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蓄水期

蓄水期

蓄水期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水路运输、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5030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水文、排灌机械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信息网2014年全国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等;蓄水期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毅、张国新、戴会超等。

蓄水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5030 占比:99.30%

总计:15136篇

蓄水期—发文趋势图

蓄水期

-研究学者

  • 刘毅
  • 张国新
  • 戴会超
  • 程恒
  • 叶绿
  • 戴凌全
  • 李长春
  • 高千红
  • 丁毅
  • 何中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睿芝; 戴凌全; 戴会超; 刘亚新; 蔡卓森; 刘芬
    • 摘要: 针对传统的LSTM模型存在网络训练受阻、泛化能力减弱、预测精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从模型结构和参数优选两方面进行改进。结构方面,在LSTM模型前加入具有多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层;参数优选方面,采用多层网格搜索法选取模型参数。以长江中游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不同湖区的水位预测为例,与传统的LSTM模型、BP神经网络及水动力模型相比,改进型LSTM模型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58.80%、65.95%、44.14%;从预测计算时间来看,改进型LSTM模型所消耗的时间比传统的LSTM模型缩短62.12%,且明显少于水动力模型,总体来看改进型LSTM模型的整体性能优于其他三种模型。将改进型LSTM模型应用到三峡水库蓄水对洞庭湖水位的影响分析上,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不同湖区水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城陵矶站受其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东洞庭湖鹿角站和西洞庭湖南咀站,南洞庭湖受影响最小。蓄水期间东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平均下降0.44 m,最大降幅为1.55 m;鹿角站水位平均下降0.22 m,最大降幅为1.02 m;西洞庭湖南咀站水位平均下降0.27 m,最大降幅为1.28 m;南洞庭湖杨柳潭站水位平均下降0.15 m,最大降幅为1 m。研究成果为快速准确预测三峡水库影响下的洞庭湖水位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可为三峡水库的蓄水策略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李鹏; 李天成
    • 摘要: 随着乌东德、白鹤滩水库的相继蓄水,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库联合调度模式逐渐由四库向六库转变,相应梯级水库联合调度策略将发生变化。将水库全年调度时期划分为消落期、汛期、蓄水期,对近5 a不同调度时期溪向-三葛梯级四库调度策略进行总结分析,就金沙江-三峡梯级六库联合调度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梯级水库在不同调度时期的调度任务和调度策略不尽相同。随着四库到六库的转变,各个调度时期,在完成调度任务的前提下,调度策略均需要发生一定的转变。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梯级六库全面联合调度做铺垫。
    • 余江游; 杨子俊; 周鹏程; 卢鹏
    • 摘要: 传统水电站常规调度图绘制中,选取典型水文年样本有限,尤其电站蓄水期来水较丰,年际年内差异很大,典型年往往代表性不足;同时,常规调度图绘制方法虽具有一定可靠性,但其未从电站蓄水期运行实际需求考虑,偏于保守。基于此,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水位控制的水电站蓄水期调度图绘制方法,主要基于历史实测径流系列,分别绘制指导电站蓄水期运行水位变化的蓄满控制线和防弃水控制线。实例运用表明,提出的调度图绘制方法能避免常规调度图的一些不足,可有效利用于指导电站蓄水期的实际调度运行。
    • 王明疆; 张锦堂; 郭浩洋; 周丹顺; 孙斌
    • 摘要: 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保证下泄足够的流量以满足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求。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近年来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泄放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多集中在工程运行期,对蓄水期涉及较少。本文归纳了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的蓄水期生态流量的泄放方案,比较了各种泄放方案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导流洞下闸期间生态流量的泄放措施,并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蓄水期生态流量泄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王明疆; 张锦堂; 郭浩洋; 周丹顺; 孙斌
    • 摘要: 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必须保证下泄足够的流量以满足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求.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近年来众多学者和专家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泄放问题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多集中在工程运行期,对蓄水期涉及较少.本文归纳了水利水电工程常用的蓄水期生态流量的泄放方案,比较了各种泄放方案的优缺点,重点讨论了导流洞下闸期间生态流量的泄放措施,并针对水利水电工程蓄水期生态流量泄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 徐观兵; 王丽; 杨胜发; 杨威; 彭玉凤; 孙章
    •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后变动回水区水动力条件和泥沙运动发生了显著变化,鱼类栖息地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掌握三峡变动回水区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蓄水期鱼类栖息地现状,研究采用Bisonics DT-X科学回声鱼测仪对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进行了鱼群空间分布及生境特征监测.结果表明:蓄水期该河段水环境因子空间分布变化不显著,表明水环境因子不是影响该河段鱼群分布的主要原因;水深与流速在该河段变化较大,是影响鱼类栖息的关键因子;监测到8个大型鱼群平均密度为(64.6±13.5)ind/(103 m3),鱼类平均体长为(16.8±4.6)cm,以中小型鱼为主;回水沱、深潭及分汊河道是鱼类喜居河段,是鱼类重要栖息地.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鱼类保护和栖息地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蔡卓森; 戴凌全; 刘海波; 戴会超; 汤正阳; 王煜
    • 摘要: 金沙江下游为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自然繁殖生长需要适宜的生态流量.为探究金沙江下游已建成的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蓄水期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与梯级水库发电量间的关系,采用RVA法量化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建立以调度期内发电量最大和下游河道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最小为目标的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并用NSGA-Ⅱ算法(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典型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溪洛渡的入库流量进行优化调度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约束条件下,丰水年发电量最大增加0.7%,而对应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增大20.82%;而以生态为目标时,可通过发电量损耗0.48%来减少28.06%的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平水年发电量较常规调度相比最大可增加1.28%,此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增大13.87%;而以生态为目标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减小22.53%,但发电量损耗0.62%.枯水年发电量较常规调度相比最大可增加1.89%,此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增大4.96%,而以生态为目标时,适宜生态流量改变度减少13.7%,但发电量损耗0.35%.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 张银婷; 彭享文; 陈新
    • 摘要: 三峡升船机布置在三峡枢纽左岸,北侧与三峡船闸相邻,右侧与三峡电厂毗邻.与国外升船机布置在人工运河上相比,三峡升船机布置在天然航道上,且地处三峡船闸和三峡电厂中间.受枢纽防洪调度、发电调度及三峡船闸运行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水情变化对三峡升船机的运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三峡升船机全年不同时期的上下游水情特点进行分析,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水位变化对上下闸首工作门门位调整的影响及水位波动导致的水位变幅超限及调整船厢水深次数增加的规律.最后,从运行管理的角度提出加强与调度部门的联系、加强水位数据的运用分析及进一步探索运行操作技巧3个运行应对建议,以期提高运行人员对水位变动的应对水平.
    • 陈文重; 樊云; 高千红; 叶绿
    • 摘要: 2016年8~11月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对三峡水库-葛洲坝水库上下游8个监测断面浮游植物密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主要对绿藻、蓝藻、隐藻、硅藻四大藻密度受水库蓄水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三峡水库水位的升高,藻密度的极大值点逐步向上游移动,受水位变化影响较小的葛洲坝下游藻类分布的情况相对稳定;水质理化因子对藻类的影响相对较小.蓄水期间,硅藻密度在空间上(上游至下游)呈下降趋势,时间上占比从80%增至90%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