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265篇;相关期刊375种,包括人民论坛、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界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文化保守主义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大华、李维武、任晓兰等。

文化保守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0 占比:12.6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4265 占比:87.22%

总计:4890篇

文化保守主义—发文趋势图

文化保守主义

-研究学者

  • 郑大华
  • 李维武
  • 任晓兰
  • 何晓明
  • 刘黎红
  • 朱庆跃
  • 李翔海
  • 柴文华
  • 沈卫威
  • 高瑞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万俊人
    • 摘要: 能否且如何建立具有独立品位的中国学术研究范式?这一问题之所以再一次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前置性问题,我想至少与两个因素有关:其一可称之为文化学术史的因素,其二则是中国社会与中国学术的当代处境。前者实际上可以追索到“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国门被迫洞开后,激进的“拿来主义”与消极的文化保守主义之争随之而起,中国学术究竟向何处去成为一个必须直面的大问题:是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全盘拷贝西方现代知识体系?
    • 王中平
    • 摘要: “五四”以后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以东方文化派为代表,由于章士钊转向文化保守主义阵营,东方文化派得以转型。其后,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劢等亦相继成为文化保守主义阵营的代表,文化保守派得到发展和壮大。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在兴起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特征,在思想文化史上具有较为典型性的意义。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大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抱有强烈的兴趣,主张重建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在知识构成上具有中学与西学两方面的学养,主张文化建设走中西合璧、中外调和的道路;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在文化教育中已拥有较为优越的地位,所联系的层面主要是接受一定文化教育的年轻知识分子,同时与社会上对新文化运动不满的知识阶层也有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大都对实际政治活动的参与不甚热心,政治救国的热情远不如文化救国的热情那样持久;第五,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内在凝聚虽以文化传统为号召,但实际上内部凝聚力并不强。
    • 陆晓婷
    • 摘要: 自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精神文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负面问题尤为突出,在公共空间、人际交往、个人素养这三个层面都显现出不同症候。面对市场经济下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文化保守主义遵循以传统文化重塑中国文化的思路,对应症候分析的三个层面提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构想,在实践中既实现了正面效应也具有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立足中国实际,对文化保守主义进行反思。
    • 张建辉; 郑易平
    • 摘要: 二战后美国保守主义在其起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呈现出明显的经济与文化两重面向。20世纪末开始,保守主义的建制化程度提升,其与民主党的“左”倾进步主义意识形态日益接近,两党建制派精英共享一种大政府-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及内政外交政策,它的长期施行最终使美国爆发了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在危机中登台的特朗普主义从经济与文化两大维度改造并重塑了当代美国保守主义,使其在经济上重回古典自由主义立场,但加入了民族主义的内容,在文化上则重申基督教传统及其所塑造的美国国家特性,回归本土主义,撤回对文化全球化的全方位支持。拜登上台后,特朗普及共和党又对保守主义进行了一些新调整。但是,从当前来看,经济保守主义已经将自己困囿于名义上的小政府模式,且其低水平税收福利政策难以有效惠及共和党基础选民、逆全球化产业政策难以赢得上层资产阶级支持;而文化保守主义同样面临困境,它名声不佳,且其发起的“文化反冲”难以招架美国后物质主义文化整体转型,也难以回应进步主义对其根源本质及核心理念的质疑与挑战。经济文化两重面向的保守主义还有着深刻的内在悖谬,这进一步为美国保守政治及其发展制造了困难。不过,美国保守主义的未来既取决于它的教义信条及共和党的变通,也取决于其对手即进步主义和民主党的执政表现。
    • 卢兴
    • 摘要: 中国近代以来的秩序观念经历了由“天下体系”到“世界体系”的转变,这在哲学理念上体现为由“形而上的普遍性”向“逻辑的普遍性”转变。随着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其强调特殊性的政治取向深刻影响了现代三大文化思潮。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代表,现代新儒学的三代学人都更为重视从普遍性的维度确证中国文化的恒久价值,而并非仅从民族文化特殊性的维度立论,这个立场与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存在着根本差异。现代新儒家的秩序观在“世界体系”的表象之下体现出对传统“天下体系”的回归,在理念上更为认同“形而上的普遍性”。因此,以单一的“民族主义”概念框架来界定现代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显然有失偏颇。
    • 乔敏
    • 摘要: 新文化运动之后,吴宓在个人、历史、修辞乃至世界人文传统遭遇危机时,以文学为出发点探寻因应之道。本文以吴宓的文化实践为研究对象,借以思考以下问题:他如何借由白璧德对“古典中国”的发现而再次发现了“中国”;以及当吴宓将彼岸的“新人文主义”带回故国,他的文化实践又如何逸出其师的理论与偏好,反复在危机时刻介入“儒教”、“诗教”与“情教”的辩证,为中国文化根性的绵延与复生寻求方案,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转型时期开启了一条“会通”的路径。
    • 付建舟
    • 摘要: 长期以来,南高-东大"学衡派"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逆流.实际上,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不仅包括以陈独秀、胡适为首的激进思潮,也应包括以"学衡派"为首的保守思潮.前者的向路是从社会政治切入,从文化(文学)深入到思想,再反过来影响社会政治;后者的向路则为从文化(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到以中学为主的中西文化之融合.北大与《新青年》杂志是以陈独秀、胡适为首的激进派所依托的"一校一刊",南高-东大与《学衡》杂志是以梅光迪、胡先骕与吴宓为首的保守派所依托的"一校一刊".北大《新青年》注重觉世,南高-东大《学衡》注重传世,这两个"一校一刊"互为补充,各自开创了教育、文学、思想、学术新局面,在现代中国教育史、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北大"新青年派"的文化激进主义相对应,"学衡派"表现出相对的文化保守主义,他们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希望吸收西方文化资源加以发扬光大.南高-东大可视为北大以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大本营,南高-东大"学衡派"在与北大"新青年派"的分歧和论争中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南高-东大"学衡派"与北大"新青年派"一起,共同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
    • 范鹏; 李新潮
    • 摘要: 如何对待本国传统文化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始终在保守与激进、"全盘西化"与"保存国粹"所组成的文化谱系当中左摇右摆、左支右绌、进退维谷,形成了近代中国极富悖论性的"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新时代以来,"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
    • 陈继红
    • 摘要: 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表现犹如一支"催化剂",使得国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高歌奋进的姿态活跃在思想文化的中心.2020年文化保守主义呈现出新动向:"中医热"急剧升温,"儒家政治文化热"借势发力,儒家文化参与现代生活世界的话语权持续提升.
    • 张利文
    • 摘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东方文化派"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重要一支出现于历史舞台,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回应,另一方面也是"中体西用"说变换形态后的新一轮延续.湖湘学者唐大圆在1926年后组建"东方文化集思社",主编《东方文化》杂志,创办"东方文化研究院",在南京、武汉与家乡武冈勠力推行"东方文化".唐大圆曾先后追随印光、太虚,主编《海潮音》,学界常把他定位在近代佛教学者,但唐氏的立足点与思想核心在于儒家的纲常名教,其对唯识学的理解也流入《起信论》与庄学模式,由此构成了唐大圆"东方文化"的特征表现,可谓以儒家为本位的"东方文化"思想."东方文化派"是一个成员间非常松散,彼此认同度不高的文化思潮称谓.唐大圆作为成员之一,对其思想的回顾,或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彼时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组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