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平衡
能量平衡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1年内共计1325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3篇、会议论文163篇、专利文献219篇;相关期刊596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农业气象、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43种,包括2015河南有色金属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能量平衡的相关文献由327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聪、刘强、金艳等。
能量平衡
-研究学者
- 王聪
- 刘强
- 金艳
- 王德华
- 刘志辉
- 张继业
- Michel Soustelle1
- 于贵瑞
- 张强
- 徐广晨
- 王峰
- 王漪
- 金仲和
- 金小军
- 陈宏刚2
- 乔鹏
- 关德新
- 周国逸
- 周洲
- 奥银焕
- 宋开山
- 张卫华
- 张敏
- 张柏
- 张永贵
- 张管生
- 张英
- 文小航
- 昌敏
- 曾丽红
- 李勇
- 李强
- 李永秀
- 杜嘉
- 柴登鹏
- 欧进萍
- 欧阳冬
- 王人卫
- 王旭
- 王超
- 等
- 苏磊
- 薛永锋
- 赵亮
- 赵翔宇
- 郭刚
- 高传昌
- 高峰
- 黄成兵
- Carl Davis
-
-
-
-
-
-
-
-
-
-
霍泉;
孙东君;
李婷;
孙婷;
杜勇
-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目的 探索秀丽隐杆线虫肌肉表达物3(Mex3c)诱导下丘脑神经核团C-FOS蛋白(原癌基因表达产物)表达的作用.方法 8周龄正常和Mex3c-/+小鼠各1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瘦素组、正常饥饿激素组、Mex3c-/+对照组、Mex3c-/+瘦素组、Mex3c-/+饥饿激素组,每组5只,Mex3c-/+各组小鼠注射干预及数量同正常一样且均采取腹腔注射.注射2 h后麻醉灌注后取小鼠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下丘脑弓状核(Arc)、腹内侧核(VMH)核团C-FOS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病理学染色正常小鼠和Mex3c-/+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下丘脑Arc、VMH核团中C-FOS蛋白表达量较低,在注射瘦素和饥饿激素2 h后C-FOS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Mex3c-/+对照小鼠相比正常正常对照小鼠,C-FOS为高表达(P<0.05),与正常瘦素组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Mex3c-/+小鼠饥饿激素干预后,C-FOS的表达量下调(P<0.05),正常瘦素组和饥饿激素组与Mex3c-/+对照组和瘦素组之间C-FOS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ex3c可以诱导小鼠下丘脑Arc、VMH核团C-FOS的表达进而参与神经信号转导.
-
-
阳勇;
孙怀卫;
罗红英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0年
-
摘要:
为解决传统蒸散发计算中模型参数、模型缺陷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基于最大熵增蒸散发(MEP)模型的模型假设,针对我国不同植被覆盖下的蒸散发(潜热)通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半小时、日、周、月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模型表现,以期获得适合我国区域的蒸散发计算方法.结果 表明:MEP模型具有较好的模型计算表现,与多个站点的涡度相关实测数据较为接近;MEP模型在半小时尺度上应用更优,所有站点的潜热通量平均决定性系数(R2)为0.75,周、月尺度上潜热通量精度较显热通量高.对MEP模型的两个输入参数(表面温度和比湿)分析表明,表面温度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MEP模型精度高且具有所需输入参数少的优势,研究结果可用于对各种植被覆盖地表的蒸散发估算.
-
-
黄哲;
国巍;
胡瑶;
Tony T.Y Yang
- 《第26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列车通行安全是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的基本前提,作为其主要组成部件的桥墩、梁体和轨道结构往往采用刚度控制以满足行车安全要求,而支座则是实现桥梁结构中抗震减震设计并可灵活调整的关键部件.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于地震下的整体性能目标并不明确,仅限定了多遇地震时结构保持弹性、罕遇地震时桥墩延性系数在4.8以内,对于支座则考虑为大震下仍然固定连接,而实际上现行的球形钢支座或盆式橡胶支座可能在大震及更强地震下发生连接破坏,而且基于简化计算模型的设计较为粗糙,地震下的真实响应行为难以有效控制.本文基于能量平衡的理念,认为地震输入的能量转化为结构的弹性能和塑性能,将支座作为关键设计部件以控制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建立了能量转化和设计的理论体系,实现了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多遇地震弹性、设计地震支座滑动、罕遇地震桥墩屈服的性能化设计目标,该性能设计的能量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迭代即可实现有效设计,在本文中与数值分析相验证,表明了该方法可准确可靠的控制支座塑性和桥墩塑性等工作状态,本文可为高速铁路桥梁的抗震减震设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
YANG Hai-li;
杨海丽;
AN Juan-ji;
安娟姬;
SUN Chao;
孙超;
XU Bao-ji;
徐宝基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下丘脑腹内侧核(VMH)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摄食量和能量平衡中的调控作用.本试验首先用Sf1-Cre小鼠与Bdnflox/lox杂交,然后得到在胚胎时期特异性敲除VMH区域Bdnf的转基因小鼠Sf1-Cre;Bdnflox/lox,此时,Bdnf敲除后并没有影响小鼠体重变化.其次用Cre病毒注射成年小鼠的VMH区域,得到成年时期VMH区域Bdnf基因敲除小鼠,此时小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日摄食量也显著增加.最后证明小鼠的肌肉能量消耗降低,个体能量消耗升高,同时自主运动减弱.综上所述,VMH区域BDNF在调节小鼠摄食量和能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BDNF对小鼠摄食量和能量平衡体重的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
-
Huang Wen-ming;
黄文明;
Cao Zhi-jun;
曹志军;
Li Sheng-li;
李胜利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为剖析围产前期的日粮能量水平对散栏饲养的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intake,DMI)、泌乳性能和能量平衡(energy balance,EB)的影响。 方法:本试验将39头干奶牛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从预产期前21天开始分别饲喂三个能量水平的等氮日粮(6.8MJ NEL/kg,HD;6.2MJNEL/kg,MD;5.4MJ NEL/kg,LD),分娩后都饲喂相同的日粮. 结果:降低围产前期的日粮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产前的DMI和净能摄入量(p<0.05);但在产前24h,LD组奶牛的DMI比HD组奶牛高1.3kg/d;显著提高了产后的DMI和奶产量(p<0.05).HD组奶牛在泌乳前三周的乳脂含量高于LD组(p<0.05).HD、MD和LD组奶牛在产前的能量摄入量分别是其能量需要量的149.8%、126.2%和101.1%(p<0.05),在泌乳前4周的能量摄入量分别是其能量需要量的72.7%、73.1%和75.2%. 结论:降低围产前期的日粮能量水平可适当控制产前的能量摄入量,提高产后的DMI和奶产量,对缓解产后的能量负平衡有一定作用.
-
-
肖冰;
陆军;
兰洋
- 《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五届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双进双出直吹式磨煤机在火电机组中应用非常广泛,为实现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各火电厂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控制方案,这些方案大多建立在直接能量平衡(DEB)PID+前馈的原理上,本项目原协调控制方案也为直接能量平衡(DEB)+前馈方案,存在整定困难,易受干扰、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协调系统经常不能投入,通过技术攻关,控制策略调整,改为主汽压力PID+前馈的方案,实现了机组的协调控制,满足了电网负荷快速响应的要求,同时能够平稳、有效的协调锅炉和汽轮机之间的能量平衡关系,保持机前压力稳定.
-
-
薛丁;
韩晓明;
张帆;
李娟
-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中,活动断裂围界地块间的差分运动是板内地壳变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围界地块的活动断裂上,伴随或触发强震发生以响应块体差分运动所积累的能量释放,是地块间差分运动保持平衡的必然自然现象.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围界地块差分运动和强震资料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上述结论性认识。
-
-
薛丁;
韩晓明;
张帆;
李娟
-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中,活动断裂围界地块间的差分运动是板内地壳变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围界地块的活动断裂上,伴随或触发强震发生以响应块体差分运动所积累的能量释放,是地块间差分运动保持平衡的必然自然现象.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围界地块差分运动和强震资料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上述结论性认识。
-
-
薛丁;
韩晓明;
张帆;
李娟
-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中,活动断裂围界地块间的差分运动是板内地壳变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围界地块的活动断裂上,伴随或触发强震发生以响应块体差分运动所积累的能量释放,是地块间差分运动保持平衡的必然自然现象.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围界地块差分运动和强震资料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上述结论性认识。
-
-
薛丁;
韩晓明;
张帆;
李娟
- 《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19学术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全球板块构造理论中,活动断裂围界地块间的差分运动是板内地壳变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围界地块的活动断裂上,伴随或触发强震发生以响应块体差分运动所积累的能量释放,是地块间差分运动保持平衡的必然自然现象.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断裂围界地块差分运动和强震资料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上述结论性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