疏干,形成区域性降落漏斗,针对拟建的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设置5种开采回灌方案,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方案下地下水库水位和蓄水库容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回灌方案在消除降落漏斗的同时,均能较好地恢复地下水水位,且不超过地下水库的调蓄上限水位;回灌量相同、回灌方式不同时,逐日回灌方式的水位恢复效果优于灌期+非灌期回灌方式,较2018年地下水水位平均抬升13.55 m,蓄水库容增加2.99×10^(8)m^(3);回灌量不同时,较大回灌量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大于回灌方式,即泾惠渠水源回灌时,水位抬升程度最大,为19.77 m,蓄水库容相应增加4.36×10^(8)m^(3)。模拟结果可为地下水库的调蓄与运行提供参考。
    • 吴群英; 郭重威; 翟鸿良; 王建文; 张铭杰; 迟宝锁; 王二云; 郭书全
    • 摘要: 由于水资源短缺,陕北矿区利用采空区储存矿井水进行再利用,采空区储水量与采动裂隙空间分布密切相关,为准确预测采空区储水量,基于工作面上覆岩层断裂分带划分结果,确定煤矿地下水库的主要储水空间为垮落带与断裂带的裂隙空间,建立了采动覆岩裂隙率空间分布的计算方法,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得出了柠条塔矿1^(-2)煤和2^(-2)煤重复采动后上覆岩层的下沉曲线,计算出重复采动覆岩裂隙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沿垂直方向,随着高度增加,覆岩裂隙率逐渐减小,1^(-2)煤开采后岩层裂隙率由1.87%逐渐下降为1.18%,2^(-2)煤开采后,裂隙率由12.85%下降为4.11%;沿水平方向,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下沉带的裂隙率在采空区边缘附近都会产生2个峰值,并且峰值位置逐渐向采空区中央移动,1^(-2)煤开采后,中间压实区的最大裂隙率为1.21%,两边离层区的最大裂隙率为2.19%,2^(-2)煤开采后,压实区和离层区最大裂隙率分别为16.1%和6.54%;重复开采后,上覆岩层的裂隙率显著增加,有利于地下水库储存更多的矿井水,煤层重复开采后,离层区裂隙率最大值由2.19%上升到16.1%,中间压实区最大裂隙率由1.21%上升到6.54%,分别增长了约6.4倍和4.4倍,重复采动覆岩的裂隙率显著增加,增加了储水能力,故下部煤层开采后的采空区能储存更多的矿井水。
    • 田晓华; 陈文婧; 田战辉; 宋浩楠
    • 摘要: 南宫地下水库属华北平原典型的古河道型地下水库。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南宫地下水库建设前期的大型回灌试验,回灌方式为河渠回灌、面灌及井灌,从入渗能力、日可入渗量、自净能力、回灌工程建设成本、可操作性及安全风险6个维度构建回灌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南宫地下水库回灌方式适宜性,论证不同回灌方式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以期为南宫地下水库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经综合评价得出河渠回灌入渗是适合南宫地下水库的最佳回灌方式,面灌方式次之,再次为井灌方式。这对合理利用南宫地下水库进行调蓄,解决引水时间与当地农田灌溉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及有效改善南宫市浅层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华北平原降落漏斗区的科学生态补水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孙晨; 李城涵
    • 摘要: 水库的汛期调度是保障其科学安全度汛的必然需要。现阶段,地表水库的汛期调度已经比较成熟完善,但地下水库的汛期调度还处在相对空白阶段。结合乳山河地下水库的汛期调度运用实例,探讨地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指标的计算、调度原则的确定及调度计划的实施。通过对橡胶坝过流能力的计算确定塌坝时机,为指导汛期地下水库调度运行提供了依据。
    • 周彦龙; 邱学峰
    • 摘要: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积极加快了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城市水生态系统,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因此破解这一难题,才能推动城镇化平稳致远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解决城镇化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和谐的问题,建设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核心是转变排水防涝思路。综合考虑城市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的问题,引入地下水库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水头差自然地将降水补给到地下,使降水能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达到内涝防治、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友好的目的。
    • 党学亚; 张俊; 常亮; 顾小凡
    • 摘要: 西北地区主体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配不均。以往的水文地质工作围绕城乡生活、工农业和牧业生产用水开展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对供水安全保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条件影响的加剧,以及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供水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回顾总结已有工作水文地质进展与成果、梳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面临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水文地质工作应围绕地下水库探测、微咸水资源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3大方向加强调查研究,以及基于天然和人类工程活动遗留的地下空间调蓄水资源,从8个方面着力解决问题与应对挑战的总体建议。
    • 吴宝杨; 李鹏; 王雁冰; 张冰; 池明波
    • 摘要: 为满足煤水共采相似模拟试验材料对物理、力学、水理等性质的特殊要求,以石英砂、重晶石粉和滑石粉为骨料,以C325白水泥为粘结剂,以硅油为调节剂,使用电动平板夯振动压实成型,研发了一种低强度、吸水率可调、遇水不崩解且容易制作的新型煤岩体流固耦合相似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获取了材料的各类参数及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密度可控范围为1.87~2.21 g/cm^(3),单轴抗压强度可控范围为0.75~5.24 MPa,弹性模量可控范围为117.76~505.05 MPa,吸水率可控制在1.85%~23.55%,各参数可通过石英砂含量、重晶石粉含量、水泥含量和硅油含量进行精确调节。采用该材料开展了多煤层开采煤矿地下水库模拟试验,试验中煤柱坝体裂隙发育与现场情况一致,离层裂隙和采空区具有较强的储水效果,而区域垂向裂隙导水效果更明显,验证了该材料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 黄辉; 王恩志; 刘晓丽; 李小龙; 虎晓龙
    • 摘要: 煤矿的地下开采引起上覆岩体的变形、破坏,显著改变着地下水的原始径流。利用煤矿采空区修建地下水库,不仅能够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流失,也能减小高矿化度矿井水排放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污染。文中利用自主研发的数值计算软件,模拟了煤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水位的变化,探究了煤矿地下水库渗流场的演化规律,揭示了不同工况下地下水库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能够预测地下水的流动特性,为地下水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是实现生态脆弱煤矿区保水开采和非常规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