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硅体

植硅体

植硅体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古生物学、地质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647391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东南文化、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四纪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等;植硅体的相关文献由564位作者贡献,包括介冬梅、张新荣、刘利丹等。

植硅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7391 占比:99.97%

总计:647561篇

植硅体—发文趋势图

植硅体

-研究学者

  • 介冬梅
  • 张新荣
  • 刘利丹
  • 刘洪妍
  • 吕厚远
  • 顾延生
  • 丁能文
  • 李之锋
  • 李冬梅
  • 李楠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殷婕; 盛茂银; 王霖娇
    • 摘要: 植硅体封存有机碳作为长期稳定的碳汇机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碳汇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分析植硅体在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的周转,计算其封存的有机碳含量,是进一步准确估算整个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的基础,对陆地生态系统碳稳定固存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回顾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地上/地下部分)、凋落物、土壤等环节的植硅体碳汇潜力及周转,以期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硅体碳汇的进一步准确估算提供参考。
    • 张继效; 王伟铭; 高峰
    • 摘要: 在末次冰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时期,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因此,这一时期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云南省是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但这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相对较少,对云南省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旧气候研究也很少。植硅体是一种可长期保存的植物微体化石,是研究考古遗址古气候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娜咪囡遗址为研究对象,利用植硅体重建了各考古地层的气候,并探讨可能的古人类活动。结果表明,娜咪囡遗址经历了一个升温、冷却再变暖的过程,这与云南其他地区的古气候研究是一致的。
    • 方淑侦; 靳少非; 王宇超; 陈逸飞; 林晨蕾; 郑德祥; 毛瑢; 王宪伟
    • 摘要: 【目的】氮沉降已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植硅体形态学特征变化能够反映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北方泥炭地作为氮沉降敏感生态系统且存在着大量的富硅植物,研究北方泥炭地植物植硅体形态学有助于了解其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日益加剧的氮沉降压力。【方法】研究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泥炭地中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开展0,3,6,12 g N/(m^(2)·year)4个水平的氮添加试验,分析不同氮添加水平下5种北方泥炭地优势植物(柴桦(Betula fruticosa)、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小叶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白毛羊胡子草(Eriophorum vaginatum))的植硅体含量及不同植硅体形态学组成特征。【结果】(1)除柴桦以外,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其余4种植物叶片植硅体含量显著增加;(2)我国北方泥炭地优势物种的主要植硅体形态为:棒型、导管型、硅化气孔、尖型、扇型和球型。在不同的氮添加水平下,同种植物的植硅体种类基本没有变化,但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各植物的植硅体形态构成存在差异;(3)氮添加水平对不同植物植硅体长度影响具有差异性,小叶杜鹃的棒型和导管型植硅体长度在高氮添加水平显著增加,笃斯越桔的棒型植硅体长度在高氮添加水平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白毛羊胡子草的球型长度在高氮添加水平下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狭叶杜香和柴桦各形态植硅体长度在不同氮添加水平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氮添加对植硅体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反映了植硅体对我国北方泥炭地生态系统氮素增加下的响应;同时,植硅体形态组合特征随氮添加水平增加显著变化,体现了北方泥炭地优势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对氮素水平变化的响应。研究完善了植硅体形态学在北方泥炭地背景下对环境变化的研究应用,为进一步加深对陆地生态系统硅-氮耦合机制理解提供参考。
    • 刘林敬; 毛欣; 姜高磊; 赵红梅; 李长安; 毕志伟; 郭娇; 朱玉晨
    • 摘要: 了解不同区域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过程,是利用植硅体指标恢复古植被和古气候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103块表土植硅体的分析鉴定,共统计出棒型、尖型、帽型、鞍型、哑铃型、齿型、块状、扁平状、扇型、三棱柱型、锥骨状、导管型、弓型和特殊型14种植硅体类型,其中植硅体类型主要以棒型和尖型为主,而短细胞植硅体的含量较少。通过研究区相对暖湿区、暖干区、冷湿区和冷干区的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比发现,在相对较冷的区域棒型量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暖的区域扇型、扁平状和鞍型含量较高,在相对较湿的区域尖型含量较高,在相对暖湿的区域块状含量较高,在相对冷湿的区域齿型含量较高,这表明研究区表土植硅体组合特征对气候环境响应较为敏感。本研究成果可为重建坝上地区古植被和古气候提供基础资料。
    • 朱方为; 牛兆辉; 李娟; 于丽霞; 王曙光; 王昌命; 詹卉
    • 摘要: 为了解龙竹在不同物候期植硅体的含量及型态变化,对不同物候期龙竹的枝、叶中硅和植硅体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硅体型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竹枝中硅含量表现为休眠期(2.94%)>伸枝展叶期(3.08%)>发笋期(3.24%)>发笋期结束(4.14%),植硅体含量在发笋期结束时最高(38600个/g),休眠期时最低(29426个/g),枝中主要植硅体类型为长方型和杆型;不同物候期竹叶中硅含量表现为发笋期(8.12%)>伸枝展叶期(8.14%)>休眠期(8.34%)>发笋期结束(8.48%),而植硅体含量在发笋期结束时最高(363333个/g),伸枝展叶期时最低(310800个/g),叶中主要植硅体类型为鞍型和哑铃型。龙竹植硅体含量及型态变化与龙竹生长及物候期变化有关,从伸枝展叶期到发笋期结束,龙竹中植硅体含量不断上升;进入休眠期后植硅体含量出现下降。
    • 殷学风; 林涛; 徐永建
    • 摘要: 蒸煮过程中避免硅的溶解可以减轻竹材硫酸盐法制浆中的“硅干扰”问题,深入研究硅在蒸煮过程中的变化及溶解历程将为探究避免硅溶解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分析蒸煮过程中黑液硅含量、竹片植硅体形貌和硅化学成分等变化,发现硅的溶解历程可以划分为:附于竹秆表面小微粒植硅体的快速溶解、大粒径植硅体致密表层慢速溶解和已破坏致密表皮层植硅体的快速溶解三个阶段.致密外表层显著降低了植硅体在制浆过程中的溶解速率,提示在制浆过程中可以为植硅体提供抗碱保护层以减缓或者避免硅的溶解,为后期的抑制硅溶解研究指明了方向.
    • 殷学风; 林涛; 徐永建
    • 摘要: 蒸煮过程中避免硅的溶解可以减轻竹材硫酸盐法制浆中的"硅干扰"问题,深入研究硅在蒸煮过程中的变化及溶解历程将为探究避免硅溶解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分析蒸煮过程中黑液硅含量、竹片植硅体形貌和硅化学成分等变化,发现硅的溶解历程可以划分为:附于竹秆表面小微粒植硅体的快速溶解、大粒径植硅体致密表层慢速溶解和已破坏致密表皮层植硅体的快速溶解三个阶段.致密外表层显著降低了植硅体在制浆过程中的溶解速率,提示在制浆过程中可以为植硅体提供抗碱保护层以减缓或者避免硅的溶解,为后期的抑制硅溶解研究指明了方向.
    • 刘丽君; 黄张婷; 孟赐福; 姜培坤
    • 摘要: 硅是土壤和岩石的一种基本成分,具有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抗性、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调节全球碳循环和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等方面的作用.本文在全面介绍土壤硅的形态、有效性及生物循环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硅及植硅体含量状况,阐明了影响土壤有效硅及植硅体的因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有关稻田土壤有效硅与水稻生长及森林土壤有效硅与林分植硅体形成关系,以及植硅体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全球土壤碳汇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可为未来我国开展土壤有效硅与植硅体研究提供借鉴.
    • 王霞; 胡海波; 程璨; 张帅; 陈建宇; 卢洪霖
    • 摘要: [目的]研究北亚热带麻栎Quercusacutissima林土壤植硅体碳(PhytOC)质量分数及剖面分布规律,探讨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的差异.[方法]以江苏省句容市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0~10、10~20、20~40、40?60 cm分层取土壤样品,测定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并估算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结果]土壤有效硅质量分数为45.7~153.3 mg·kg-1,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各分层之间有效硅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有效硅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幼龄林和成熟林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和植硅体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中龄林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林龄之间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植硅体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而各土层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植硅体碳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比值(PhytOC/TOC)为0.36%~1.49%,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之间PhytOC/TOC差异不显著,但各林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植硅体碳与有效硅质量分数之间无相关性;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1.15~1.47 t·hm-2,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土壤的植硅体碳储量占有机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0.80%~1.50%、0.73%~1.10%、0.36%~0.67%,占比较小.[结论]受土壤理化性质、淋溶作用等的影响,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在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植硅体碳储量占有机碳储量的比例较小,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植硅体碳较其他形式的碳更加稳定.从时间尺度上来讲,植硅体碳汇是森林长期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王霞; 胡海波; 程璨; 张帅; 陈建宇; 卢洪霖
    • 摘要: 【目的】研究北亚热带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植硅体碳(PhytOC)质量分数及剖面分布规律,探讨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的差异。【方法】以江苏省句容市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0~10、10~20、20~40、40~60 cm分层取土壤样品,测定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并估算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结果】土壤有效硅质量分数为45.7~153.3 mg·kg−1,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各分层之间有效硅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有效硅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幼龄林和成熟林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和植硅体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中龄林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林龄之间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植硅体中有机碳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而各土层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植硅体碳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比值(PhytOC/TOC)为0.36%~1.49%,大致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之间PhytOC/TOC差异不显著,但各林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植硅体碳与有效硅质量分数之间无相关性;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1.15~1.47 t·hm−2,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土壤的植硅体碳储量占有机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0.80%~1.50%、0.73%~1.10%、0.36%~0.67%,占比较小。【结论】受土壤理化性质、淋溶作用等的影响,植硅体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在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植硅体碳储量占有机碳储量的比例较小,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植硅体碳较其他形式的碳更加稳定。从时间尺度上来讲,植硅体碳汇是森林长期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