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轧穿孔
斜轧穿孔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462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山西科技、机械工程材料、天津冶金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钢管学术委员会七届一次年会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六届四次年会、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六届三次年会等;斜轧穿孔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东、双远华、王建国等。
斜轧穿孔
-研究学者
- 刘东
- 双远华
- 王建国
- 邓超
- 庞玉华
- 张树启
- 杨艳慧
- 杨英丽
- 赖明道
- 赵彬
- 赵恒章
- 宋箭平
- 康荻娜
- 林鹏程
- 江健
- 罗远
- 余勇
- 刘光明
- 周志杨
- 奚正平
- 朱艳春
- 李明强
- 杨亚社
- 林金保
- 肖冬
- 肖雅静
- 邓炬
- 邹景锋
- 郭荻子
- 马立峰
- 黄志权
- 何威威
- 冯庆
- 刘家泳
- 刘广华
- 刘珂
- 叶志海
- 吴威
- 周梦雄
- 尹人洁
- 张中元
- 张凯之
- 张喆
- 张惠萍
- 张杰
- 徐先泽
- 曲恒磊
- 曾理
- 杨旭
- 杨柳
-
-
王长江
-
-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行业内的几种主流的钛及钛合金薄壁管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分别从力学性能低、材料利用率,加工成本、组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行业内缺乏一种稳定有效的制备方法。在参考传统钢管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设计了一条独特全流程低成本钛及钛合金管生产工艺路线。通过试生产,批量产出了壁厚低于0.5 mm的TC4薄壁管材。经过检验,成分均匀,组织为等轴或双态组织,力学性能优秀。
-
-
胡建华;
李靖;
拓雷锋;
双远华;
陈建勋
-
-
摘要:
奥氏体合金钢斜轧穿孔易出现缺陷,工艺参数不易确定。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EPMA)对奥氏体合金钢进行分析,获得材料成分及各种主要元素质量分数,建立材料模型,并针对该材料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3D模拟整个斜轧穿孔过程,分析了变形规律,得到等效应力分布、等效应变分布以及金属流动矢量图,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规律相符。将模拟得到的奥氏体合金钢毛管外形尺寸与试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管形吻合,厚度偏差最大为0.82 mm,误差率为8.0%;外径最大偏差为3.50 mm,误差率为3.7%。对试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未发现裂纹。穿孔后试件的奥氏体微观组织均匀、晶粒得到细化。
-
-
加世滢;
王清华;
胡建华;
双远华
-
-
摘要:
基于MATLAB应用程序设计开发了无缝钢管斜轧穿孔工艺模拟软件.该软件以坯料和产品信息为基础,应用二辊斜轧穿孔机的理论计算公式,设计了穿孔过程中涉及到的顶头、导板、轧辊关键工艺参数计算的用户界面,实现了参数化设计.该用户界面友好、简单直观,能方便灵活地查询、保存电子表格形式的报表,为斜轧穿孔生产设计提供了指导.
-
-
王小萍;
董易淼;
朱雄明;
沈伟杰
-
-
摘要:
某批次07Cr18Ni11Nb不锈钢在穿孔过程中出现分层.采用宏观及微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穿孔分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不锈钢坯料中沿轴向分布的链状和棒状初生Nb(C,N)偏析相和穿孔过程中的非均匀变形是导致分层的主要原因;穿孔过程中,初生Nb(C,N)相与奥氏体基体变形不协调,在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使管坯局部断裂强度降低,在非均匀变形产生的附加拉应力作用下,应力集中区域产生裂纹,并在后续碾轧过程中不断扩展,导致分层;建议在冶炼过程中控制碳、铌元素含量,改善重熔凝固条件,调整穿孔工艺参数,适当降低轧辊转速,以有效防止穿孔分层的发生.
-
-
-
赵华清
-
-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钛合金凭借着自身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在我国实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这一应用就对轧制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以某工厂钛管斜轧穿孔过程为对象,对斜轧穿孔过程中的缺陷控制及数值研究进行了具体论述,希望这一论述内容能够为我国钛合金的更广泛应用带来一定帮助.
-
-
-
杨永昌
-
-
摘要:
碳钢和不锈钢复合无缝钢管,在进行穿孔和多道次轧制成型过程中会选择斜轧穿孔和热连轧作为主要工艺路线.本文拟通过有限元法对碳钢和不锈钢复合无缝钢管进行轧制工艺模拟,并对无缝钢管的斜轧穿孔、钢管热连轧成型的具体过程进行叙述.同时结合模拟结果,对成型之后极易出现的应力残余现象进行总结.
-
-
梁海泉;
秦利波;
李进喜;
张嘉麟
-
-
摘要:
分析了穿孔毛管管坯中心出现孔腔的机理,根据滑移线场原理深入阐述了影响孔腔形成的力学因素,提出增加横向附加压应力改善中心区域应力状态的思想,并据此提出减小导板间距的方法,以避免孔腔形成.实际应用结果显示:将穿孔机导板间距由151 mm调整至149 mm,可避免因顶头前伸量过小引起的孔腔,有效改善管体壁厚均匀度.
-
-
-
苏勇;
李旭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五届五次年会》
| 2009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三维图解斜轧穿孔机孔型开度的方法,解决了在生产中用数学公式求解孔型开度值公式复杂、坐标变换复杂、计算结果精度差、计算量大、难以应用等问题。对穿孔机的轧辊空间位置采用三维方式模拟仿真,实现了与孔型一致的空间关系,并将空间问题通过任意截面的方式转化为平面问题,减小了求解难度,提高了求解精度,满足了工程计算的需要。
-
-
陈洪琪;
张惠萍;
卢玲玲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第五届二次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通过在斜轧穿孔机上的轧卡试验,揭示了连铸坯在穿孔过程中的变形特点,试验证明金属流动造成的"隔墙现象"的存在,进而阐明连铸坯内部缩孔不会被氧化而产生内折.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斜轧穿孔参数的变化对内折的影响,确定影响内折的主次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轧辊转速和升速比对内折缺陷的影响较大.运用统计工具,探究延伸系数与内折缺陷的关系.
-
-
王鹏展;
赵建仓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钢管学术委员会七届一次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采用斜轧穿孔+冷定径工艺,试制了Φ711mm×40mm规格核电厂常规岛用WB36CN1高压无缝钢管,并对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和工艺性能评定.结果表明:试制的Φ711mm×40mm规格核电常规岛用WB36CN1高压无缝钢管的理化和工艺性能结果均满足GB24512.2-2009等标准要求,可以应用于核电常规岛高压蒸汽管道.
-
-
周贵禄;
刘珂;
郭海;
刘杰惠;
李文农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钢管学术委员会六届三次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采用斜轧穿孔+周期轧管的制造工艺,开发出规格为西426 mm×25 mm大直径超级奥氏体904L不锈钢钢管,经检测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ASME SA-312标准要求,综合性能良好,且钢管纵、横向性能均匀.该大直径超级奥氏体904L不锈钢钢管的研制成功,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钢管的外径范围大幅度提高到426 mm,同时主要变形工序仅采用斜轧穿孔+周期轧管两道工序,大幅降低了钢管的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
-
-
-
-
-
周继洪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钢管学术委员会七届一次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从国内各CPE机组生产现状出发,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结合各机组运行情况,从作业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目前CPE机组生产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对CPE机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
-
周继洪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钢管学术委员会七届一次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从国内各CPE机组生产现状出发,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结合各机组运行情况,从作业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目前CPE机组生产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对CPE机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
-
周继洪
-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钢管学术委员会七届一次年会》
| 2016年
-
摘要:
从国内各CPE机组生产现状出发,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结合各机组运行情况,从作业率、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目前CPE机组生产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最后对CPE机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