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
冷轧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3年内共计1679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70篇、会议论文226篇、专利文献13594篇;相关期刊623种,包括鞍钢技术、宝钢技术、河北冶金等;
相关会议138种,包括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会、2010年液压与气动润滑技术交流会、第四届宝钢年会等;冷轧的相关文献由19993位作者贡献,包括郑之旺、王敏莉、张功庭等。
冷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94篇
占比:80.96%
总计:16790篇
冷轧
-研究学者
- 郑之旺
- 王敏莉
- 张功庭
- 黄福川
- 卢威
- 戴泽辉
- 刘仁东
- 余灿生
- 黄旖瑶
- 李胜
- 刘琨
- 唐兴中
- 唐彩珍
- 廖丹葵
- 梁慧
- 粟满荣
- 肖友程
- 蓝明新
- 陈涛
- 李恩超
- 潘益忠
- 李沈翼
- 梁英
- 张杰
- 王军生
- 李军
- 范荣德
- 翟文
- 殷玫婕
- 王国栋
- 莫宇飞
- 白振华
- 郭金宇
- 滕华湘
- 田宗义
- 孙建林
- 王伟
- 汪建威
- 王科强
- 丁文红
- 张岩
- 林利
- 潘孝余
- 潘益文
- 刘勇
- 王旭
- 解相朋
- 高振宇
- 王占业
- 李进
-
-
梁雪刚;
王生宁;
刘建兴;
赵进军;
魏振鹏
-
-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拉伸试验机对铸轧法生产的3003铝合金深冲料成品退火工艺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方案下生产的3003铝合金沿轧制方向0°的力学性能优于沿轧制方向90°,此差异性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并趋于一致。铝合金样品经退火处理后的强度急剧降低,变化最大的温度区间处于280~300°C,与金相分析结果相互印证进行判断,认为280°C为再结晶开始的温度,400°C为再结晶终了温度。
-
-
刘颖
-
-
摘要:
为提高炉台作业率,分析冷轧钢板生产流程,将冷轧钢卷全氢炉退火工序分解并进行传热分析;建立物理数学模型,设计全氢炉数字仿真平台,利用现场插片实测数据对修正系数校正,用仿真平台对全氢罩式炉退火工艺加热制度、出炉温度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全氢炉炉台小时产量,降低能耗。
-
-
陈树宗;
白芸松;
侯佳琦;
华长春
-
-
摘要:
针对传统轧制力预测模型参数强耦合、非线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馈极限学习机算法的冷轧轧制力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原极限学习机网络中增加一条反馈回路,构建了反馈极限学习机网络;并针对原网络在初始权值阈值的选取上具有随机性,从而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缺点,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反馈极限学习机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的模型结构,通过优化初始参数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后,采用某厂冷轧生产现场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精度上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原极限学习机和反馈极限学习机网络,可应用于冷轧机组轧制力的预测。
-
-
高龙永
-
-
摘要:
通过对深冲钢冷轧卷夹杂缺陷分类,并使用扫描电镜化验缺陷处成分,结合现场实际生产经验,分析了深冲钢孔洞、线状夹杂、起皮缺陷的形成机理。根据深冲钢生产过程特点,从转炉冶炼操作、RH冶炼操作、连铸机浇注、连铸坯质量检查和铸坯精整等方面制定了针对性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冷轧深冲钢夹杂缺陷大幅度减少,镀锌产线9月夹杂改判率降低至0.69%,较最高时降低了70.39%;连退产线9月夹杂改判率降低至0.46%,较最高时降低了41.77%,效果显著。
-
-
王长江
-
-
摘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行业内的几种主流的钛及钛合金薄壁管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分别从力学性能低、材料利用率,加工成本、组织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行业内缺乏一种稳定有效的制备方法。在参考传统钢管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设计了一条独特全流程低成本钛及钛合金管生产工艺路线。通过试生产,批量产出了壁厚低于0.5 mm的TC4薄壁管材。经过检验,成分均匀,组织为等轴或双态组织,力学性能优秀。
-
-
高尧;
陈安忠
-
-
摘要:
利用酒钢不锈钢现有的冷轧设备条件,研究了904L和S3125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冷轧生产工艺。结果表明:904L和S31254热轧黑卷强度分别与316L(高N)和2507相当,冲击韧性满足热线上线条件;904L和S31254奥氏体相稳定性好,二十辊轧机轧制时基本没有形变马氏体产生,轧制负荷较小;结合背散射电子相分析,904L黑卷没有有害析出相σ相,S32154黑卷心部存在大量有害析出相σ相;904L冷轧板表面边部的起皮缺陷主要是由于连铸板坯表面存在微裂纹所致,后续需要加强连铸坯边部修磨深度。
-
-
-
-
胡安亚;
蒯支明;
刘克明;
周海涛
-
-
摘要:
以Mg-11Li-3Al-0.4Ca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机、电化学工作站等检验手段,研究了冷轧变形及后续退火热处理对该合金组织、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g-11Li-3Al-0.4Ca合金主要由β-Li、MgLi_(2)Al、AlLi、(MgAl)_(2)Ca相组成;当以40%、60%、80%的变形量冷轧时,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但伸长率稍有下降;经后续200°C、350°C退火处理后发生了再结晶,使塑性得到改善;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随冷轧变形量的增加和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得到改善;经350°C退火后合金的腐蚀电位最正,腐蚀电流密度最小,阻抗值最大,耐腐蚀性能最佳。
-
-
何建锋;
潘勋平;
胡斌;
李庆胜
-
-
摘要:
为了配合平整液循环回用工艺的开发,在实验室中搭建了模拟平整装置,研究并获取了平整液循环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平整液性能变化规律,以及对生产带钢的产品质量的可能影响。将该项目研究结果运用到现场后,支撑平整液循环回用工艺顺利投产;对生产的带钢进行取样分析,通过各项技术评估,发现平整液循环回用工艺生产的带钢能满足各项要求。
-
-
-
-
-
-
常铁柱;
韩志勇;
胡晓军;
杨小羽;
靳哲
- 《北京金属学会第六届冶金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冷轧卷取机胀缩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轴向斜楔头部的断裂问题是影响板带材连续生产的一个主要技术难题,通过卷取过程钢卷箍紧力计算、胀缩机构的受力及其自锁务件分析、胀缩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合理解释了轴向斜楔头部断裂的原因,同时也为胀缩结构的设计及其润滑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