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最大熵模型

最大熵模型

最大熵模型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507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植物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2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160780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贵州省第二届硕博论坛、中国中文信息学会2015学术年会(CIPS2015)暨第十四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CL2015)、第三届基于自然标注大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国际学术研讨会(NLP-NABD2015)、第十一届全国信息隐藏暨多媒体信息安全学术大会 CIHW2013等;最大熵模型的相关文献由1661位作者贡献,包括晋玲、周广胜、于江德等。

最大熵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2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60780 占比:99.70%

总计:161271篇

最大熵模型—发文趋势图

最大熵模型

-研究学者

  • 晋玲
  • 周广胜
  • 于江德
  • 余正涛
  • 朱巧明
  • 李军辉
  • 吕蓉
  • 周国栋
  • 朱田田
  • 李培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文文; 伍军; 温丽翠; 史倩云; 甘露; 郑会珍; 阿力木江; 呼尔查; 巴音查汗
    • 摘要: 璃眼蜱属是我国部分区域的优势蜱种,可传播多种病原.为了解新疆地区盾糙璃眼蜱生境适应性,从文献中获取我国新疆地区盾糙璃眼蜱分布点信息,结合环境气候因子数据,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分析了19个环境气候因子对盾糙璃眼蜱分布的潜在影响,并分析和预测了当前和未来不同气候模式下盾糙璃眼蜱潜在的地理分布区,筛选出了4个相关的环境因子变量,并且绘制了响应曲线.AUC值的检验结果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准确性.在当前气候模式下,新疆盾糙璃眼蜱非适生区、低适生区、中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分别约为1.081×106、0.276×106、0.161×106和0.142×106 km2;在ssp245气候模式下,新疆盾糙璃眼蜱适生分布区面积均有增加;在影响新疆盾糙璃眼蜱地理分布的环境和气候因子中,主导环境气候的因子主要为Bio14最干月降水量(33.2%)、Bio15季节性降水量(29.1%)、Bio3等温性(4.3%)和Bio2昼夜温差月均值(9.6%).在未来不同气候模式下,新疆盾糙璃眼蜱适生区面积会增加,温度和降水对新疆盾糙璃眼蜱分布区影响较大.以上结果可为盾糙璃眼蜱所携带病原、疾病传播的动态流行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地评估蜱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供了参考.
    • 何馨; 马文旭; 赵天田; 马庆华; 梁丽松; 王贵禧; 杨振
    • 摘要: [目的]探究华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地理分布格局随气候的变化趋势,划分不同等级的华榛适生区,为华榛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华榛83条现代分布记录信息和筛选后的18个环境变量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中的最大熵模型(MaxEnt)模拟华榛末次间冰期以来6个时期的潜在分布区。[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方面积(AUC)结果显示:模拟结果较为准确,温度是影响华榛在6个不同时期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末次间冰期华榛的适生区总面积相比现代少9%左右,末次盛冰期变化不大,全新世中期适生区总面积相对现代多4.4%,预测未来2050s和2070s适生区面积均增加。华榛不同时期的分布中心均位于湖北省,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分布中心呈向高纬度地区迁移的趋势。从适生区面积来看,华榛在冰期时适生区面积呈收缩趋势,在全新世中期及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情境下适生区面积呈扩张趋势。[结论]华榛在气候变化的情境下适生区分布区域不同,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子,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分布中心有向高纬度方向迁移的趋势。
    • 李敏; 吴爱琴; 李欣; 苏珂冰; 杨成梓
    • 摘要: 通过研究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的生态适宜性,为其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收集237份多花黄精分布位置和55个生态因子,导入最大熵(MaxEnt)模型运算,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其适合生长区域。结果表明,影响多花黄精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生态因子是3月降水量、年均降水量、6月降水量、5月降水量、4月降水量、2月降水量和最冷季降水量,在福建省具有广泛适宜生长区域。模型预测结果可靠,可为多花黄精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并为其科学种植提供指导。
    • 李行; 黄尤优; 阮涛; 韦伟
    • 摘要: 中华小熊猫(Ailurus styani)为我国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对其研究较少。该研究使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对邛崃山系中华小熊猫适宜栖息地进行了预测分析,同时采用Jackknife检验对生态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华小熊猫适宜栖息地预测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是0.945和0.886,均大于0.8,模型精度可靠。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影响中华小熊猫适宜栖息地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年均温(25.7%)、海拔(24.9%)和降水量变异系数(21.5%),这3个变量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2.1%;其次是公路(6.6%)、最湿季降水量(5.1%)、坡度(3.9%)等生态因子。邛崃山系中华小熊猫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于山系中段,栖息地连贯但破碎化。
    • 张俊杰; 周锶佳; 刘沛; 明忠莉; 尹秀; 高新征
    • 摘要: 乌檀的干燥茎(含树皮)和根称胆木,为海南黎族常用植物药。通过建立MaxEnt并利用ArcGIS,分析影响乌檀分布的因素、乌檀在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结果表明:(1)乌檀当前适生区大致范围为15°~35°N,90°~125°E,中高适生区集中分布于我国南部沿海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以及台湾地区。(2)在未来气候变化下,乌檀适生区有明显迁移现象,中高适生区向北迁移并止步于长江流域;在适生区总面积基本未变的情况下,低中适生区向高适生区转化。(3)影响乌檀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是热季降雨量(bio-18),其次是昼夜温差与年温差的比值(bio-3)。
    • 尹秀; 王爱萍; 邹泽傲; 李云龙; 王雅婷; 高新征
    • 摘要: 我国南药之一、药食两用的热带植物槟榔,其药理作用丰富,临床应用广泛。根据槟榔现有的分布记录及气象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槟榔在我国适宜性生长区域,为其种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3个时期(1970—2000年、2040—2060年、2061—2080年)不同碳排放情景下(RCP2.6、RCP8.5)的模拟预测结果精度均值都达到了0.990,结果可信度极高。槟榔适生区总面积在RCP2.6情境下呈下降趋势,在RCP8.5情境下呈上升趋势;贡献率和影响力最大的气候因子为最热季降雨量,符合槟榔的生态习性;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在琼、粤、桂、滇南、台等地区。
    • 万洋; 郭捷; 马凤山; 刘佳; 宋烨炜
    • 摘要: 中尼交通廊道作为中国近年来建设的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频发,尤其是滑坡灾害层出不穷。文章基于对G216国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实地调查以及遥感解译结果,以最大熵模型为方法,利用169个灾害点数据和8个评价因子图层预测了研究区滑坡灾害的易发性分布。根据占比划分五级风险区。结果表明,滑坡易发概率以G216为中心向外辐射逐渐降低。同时采用刀切法检验评价因子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确定了滑坡主导因素及其阈值。最后通过ROC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中尼边境公路区域建设提供一种地质灾害预测分析模型,也为青藏地区公路边坡防灾减灾提供有效支撑。
    • 赵亚军; 彭晨; 赵春筝
    • 摘要: 研究了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城际轨道交通客流分布预测模型,将各站点周边一定范围内划为交通小区,根据人口分布、客流走廊特征等确定各个小区的公交出行比例,得到公交出行量,引入轨道出行量占公交比例,应用最大熵预测交通小区间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情况,将发生概率最大的客流分布看作希望得到的分布情况,考虑隐含随机因素影响,可以很好描述城际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行为,以某线路为实例,在应用中标定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性较强。
    • 刘红彩; 赵纳勋; 庄钰琪; 杨梅玲; 赵惠茹; 叶新平
    • 摘要: 生境适宜性评价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陕西秦岭地区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生境状况,利用2011-2013年间在秦岭地区采集的斑羚分布点数据,通过MaxEnt模型对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生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适宜生境面积约为9800 km^(2),占秦岭山地面积的17%,主要位于秦岭中西部区域;次适宜生境面积约为6940 km^(2),占秦岭面积的12%,主要位于适宜生境的周边区域。海拔、月均昼夜温差和年降雨量是影响陕西秦岭地区斑羚生境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变量,而人类干扰对生境适宜性的影响较小。陕西秦岭地区的斑羚偏好于选择1800-30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年降水量为750-850 mm、月均昼夜温差8°C左右的环境。明确了斑羚适宜生境在秦岭的分布状况及关键环境影响因子,可为下一步制定濒危动物保护和生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邵龙珠; 张湧鑫; 王昊宁; 黄利亚; 王晓龙
    • 摘要: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广泛分布的致死性传染病,犬瘟热的流行对虎豹公园内旗舰物种的保护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系统的了解犬瘟热在公园内的风险水平,本研究通过最大熵模型、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究犬瘟热在东北虎豹公园高发区域的分布及环境因子与犬瘟热暴发之间的关系,为该地区犬瘟热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和依据。研究表明,犬瘟热风险分布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其中最湿季节平均温度以及11月最高温度累计贡献率达64.9%。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