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荒漠

荒漠

荒漠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226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自然地理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29篇;相关期刊777种,包括中国国家地理、兽类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生态安全与西部森林、草原、水利建设、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荒漠的相关文献由408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亚宁、李卫红、刘金荣等。

荒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8 占比:58.6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929 占比:41.02%

总计:2265篇

荒漠—发文趋势图

荒漠

-研究学者

  • 陈亚宁
  • 李卫红
  • 刘金荣
  • 杨有俊
  • 谢晓蓉
  • 达军山
  • 张琼
  • 卢建男
  • 王菊兰
  • 郭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伏帅; 冯琦胜; 党菁阳; 雷可欣; 乔万鑫; 梁天刚; 潘冬荣; 孙斌; 姜佳昌
    • 摘要: 植被盖度是反映植被基本情况的客观指标和重要参数。本研究在对比8种常用的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草地盖度精度的基础上,发现这些植被指数对荒漠草地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较差,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的荒漠植被指数(DVI),并评价了不同植被指数对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阈值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所选植被指数对草甸草地和典型草地的盖度估测效果均较好,精度较高(准确率>90%,F_(1)得分> 0.9)。草甸草地中超绿指数(Ex G)的盖度估测效果最好(准确率> 93%,F_(1)得分> 0.95),典型草地中各植被指数无明显差异,但对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效果较差,精度较低(F_(1)得分≤0.6)。2) DVI对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精度较高(准确度> 93%,F_(1)得分达到0.71),能够有效弥补上述植被指数的缺陷。3)绿叶指数(GLI)和植被颜色指数(CIVE)的阈值对草地类型敏感性最弱;Ex G、超绿超红差分指数(Ex GR)、植被因子指数(VEG)、Woebbecke指数(WI)等植被指数的阈值对草甸草地和典型草地的敏感性较弱,但对荒漠草地的敏感性较强;组合指数(COM)和Lab指数(Lab)对草地类型的敏感性最强。
    • Matthieu Faramus
    • 摘要: 不是。荒漠中基本.上很少下雨,但也并不是只有沙子。除了主要由沙子组成的荒漠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荒漠,例如在蒙古国的戈壁沙漠里到处都是石头,南极洲则是一个被冰雪覆盖的白色荒漠
    • 蒋利斌; 石芳忠; 胡霞; 李小雁; 马育军; 赵云朵
    • 摘要: 结合GIMM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TRENDYv2模型模拟净初级生产力、GRACE陆地水储量变化(ΔS_(TW))及网格气候数据集,借助线性回归和偏相关分析,研究了1982—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SREB)区域不同类型荒漠植被各季节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升温导致SREB在1993—2015年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减少,2003—2015年陆地水储量下降,且ΔS_(TW)下降趋势增大,干旱加剧.2)不同类型荒漠植被生长存在差异,沙漠、半沙漠及荒漠灌丛区植被在1982—1992年呈增加趋势,1992年后降低;荒漠与苔原区植被仅在1992年前的生长季增加;沙漠与半沙漠区和荒漠草原区植被变化不显著.3)温度升高及降水减少引起的干旱胁迫是导致植被减少的主要因素,生长季前期降水有助于荒漠植被生长,促进作用从春季持续到夏季,秋季减弱.
    • 杜佳倩; 刘彤; 王寒月; 赵文轩; 王杰; 徐文斌
    • 摘要: 荒漠一年生植物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具有重要的饲用、药用和生态价值。通过文献资料与标本采集信息的考证和野外调查,明确了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的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及资源类型。结果表明:新疆荒漠一年生植物共有236种,隶属于20科109属,其中藜科为优势科,猪毛菜属为优势属。科可划分为4个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广布科为主,占总科数的65%;属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8个变型,以温带分布属为主,占总属数的77.98%。在主要荒漠类型中,沙质、砾质和盐质荒漠中一年生植物分别有126种、96种和5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3.38%、40.67%和21.61%。在这些物种中,具有饲用和药用价值的资源分别有51种和55种,其中藜科和菊科植物占优势;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冬季一年生植物有64种,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禾本科、菊科和紫草科。
    • 吴丽萍; 杨余辉; 杨景燕; 冯先成; 曾康康
    • 摘要: 为了探明北疆荒漠、山地、绿洲近55年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利用北疆41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的气温和降水量序列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突变检验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北疆地区增温趋势显著(荒漠0.2°C/10年、山地0.24°C/10年、绿洲0.3°C/10年趋势增温),绿洲增温趋势最为显著;近55年北疆地区增湿趋势显著(荒漠8.46 mm/10年、山地7.66 mm/10年、绿洲8.78 mm/10年),绿洲降水量增加最为显著。近55年北疆气温在21世纪初增温最显著,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上升趋势最显著。北疆荒漠、山地、绿洲气温发生突变的年份均在1993年;荒漠,山地,绿洲降水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是1985年、1987年。近55年荒漠秋季年际增温显著,山地和绿洲夏季和秋季年际增温显著,对年际增温贡献最大;荒漠、山地、绿洲降水量年际变化均为冬季增加显著,对年际增湿贡献最显著。近55年荒漠10月、11月气温对荒漠秋季增温贡献最大,山地、绿洲6月、7月、8月、9月、10月增温最显著,对夏秋季增温贡献最大。荒漠、山地12月、2月增湿最显著,绿洲11月、12月、1月、2月增湿最显著,对荒漠、山地、绿洲冬季增湿贡献最大。北疆近55年极端气候事件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极端气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均以绿洲上升趋势最显著。近55年北疆不同下垫面温度、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均以绿洲最为显著。山地气温、荒漠降水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
    • 邱晓菲
    • 摘要: 民勤县荒漠区是中国防沙治沙造林的最困难区域。为了更好在荒漠区克服干旱、应对荒漠化挑战,开展防沙治沙,减小荒漠化面积,通过综合评价分析,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的树种,如梭梭、多枝柽柳、沙枣和花棒,并开展人工繁育造林试验,开展抗旱造林。在大面积荒漠防沙治沙的实践中,梭梭是最佳选择。通过总结50年来的经验和近10年来的造林实验,总结出了苗木去头定干、三覆盖造林、灌水种苗、滴灌技术、微灌技术、沙障设置这一整套适应本地现状的造林技术。采用一系列造林技术手段,提升本地绿化总量,来达到提高植被覆盖率、固定沙丘、防治沙漠化的目的。这些适合民勤县本地的荒漠抗旱造林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良,显著提升了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效果。民勤县荒漠区防沙治沙的研究和管理,还需要借助国内外科研成果,调查区域内的抗旱优质单株并开展扩繁和改良,进一步提升造林效果、成活率和保存率。
    • 卢兆盛
    • 摘要: 澳洲西北部的荒漠,每年一到旱季,便异常干燥。荒漠上为数最多的桉树,叶子已然全部脱落,光秃秃的枝干,默默地忍受着烈日的暴晒和高温的烘烤;荒野上,满眼都是桉树跌落的果实。荒漠上的动物们都面临着一年一度谁也无法幸免的艰难生存考验。
    • 郜元宝
    • 摘要: 赵本夫长篇新作《荒漠里有一条鱼》(《小说月报(原创版)》2020年第4至5期)三十余万字,我一口气读完,不仅不嫌其冗长,反而有点意犹未尽。人物情节某些细部似乎还可以留出更多篇幅加以精细描绘,但既然整本书已经写得酣畅淋漓,局部有所节制甚至随处留白,也无伤大雅。
    • 刘瑞香; 靳凯; 马迎梅; 陈士超; 米艳杰
    • 摘要: 选择额济纳荒漠3个典型红砂群落作为样地,通过测定土壤盐分含量、红砂体内盐分含量及叶片的泌盐量,分析红砂的泌盐特征及其与土壤盐分状况、红砂体内盐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土壤、红砂体内及分泌的主要盐分离子为K+、Na+、Ca2+、Mg2+、Cl-、SO42-,样地土壤中阳离子Na+和Ca2+含量较高,阴离子SO42-含量高于Cl-含量;土壤盐分含量越高,红砂体内盐分含量越高;红砂根、茎、叶盐分含量表现为:叶>茎>根;红砂叶片泌盐量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盐分离子的分泌速率为白天较夜间高;红砂叶片Na+分泌量较高,红砂各部位Na+/K+远低于土壤,较低的Na+/K+对于保持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和维持生命代谢活动具有关键作用.
    • 宋超; 余琦殷; 王瑞霞; 王萍; 王俊; 马瑞; 崔国发
    • 摘要: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宁夏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2000-201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分析保护区整体及不同管理站范围的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FVC)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气象数据计算了2000-2019年该保护区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并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 FVC在季节和年尺度上均呈上升趋势,年增长量达0.013;不同阶段的植被覆盖类型变化明显,由第一阶段以低覆盖度类型为主逐渐转变为第五阶段以中覆盖度类型为主;(2)不同管理站范围的FVC变化趋势不同,其中甜水河管理站、大泉管理站、羊场湾管理站及长流水管理站西侧的FVC增长快,且拟合好;(3)该保护区潜在风蚀量、实际风蚀量均逐渐减少,防风固沙率逐渐上升,防风固沙功能逐渐增强,明显体现在第三、四、五阶段;(4)不同管理站范围的防风固沙功能均持续增强,其中大泉管理站的防风固沙率增幅最大,从第一阶段的53.39%升至第五阶段的74.44%,增幅达21.05%;临河白芨滩和马鞍山管理站防风固沙率增幅较小,分别为15.81%、15.50%.总体来看,保护区2000-2019年的FVC增幅显著,植被空间变化规律明显,防风固沙功能整体上呈逐渐增强,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