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啮齿动物

啮齿动物

啮齿动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2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7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40972篇;相关期刊406种,包括四川动物、兽类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委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草地科学研究生论坛、《草业科学》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国际论坛暨第一届亚太地区重要传染病与热带病防控国际研讨会等;啮齿动物的相关文献由2217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和平、武晓东、袁帅等。

啮齿动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7 占比:2.09%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0972 占比:97.84%

总计:41876篇

啮齿动物—发文趋势图

啮齿动物

-研究学者

  • 付和平
  • 武晓东
  • 袁帅
  • 金志民
  • 李新民
  • 赵天飙
  • 段全红
  • 王瓘
  • 杨学军
  • 韩崇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Juno
    • 摘要: cqvip:许多人第一次看到这种动物时,都会对它的外表感到好奇:椭圆的脑袋,肥肥的身子,小小的眼睛,短短的四只爪子,但体型很大,没有尾巴。它实际上是水豚,一种半水栖的食草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啮齿动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 陈俊达; 姚志诚; 石锐; 高惠; 刘振生
    • 摘要: 贺兰山因其拥有独特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而十分适宜啮齿动物生存,但自保护区生态恢复以来并未见有研究评价啮齿动物在贺兰山的生境适宜性,使得其分布现状未知。使用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对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种主要啮齿动物进行生境适宜性状况评价及预测,探究啮齿动物在贺兰山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影响6种啮齿动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海拔、坡度和距矿区距离,海拔越高、坡度越大及距矿区距离越近均使啮齿动物生存适宜性降低;两两鼠种生境适宜面积叠加发现,大林姬鼠和阿拉善黄鼠适宜生境重叠面积最大(261.37 km^(2)),短尾仓鼠和子午沙鼠的适宜生境重叠面积最小(19.00 km^(2));6种主要鼠种均适宜的生境面积交集仅有17.14 km^(2),占贺兰山总面积的0.47%,6种主要鼠种均不适宜的生境面积有2985.23 km^(2),占贺兰山总面积的81.21%。研究表明,啮齿动物栖息地距矿区距离仍是影响其适宜生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废弃矿区采取措施,改善保护区啮齿动物生境质量。
    • 冯佳怡; 吴冶凝; 邱海嵊
    • 摘要: 在神经科学研究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信号不仅反映了神经活动,还保留了头动、生理运动、设备等带来的噪声,这将导致静息态功能连接的错误估计。为了得到准确的功能连接网络,分析噪声来源、运动校正方法,并研究独立成分分析、频率滤波和CompCor等信号回归的去噪方法及其在啮齿动物中的应用。通过评价信噪比(SNR)发现,CompCor和独立成分分析去噪后的图像有较高的SNR,可替代有争议的去噪方法。由于噪声是复杂且相互影响的,最大程度消除噪声而不影响感兴趣区域的信号仍是静息态数据预处理研究的方向。
    • 高宏伟; 周艳秋; 满都呼; 付和平; 李明; 包永红
    • 摘要: 选择鼠害频发的阿拉善荒漠区分布面积较大的红砂+泡泡刺生境、红砂+杂类草生境和白刺生境,以夹日法记录三种生境中啮齿动物种群相对数量,利用啮齿动物种群相对数量与荒漠区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建立专家模拟系统,分析三种生境的主要害鼠子午沙鼠、三趾跳鼠和小毛足鼠种群相对数量与植物群落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并以MapGIS为地理信息平台,借助VB程序语言设计工具,设计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模拟专家系统,探索植物群落与啮齿动物群落的反馈动态变化,实现利用植物群落指标预测啮齿动物群落组分及其相对数量变化的目标,为鼠害防控提供依据。
    • 唐创斌; 董佩佩; 黄秋婵; 谭卫宁; 周岐海; 汪国海
    • 摘要: 啮齿动物种子搬运行为对植物种群的更新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喀斯特微生境和种子大小对啮齿动物搬运行为的影响,2019年9—10月在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种子成熟期,将上述2种不同大小的植物种子同时摆放在4种不同的喀斯特微生境中(石洞、石槽、石面和土面),比较啮齿动物对不同微生境种子的搬运率差异。结果表明:单性木兰种子和青冈栎种子间的搬运率呈极显著差异(Z=-21.902,P<0.001),且啮齿动物更偏好搬运体积更小的单性木兰种子(93.56%±0.99%vs 7.41%±0.65%)。相同微生境中单性木兰种子和青冈栎种子间的搬运率都呈极显著差异(P<0.001),其中,石洞(53.41%±3.60%)、石槽(51.31%±3.66%)和石面(49.19%±3.59%)3种微生境中的种子搬运率都高于土面(45.37%±3.59%)微生境。微生境和种子大小都是影响啮齿动物对单性木兰和青冈栎种子搬运的重要因素。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搬运行为是喀斯特微生境和种子大小共同作用的结果。
    • 刘师文; 李健雄; 施勇; 熊英; 吴杨博文; 龚甜
    • 摘要: 目的了解温州病毒在江西地区啮齿动物中感染的情况及病毒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高安市、安义县两地啮齿动物鼠肺组织样本,提取样本核酸,采用温州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采用Ion GeneStudio S5二代测序平台(NGS)对1株核酸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采用CLC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高安市、安义县啮齿动物肺组织标本164份,通过巢式PCR检出温州病毒3份,均来自高安地区的黄毛鼠。3株病毒部分L基因序列同源性93.66%~98.5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5.21%~100%。选取1株病毒(JXGAW45/2021)进行二代测序,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其中S、L基因分别含3429、7145个核苷酸。基因组比对分析发现JXGAW45/2021与其他温州病毒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2.58%~85.75%,氨基酸同源性为88.76%~96.83%,在S、L基因系统进化树中均独立分支,为温州病毒新的变异株。结论首次在江西地区啮齿动物中发现温州病毒。
    • 查木哈; 乌云嘎; 吴琴; 马成功; 白国栋; 邰峰; 张楠
    • 摘要: 种子特征影响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及贮藏策略。采用塑料标签标记法在旺业甸实验林场羊草沟调查了啮齿动物对同域分布的3种森林树木种子,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种子的扩散。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对3种林木种子的存留曲线存在极显著差异(Wald=12.880,df=2,P0.05);平榛种子移动后贮藏率为56%,高于其余2种种子,3种种子移动后贮藏率具有显著差异(F=4.954,P0.05)。红松种子被移动后取食的平均距离最大,为4.07 m;蒙古栎种子移动后取食的平均距离最小,为2.83 m;榛子移动后取食平均距离为3.24 m。3种林木种子两两间均无显著差异(F=0.815,P>0.05)。试验表明,啮齿动物倾向于原地取食小种子,将更多的大种子进行贮藏,贮藏的距离更远。啮齿动物平衡能量消耗与获益,中等大小的种子被取食和扩散的速度更快,中等大小的种子取食和扩散适合度更高。
    • 摘要: 7月25日出版的《自然—代谢》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接受母乳喂养时间更长的啮齿动物幼崽在成年后肥胖的可能性更小,即使喂养高脂饮食也不会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了母乳喂养对啮齿动物的重要性,但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确定这些影响是否适用于其他哺乳动物,比如人类。孕期饮食和新生儿喂养被认为是决定神经发育和行为反应的早期生命关键因素,可以影响一生的代谢健康。虽然关于孕期营养对后代的影响一直存在大量研究,但母乳喂养影响一生中能量平衡的具体机制仍有很多没有搞清。
    • 金苗; 姚志诚; 石锐; 白云峰; 高惠; 滕丽微; 刘振生
    • 摘要: 为明确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生境选择起关键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各鼠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鼠种的生境选择,选取地理因子(海拔、坡度、坡向)、植被因子(植被盖度、植被高度、灌木/乔木高度)和其他因子(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距灌木/乔木距离)等9种生境因子,利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啮齿动物生境选择和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西坡,捕获数量最多的6种啮齿动物对的生境选择存在差异,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偏好高海拔、多灌木(乔木)的生境;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偏好海拔较低的半荒漠稀疏生境,对道路和人为干扰不回避;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偏好距水源较远、多灌木(乔木)、距道路较近的生境;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 alaschanicus)偏好低海拔、植被丰富的生境;短尾仓鼠(Cricetulus eversmanni)偏好高海拔、距道路较近的生境;社鼠(Niviventer niviventer)偏好海拔较高、坡度较大、距水源较远的生境。鼠种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呈现回避或随机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啮齿动物分布的变化及种群动态规律,可为贺兰山生物资源保护,区域性鼠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 岳方正; 李璇; 杨鼎; 王志鹏; 徐震霆; 花立民; 涂雄兵; 王炳煜; 韩海斌; 柴守权
    • 摘要: 草原啮齿动物、昆虫和毒害草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当其种群密度激增超过环境容纳量,并对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等构成威胁时演变为有害生物。因此,科学防控有害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系草地生态动态平衡和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是科学防控草原有害生物的前提,更是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管理系统科学决策的依据。害鼠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鼠种单位面积有效洞口数或新鼠丘数及秃斑占比制定;害虫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害虫的种群密度制定;毒害草防治指标主要依据不同害草类型的植被盖度制定。本研究概述了我国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制定的历史和现状,解读了新制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的思路,展望了未来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体系建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