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芦苇湿地

芦苇湿地

芦苇湿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0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9644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气象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黄河三角洲环境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2009全国湿地规划生态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等;芦苇湿地的相关文献由44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长斌、杨富亿、王维奇等。

芦苇湿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1.8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9644 占比:98.14%

总计:9827篇

芦苇湿地—发文趋势图

芦苇湿地

-研究学者

  • 于长斌
  • 杨富亿
  • 王维奇
  • 李凤翥
  • 仝川
  • 佟守正
  • 刘树
  • 孙志高
  • 安雨
  • 宋洪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子恺; 金圣圣; 余涵霞; 王维奇; 沈菊培; 贺纪正
    • 摘要: 为探究闽江口湿地土地利用和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集闽江口芦苇湿地、滩涂地、草地、农田和撂荒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农田土壤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壤碳(C)、氮(N)、磷(P)全量含量在撂荒地和芦苇湿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农田和芦苇湿地可溶性碳氮含量显著高于滩涂和草地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撂荒地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1 272,124 mg/kg。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基本一致,即撂荒地最高,其次是芦苇湿地和农田,草地和滩涂最低。土壤酶活性矢量长度介于1.12~1.34,矢量角度均大于45°,且土壤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C∶N∶P总体上为1.00∶1.03∶1.33,表现出主要受磷限制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可溶性碳氮、总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转化为滩涂等利用方式后土壤碳氮等养分显著降低,而撂荒等方式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 张文志
    • 摘要: 盘锦市芦苇湿地资源丰富,效益显著,但目前存在着湿地面积缩减、湿地供水量不足、蒲草化严重、净化能力减弱、生物资源衰退等问题.文中着重从水资源调配及水利措施等9个方面着力解决芦苇湿地生态修复问题.
    • 王永志; 刘胜林
    • 摘要: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连续2年的通量观测,分析了2017—2018年生长季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的碳收支预算和为全球碳循环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季节尺度上,芦苇湿地生长季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生态系统呼吸(Rs)随着月份的增加呈倒"V"型变化特征,在8月达到最高;生态系统碳交换(NEE)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随着月份的增加呈"V"型变化特征.2018年不同月份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s)均高于2017年,局部有所差异,其变化趋势与2017年总体保持一致.在日尺度上,2017—2018年芦苇湿地NEE日变化特征表现为两个CO2吸收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6:00左右,其特点是在午间出现了碳交换通量的降低,CO2排放的日最大值两个生长季均出现在8月.2017—2018年NEEnight随着月份的增加呈倒"V"型变化特征,在8月达到最高;而NEEtotal和NEEday随着月份的增加呈"V"型变化特征,在8月达到最高,局部有所差异.芦苇湿地生态系统的CO2交换受到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s)和土壤体积含水量(Ta)的共同影响,生长季NEE通量与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指数关系(P<0.05,P<0.01),同时生长季NEE通量与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R2均高于NEE通量与10 cm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R2,由此说明5 cm土壤温度和湿度能够更好的指示NEE通量的变化.
    • 魏卓群; 白军红; 张玲; 张光亮; 王昕; 王伟; 贾佳
    • 摘要: 以黄河口潮间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夏、秋和春季分别采集0~10、>10~20、>20~30和>30~50 cm的土壤样品,研究黄河口潮间带芦苇湿地土壤生源要素总氮(TN)、总磷(TP)、总硫(TS)和总钾(TK)质量分数及储量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0~50 cm土壤剖面中TN和TS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68.19~421.29和356.15~935.77 mg·kg^(−1),总体质量分数偏低,且最高值出现在表层土壤,在3个季节中春季质量分数较高;TP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379.8~728.30 mg·kg^(−1),在剖面中分布较为均匀,质量分数最高值出现在夏季;TK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7852.41~23265.30 mg·kg^(−1),无明显剖面分布特征.0~50 cm土层的TN储量(TNS)的变化范围为109.66~227.36 g·m^(−2),TP储量(TPS)为350.74~625.27 g·m^(−2),TS储量(TSS)为331.15~575.70 g·m^(−2),TK储量(TKS)为12220.77~19780.33 g·m^(−2).总体上,各生源要素主要储存在0~30 cm土层;TPS季节变化由高到低依次呈现夏季、春季、秋季,TPS和TSS均呈现夏季、秋季、春季(P<0.05),TSS呈现春季低于夏季和秋季.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碳(TC)、电导率、Mg、Al等指标与生源要素质量分数密切相关,土壤TC质量分数和C、N质量比是影响TNS的重要因素,而土壤密度、水土质量比和电导率则是影响TPS的重要因素.
    • 张鹏飞; 孙志高; 陈冰冰; 何涛; 王华; 俞琳莺; 李晓; 王杰
    • 摘要: 选择闽江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以及芦苇与短叶茳芏空间扩展形成的交错带湿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湿地土壤磷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不同湿地土壤中各形态磷含量整体表现为HCl-Pi> NaOH-Pi>Residual-P>NaHCO3-Pi>NaOH-Po>Sonic-Pi>Resin-Pi>NaHCO3-Po.其中,难分解态磷占TP的比例最高(Resin-Pi、NaHCO3-Pi、NaHCO3-Po),为48.3%-51.1%;中等易分解态磷次之(NaOH-Pi、NaOH-Po、Sonic-Pi、Sonic-Po),为37.4%-38.8%;而易分解态磷最低(HCl-P、Residual-P),为11.5%-12.9%.交错带湿地土壤中易分解态磷、中等易分解态磷和难分解态磷含量相对于纯群落湿地均发生了明显改变,其值相比芦苇湿地分别提高了10.6%、19.2%和22.6%,相比短叶茳芏湿地分别提高了1.6%、11.5%和16.6%,原因主要与二者空间扩展过程中交错带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别是粒度组成、pH以及Fe、Al含量均较纯群落湿地发生明显改变有关.芦苇与短叶茳芏的空间扩展整体改变了湿地土壤的全磷(TP)含量和储量,相对于芦苇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交错带湿地土壤的TP含量分别增加了20.0%和7.1%,而磷储量分别增加了12.0%和18.0%.研究发现,芦苇与短叶茳芏的空间扩展不但改变了湿地土壤中磷的赋存状况,而且亦可能改变不同磷形态之间的转化.交错带湿地土壤磷赋存状况有助于缓解芦苇与短叶茳芏空间扩展过程中对磷养分的竞争压力,从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交错带湿地系统的相对稳定.
    • 阿夏
    • 摘要: 黄河经过九曲十八弯,流经九个省区,跋山涉水最终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流入大海,河与海的交汇,孕育出一片神奇的土地——黄河口湿地。在这里,黄河之黄、草原之绿、大海之蓝,共同绘制了一幅多彩画卷。这里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一望无际的芦苇湿地蔚为壮观。这里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的乐园,各类国家级保护珍禽四季随处可见。
    • 吕海波
    • 摘要: 【目的】评价水位变化对黄河中游滨河湿地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其影响机理。【方法】对研究区芦苇群落进行土壤CO2释放的随机调查,结合人工注水设置监测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土壤CO2释放的影响规律。【结果】水位变化的影响规律与土温有关,土温13~23°C时,随水位上升土壤CO2释放速率先升后降,最大值对应深度为0 cm,在24~30°C和>30°C时逐渐降低,同时,水位与CO2释放回归方程的R2值也受到土温影响;野外样地半注水(水位-30 cm)和全注水(水位0 cm)设置后,土壤CO2释放速率呈急剧降低-波动滞后-波动同步的特征,所有数据白天和晚上释放平均值分别为3.05、2.74μmol/(m2·s),多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规律,在7 d监测期间未干涉样地(Lo)、全注水(Lh)和半注水样地(Lf)CO2排放总量分别为2.47、1.22、1.39 mol/m2,后2者分别造成了50.4%和43.4%的减少。【结论】水位升降对湿地CO2释放的影响收到气温和昼夜变化的复合影响,较多情况下表现为水位上升,CO2释放减少,释放速率昼高夜低,水位变化造成CO2的影响持续时间大于7 d。
    • 武慧慧; 孙志高; 孙文广; 李新华
    • 摘要: 选择黄河口生态恢复前后的未恢复区(R 0)、2007年恢复区(R 2007)和2002年恢复区(R 2002)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恢复工程对生长季湿地土壤无机硫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恢复工程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湿地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硫含量。相对于R 0,R 2002和R 2007土壤中的水溶性硫(H 2 O-S)含量分别降低46.7%和44.7%,吸附性硫(Adsorbed-S)和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含量分别增加0.4%,116.0%和50.1%,29.1%,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在R 2002下降8.0%,在R 2007增加19.7%。不同恢复阶段湿地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硫含量在生长季呈不同的变化特征,这一方面与不同湿地植物生长节律以及地上与地下之间的硫养分供给关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不同生态补水方式导致的环境因子,尤其是pH、EC和氮养分的变化有关。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的总无机硫(TIS)含量以及其占全硫(TS)含量的比例均呈降低趋势。湿地土壤的TIS储量整体随恢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而这种降低主要取决于H 2 O-S、Adsorbed-S和HCl-Soluble-S的贡献,且以H 2 O-S占优(78%~80%)。研究发现,随着黄河口湿地的逐渐恢复以及每年冬季芦苇收割活动的进行,恢复湿地土壤中的无机硫养分逐渐趋于缺乏状态,长期来看将不利于维持湿地的稳定与健康。
    • 王华; 孙志高; 李家兵; 何涛; 高会; 王杰
    • 摘要: 选择闽江口鳝鱼滩的芦苇湿地、短叶茳芏湿地以及二者交错带湿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无机硫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芦苇与短叶茳芏在空间扩展过程中形成的交错带湿地土壤的水溶性硫(H2O-S)、吸附性硫(Adsorbed-S)和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含量在0-40 cm土层上整体要高于芦苇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则与之相反.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的H2O-S、Adsorbed-S和HCl-Soluble-S含量整体均自表层向下呈先降低而后增加的变化,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则与之相反.3种类型湿地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硫平均含量整体均表现为HCl-Soluble-S>H2O-S>Adsorbed-S>HCl-Volatile-S,且其总无机硫(TIS)平均含量分别占全硫(TS)含量的22.29%-39.99%(芦苇湿地)、32.39%-33.33%(交错带湿地)和30.20%-30.86%(短叶茳芏湿地).与芦苇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相比,交错带湿地土壤的H2O-S、Adsorbed-S、HCl-Soluble-S和TIS平均含量整体均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36.94%和54.31%、34.84%和13.03%、73.25%和67.59%以及45.72%和45.28%;与之不同,HCl-Volatile-S平均含量则呈降低趋势,降幅分别为2.78%和22.24%.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中H2O-S、Adsorbed-S和TIS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有机质含量和细颗粒组成的控制,而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含量主要受土壤氧化还原环境和金属元素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芦苇与短叶茳芏的空间扩展明显增加了交错带湿地土壤的H2O-S、Adsorbed-S、HCl-Soluble-S和TIS含量,但降低了HCl-Volatile-S含量,说明二者的空间扩展在整体提高交错带湿地土壤有效硫供给能力的同时,亦降低了挥发性硫化物可能对二者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这对于保持二者在交错带湿地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