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

地理分布的相关文献在1945年到2022年内共计396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动物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2篇、会议论文528篇、专利文献103531篇;相关期刊1546种,包括人与自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植物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46种,包括第三届中国地理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五届(2014)中国鹿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西丰)鹿与生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等;地理分布的相关文献由797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顺志、葛淼、徐文芬等。

地理分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2 占比:3.17%

会议论文>

论文:528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103531 占比:96.33%

总计:107471篇

地理分布—发文趋势图

地理分布

-研究学者

  • 何顺志
  • 葛淼
  • 徐文芬
  • 赵一之
  • 任国栋
  • 郭水良
  • 黄威廉
  • 买买提明·苏来曼
  • 于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健; 程绍恒; 庞仙笛
    • 摘要: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硅藻土的需求日益增大。硅藻土为吉林省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资料,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硅藻土在吉林省地理分布资源储量和成矿时代特征;分析了开发利用现状,为开发吉林省硅藻土向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发展提出了建议,为硅藻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 尹秀; 王爱萍; 邹泽傲; 李云龙; 王雅婷; 高新征
    • 摘要: 我国南药之一、药食两用的热带植物槟榔,其药理作用丰富,临床应用广泛。根据槟榔现有的分布记录及气象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槟榔在我国适宜性生长区域,为其种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3个时期(1970—2000年、2040—2060年、2061—2080年)不同碳排放情景下(RCP2.6、RCP8.5)的模拟预测结果精度均值都达到了0.990,结果可信度极高。槟榔适生区总面积在RCP2.6情境下呈下降趋势,在RCP8.5情境下呈上升趋势;贡献率和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因子为最热季降雨量,符合槟榔的生态习性;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在琼、粤、桂、滇南、台等地区。
    • 李兆锋; 李柏株; 汤晓辛; 郭云海; 乙引
    • 摘要: 基于已有的贵州陆生贝类标本数据,结合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贵阳、荔波和习水等地的调查结果,整理得出贵州陆生贝类2亚纲4目20科76属316种及亚种(含13个未定种)。从种类组成看,贵州陆生贝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种类最丰富,有16属71种;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次之,有15属61种;树螺科(Helicinidae)和槲果螺科(Cochlicopidae)均为1属1种;优势种为洞穴恰里螺(Kaliella cavicola)、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弯倍唇螺(Diplommatina herziana)、缝合倍唇螺(Diplommatina consularis)、矮小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nanus)和假穴环肋螺(Plectotropis pseudopatula)。从分布上看,贵州陆生贝类以黔中中亚热带湿润溶丘山原区种类最为丰富,有17科54属170种;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和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次之,分别有18科56属152种、17科57属150种;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最少,仅有10科18属27种。贵州省不同区域物种相似性分析表明,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陆生贝类物种组成比较相似,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与其他区域种类组成相差较远。
    • 张钰坤; 陆赢; 崔看; 夏石头; 刘忠松
    • 摘要: 在芸薹属植物中TT8基因是种子颜色的调控基因。异源四倍体芥菜TT8基因有2个拷贝,分别位于A09与B08染色体上。本研究针对不同拷贝设计特异引物,对749份芥菜进行扩增、测序或酶切检测,发现BjuA09.TT8和BjuB08.TT8各有7个和6个等位变异。与野生型相比, BjuA09.TT8.a1-a5和BjuB08.TT8.b1-b4等位基因都发生了大片段插入,而BjuA09.TT8.a6出现了删除,但BjuB08.TT8.b5仅在第7外显子处有1个碱基替换。使用Repeatmasker软件对等位基因序列与甘蓝型油菜注释库进行重复序列比对,发现BjuA09.TT8.a1-a4和BjuB08.TT8.b1-b4等位基因主要含有Ⅰ类转座子,少量为Ⅱ类转座子及Helitron类转座子插入。统计还发现, BjuA09.TT8.a4-BjuB08.TT8.b5单倍型为主要的黄籽单倍型,占所分析黄籽材料的89.49%(247/276),其次为BjuA09.TT8.a4-BjuB08.TT8.b3单倍型,占6.52%。地理分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尤其是新疆芥菜黄籽突变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与历史记载相印证,说明芥菜黄籽性状可能起源于中国新疆。本研究结果为油菜黄籽育种选用优异基因资源提供了依据。
    • 谢春平; 韩维栋; 王华辰; 刘大伟; 杨通文; 王章芬
    • 摘要: 桃金娘是我国热带地区优良的林木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食用、药用、生态和观赏价值。全面了解桃金娘在中国的地理分布现状,对该物种的引种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桃金娘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和影响其分布的关键性气候因子,本研究通过植物标本数据库记录、文献记载及实地调查获取的地理坐标,对其水平地理分布和垂直分布进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同时基于不同分布点的19个生物气候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桃金娘地理分布的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桃金娘在中国水平地理分布以热带-南亚热带为主,过渡至中亚热带,东部地区的最北分布点位于浙江的平阳。桃金娘垂直分布多集中在海拔5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体现出桃金娘喜温热而不耐寒冷的特性。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PC1~PC3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1.23%、22.44%和16.34%,累计贡献率达80.02%(>75%);因此影响桃金娘地理分布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前3个主成分。主成分1表明温度是限制桃金娘往北及高海拔分布的最关键性因子,尤其是最冷季均温和极端最低温。各生物气候因子对桃金娘分布限制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最冷季均温(Bio11)>极端最低温(Bio6)>年均温(Bio1)>最干季均温(Bio9)>年降水量(Bio12)>最湿月降水量(Bio13)>最湿季降水量(Bio16)>最暖季降水量(Bio18)。桃金娘的适宜分布区以最冷季均温为10°C和极端最低温为4°C以上的区域为佳,影响桃金娘在中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关键性气候因子是1月的低温。水分因子是反映桃金娘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并非是限制其地理分布的关键性因素。
    • 刘雅丽
    •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等方式,从部分或整个地球表面、空间获取相关地理信息,是专门处理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参考《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的“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版块、《现代教育管理》期刊的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国内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教育技术层面和辅助教学层面,对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及路径缺乏讨论。
    • 刘勇
    • 摘要: 基于农业部印发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通过对重点发展的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的空间位置及分布成因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布特点,并对地方自然地理条件与经济文化背景进行相关分析,以挖掘其分布成因及特色优势,从而为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王浩威; 戴晶敏; 陈再雄; 凡强; 廖文波
    • 摘要: 卷柏和垫状卷柏是两种近缘的莲座状复苏卷柏,两者在亚洲皆有广阔的分布区域。本研究描述并修订了东方卷柏这一新种;该种是卷柏和垫状卷柏的近缘种,此前常被错误鉴定为卷柏。东方卷柏与卷柏和垫状卷柏最大的形态差异在于东方卷柏的主茎为二叉分枝,而卷柏和垫状卷柏的主茎为羽状分支。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数据分析强烈支持卷柏、垫状卷柏和东方卷柏各自独立的物种地位。通过查阅以往被错误鉴定的东方卷柏标本,可知该种广泛地分布于华东和华南地区。此外,野外调查表明该新种主要生长于丹霞地貌区,有时会和卷柏混生。本文对东方卷柏新种的形态、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描述,这将有助于未来的植物学和生态学野外工作者开展针对性的相关研究。东方卷柏学名的种加词orientali-chinensis是我国蕨类分类学家秦仁昌及张朝芳1982年在标本台纸上对该种作出的鉴定,使用的是裸名,没有描述,本文在此正式合格发表继续采用了该名称,以资纪念。
    • 唐凤鸾; 盘波; 赵健; 杨一山; 韦霄
    • 摘要: 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对海伦兜兰(Paphiopedilum helenae)的地理分布、野生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海伦兜兰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地区的靖西市和龙州、那坡等县,位于东经105°59'-106°56'、北纬22°28'-22°58'区域内,垂直分布高度为430-878 m,分布范围非常狭窄。海伦兜兰生长于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山脊或陡峭山坡上部的岩壁石缝中,土壤稀少,较耐干旱。海伦兜兰分布区年均温为19.1-22.2°C,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能忍受阳光直射,为喜阴植物。海伦兜兰所处群落植被保持良好,但居群内个体数量极少且罕见幼苗生长,5个居群共162株。海伦兜兰群落植物组成种类多样,不同居群植被种类相似度高。群落物种分布于28科38属,共45种。本研究基本掌握了海伦兜兰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生态特征,为其引种栽培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海伦兜兰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史生晶; 王守城; 王文华; 李世毅; 高军; 陈学林
    •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与资料整理,对尖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31科592属1 505种。其中,蕨类植物19科36属88种,裸子植物6科12属22种,被子植物106科544属1 395种。该区维管植物优势现象明显,前十大科共703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46.71%;寡种科和单种科以及小属和单种属占有较高比例,体现该区维管植物物种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在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5.11%)略高于温带科(26.72%);属级水平上,温带属(63.68%)显著高于热带属(21.96%),尤其北温带分布最多(28.04%);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共700种,其中17种为甘肃特有,剩余683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区存在一些古老残遗植物,区内重点保护及濒危野生植物共62种,具有较高的保护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