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容
库容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761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测绘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54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垂钓、中国水土保持、东北水利水电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2004年水力发电国际研讨会等;库容的相关文献由1692位作者贡献,包括向世武、张金良、顾大钊等。
库容
-研究学者
- 向世武
- 张金良
- 顾大钊
- 黄草
- 刘攀
- 周丽伟
- 尚文绣
- 康玲
- 朱金峰
- 王忠静
- 赵建世
- 郑航
- 付健
- 罗秋实
- 金清德
- 万占伟
- 于浩
- 付志伦
- 何文浩
- 刘伟
- 刘斌
- 吕宏权
- 周建中
- 周建华
- 姚旭初
- 张世飞
- 张晓琦
- 徐学斌
- 李云帆
- 李天庆
- 杨建伟
- 柴福鑫
- 牛春霞
- 甘拯
- 程寅
- 钟良
- 陈翠霞
- 黄新
- 代伟
- 傅长锋
- 刘志武
- 刘明
- 刘晓燕
- 刘炜
- 刘继祥
- 唐浩
- 屈晋宇
- 张宇
- 张文宇
- 张超然
-
-
梁红伟;
石海波;
张静;
潘天遵;
侯旭光;
路玉红;
魏淑丽;
赵晓宇;
赵瑞霞;
王志刚
-
-
摘要:
【目的】明确氮肥密度互作对籽粒库容和弱势粒库活性的影响,为挖掘春玉米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单95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5个密度水平,共15个处理,分别定期取样测定春玉米弱势粒库活性、个体库容、群体库容和果穗败育率。【结果】氮肥密度互作下,春玉米弱势粒库活性随着籽粒灌浆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授粉后24 d达到峰值。密度4.5万、6.0万、7.5万株/hm^(2)处理的弱势粒酶活性显著高于9.0万、10.5万株/hm^(2)的处理(P<0.05);施氮150、300 kg/hm^(2)的弱势粒酶活性显著高于不施氮(P<0.05)。当密度达到7.5万株/hm^(2)后,继续增加密度会显著降低弱势粒最大库活性(P<0.05);低于7.5万株/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可溶性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逐渐升高,不施氮与施氮150、300 kg/hm^(2)差异显著(P<0.05)。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单穗粒数逐渐降低,低密度与高密度差异显著(P<0.05);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穗粒数显著增加,不施氮与施氮150、300 kg/hm^(2)差异显著(P<0.05)。同一施氮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穗粒数逐渐增加,密度4.5万、6.0万株/hm^(2)与9.0万、10.5万株/hm^(2)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粒数整体呈增加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果穗败育率显著增加,高密度显著高于低密度(P<0.05);增施氮肥可显著降低果穗败育率,不施氮与施氮300 kg/hm^(2)在密植条件下的果穗败育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氮肥密度互作通过调控春玉米籽粒库活性影响弱势粒果穗败育率和个体库容,且高密度影响加大;施氮肥可以改善增加密度带来的群体库容的降低。
-
-
李锐敏;
齐磊;
姜海涛;
陈飞;
林敏;
巴金红;
杜玉洁
-
-
摘要:
盐穴型储气库是地下储气库的重要组成形式,与枯竭油气藏改建储气库相比,盐穴型储气库具有建设周期较长、单井吞吐量大、注采转换灵活等特点。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目前国内外形成了三种成熟的盐穴型储气库建库技术:大井眼建库技术、常规井眼建库技术和双井单腔建库技术,三种建库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盐穴型储气库工程投资主要包括前期评价费用、地下工程费用、地面工程费用、垫气费及其他费用。本文通过对某典型盐穴型储气库三种建库技术对应的工程投资进行对比,为盐穴型储气库建库技术方案优选提供依据。
-
-
廖伟;
刘国良;
李欣潞;
张赟新;
郑强;
陆叶
-
-
摘要:
具边底水储气库注采容易引起气水界面移动,水侵前缘运移及注采风险评估,对储气库水侵区库容的恢复和动用及注采井调峰能力的提升极其重要。以呼图壁储气库为例,评价了边底水储气库气水前缘恢复动用的可行性,利用示踪剂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注气前缘位置,通过多轮次注气驱替,提高储集层渗流能力。建立了影响注采井水侵的动、静态参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呼图壁储气库30口投产注采井的见水风险等级。研究区高水侵风险井仅有3口,主要位于储气库的西部水侵区。制定了边底水储气库水侵预警机制,其要点在于生产过程中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及时跟踪中—高水侵风险井产水量、水气比、产水中Cl;含量、井口压力等变化,调整优化注采速度及注采气量,从而控制气水前缘推进速度。
-
-
陈杭;
邢亚东;
邓超云
-
-
摘要:
在废弃矿坑治理过程中,矿坑库容是废弃矿坑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针对废弃矿坑库容计算问题,本文通过利用无人倾斜摄影测量和无人船测量技术获取高程数据的方法,经过样条函数对等高线面积和水位高程曲线进行五次多项式拟合,采用等高线库容法对江夏区某采石场废弃矿坑库容进行测算,实现了不同水位的库容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智能技术应用于废弃矿坑库容计算具有极大优势。
-
-
张桂林
-
-
摘要:
为了缓解卡拉苏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延长水库正常运行寿命,增加水库综合效益,现对卡拉苏水库建立非均匀流不饱和全沙水库数学模型,同时选择合适的水库运行方式。结果表明,水库运行30年,死库容116×10^(4)m^(3),调节库容1693×10^(4)m^(3)。水库运行最初10年悬移质泥沙排沙比为40.6%,运行10~30年期间排沙比为90.5%,运行30年后悬移质泥沙达到冲淤平衡。正常蓄水位以上有轻微的淤积上延现象。因此,选择正确的水库运行方式,准确计算水库泥沙淤积对水库使用寿命和综合效益十分重要。
-
-
-
顾峰;
杨帆;
葛万明
-
-
摘要:
根据某河流防洪区内上下游闸坝口断面数据,利用泥沙理论模型,研究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率定与验证,并获得了上下游闸坝口河道断面泥沙冲淤计算参数结果.获得了上游闸坝口河道断面内高程长期稳定在365.0~380 m,下游闸坝口断面高程集中在362.37~368.77 m,上下游闸坝口现状河道在纵剖面上近乎无显著变化.获得了上、下游闸坝口河道断面内累计冲淤量稳定,年排沙比均在99%以上,上游闸坝口泥沙淤积累计量正值最大为44.33万m3,下游闸坝口相比泥沙淤积累计量有所减少,最大值仅有15.8万m3;上、下游闸坝口库容分别减少了56.8%、35%,10 a年限后库容分别为625万、149.2万m3.研究了不同频率洪水条件下水面线与深泓线在河道断面的走向.这为河道泥沙冲淤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姜胜凡;
刘维明;
赖忠平
-
-
摘要:
阿尔泰山高能洪水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陆地淡水排放,洪水起源于库雷-楚佳盆地,至少发生过3次规模较大的高能洪水,卡通河下游广泛存在的洪水沉积物和库雷-楚佳盆地内的沙波等洪水沉积物,提供了大量的洪水证据.同时盆地内广泛存在大量的湖岸堤,如库雷盆地东南部和楚佳盆地北部,表明了库雷-楚佳冰堰湖复杂的湖面波动历史.本研究利用遥感解译、ArcGIS工具和Python编程对盆地内的湖岸堤进行海拔标定和库容计算,共解译湖岸堤123级,其中,楚佳盆地湖岸堤75级,库雷盆地55级,第一级湖岸堤海拔1534m,库容3.64km3;最高湖岸堤海拔2112m,代表湖泊的历史最高水位,库容691.322km3.
-
-
王建平
-
-
摘要:
在电站的日常运行当中,入库流量及不同水头下发电引用流量的确定不仅关系到电站的经济运行,还与电站的发电效益息息相关.而在汛期入库流量、发电引用流量、闸门下泄流量的确定则关系到电站的防洪度汛及安全运行,故在电站运行当中,主要流量计算对电站运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
侯家其;
陈聪;
田远洋;
熊一橙
-
-
摘要:
由于梯级水库群的建成,流域水文过程改变明显,已建水库的调度发生了改变.对已建水库调节能力的评估,有利于重新定义水库对兴利调节的作用.以磨刀溪流域上的门坎滩和大滩口为例,提出"虚拟调节库容"概念,构建梯级POA优化调度模型核定小水电调节能力.计算结果比原运行方式减少的弃水量,有效提升下游水库对于来水的调节能力.研究成果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水库调节能力核定方法,提高小水电的发电效益.
-
-
-
-
-
-
-
-
-
肖贡元
- 《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
| 2002年
-
摘要:
在日本,抽水蓄能电站是电网主要调峰手段.日本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容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仍在继续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日本近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朝超大型发展的趋势.在建的神流川(Kannagaw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700MW,金居原(Kaneihar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280MW.这两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工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本文对这两座电站的规划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中的某些新理念、新技术作了介绍和评论.
-
-
肖贡元
- 《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
| 2002年
-
摘要:
在日本,抽水蓄能电站是电网主要调峰手段.日本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容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仍在继续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日本近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朝超大型发展的趋势.在建的神流川(Kannagaw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700MW,金居原(Kaneihar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280MW.这两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工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本文对这两座电站的规划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中的某些新理念、新技术作了介绍和评论.
-
-
肖贡元
- 《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
| 2002年
-
摘要:
在日本,抽水蓄能电站是电网主要调峰手段.日本抽水蓄能电站的装机容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仍在继续发展抽水蓄能电站.日本近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朝超大型发展的趋势.在建的神流川(Kannagaw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700MW,金居原(Kaneihara)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2280MW.这两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工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本文对这两座电站的规划和水工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中的某些新理念、新技术作了介绍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