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EPMA

EPMA

EPMA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8轻金属与高强材料焊接国际论坛、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论坛、第十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等;EPMA的相关文献由30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维民、张飞、王勤燕等。

EPM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92.3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4.35%

专利文献>

论文:3 占比:3.26%

总计:92篇

EPMA—发文趋势图

EPMA

-研究学者

  • 刘维民
  • 张飞
  • 王勤燕
  • 严泰善
  • 叶先贤
  • 叶翔
  • 周建波
  • 孟翔
  • 市川牧彦
  • 张其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尤诗祥; 陈可; 张毓策; 李永顺; 刘忠法
    • 摘要: 黄岗梁大型—超大型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主脊南端,其成因存在很大争议。矿区内主要有五个采区,其中Ⅰ-V-Ⅲ采区沿北东方向展布,各区矿物组合特征差异显著。本文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岩相学观察,将该矿床内磁铁矿按采区分为3种类型,并按矿物组合和磁铁矿结构特征分成8种亚类。采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三个采区各类型磁铁矿的结构和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探讨磁铁矿的形成环境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Ⅰ、V和Ⅲ各采区磁铁矿的氧逸度和温度均逐渐降低,Ⅲ区含硫化物磁铁矿显示最低的形成温度,V区与Ⅰ区具有相似的成矿温度和氧逸度。磁铁矿的TiO_(2)-Al_(2)O_(3)-(MgO+MnO)、(Ca+Al+Mn)-(Ti+V)和Ni/(Al+Mn)-(Ti+V)图解表明三个采区磁铁矿均为矽卡岩型,Ti-Ni/Cr图解表明磁铁矿的热液型成因,结合矿床地质和岩相学特征认为黄岗梁锡铁多金属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活动相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 胡建华; 李靖; 拓雷锋; 双远华; 陈建勋
    • 摘要: 奥氏体合金钢斜轧穿孔易出现缺陷,工艺参数不易确定。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EPMA)对奥氏体合金钢进行分析,获得材料成分及各种主要元素质量分数,建立材料模型,并针对该材料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Deform-3D模拟整个斜轧穿孔过程,分析了变形规律,得到等效应力分布、等效应变分布以及金属流动矢量图,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形规律相符。将模拟得到的奥氏体合金钢毛管外形尺寸与试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管形吻合,厚度偏差最大为0.82 mm,误差率为8.0%;外径最大偏差为3.50 mm,误差率为3.7%。对试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未发现裂纹。穿孔后试件的奥氏体微观组织均匀、晶粒得到细化。
    • 陈飞; 徐耀文; 李震; 杨庚蔚; 赵刚
    • 摘要: 在限制C平衡(constrained carbon equilibrium,CCE)条件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配分动力学计算模型,对低碳钢Q&P过程中C、Si、Mn元素的配分行为进行数值计算,结合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研究了低碳钢经Q&P工艺热处理后组织中C、Si、Mn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350、450°C温度下,C在30~120 s内完成配分,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微米级的长程扩散;当温度降至250°C,C完成配分时间延长至10 h。在250、350、450°C温度下配分30 d,Si在钢奥氏体/马氏体界面处的马氏体侧富集,而Mn则会在奥氏体侧发生富集,Si和Mn的有效扩散距离分别为4.5、1.5 nm。
    • 唐敏惠; 马连新; 韦导忠; 马良; 张达玉; 黄家龙; 孟翔; 张飞
    • 摘要: 闪锌矿是目前工业上提炼Cd的最主要载体矿物,我省锌探明金属量达5.851 4×10^(6)t,伴生Cd的资源量潜力巨大。本次选取长山-双井铅锌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地质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基础上,划分了四个世代闪锌矿矿石,计算出伴生Cd预测资源量分别为213.51 t、270.00 t、197.28 t、33.59 t。对比勘探报告显示,本文计算出长山-双井矿床闪锌矿Cd的资源量合理可信,可为矿床后续开采过程中Cd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为我省铅锌矿床伴生Cd的利用和资源量估算提供借鉴。
    • 王元栋; 张晓菊; 何亮亮; 海侠女; 桂伟民
    • 摘要: 以一组低碳合金标准样品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了一种利用电子探针准确测定碳含量的方法。对Mn-Cr系和Cr-Ni-Mo系低碳合金齿轮钢进行渗碳淬火,使其表面获得渗碳层,以EPMA-1720型电子探针校准曲线法,建立测定碳含量的工作曲线;然后利用EPMA对渗碳层碳含量、渗碳层深度、碳含量分布等进行测定。并将实际检测结果与直读光谱仪法、显微硬度法以及金相法进行比较,对于不同的材料,显微硬度法并不能完全显示出整个渗碳层中碳元素的分布情况,而电子探针法可以准确测定整个渗层碳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可有效指导热处理工艺的调整。在相同渗碳工艺条件下,渗碳件的渗碳层深与材料的淬透性有关,硬度梯度不一定能准确反应真实的碳元素分布情况。
    • 任康达; 张达玉; 叶龙翔; 孟翔; 易洪; 黄家龙; 万书文; 周涛发
    • 摘要: 高家塝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钨矿带北部.钨矿化发育在花岗闪长斑岩与黄柏岭组接触的矽卡岩及其两侧.从岩体向外将矿石划分为:花岗闪长斑岩中细脉浸染状白钨矿矿石(类型Ⅰ)、矽卡岩中浸染状白钨矿矿石(类型Ⅱ)、角岩中脉状白钨矿矿石(类型Ⅲ)3类.高家塝矿床不同类型矿石的白钨矿和磁黄铁矿电子探针(EPMA)分析结果显示,白钨矿w(Mo)从类型Ⅱ(w(Mo)=1.34%~1.40%)→类型Ⅲ(w(Mo)=0.01%~0.17%)→类型Ⅰ(w(Mo)<0.01%)降低.从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磁黄铁矿中Cu、Fe元素含量降低;Zn、Co、Ni含量增高.高家塝钨矿床形成白钨矿的成矿流体从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Ⅰ,氧逸度降低;形成磁黄铁矿的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类型Ⅱ的成矿流体降温速率缓慢,类型Ⅰ和Ⅲ的成矿流体发生快速冷凝作用.区域对比研究显示,高家塝矿床为贫钼白钨矿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 穆尚涛; 邵拥军; 宋泽友; 周厚祥; 刘清泉; 熊伊曲
    • 摘要: 仁里—传梓源稀有金属矿床是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区,为揭示伟晶岩演化过程及稀有金属富集矿化机制,对仁里—传梓源矿区各类伟晶岩和花岗岩中云母进行岩矿鉴定、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LA?ICP?MS).研究结果表明:伟晶岩中云母具有白云母?多硅白云母(MS1)→富锂白云母?富锂多硅白云母(MS2)→富氟铯锂云母(MS3)→白云母(MS4)的演化趋势,在演化过程中发生Mg和Ti与Mn,Al,Si,Fe,Li,F,OH等元素置换;含MS1和MS2类型的伟晶岩产生于单一岩浆演化阶段,富氟铯锂云母(MS3)的出现指示体系产生超临界流体,伟晶岩转变为岩浆?热液演化,含MS4类型的伟晶岩产生于体系演化最后阶段,富F流体出溶,Li大量结晶产生锂辉石;流体的产生有利于体系富集的铌钽沉淀矿化,使钠长石伟晶岩和锂辉石?钠长石伟晶岩成为主要的成矿阶段;矿区幕阜山岩体两类花岗岩中,白云母二长花岗岩中云母在成分上与稀有金属伟晶岩的云母更接近,结合时空耦合关系,认为其应是成矿母岩.
    • 谢杰; 张陆霄; 王纳; 张宇; 李惠; 王加友
    • 摘要: 针对两种不同成分的正火钢Q370qE,利用EPMA测定焊接接头熔合线附近的元素分布,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热影响区组织,利用Pro Imaging软件测定组织占比及晶粒度大小,分析母材合金元素和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含Ni量较高的Q370qE在焊接过程中,熔合区附近Cu、Ni、Nb和V元素迁移,细化了铁素体晶粒;C曲线右移,生成细小均匀分布的粒状贝氏体,从而提高了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韧性.
    • 孙雨沁; 于学峰; 单伟; 熊玉新; 张岩; 迟乃杰; 舒磊; 李敏; 程伟
    • 摘要: 胶东是我国黄金的主要产地,前人已开展大量矿床学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浅部,其深部的成矿研究仍然薄弱.本文以目前最深的见矿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宏观观察描述的基础上,以电子探针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微观上系统开展深部金矿的矿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为深部金矿成矿特征提供了第一手的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焦家金矿带矿床的成因以及进一步的深部找矿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超深科研钻ZK01井位于莱州吴一村地区,是目前焦家断裂带最深的见矿钻孔,也是我国岩金最深见矿孔.深钻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矿体多以脉状、细脉网脉状、细脉浸染状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少数金矿物分布在黄铜矿、石英和钾长石中.焦家带深部矿石金矿物成色较高,主要为含银自然金,其次为银金矿,说明该深钻深部金矿形成于高温、较深的成矿环境;成矿时代相对较老.Au主要有两种赋存形式:独立的金矿物和不可见金即晶格金.独立金矿物可分为三种赋存状态,即包体金、裂隙金和晶隙金.初步认为矿石矿物生成顺序从早到晚依次为:(不含Pb黄铁矿、方铅矿、辉铋矿、金矿物)→(黄铜矿)→(含Pb黄铁矿)→(方铅矿、金矿物)→(重晶石)→(闪锌矿).深钻成矿热液存在多期活动,碎裂岩带为含金热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多重成矿阶段的叠加和复合导致金矿物多期次结晶.
    • 刘永雄; 尹付成; 李智; 欧阳雪枚; 陈亮平
    • 摘要: The 800 °C isothermal section in the Al-Zn-Zr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equilibrated alloy method and the solid/liquid diffusion couple approach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Thirteen three-phase regions are experimentally confirmed in the ternary system.A ternary compound Zn50Al25Zr25 named as T phase exists stably in the 800 °C isothermal section.Its composition range varies widely (16.84-55.1 at.% Zn,18.02-56.3 at.% Al and 26.0-28.53 at.% Zr),and it can be in equilibrium with all the binary compounds.The maximum solubilities of Zn in Zr3Al,Zr2Al,Zr3Al2,Zr4Al3,ZrAl,Zr2Al3,ZrAl2 and ZrAl3 are 7.5,0.84,0.33,0.89,0.91,1.12,0.64 and 3.8 at.%,respectively.The maximum solubilities of Al in Zn3Zr,Zn2Zr and ZnZr are 1.6,1.3 and 13.6 at.%,respectively.%利用扩散偶和平衡合金法,采用扫描电镜一能谱、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Al-Zn-Zr三元系800°C等温截面进行实验测定.实验确定了13个三相区;三元化合物Zn5oAl25Zr25(T相)稳定存在于此等温截面,拥有比较大的成分区间(16.84%~55.1% Zn、18.02%~56.3% Al和26.0%~28.53% Zr,摩尔分数),并能与该体系中所有的二元化合物平衡共存.Zn在Zr-Al化合物Zr3Al、Zr2Al、Zr3Al2、Zr4Al3、ZrAl、Zr2Al3、ZrAl2和ZrAl3中最大溶解度分别是7.5%、0.84%、0.33%、0.89%、0.91%、1.12%、0.64%和3.8%(摩尔分数);Al在Zn-Zr化合物Zn3Zr、Zn2Zr和ZnZr中最大溶解度分别是1.6%、1.3%和13.6%(摩尔分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