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
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

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无锡
  • 出版时间: 2011-10-11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江苏省人民政府

会议文集: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人类的活动,大面积的天然湿地消失或退化.以前除了用于复垦,疏浚的材料一般被处理掉.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做了很多尝试开发利用疏浚材料.疏浚材料可以用作各种有益的用途,包括创建湿地与相关改造工程.本文介绍了介绍了使用土工布管创建并改进湿地的四个案例。包括美国和荷兰的几块湿地,湿地的设计是几个方面的集合,包括水文(水分平衡、潮差和波浪力),地貌特征。设计地点的选择是基于以下因素:地理位置(与清淤地点的距离)、水深、流体力学方面、生物方面(对区域底栖生物、鱼类、和其他敏感物种的潜在影响);环境状况(对水质和污染物在现场残留的潜在影响);岩土方面(这可能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的施工难度的问题);以及其他方面(考古学的资源、美学、管辖权问题,等等)。堤坝结构及湿地改进计划是创建湿地的必要部分。堤防结构工程的关键功能包括:湿地流量调节,消浪、促进沉积和土壤保持。
  • 摘要:伊朗高原拥有山脉、山麓、高沼和沙漠等地貌,这一特征使得伊朗形成了自己的微型栖息地,尽管它处于全球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北纬25°-40°).该区域拥有不同的气候区,极寒和极热、干旱与潮湿气候并存.不同的栖息地、不同的高度和位于国土北部和南部的两大海域创造了包括泥炭地在内的多种湿地.本文旨在介绍伊朗的泥炭地及其所面临的威胁、挑战和修复计划。总体而言,伊朗的泥炭地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包括:所有利益相关方缺乏有关泥炭地价值和功能的知识;区域的干旱时间和气候变化为满足用水需求排干泥炭地,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项目发展,过度放牧,采矿向泥炭地中排放污水等。
  • 摘要:近几十年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及其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高原的岩石碎屑的沉积和牲畜的践踏改变了泥炭地的水文学特性,使渗透性泥炭沼泽转变成表面径流泥炭沼泽.在过去的50年,由于泥炭地被大量排水,湿地退化加剧.排水虽然增加了植被生产力和载畜量,但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却远胜于此,加剧了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生产力降低以及加速了气候变化的进程.文章介绍了该地的形成、发育和退化,并指出了生态环境修复的几点措施:开展泥炭地调查、监测与评估,加强泥炭地保护与恢复的科技支撑、加强管理能力建设、转变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思路、发展现代畜牧业、争取建立若尔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 摘要:在"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计划(简称汇丰Ⅱ期)支持下,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上海办公室(Shanghai Office)基于对上海特大型城市饮水安全的关注,及其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和社区生活污染问题必须尽快解决的需求,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综合评估,选择黄浦江上游淀山湖区域的大莲湖社区作为示范项目启动区.大莲湖湿地恢复示范工程的实施是特大城市上海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的需要,上海市城市建设和生态保障协调发展的需要,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上海“世博会”打造“生态世博”的重要抓手,落实《上海市青西地区总体规划(2005-2020)》的需要。目标是建立社区参与式湿地恢复与管理机制,保障湿地恢复工程的长效运营;建立湿地有机农业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机产品;重构湿地生境多样性,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植被,重建健康水生态系统;发挥湿地“地球之肾”功能,处理过境废污水,改善水源地水质。通过辨识上海水源地面临的主要压力,探索社区参与式水源地保护范式。
  • 摘要:太湖西半部湿地因蓝藻爆发和水污染严重而受损严重:生长良好的水生植物区面积减少120km,根本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后围湖造田(鱼池)、水污染严重、不合理养殖水产和收获水草.特别是西部沿岸湖滩减少失去强有力消除蓝藻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太湖富营养化、蓝藻爆发越来越重,藻类多样性明显减少.太湖水污染、富营养化的危害在目前主要表现在蓝藻爆发及其大量死亡期,危害为藻毒素、造成"湖泛",影响水源地、环境安全等.太湖西半部修复和发展湿地包括:减轻直至消除蓝藻爆发,改善水质,保护修复以水生植物为主的生物区,改善生物多样性,壮大生物群落(种群),调整生物结构。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和发展规划。有一定超前性,创造性和有可操作性。工程技术和保障措施结合,也包括机构、法制、资金、群众参加与监督、加强科研等、减轻直至消除蓝藻爆发、改善水质、修复和发展水生植物区。
  • 摘要:作为五濑河(一级河流)的支流,山月溪(Yamamki)流经日本的富崎市高千穗.这是一条典型的山间溪流.然而由于2005年9月猛烈的台风引发的山洪灾害,严重地摧毁了山月溪.灾后恢复这条溪流时充分地考虑了自然环境.这个项目运用了河流恢复的最新理念和理论.所以它将是日本山溪恢复的非常先进的案例.研究还发现影响植物覆盖度的主要因素是河岸森林、河道加宽比率和坡度。河岸森林通过减少日照来影响植被;河道加宽比率过大将会减少洪水期间水流深度,从而降低河床剪应力,造成沉积的积累,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此外,在正常水位时由于河面宽度不稳定,加宽比率增大,河流的陆地空间也越大,有利于植物生长。根据此项研究,河道坡度与植物覆盖率是正相关。但是,根据数据分析,与河岸森林和河道加宽比率相比,河道坡度不是主要因子。河道坡度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未见清晰的机制,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河流的中下游,河道宽度增加比率会增加自由度,会建立较高多样性的栖息地,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然而,此法是否适用于山溪尚不得而知。所以本案例山月溪的研究是有用的。山溪的典型特征是含有步池结构与河岸森林。它附近的植被会成为茂密的河岸森林。所以溪水中的植物对水道环境和河床结构的影响尚不明晰。此问题只能留到未来解决。不过在人口密集区域,从利用水岸环境和景观的角度来看,应当控制溪水中植物生长的趋势。所以建议,在未来进行山溪恢复项目时有必要适当加宽河道并沿着河道营造河岸森林。此外,在中下游为控制河中的植物,重新营造河岸森林也是一种备选的方法。
  • 摘要:湿地公约决议X.31在促进公众对生态农业概念的理解方面(如多功能性)发挥着极其巨大的作用.管理适当的水稻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栖息地,而大范围、高强度的农业活动却会导致湿地的丧失,在高度发达的地区尤其如此(Yoon,2009年).合理的稻田管理措施给社区带来的益处不仅体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其在保护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利用的原则,如管理水流以使稻田与自然湿地相连通、最低限度地使用化学药品、保护目标物种等。
  • 摘要:第11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为了渔业的明天 湿地支撑着渔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湿地,就是保护鱼类的家园,就是保护人类的食物来源."湿地是鱼类的家园,可持续的渔业发展依赖于健康的湿地.滨海湿地是很多海洋物种的繁育场所,温带海岸湿地支撑着海产养殖;内陆渔业,包括捕捞和水产养殖,当然也同样需要依靠健康的湖泊、河流和库塘,鉴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控制水域污染,提高管理水平。在摸清湿地渔业资源本底状况的基础上,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采用生物与物理措施控制湿地水域污染,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高东北地区鱼产量。
  • 摘要:佐渡市政府通过为农民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他们开展各种生态友好型农业活动,并为他们颁发“此稻米出自与朱鹃共生的村庄”之类的证书。这一举措受到了农民和消费者的欢迎,因为农民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而消费者也能买到更加清洁、安全的稻米,同时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友好型稻米生产迅速发展,佐渡市水稻田也成为了朱鹃优良的栖息地。佐渡市保证将继续在美丽的乡村推动可持续的与朱鹤等生物多样性共生的生态友好型农业。
  • 摘要:朱鹮也叫朱鹭,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由于肆意捕杀和环境恶化,栖息数量急剧减少.60年代以后,朱鹮在俄罗斯远东和朝鲜半岛相继灭绝.在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只朱鹮也于2003年死亡.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朱鹮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但到了1981年,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7只朱鹮(2对成鸟,3只幼鸟),由此开始了朱鹮的保护工作.之后,在政府和居民30余年的努力下,现在,中国朱鹮的野生种群已经达到800只,人工饲养种群也达到800只。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9月,中日启动了新的5年合作项目一“人与朱鹮和谐共存的地区环境建设”项目。项目点包括陕西省汉中朱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陕县和河南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个地区,项目活动主要涉及开展有关朱鹮保护及野化放飞的培训、提供器材、完善饲养设备、开展有机农业等居民参加型示范项目、面向群众开展环境教育等。并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促进中国朱鹮种群发展的同时,建立一个人与朱鹮和谐共存的地区建设模式为本项目的主旨。
  • 摘要:日本艾礼富公司建于1968年,公司在1988年成立了自己的试验田,开始从事可持续农业的相关工作.自2006年以来,公司已经拥有了"低农药大米(公司自己的品牌米)".2008年多样性保护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建立了商业和生物多样性动议。这一动议的目的是加强公司在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目标中的作用。本公司因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积极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视,被邀请签署了领导宣言,之前有其他42家公司已签署。文章还介绍了该公司湿地保护的起点,以及开展的项目,比如为了积极示范该项目,公司在北海道的惠庭市种植了1000平方米的水稻田。通过与农民的合作,公司检验了冬季灌水水稻田这一方法(相对传统方法更长的淹水时间)是否真正适合日本最北部地区,北海道的环境。在过去的100年间,北海道的湿地迅速减少,减少的速率和数量都是日本最严重的。冬季灌水水稻田项目的重要目的就是利用湿地的功能,恢复北海道生态环境,另外与为公司提供大米的农户签约,建设生态友好型水稻田项目。
  • 摘要:环境友好的庵东镇浙江省庵东镇一带拥有亚洲最大的海涂,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曾经是许多候鸟飞来越冬的地方.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候鸟的身影逐渐从这里消失了.近年来,中国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食品安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发展与人类以及环境和谐共存的农业,就成了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全国各地也开始摸索各种各样的做法.文章介绍了作为中日合作进行环境保护的的庵东镇、当地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和家庭层面的养虫育人以及居民共同参与环保运动等内容,分享中日合作下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成功经验。
  • 摘要:湿地水质的监测可用于解说现存的条件,探测趋势和/或确定水污染的原因或来源.现已查明,波尔格达湿地流域内草地、沼泽地和水体产生剧烈变化的原因是这些地块被商业使用了.波尔格达流域水体在保持自然平衡和自然与人工环境增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探明了湿地及其周边地区水体水质的变化.文章通过对河流沿途取得8个采样点,通过EC/ph仪器分析样品的导电率和固体溶解量,发现其中的关系,指出快速的城市化、人口增长、工业化、土地利用方式和环境退化直接影响到水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分布。水体中盐度的变化直接与降雨和波尔格达河流域的水流方向相关。盐度的入侵是最重要的流动特征,它维系着水体的水质。盐度入侵和植被耗竭威胁到当地的稀有物种的生存。动植物的退化是不可挽回的,会导致食物的耗竭,干扰它们的生命周期和繁殖。当今许多本地的稀有物种(鱼、爬行动物和鸟类等)受到威胁。
  • 摘要:湿地在保持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综合生态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些年日本很看重湿地的恢复.洪水的脉动对人工湿地和天然的洪泛平原有很大的影响.Azame-no-se是人造洪泛平原湿地,位于松浦川中游,于2004年启用,目的在于分洪,并保持生态功能和恢复松浦川的生物多样性.本研究说明了松浦川和Azame-no-se人工湿地在洪水后营养物和初级生产者的变化,指出了不同地点由于生境的差异,它们的变量亦不同。此外,湿地表现出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
  • 摘要:让白鹤回归野外2005年9月24日,成千上万人聚集在东方白鹤的故乡丰冈目睹5只人工饲养的白鹤被放归野外.文章介绍了关于东方白鹤在日本如何绝迹,它们的回归自然,创建丰冈生态谷,通过生态修复,自然、文化和社区的恢复,实现了生态多样性的回归,丰冈通过保护环境尤其是生物多样性以强化人类福利。重要的是创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项目比如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这些项目能将人们聚集起来,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这对其他地区有借鉴意义,通过大量的努力,丰冈的湿地生态系统已经恢复,生物多样性重新建立,有各种鱼种,青蛙,昆虫,同样有白鹤。但是,不仅仅是生物重新回到湿地和湿地类的生态系统中,而且人类本身,尤其是小孩也回归了。这是引以自豪的一件事情,正在推广各种环境教育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孩子能够熟悉湿地和稻田,了解各种生物。并且坚信提高孩子在这些问题上的关注是以后工作的关键。
  • 摘要:世界上的湿地都受到人类影响的威胁.对湿地进行可持续的和合理的利用已经是当务之急.合理利用的原则需要运用综合管理的方式而不是单纯资源管理的方式,后者的重点在于资源.本文的重点在农业活动,历史上农业活动对河流、湿地和下游的湖泊的质和量有重大影响.在进行河流的综合管理时必须了解农业活动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对河流、湖泊影响的可能后果.这一步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四种场景下的综合管理方式(包括浅绿色管理、深绿色管理、放任自由式的管理和普通的管理等)对流域环境生态系统的不同效果,这些场景告诫了利益相关者,帮助他们做出决定。利益相关者可以自由地采纳这些场景的不同部分构成新的场景。参与者可以对这些场景进行研讨。如果接受并作为一项计划,该场景就是处于执行的轨道中。实施一个计划可能会影响其他的生态系统,该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流域,而是整个地区。
  • 摘要:内陆水中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重要了.由于"洪泛平原"内的生物多样性比其他的生境高,近年来世界各国重建洪泛平原的项目日益增多.但是重建洪泛平原的基础知识十分贫乏.所以十分重要的是认真核查科学监测与评价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物多样性.水质是洪泛平原主要环境参数之一,对于洪泛平原的生物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案例研究之目的是核查人工重建的洪泛平原(该平原名称“Azamenose”,位于日本松浦川)内水质季节性波动,并对该洪泛平原内水质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内水质随着松浦川发生不同的波动。内营养物含量在洪水后有很大的增加,特别是水塘区域内不同的调查点季节性水温波动各不相同,另外洪水和水生植物对水质也有很大影响。
  • 摘要:国际非政府组织瑞尔(RARE)在中国的机构发起7项活动避免当地社区的破坏性的捕捞,以保护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高度濒危的候鸟、水生哺乳动物以及那里的其他物种).瑞尔-中国机构有机会坚定地改变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内5万多渔民和20万社区成员的行为.让渔民参与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减少他们的渔获量,遵守禁渔区的规定,不使用破坏性的捕鱼方法,但作为交换向他们提供使用保护区部分地方的自然资源专有权.社区成员将支持捕鱼协议,参与捕鱼协议的监督与执行.在瑞尔机构支持的头两年,扩大活动的规模,使得保护区内所有的人,大约25万渔民参与.另外还有社区近200万人参与.可以预期,在每一个地块由于减少了过度捕捞和采用安全的技术,鱼的数量、多样性和健康状况会有可量测的提升。然而尽管有7个保护区在进行保护,但资源的过度利用仍是严重的问题。有些大量的破坏性很大的捕鱼作业仍在进行,鱼的资源越来越少。由于政府多部门对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管辖权被分割和重叠,使得管理这些破坏性作业的工作十分困难。通过合作管理的方式,有步骤地让相关的社区和政府代表参与工作,协助自然保护区执行捕鱼协议,接受减少破坏性捕鱼的条例。至于什么类型的捕鱼是允许的,谁有捕鱼权,禁渔区位置和谁来发布等,将征得社区成员的同意,他们在监测条例的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圣马丁岛位于东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和中亚鸟类迁徙路线上,同时是全球几种濒危涉禽的迁徙之路上的"垫脚石".在该岛共记录到120种鸟类(留鸟77种,候鸟43种),其中18种可能在局部地区被列为受胁物种.2006年,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和黑腹燕(Sterna acuticauda)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这项工作背后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鸟类的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的认识,并创建一个适合鸟类生存的良好环境。要贯彻落实ECA所制定的规则需要专门控制狩猎、杀戮、网捕鸟类,需要保护好海滩、沙丘泻湖和红树林栖息地(湿地),而控制旅游人数是主要管理的方面。活动的实施主要通过定期巡逻和通过会议、培训、宣传、标语等活动提高认识来保护栖息地。同时恢复湿地鸟类栖息地所需的相关物种。生物多样性保育团体和各利益相关者的会议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保育团体成员和利益相关者在这次活动中提升对鸟类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知识提升和实践发展的认识。保育团体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需要通过不同的和相关的活动进行协调。
  • 摘要:有机氯农药的广泛使用使有机氯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这些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急性毒性;它们的慢性毒性是由于这些物质在环境中的高残留.由于有机氯农药的脂溶性,它们主要积累在受影响的生物脂肪组织中,然后通过食物网生物放大(Cid et al.,2007).在鸟类中,这些化合物不会直接影响肉食性鸟类,但会间接影响这些鸟类的繁殖,文章经过采样和化学分析,发现了不同鸟类中有机氯的积累量的差异,指出大部分有机氯农药己经被泰国政府禁止使用,但是在这些地区的鸟类体内仍然可检测到。在留鸟和迁徙鸟类体内富集的化学物质是源于Bueng Boraphet湿地还是其他地区,仍需要进一步确认。
  • 摘要:从本质和影响而言,气候变化是一个跨领域问题.在尼泊尔,气候变化对于脆弱社区的主要影响是生存条件和基于自然环境的安全网络的恶化.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会对生态保护、自然资源管理、食物安全和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南北方和不同海拔的地形各异且居民分散,上下游的联系就非常重要.这也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方法以满足生态系统管理和适应性支持.因此尼泊尔的国家适应行动计划设想在流域和景观层面建立一套适应性方法,并通过提供更多的技术、新方法和案例来增强脆弱社区的能力.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气候变化的影响本质上是互相交叉的,对不同部门间的影响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对于居住于尼泊尔脆弱和重要流域的贫困和边远地区而言,气候变化的影响会更为严重。尼泊尔的农村生计同时依赖于社会和自然,加强两者的内部关联性是不避免的。因为生计条件恶化和自然资源受到威胁,社区的恢复能力较低。塑造社区恢复能力的综合方法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由于尼泊尔特殊的地形,人们从高处往低处的迁移,以及加强上下游联系的比较优势是必不可少的。
  • 摘要:堪察加地区是俄罗斯管辖领土的一部分,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面积约472,230km2.该区域从西南端到东北端全长1800km(从50°50′N到65°N).堪察加地区包括堪察加半岛、大陆部分和一些岛屿.该地区约有14,000条大小河流和溪流以及112,000多个湖泊.堪察加半岛上沼泽总面积约为34,000 km2,大陆部分面积不明.在20世纪末,堪察加地区形成了系统性的保护区域。该区域的主体是由60到90年代形成的22个庇护区组成。该地作为水鸟停歇、繁殖、换羽的重要场所也受到很好的保护。20世纪90年代,堪察加地区乃至整个俄罗斯低迷的经济形势对堪察加地区庇护区的保护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偷猎横行,特别是富人以及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参与其中。一些庇护区就此被迫撤销。1994年,俄罗斯包括堪察加4个湿地在内的35个湿地被认定为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90年代,堪察加北部地区的这4个湿地都因领导人的决策而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新任政府却完全忽视了对它的保护。现在堪察加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域的整体性已经遭到部分破坏。这些庇护区的命运取决于当地政府高层的决策。但其只是声明不需要建立新的保护区域。显然,其做出这个决定与堪察加地区海岸带上的石油、天然气的大量开发有关。
  • 摘要:在无锡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围绕"湿地与人类福祉"这个主题,共同探讨亚洲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自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湿地公约》以来,人们对湿地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已从最初的关注湿地水禽栖息地保护,发展到今天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这是公约对全球生态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和储碳库,在生态系统保护中至关重要,中国已经采取措施将湿地保护制度逐步健全、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湿地科技水平有效提升、宣传教育丰富多彩、交流沟通日渐深入。中国将继续深入合作、加强湿地保护和资源利用。
  • 摘要:自1971年湿地公约建立以来,转眼40年过去了.在此期间,"环境保护主义"被定义为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社会思潮,并在21世纪成为一种全球力量.但即使这样,"环境保护主义"并未成为世界各国政策的固有部分.湿地保护也并未被政治家们所普遍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湿地保护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在有限的国土开发空间中,湿地在土地利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笔者希望能呼唤起全社会对湿地保护的共同关注与认知,进而促进决策者的观念转变,并最终推动有利于保护湿地的法律体系的形成。未来的国家安全,将越来越依赖于生态的安全。生态的退化会不断放大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水污染与人类疾病、湿地丧失与物种灭绝、滩涂摧毁与渔业减收,沿海红树林的破坏与人居安全风险等等。生态破坏问题的积累,也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 摘要:在世界所有地区特别是亚洲,湿地正在加速丧失和退化,湿地提供水、食物和纤维以及缓冲洪水和补充地下水的能力在降低或减少,使人类面临的挑战变得更为严峻。在努力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过程中,湿地通常被破坏和退化,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性对保证供水和粮食安全的价值却往往被忽视,这确实是一个悲剧。在许多方面,湿地都处在“前线”,承载着不断增加的发展压力。湿地保护与恢复也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以减缓气候变化以及增强人类对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的抵御能力。湿地国际也积极推动保护东南亚残存的原始泥炭沼泽森林,防止二氧化碳排放,还将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采用类似的方法开展红树林保护和恢复。
  • 摘要:亚洲湿地论坛既不是一个政府间会议,也不是一个学术会议。它一贯致力于不同利益相关方、如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家、非政府组织、居民、企业、教育工作者甚至儿童间相互交流。湿地的保护需要不同部门间的合作。例如,在太湖治理中,首先是地方的积极性。但必须得到不同专业的支撑,如自然规划、法律、资金、教育、水文、水质、动物、植物和生态系统等。然而专家们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的专业领域,常常忽视其他部门的工作。事实上,不同部门很少能有机会关注和意识到其他部门所做的工作。相信亚洲湿地论坛在国际层面能提供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湿地公约”是1971年通过的。那时,管理部门和环保团体经常处于对立的关系。大多数研究人员不关心实际问题。企业被视为环境的污染者。赞赏前几届亚洲湿地论坛所产生的影响,2005年“湿地公约”第九届缔约方大会通过了9.19决议,即‘区域湿地研讨会对有效执行“湿地公约”的重要性’。它鼓励亚洲湿地论坛作为单一平台,将从事亚洲湿地管理各机构聚集在一起,交流信息和经验,学习好的做法,讨论跨界问题,并建立区域网络。该决议也盛赞召开这样的会议帮助国家、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专家、科研机构和私营部门之间建立伙伴关系。为此,希望这样一个区域论坛能传播到亚洲以外的其他地区。
  • 摘要:日语"Satoyama"是传统农林生态系统,是指人类居住区周围的区域,它是由水稻田、灌渠、农田、次生林、草地、近海海岸和盐田所构成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处于自然和人类居住区相互作用的这些独特环境或传统农林生态系统有许多不同叫法,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被称'kebun'、在韩国称'mauel'、在菲律宾称'muyong'、在斯里兰卡称'owita'、在柬埔寨称'srair-chamkar'、在西班牙称'dehesa'、在法国称'terroirs'.这样的景观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性,以适应当地特殊的气候、地理、文化和社会经济条件。然而,在可持续性角度它们具有同等价值。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一致,传统文化实践具有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的特点。传统农林生态系统动议被认为是潜在、有用的工具,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为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社而受人为影响的自然环境,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届缔约方大会决议)提及“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在今年7月召开的亚洲湿地论坛通过的“沙巴行动宜言”中强调了加强合作,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和其他动议。在无锡亚洲湿地论坛上,要分享传统农林生态系统动议和传统农林生态系统动议国际伙伴关系建立和远景,包括与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组织共同探索如何加强协同和潜在的合作。
  • 摘要:本文重点是介绍英国野鸟与湿地信托基金会(WWT)的工作情况、湿地中心的价值与管理以及与湿地的相关性.野生鸟类与湿地信托基金会是英国专门从事湿地保护的组织,以造福全世界野生动物和人民.该组织由多才多艺的保护主义者、运动员、广播员、作家和野生动物艺术家彼得·斯科特爵士于1946年建立.毫无疑问他是同时代人中最远见卓识、最有影响力的保护主义者之一.文章对创办者的理念和基金会的宗旨进行了简要介绍,湿地对于所有的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给我们许多极为重要的效益。上个世纪这些效益的半数已经丧失或破坏了。它们是我们星球上最多样化的、最有生产力的栖息地;它们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能防洪和保护海岸、保护人民。但是人口增长的需求和随之而来的发展的压力、连续的气候变化使这些威胁不断增加。野生鸟类与湿地信托基金会定期地把自己在设计、建立和管理湿地中心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在湿地保护、恢复与建立、物种保护和教育方面的技术通过保护与咨询服务传授给英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项目。另一个全球适用的湿地效益是湿地水质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人工湿地,但功能与天然的相同,成本效益好,是能源消耗低的净水系统。此外,除提供淡水外湿地还提供食物、纤维和燃料;湿地储存水,支持生物多样性和营养循环,提供文化、娱乐、教育和精神方面的效益。野生鸟类与湿地信托基金会在自己的中心建造了13个运行良好的处理系统,以处理游客中心的污水、野禽池的污水和进入基金会湿地保护区的水。
  • 摘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以潜在地改变可利用的净初级生产区面积,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影响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由于数据量和所需阐释说明的量巨大,以及景观交替所影响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信息量的缺乏,因此要监测和反映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困难.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代价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做法已成为日益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本文中,该研究主要完成两个目标:评估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探究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如何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以保证类似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管理。然后文章介绍了该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生态系统服务,并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了的影响。
  • 摘要:现在几乎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危机.目前有一些活动和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集水,保水和回收水的方法.湿地重要性在于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可以起到维持自然平衡,但是公众并没有足够的意识到.湿地并不只提供水资源,还为人民提供食物,药品,娱乐以及帮助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文章认为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宣传教育,比如学校、社区、俱乐部等,让民众广泛认识到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提供食物,存储碳,调节降水,存储能源和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这些好处对于人类未来安全是必不可少。对于人们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人群。湿地在人类诱导的全球气候变化下是十分脆弱的,但是如果管理得当,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以此依存的生物多样性也可以在缓解气候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这将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气候变化,通过湿地在确保水和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
  • 摘要:中国水环境的急速变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东苕溪河是太湖最大河流之一,具有从高山溪流到低地河流的多样化栖息地环境,对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出发点,确定该河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并找出人类活动对于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其中,采用了遥感数据分析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变化。
  • 摘要:本研究目的是以泰国北方选定河流为对象,应用环境教育、生物指示物以及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水质监测.本项目在2010-2011进行.选定清迈南奔(Lamphum)流域的当地民众和在校学生作为水质监测队伍的主要成员.通过培训,监测成员分别承担包括宾河(Ping River)和里河(Li River)在内的各条溪流(河流)的水质监测任务.监测前,对社团成员和学生公开培训2天,使他们了解何为水环境、水质的重要性以及河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成分间的关系,建立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 摘要:湖泊和湿地正受到来自严重污染的工业废水、城市和农业污水的威胁.这些问题在新兴国家尤为突出.这使基本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减少或降低,例如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娱乐等.在中国,几个湖泊面临着这些威胁,如:太湖、巢湖、滇池、鄱阳湖、洞庭湖和乌梁素海.快速的富营养化使得水生植物大量生长,例如香蒲和常见芦苇,一方面,因为降解过程和过量有机沉积物造成的厌氧环境给湖泊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富营养化也提供了利用湿地净化棘手的非点源污染水体的机会,同时增加了当地居民通过收割带来的收入,必须记住,湖泊修复众多方法中,通过收割植物去除营养盐仅仅是其中一种。在湿地中,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并且不能说收割水生植物就一定能提高水质,但是可以肯定它能减少浮游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盐。修复的执行者应该考虑这些,同时很好的监控他们的修复过程。综上所述就是不要将湿地仅仅看做“荒地”,它同时也是许多生态服务的提供者。这些服务中的一部分就是废水处理和提供有价值的原材料。
  • 摘要:太湖是中国第三淡水湖,坐落于中国高人口密度,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长三角区域.尽管太湖流域仅占中国领土面积的0.4%,其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3%,但带来的经济收入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占省收入的15%.太湖还为上海,苏州,无锡,湖州等城市提供饮用水资源.随着当地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迅速消退,从而导致了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为保护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首先针对河流中下游提出一些建议:通过分离板避免航行干扰以保护浅水区域。河流修复诸如建立栖息地(种植水生植物),有利于鱼类多样性提高,在下游保留或重建没有航运的渠道,以阻止淡水生态系统的逐步恶化,维持人类宝贵的生态资源。
  • 摘要:大气中温室气体和悬浮物质的浓度改变、下垫面情况的变化以及太阳辐射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改变了气候系统的能量平衡.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1970年至2004年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了70%.印度的预测结果是降水和温度的总体趋势是上升.从降水的空间分布来看,印度西海岸和东北部的差异会进一步扩大.根据预测结果,除旁遮普、拉贾斯坦邦和泰米尔纳德邦降水会有小幅度减少外,整个印度夏季季风季节的降雨将会增加20%.针对湿地由于气候变化遭到的破坏,文章建议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碳固定在湿地中。重建湿地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计。提高有关水、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关联性的意识。鼓励公共和私人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促进多方合作。为可持续湿地管理提供积极的激励因素,充分发挥湿地在气候变化适应和缓解方面的作用,例如为湿地管理情况改善的地方社区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以应对气候变化。
  • 摘要:泥炭地是陆地生物圈中最大的碳库,其包含的碳数量是世界上所有森林系统所含碳数量总和的两倍.泥炭地退化导致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高达30亿吨,大约是全球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所导致的排放量的40%,其中70%都来自于东南亚的热带泥炭森林.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其它所有热带森林退化和砍伐所导致的排放量的总和,本文分析该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并介绍解决泥炭地退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闷题的最新工作进展,包括制定导则以减少在泥炭地种植油棕的影响、修复退化泥炭沼泽森林以及预防泥炭地火灾,东南亚的热带泥炭沼泽森林还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上黑猩猩种群最多的栖息地。该生态系统中还拥有一些特有植物物种,但数量正在逐渐减少。长期而言,对这些全球重要的泥炭森林进行可持续管理可以支撑这些物种。通过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保护其全球性的关键生物多样性以及采取措施控制这些区域的发展,将有助于这些国家履行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义务。
  • 摘要:脆弱的高原湿地覆盖着青藏高原的广袤地区.青藏高原上高原湿地的类型包括滨河湿地、湖泊、浅层冻土湿地、淡水沼泽和芦苇沼泽.气候变化是影响众多高原湿地存在的威胁之一.目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冰川融化和冻土退化(Farrington 2009).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最终将会如何影响青藏高原的湿地.目前来看已经显现的影响包括:因为冻土退化和消失,青藏高原上浅层冻土湿地和湿草甸的面积正在减少。随着冻土的融化,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下渗加剧。过度放牧、冻土消退和其他气候变化影响使得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草场严重退化。草场退化迫使游牧的牧民每年更长时间地占领修复能力更大的湿地草场,从而进一步导致湿地的退化。在一些极端案例中,由于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所形成的沙丘可能会对一些高原湿地产生威胁。
  • 摘要: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湖泊、河流及海洋的水位往往是冬春低、夏季高,这种季节性水位自然波动,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植被,并形成了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维系了良好的水环境质量.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湖泊、河流的水位季节性自然波动被打乱,有些甚至是反季相调控水位,加之湖泊水体污染及过度渔业养殖等,湖泊湿地植被呈现严重退化趋势.因此,修复重建湖泊湿地植被,除了控制污染外,可以通过调控水位、改善水下光照而实现植被恢复.水下光照与水深呈反比,而与水体透明度呈正比。水体透明度受水中浮游藻类生物量、浮游动物生物量、悬浮颗粒物以及色度等因素影响,如同控制大型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一样,改善水体透明度往往比较困难或者尚难在短期内实现。但是,对于很多湖泊,季节性调控水位往往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在多种水生植物种子库尚存的湖泊湿地,通过调节水位,既可以促进湖泊湿地水生植物萌发和生长,又可以抑制沉水植物的快速生长和爆发,维持水生植被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水质。
  • 摘要:东苕溪——作为最大的太湖入湖河流,位于东经119°28′-120°08′和北纬30°05′-30°57′,其上游由三个主要支流组成:北苕溪、中苕溪和南苕溪.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环境日益退化已成为太湖流域内突出的现状和难题.在航运发达的河流,船行波对自然河岸的侵蚀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经过研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几点具体建议,包括:对于目前生物多样性仍保持较好的,“hotspot sites"重点保护,严格控制影响其多样性的不利因子,坚决不走重复路、等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后再从头治理;对于已经受到破坏和正在被破坏的河段,应致力于河道整治与修复,例如对生境的再创造(深潭与浅滩的构造)从而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境、恢复生物多样性。
  • 摘要:水稻田决议根据韩、日两国在2010年名古屋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COP10)的共同倡议,国际水稻田湿地保护决议(官方名称"提高湿地系统内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被本次参会各方一致接受.一些非政府组织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问题在水稻田领域的重要性,它们认为发挥湿地的农业功能不仅有消极作用还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同政府一起,不懈地审视这项决议所涉及的内容.最终,这项努力诞生了具有合作精神的提议和全体一致的认可.文章介绍了该决议的有关内容并指出目前的执行情况,为保障水稻田决议的实施举行圆桌会议、2举办水稻田决议专题研讨会、周边生态观察计划、自然恢复活动竞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国际重要湿地登记国、通过授权或委托企业,使其协助恢复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等。可以预见,作为湿地系统内的水稻田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宝贵食物来源的稻米和作为表现重要文化样态的水稻田,这些对于亚洲当地人而言,未来与有关人士合作期间将做为可持续资源加以利用。
  • 摘要:水稻田构成了经人工管理的湿地栖息地,支撑着极为丰富的动物和植物群落.对稻田的长期生态学研究显示,在不影响稻田产量同时维持稻田一系列重要生态功能包括害虫自然控制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持续地水稻生产.水稻在种植面积和维持迅速增长的亚洲人口生命方面是亚洲最重要的农作物.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为了养活这些人口,水稻产量需要增加20%。目前,几乎不受监管的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威胁着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以及人类健康。最近出台了一系列动议,试图减少农药在稻田中的使用。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类似的过度使用农药事件证明,对农民进行教育可以减少不可持续的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并减少虫害爆发。然而,大部分教育计划本身难以为继,特别是考虑到现代企业雇佣的最新通讯和广告策略。本文呼吁更加重视以社区为基础的措施并适当管理农用化学品,以帮助消除日益严重的农药过度使用问题。
  • 摘要:当前全球范围内推动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突出表现为水稻田领域管理.这是湿地公约(1971年)和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签订后积极贯彻执行的结果.然而,水稻田湿地领域需要更多具体的保护措施.现在的情况是,在亚洲与水稻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其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是不够的,在亚洲,人工湿地范畴的水稻田公认地受到威胁。这种冲突与水稻田的利用和管理有着密切联系,在水稻田发展受限制的区域和来自发展压力的不足要求更可靠的稻田管理方式,下面基于法律和体制层面建议如下:为达到保护遗传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从而保护水稻田生态系统:为谋求人类最大利益的福扯,保护各类自然资源,如植物、昆虫和动物,自然界和土地:应避免水稻田用途改变,如发展房地产、水产业、旅游休闲地以及取消和耗竭农业资源等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管理计划制定后应被当地政府立法机构或行政委员会或村委会接受,从而在法律层面上得到认可。
  • 摘要:中国湿地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双重威胁,比起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形势更为严峻.北京是典型的缺水型城市,人口过度扩张导致缺水日趋严重;上海则是另外一种状况,地处长江出海口却无水可用,数次花费巨资上移取水点仍无法摆脱水质污染困扰,最后的水源地青草沙水库号称二类水质,然而如果加上氮、磷指标,水质立即降为劣五类.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介绍了自己对于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几点遐想,表示知道了湿地威胁症结所在,就可以把厕所作为从源头治理的着力点,而无水卫生厕所就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无水卫生间俗称早厕,代表了人类卫生文明的发祥,迄今仍在全球普遍存在;水冲卫生则伴随工业化而起步,伴随城市化而发展,是构筑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石之一。早厕可以在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对湿地保护作出贡献。打开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超过60%的城市以湿地作为城市标签,城市的决策者及房地产开发商清楚地知道湿地对城市价值的提升作用,小的投入可以换来利益的最大化。当决策者及民众了解到生态卫生,健康湿地可以带来环境、经济、旅游、农业、民生和谐共嵌,为子孙后代带来福扯的时候,中国湿地发展的春天就会到来。
  • 摘要:粮食的增产,可以由扩大耕作面积,即增加人工湿地(稻田)或者提高单位面积(包括单季稻改双季稻)的产量来达到.耕作面积的扩大,可以通过荒地的开垦.填土排干沼泽等各种方式来完成.原来不毛之地也可以通过灌溉来生产粮食.这种扩大耕地面积对疟疾的流行有所影响.本文即作者近年来调查研究早改人工湿地(稻田)而导致疟疾爆发性流行,作者认为在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改变[包抬早地改人工湿地(稻田)的时候,在注意生态平衡破坏的同时,也应注意这种生态平衡失调后,导致对人类疾病流行的影响及早提出防治对策。
  • 摘要:湿地包括池塘和小溪,在其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中,其为孩子提供的教育和娱乐资源这一功能在日本已经逐渐退去.其原因不仅在于自然环境退化,而且在于半个世纪来孩子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在此期间,孩子们能在田间玩耍的活动已经下降到以前的1/3.在过去,大多数受欢迎的孩子们的活动是捉鱼和捕捉其他水中小动物.现在孩子们被过分的保护起来,而且被警告不要去水里玩耍,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参与报告显示,他们都受到此次事件的相似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小学毕业后没有诸如此类的活动经历。所有的组都显示出其生物调查的兴趣远远高于其在水参数调查的兴趣,尤其是他们享受边玩边调查水生生物的乐趣。他们都对水生物的丰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进入此河流前,他们原认为河流很脏,里面基本没有生物存在。在此活动后,他们认识到生物通过隐藏自身而生存,同时他们也注意到为数不少的外来物种的存在。虽然对研究生而言,如没有相关的昆虫学的知识,对诸如蜻蜓和蚕类昆虫之类的水底生物的物种识别是比较困难的,在只有几乎不到20种鱼类的河流中,识别鱼的种属还是可能的。虽然没有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将小组所找到的物种分类以划分其常见和稀有还是可行的。仅使用鱼类作为参数来分析静水和流水中生物差异是可能的。
  • 摘要: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由两个截然不同的流域构成:北流域较深(面积614km2,平均深度44m),和较浅的南流域(面积56km2,深度3.5m).主要的支流流入北流域,其出口只有一个,即濑田河(Seta River),从南流域的南端流出.尽管南流域平均深度只有3.5m,由于营养化,在1 994年以前几乎没有大型沉水植物存在.用声纳图像与采集到的大型植物对比的结果,把声纳固定在小机动船上,以每小时lOkm或低于该速度航行,保存声纳图像,记录GPS数据。在声纳图像改变的图面的点上(127个点)采大型植物样品,以便确认物种组成。在试验性调查结束后,于2010年10月22日、11月2日和6日开始对10个断面线的野外调查。分辨出3个类型的群落,即黑藻群落( Hydrilla)、微齿眼子菜群落和上述两种植物的混合群落。如果每年都进行这种调查,就有可能精确地预测物种的更替,从而可以减少移除大型植物的成本。此外,我们运用GIS,把调查结果在断面线上每40m间隔分辨大型植物群落,就可以在2010年秋季预测出整个南流域大型植物的生物质总量。
  •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湿地价值评估指针,以了解透过湿地保育行动产出的湿地社会经济价值.本研究融合以下四种思想体系:传统中国文化与湿地相关的部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国际上评估湿地服务价值的潮流;湿地及社会永续发展的落实.
  • 摘要:文化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一个术语,在其流行的运用中其概念经常错误.对不同区域的不同人而已,它代表不同的东西.字面上而言,词典中至少给了4条词义.《牛津高级学习词典》:文化指对文艺文学和语言的精美理解和赏析;也指习俗,艺术,社会习惯等.在农业科学中,它是种植农作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农作物或改良品种,在医学中,它指为科学研究服务的细菌培养.在本论文中,旨在凸显文化价值在湿地管理和保护以及其资源和生态服务的可持续利用(而非湿地文化本身).湿地被认为是文化价值和遗产的无形珍宝。本文将讨论一个简单的研究湿地文化价值的框架。此框架包括其有形和无形价值。本论文简单提及于2000年被接受的第一个文化价值,以及其进展。本文呼吁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诸如将社会文化价值纳入考虑的发展模式的采用;全过程中相关社区的积极参与;在全程管理中当地社区的权力下放;依赖于外部资源的社区的消减:本土知识,智慧和创新与现代开发方法的融合。
  • 摘要:奇利卡(Chilika)湖是印度次大陆最大的半咸水湖,具有四个独特的生态部分(北部、中部、南部及外部渠道),是一种独特的具有海洋,咸水和淡水生态系统特征与出海口江水特征的集合.这种混合组合赋予此湖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2000年9月,奇利卡开发局(CDA)实施水文措施(打开一个新的口),此举对生态系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濒危的(Irrawady)海豚(Orcaella brevirostris)数量的增加和可观的捕鱼量的增长.同时需要的是干预导致了外海捕鱼作业的环境风险.因为新开口导致水流增加,因而在这一水域捕鱼,渔民无法锚网或安全使用他们的非机动渔船.
  • 摘要:各国的旅游业都是经济的增长点,它不仅为居民赢得面包,而且使国家有了知名度.印度的旅游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它使得人民获得生计.每年印度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印度是文化丰富的国家,有许多湿地保护区.印度大大小小的湿地有好几百个.印度几乎每个邦都有湖泊和河溪湿地.印度有25块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被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湿地已经成为当今的首要关注。“生态旅游是环境友好的旅游”可能是保护湿地的伟大思生态旅游是全新的概念,它有两条路计划,第一条路计划是保护自然环境,第二条路计划是当地人的可持续收入。生态旅游将成为保护湿地的有效工具,它不仅在人民中传播湿地保护的意识,而且使人民敏感地接受这些自然栖息地。各种类型的湿地,不管是河流还是河口等,都可以开展生态旅游。这种旅游可以包括各种对自然友好的活动,使得游客和当地居民明白环境的重要性。这些活动有观鸟、漂流、自然漫步、划船。这种旅游己经成为保护‘世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的基本需求。湿地对于我们的环境可持续性十分重要,因为它是环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湿地对于人的生命也是重要的,因为湿地能满足人的第一需要。湿地的生态旅游有助于向游客传播湿地效益的知识,知道如何采取紧急的生态旅游促进措施为子孙后代保护湿地。
  • 摘要:在泰国已知的大多数蛏属于竹蛏所有种.它们见于安达曼海和泰国湾沿岸几个省,主要种群分布于沙没颂堪省的潮间带,竹蛏为优势种.根据该省渔业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因需求量大和当地渔民过度捕捞,竹蛏捕获总量迅速下降.已查明主要威胁是该地水污染、淤泥沉积,马蚌数量增多,以及竹蛏捕捞方式不当.竹蛏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竹蛏科,还有几个属,如竹蛏,截蛏等,渔业部门调整该地区的渔业生产。目前,当地政府己允许渔民采用蘸石灰方法收获竹蛙,这是一种原始、传统方法。当地渔民用手指敲击沙丘表面,寻找竹蛙洞,结果,一根蘸过石灰小竹棍戳进洞里,竹蛙会做出反应,从洞里跳出来而被渔民抓住。目前当地渔民、政府和相关利益方同意申报该区域为保护区。
  • 摘要:文章指出湿地是低洼、充满水分和具有生态重要性的地域;它们是陆地与水的连接区域.按照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可分为沼泽、泥炭地等,或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公约还将湿地区分为海洋或海岸湿地、内陆和人工湿地.湿地是重要的环境资源.湿地储存着水,控制洪水(特别是海岸带),地下水补给,稳定海岸,防暴风雨,有利于保持营养和和营养循环,水的净化,为许多动物和植物提供栖息地,提供娱乐和旅游机会,防止海岸侵蚀,支持渔业,为当地人民提供生计.桑德班斯被一组潮汐水道、潮滩和耐盐碱的红树林小岛分割。那里动物和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典型的海岸森林由树种寄主组成,它适应奇特的高盐碱河口条件,每天被高潮海水淹没,没有土壤侵蚀。“桑德班斯”这个名称的含义是“孟加拉美丽的森林”,还介绍了从生态或水文的观点看,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影响是水文状态的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它们对湿地有重要影响,因为湿地对水的质量和数量极为敏感。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降水量、温度状况、增加的海岸洪水和加剧的土壤侵蚀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适应气候变化上,湿地具有防护和恢复功能的红树林、珊瑚礁、泥炭沼泽可以调节气候。湿地的丧失会扩大气候变化的影响。
  • 摘要: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间,针对孟加拉索纳迪亚岛(Sonadia)和Cox's Barzar地区鸻鹬类的物候学进行了研究.开展了以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以及其他濒危或易危的鸻鹬,包括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黑尾滕鹬(Limosa limosa)为重点的水上调查.从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索纳迪亚岛上及周边七个地点共记录到了28种,12710只鸻鹬.在2010年3月南迁期间记录到最大数量的鸻鹬(26种6714只).这些地区满足湿地公约对于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1%标准的规定。索纳迪亚岛同样也满足湿地公约中对于国际重要湿地认定的许多其他要求。
  • 摘要:每年,有数百万只的水鸟往返于东亚—澳大利亚西亚迁飞路线.有些水鸟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阿拉斯加和澳大利亚南部、新西兰的筑巢地之间一年飞行24000km,这一迁徙跨越22个国家的湿地.为响应国际合作的需要,维护迁徙水鸟种群和它们所到之处的湿地,各国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建立了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合作伙伴关系,该伙伴关系认同湿地公约的"区域动议"。该合作伙伴关系着重解决黄海正在加剧的沿海湿地丧失和退化的问题,该地区对这些水鸟至关重要,保护黄海这些关键的停歇地对维持迁飞路线上迁徙的鸽鹅类鸟和其他水鸟种群将是必要的。全面了解这些湿地发挥的作用是必要的。这就需要在迁飞季节进行定期调查,观察带有彩色标志的鸟,并可以补充卫星跟踪的迁飞数据和数据记录器的研究结果。中国和韩国有些地方政府己认识到需要加强黄海沿海开发的可持续性。然而落实一直缓慢。有关科学家、社区需要加强已有的和新建合作伙伴,建立影响迁徙水鸟的决策机制。
  • 摘要:米埔内海湾国际重要湿地坐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西北新界.在内海湾的南部,它本身形成珍珠河口东部分支的深海湾顶端.拉姆萨尔湿地占地1,500公顷,主要包含4种类型湿地,即潮间带的滩涂、红树林、潮汐虾池塘及鱼塘.国际重要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路线"上,因此拥有丰富的鸟类多样性.拉姆萨尔湿地和内海湾已记录了约380种鸟类.近年来,每年冬季中期记录有约70种80,000只水鸟,其中包括35种全球性的濒危或近濒危物种以及16种超过全球或区域种群数量1%的水鸟.作者指出自从1998年第一届湿地公约湿地管理计划开展后,国际重要湿地的管理室系统就开始酝酿。该计划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提供了一个框架,介绍了该区域的保护管理方式,其划分为了核心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合理利用区和私人土地区。
  • 摘要:文章介绍了江苏在湿地保护上,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对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以后将进一步重视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强对湿地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将全省典型自然湿地、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重要水源地等重要湿地纳入保护范围,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大力开展退化湿地恢复治理,重点加强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沿海地区、长江等退化湿地的抢救性恢复:强化湿地保护法制建设,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促进湿地保护有法可依;正确处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 摘要:湿地是无锡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人民群众。近年来,无锡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湿地保护与管理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作为治理太湖的战略选择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已经建设完成了环太湖湿地等一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市己有长广溪和梁鸿两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初步形成了环太湖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新格局,为加快推进生态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积极培育可持续发展新优势,是无锡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本市将以本届湿地文化节和亚洲湿地论坛在我市举办为强大动力和新的起点,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湿地保护的成熟理念和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不断提高湿地保护与管理水平,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摘要:《湿地公约》一直围绕42类湿地开展着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这些湿地资源是农业和食品安全、林业、能源、水供给、健康、城乡居民、旅游、野生生物、贸易和交通等各领域的重要资产,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着贡献.随着公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战略计划、主题、项目、资金、规划等以顺应公约的变化并满足缔约方履行公约的需要。因此现在需要公约确定方向,以便更好评估核心主题的范围并执行中长期任务。公约秘书处当前正在探索如何能更好的帮助缔约国推进并实施与公约相关的内容,包括水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提高城镇发展水平,满足区域和地方在水供给和食品安全、能源、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里约热内卢20周年会议等方面的需求。《湿地公约》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仅仅关于水禽”,或“仅仅关于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尽管两者都是履行公约的重要部分。富有远见的公约文本自1971年通过以来,一直致力于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特别是服务于人类和全球生物的水,对于减缓湿地,尤其是泥炭地、滩涂、红树林和所有森林湿地,都是碳储存库。湿地既能储存碳也能释放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洪涝干早周期有关。气候变化将改变我们的管理。需要与生态系统服务的问题相联系,尤其是湿地食品的价值和淡水供应。采取包括湿地恢复等的有效管理,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满足人类对食物和水的基本需求。但是也需要认识到日益增长的食品和水的需求将可能进一步减弱湿地的管理。
  • 摘要:韩国环境部全力支持湿地公约及其湿地保护的目标。至此,韩国不余遗力在国内外提升湿地公约目标。在国内,韩国增加国际重要湿地,由目前指定的16处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在不断扩大中;在国外,韩国通过东亚湿地区域中心开展工作,继续落实湿地公约的目标,其中包括落实庆南宣言和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加强水稻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信无锡亚洲湿地论坛将为加深亚洲地区湿地合理利用的认识提供一个机会,与湿地公约3个目标相一致,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加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
  • 摘要:无锡是一座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享有"太湖明珠"的美誉,是中国吴文化、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发祥地.近年来,无锡的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城乡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文章介绍了无锡在湿地保护中加强经济转型、生态治理,全力推动无锡“两型社会”建设。无锡人多地少,土地开发强度大,环境承载压力巨大。为缓解无锡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压力,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无锡作出了《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的决定》和《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的决定》,举全市之力,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力度,最实的举措,最好的成效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太湖水生态,全力以赴保护和重建太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太湖生态修复。同时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太湖生态湿地保护与恢复。科学的规划是湿地建设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有效平衡的重要保证,无锡严格遵循湿地保护国际公约,牢固确立“积极保护”理念,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原则,力求以适度的投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兼顾景观、休闲、科普等综合效益,再者,合理布局、精细实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太湖生态湿地是无锡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无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构建“两型社会”重要内容。在充分发挥湿地涵养水源、净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景观、科普、休闲等多种功能,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 摘要:湿地发源于陆地与水生态系统之间,是长期水陆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功能强大的复杂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境质量的日益重视,湿地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领域.近年来,我国湿地工作者在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评价及保护和恢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湿地演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湿地形成、湿地物质循环、生态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保护恢复和资源利用,未来的湿地研究方向,湿地科学理论是湿地研究的长期研究重点与坚持方向、加强湿地国内外合作研究是丰富湿地科学理论的必经之路、强化天然湿地保护和退化湿地恢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 摘要:笔者在户外条件下教育人比在教室里困难得多,文章对于儿童湿地保护意识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到了三个策略,首先帮助你的受众建立人员联系调动他们的兴趣建立他们的默契,一且人民建立了这种联系,湿地动物就是调动人民的钥匙。这里有几种途径调动人民。亲密接触哪怕是极小的动物,促进产生惊讶感觉观察是重要的,但人们需要引导去看他们周边,你是湿地的口译、笔译翻译家,应该揭开盖子,让人们看看里面和下面是什么。隐喻是有用的“湿地是永不停业的动物餐馆”鼓励游客以湿地的一种动物的眼光设想湿地中的生活。以鳗鱼的眼光,让人去想象鳗鱼在游进和游出湿地时遇到的所有障碍围绕一种动物编故事是非常成功的战略,人们会记住故事。年幼的学生关注湿地内动物的范围和湿地提供的各种栖息地的范围。年龄大一些的学生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的因子、动植物的适应性以及动物对潮湿环境的适应。高年级的学生要完成必修的野外题目,这是课题的一部分,需要通过野外设备收集实验数据,对特定问题作出回应。湿地对人的福利有贡献。但是湿地怎样作出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在谈论什么样的湿地。社会需要人们清醒,社会需要解释他们所联系的效益。也许需要更具体地谈论所希望的湿地。最后希望可以再回到这些问题上来,共同工作,探讨出与人相关的湿地与人的福利的信息。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与湿地的联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多样性公约系列技术报告47》中指出水、湿地与森林存在三种关联,即生态、经济、政策关联.为提高公众对二者关系的认识,2011年是联合国指定的"世界森林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也定为"森林与湿地".然而,目前学界对于森林与湿地两个生态系统联系的掌握仍然不足,除森林类型湿地如红树林、淹水森林、泥炭沼泽森等有较多研究外,现有科学研究大多是分别针对森林与水、湿地与水,直接以森林、湿地与水三者作为整体的研究较少.中国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维持并充分利用森林与湿地有机关联的生态系统管理案例。该生态系统充分体现了水、湿地与森林的高度综合联系。文章介绍了在当地发生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实际上元阳哈尼梯田在整个早季约70%的梯田仍有水,充分体现了该系统在极端气候下的良好生态弹性。本研究借此机会,初步分析了元阳哈尼梯田森林与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成分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维持机制,研究发现保护森林可以增加湿地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湿地水文可以改善微环境的小气候,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保护森林与保护湿地应该充分认识并保护两者之间的水文联系。森林与湿地关系密切,在元阳体现,除生态、经济、政策关联外,还存在文化关联,在保护水文联系的过程中也要保护文化管理,尊重并利用土著知识。
  • 摘要:奇利卡湖是印度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它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是上百万只候鸟越冬的栖息地.从流域汇入的淡水驱动了湖泊盐度的时空变化,这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水生生物栖息地,奇利卡湖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维持了20万渔民和80万流域居民的生活。奇利卡湖遭遇了流域侵蚀与退化导致的的淤积和上游水利建筑及部分通海渠道封堵引起的淡水水流的变动。这种水文情势的变化和淤积导致入侵物种的繁殖,水体浊度增加,水面萎缩,生物多样性消失及渔业资源的枯竭。由于这种变化,湿地公约秘书处把它列入蒙特勒记录。痛定思痛,有关方面采取分几段的措施,第一阶段包括通过在孟加拉湾重建水流情势进行湖泊恢复和资源使用者通过能力建设进行小流域管理试点工程。开发局的第一步是评估湖泊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有目的的科学研究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广泛讨论来采取合适有效的方法把湖泊恢复到以前健康的状态、第二阶段,试点工程在奇利卡湖流域划分13个小流域。采用了一种创新式的小流域管理即为整个自然资源管理的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方式。这个过程分析了当地居民的需要,价值和期望,这对生态系统管理是必要的。为改善水文情势所采取的干涉和参与式的流域管理恢复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增加了生产力,因而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进行综合的湖泊流域管理是湿地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这是亚洲第一个因成功的恢复湿地而被湿地公约秘书处从蒙特勒记录中删除的湿地。这个恢复模型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可复制性和国际性。
  • 摘要:奇利卡(Chilika)是国际重要湿地,是亚洲第二大咸水潟湖.不仅是印度最大的迁徙水鸟的越冬地,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物种名录中许多易危、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奇利卡湖还是鱼、虾、蟹等经济物种的栖息地,有两百多万渔民依赖这些资源生存.人为干扰包括土地不合理利用和不可持续农业导致的淤泥堆积,传统的优良管理办法被弃用,水质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及湿地生产力下降,幼体生物(鱼、虾、蟹)被猎捕,珍稀物种伊洛瓦底海豚受到威胁和浪费淡水资源.文章介绍了该中心为提高公众可持续利用奇利卡湖及其资源的意识,教育中心采用参与式的理念组织了一系列活动、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方法,并且基于具体问题或利益相关方的切实参与的方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