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碳储量

有机碳储量

有机碳储量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592399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资源科学、第四纪研究、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六十年年会等;有机碳储量的相关文献由543位作者贡献,包括崔思远、曹光乔、陈阜等。

有机碳储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92399 占比:100.00%

总计:2592516篇

有机碳储量—发文趋势图

有机碳储量

-研究学者

  • 崔思远
  • 曹光乔
  • 陈阜
  • 严方
  • 仝艳民
  • 代杰瑞
  • 伍海兵
  • 冯祥
  • 刘峰
  • 刘晓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宇浩; 黄莎琳; 王君惠; 万丹
    • 摘要: 本文以藏东南具有典型垂直山地地带性的色季拉山为研究区,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山区季节性冻土有机碳储量对坡位的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坡位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显著影响,未来碳循环的预测应充分考虑微地形对坡面尺度下土壤碳垂直分布、碳库组成和空间变异的影响。
    • 许向南; 葛继稳; 冯亮; 杨诗雨; 王璐雯
    • 摘要: 通过对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进行野外调查和长期观测,采用经验公式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计算了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并对2016—2018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的固碳能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82.90~516.10 g/kg,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04×10^(5) t,并估算得到在总沉积深度为0~260 cm范围内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45×10^(6)~1.61×10^(6) t,有机碳积累强度为1800~2000 t/hm^(2);在2016—2018年3年间,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与CH_(4)通量较高的月份均出现在5~9月水热同期的时间段内,期间泥炭地固碳总量约为6975.00 t,单位面积年均固碳量为3.09 t/hm^(2),在月变化水平上泥炭地固碳量与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观测期间的固碳功能未发生改变,泥炭地整体表现为碳汇。
    • 季波; 何建龙; 王占军; 刘凤凤; 田波; 吴旭东; 俞鸿千; 任小玢; 蒋齐
    • 摘要: 以3种翻耕补播方式(深翻耕补播、浅翻耕补播和免耕补播,播量30kg/hm^(2))及深翻补播不同播量(7.5kg/hm^(2)、15kg/hm^(2)和22.5kg/hm^(2))为研究对象,以封育未补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翻耕补播措施对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封育未补播处理可提高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深翻耕补播可显著提高1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深翻耕补播和深翻-播量15.0kg/hm^(2)可分别提高土壤1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深翻耕补播、深翻-播量15.0kg/hm^(2)、7.5kg/hm^(2)和封育未补播措施均可提高浅层(0~10cm)土壤碳氮比;浅翻耕补播和深翻-播量7.5kg/hm^(2)可提高10~20cm土层土壤碳氮比。深翻耕且播量为30.0kg/hm^(2)的人工补播措施较其他措施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但从操作性和成本的角度考虑,短期内,封育未补播措施也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固存。为此,为兼顾当地草地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长期监测,选择适宜的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措施。
    • 高亚平; 蒋增杰; 李文豪; 石亚洲; 万东杰; 王林华; 张义涛
    • 摘要: 海草床是浅海典型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积聚和储存碳的能力备受关注。沉积有机碳是海草床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沉积有机碳的来源与海草的种类及其所处的生态场景密切相关。本研究聚焦我国北方规模化养殖海湾桑沟湾2处主要鳗草(Zostera marina)分布区,基于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和δ15 N)技术研究了潮间带鳗草床表层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及其碳储量。结果显示,2处草床沉积有机碳均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约占34.0%~41.4%,鳗草自身贡献约占8.3%和17.1%,贝类生物沉积物的贡献约为23.9%~25.3%,大型藻类约贡献25.0%。在楮岛草床周围,鳗草输出碳对周围2 km内站位表层沉积有机碳的贡献约为5.2%~10.7%。碳储量估算结果显示,2处草床沉积物为0~30 cm的有机碳储量为2.01 Mg C/hm^(2)和3.75 Mg C/hm^(2),平均为2.88 Mg C/hm^(2),来自生物沉积的有机碳储量约为0.71 Mg C/hm^(2)。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桑沟湾鳗草床分布区沉积碳汇的来源及与规模化海水养殖活动的贡献提供了数据支撑。
    • 周凌波; 孙宗玖; 刘慧霞; 崔雨萱; 董乙强; 哈里·阿力腾别克; 姚树润
    • 摘要: 为探讨短期封育(4~7年)对荒漠草地碳库固碳能力及其组成的影响,采用成对试验设计,通过对天山北坡不同区域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植被、凋落物、地下生物量、0~50cm土壤4个有机碳库碳含量及其储量的测算,明确各碳库储量及其组成比例对短期封育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短期封育促进了蒿类荒漠草地地上植被、凋落物、地下生物量有机碳的积累,依次较对照增加109.41%、81.88%、26.91%,不利于0~5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积累,依次较对照降低19.60%、16.30%。(2)短期封育改变了蒿类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组成比例,植被有机碳库比例显著上升,土壤有机碳库比例显著下降,但土壤有机碳库仍居于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84.00%~96.31%。总之,短期封育促进了蒿类荒漠草地植被的固碳能力,降低了土壤碳库有机碳储量,最终导致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储量的降低。
    • 宁一泓; 王海燕; 侯文宁; 孟海; 赵晗; 崔雪
    • 摘要: 为了解三峡库尾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和数字高程模型图将重庆笋溪河流域划分为6个集水区,分别采集“园、林、耕”3种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0~20和20~40 cm)的土壤,测定有机碳含量并估算储量,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研究区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园地>林地。两个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均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各环境因子对园地、林地和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的总解释率分别为86.50%,88.51%和86.13%,均强烈反映出地形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该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重庆笋溪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具有表聚性,且受土壤全氮含量影响显著,耕地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
    • 李金垚; 潘雯; 王佳; 薛亮; 张显松; 李生
    • 摘要: 土地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重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治理引发土壤碳转变并对陆地碳循环产生影响。然而,石漠化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还不明确。选取典型石漠化区梯田嵌套鱼鳞坑(NL)、鱼鳞坑(FSP)、梯田(TR) 3种水土保持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CK)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鱼鳞坑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梯田嵌套鱼鳞坑和梯田的1.4,6.2倍,有机碳储量分别比梯田嵌套鱼鳞坑和梯田提高30.78%和444.44%,活性有机碳含量也显著大于其他2种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固碳效果最好。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活性有机碳组分易氧化碳、可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易氧化碳与可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相关(p<0.01),可溶性碳与微生物量碳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质量变化情况。鱼鳞坑和梯田措施土壤全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增加会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存。鱼鳞坑可作为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中优先考虑的治理措施。
    • 郭振; 徐艳
    • 摘要: 沙土漏水漏肥、结构松散且水土流失严重,采用砒砂岩风化物对其进行有效改良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质量、促进资源利用.为了筛选出对沙土改良效果较好的复配比,选取砒砂岩与沙复配比分别为0:1(CK)、1:5(C1)、1:2(C2)和1:1(C3)的4种复配土体为研究对象,对复配土0~30 cm土层(间隔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容重、有机碳储量和碳库管理指数进行测定和评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仅在10~20 cm土层表现出显著差异,与CK相比,添加砒砂岩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了30.00%~46.36%,且C1、C2和C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土层中,复配比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C2、C3处理较CK使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了325.00%~491.67%(0~10 cm)、775.00%~787.50%(10~20 cm)和490.91%~509.09%(20~30 cm).各土层中土壤容重随着砒砂岩比例的增加而增加,0~10 cm土层的平均容重为1.77 g/cm3,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平均容重较0~1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12.43%和23.16%.各土层中的有机碳储量无显著差异,在0~30 cm土层中,C1处理的有机碳储量较CK降低了13.89%,C2和C3处理的有机碳储量较CK分别增加了4.40%和3.22%.碳库管理指数与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均随着砒砂岩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0~10 cm土层中以C2处理的碳库管理指数最大.因此,在利用砒砂岩改良沙土的过程中,当砒砂岩与沙的复配比介于1:2~1:1时对沙土的改良效果较好.
    • 史常明; 柳洋; 张富荣; 赵云飞; 肖锦锦; 汪霞
    • 摘要: 土壤有机碳(SOC)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农业生产力的基础,充分了解焉耆盆地绿洲不同土壤类型SOC分布特征,对实现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焉耆盆地绿洲长期定点试验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在当前的田间管理和气候模式下,焉耆盆地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和土壤有机碳储量(SOCS)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究了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下SOCD和SOCS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DNDC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该区域下SOC及其动态变化,模型相关系数(r)>92.75%,相对误差(E)介于2.98%~4.12%,<5%,模型的可靠性较高。(2)2018年焉耆盆地绿洲农田0~20 cm SOCD介于12000~28000 kg·hm^(-2),SOCS为2414 Gg,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3)不同的土壤类型之间,SOCD和SOCS差异明显,其中沼泽土的SOCD最大,为25136 kg·hm^(-2);石质土的SOCD最小,为13335 kg·hm^(-2)。
    • 张青青; 梁晶; 伍海兵; 郑思俊; 黄军华
    • 摘要: 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起的有机碳含量变化,识别土壤有机碳的空间格局,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上海市三林楔形绿地为对象,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获取其土地利用方式和面积,并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估算三林楔形绿地拟建成后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三林楔形绿地开放土壤和封闭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7.51 g·kg-1和4.67 g·kg-1,绿地开放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显著(P<0.05)高于封闭土壤.相比现有土壤有机碳储量(2.99×104 t),拟建成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较大,有机碳储量预估可达到6.29×104 t,其中开放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为5.38×104 t,约为现有土壤有机碳储量的1.8倍.本研究阐明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对准确量化城市化土壤有机碳库及评估城市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