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会议文集: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论述主要目的乃在于对刘勰于《文心》中有关「天文」方面的描绘文句意涵,进行深刻的诠释.而且在诠释的角度、进路上,乃以刘勰所相当认同的东汉经学集大成者-郑玄的「天道」世界观为主要诠释参照点.
  • 摘要:对于中国音乐早期发展脉络,刘勰的《文心雕龙·乐府篇》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文本.刘勰在总结前人观念成果的基础上,对乐源、观乐、乐教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深入见解.刘勰认为,上古时期,音乐已大量运用于沟通天地神灵的仪式之中,这是"为天而乐".刘勰的乐源观念,不仅有文献的依据,也有近现代以来的考古实物可以佐证.把音乐的起源与上天之神联系起来,是中国音乐观念的早期共识,当于诗性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上古音乐决定着中国音乐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走向.在中国古代,盲人审乐既是人文传统,也是礼乐制度.在国家的一些重要典礼仪式当中,盲人乐师们虽然看不到世界,却能通过音乐感悟天地万物、沟通神灵,他们承担审乐、觇风的职责.应和天地万物的基本精神,调和民众之情性,成为中国音乐的基本民族精神.从上古时期的"钧天九奏"到后来的"乐本心术",《文心雕龙·乐府篇》勾勒出中国声乐发展从"为天而乐"到"为心而乐"的早期脉络.
  • 摘要:刘勰《文心雕龙》对于"气"的范畴有详尽的阐释,在气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上形成了自己的论述模式,《才略》篇谈及阮籍时"使气以命诗"一语或可精要描述由气性到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士的才性生命与文学趣味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士所蓄养的文学趣味来源于他们的元气、气性与情性的相互作用,因此,通过"使气以命诗"的品鉴模式,可以更好的将魏晋文士之气与其生活趣味、文学趣味等联系起来,进而发现文士个体差异下文学趣味的微妙差别.
  • 摘要:在传统经典的诠释中,常常看见这样一种情形,经典思想的核心要素(或问题意识),随着时代的不同,这些要素在不同时代的诠释者那里,关注的焦点不同.后世的诠释者为建构自己的理论,带入了自己所处时代的知识经验,其中不乏有意的建构、刻意的修饰,也有无意的批评、不经意的陈述,等等,总之,以今释古,以己度人,或者重新编排了各种要素的理论脉络与主次位置,或者仅仅关注并放大了某些要素的地位与重要性,而忽略了其它的要素,从而出现了经典诠释中的"隧道效应"问题,形成经典解释传统中的种种复杂情形. 由孟子“知言养气”的说法,不难发现,就“养气”而言,作为一种论证策略,与其说孟子是在论“气”,不如说是在论“养”。这种对于“养”的功夫的强调,体现了孟子在实践心性问题上的创见。人欲立本体,以求本心的超凡脱俗,必须在这个世界上做一番圣贤功夫,人格才能得以完善,精神境界亦可由此得以充实。曹丕的文气说,晚近以来学界流行的看法,认为涵盖作者气质、作品风格、文本语气等多重内蕴。刘勰所论的文气,沿隐至显,因内符外,流动并充盈在才、学、情、辞、事、义、体等为文要素之间,发挥着枢纽与关联的作用。
  • 摘要:"鸿都门学"是东汉灵帝时重要的政治文化事件,遭到阳球、杨赐和蔡邕等儒学士大夫的激烈反对.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转述杨、蔡之论,也表达对鸿都门学的鄙夷.但刘勰对鸿都门学的抨击,已不是政治立场的是非问题,而是基于他的文学思想观念所作出的考量.对于鸿都门学的评论,过去褒贬不一,存在较大的分歧.其实,应该把历史上的政治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它产生的间接影响分开来认识.设置鸿都门学士,是昏聩荒唐的汉灵帝的一桩荒唐事,但客观上对于曹魏时期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刘勰所谓"其余风遗文,盖蔑如也",一笔带过,是有失允当的.
  • 摘要:在《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或只称其篇名)中,刘勰具体讨论了建安文学中的三曹,即曹操与其儿子曹丕、曹植的文学活动及其艺术成就,其所议论,颇有分量,有许多评价、鉴赏及其批评观念,大多成为后世评论建安三曹文学贡献的理论根据.但也有若干批评,后人多有不同的议论.比如认为刘勰对曹操文学成就与贡献少有提及,或评价不高而多有批评;扬丕抑植,似乎也有欠公允等等.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摆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刘勰所论,除个人文学爱好外,更主要的是受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 在《文心》中,刘勰作为文学思想家、理论家,他在评价文学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众多作品时,强调"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序志》篇),力求公正客观而全面;但作为一个被时代制约而有理论个性的文学家,由于时代不同及个人主观欣赏偏好的渗入,要完全达到恢复历史原貌的公正客观,却是不可能的梦想.因此,其评三曹文学,是非优劣,或有不到位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还在于读者的深入思考与明辨能力.一旦看清事象背后的本质,则《文心》之论三曹,多有可资学习借鉴的.
  • 摘要:《文心雕龙》尚清的文学审美观念,固然受到宗经思想的影响,但更受到汉晋社会士人尚清理想的浸染.汉晋年代,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方面都兴起了尚清的高潮.东汉末年,尚清又与党锢之祸中的士人精神人格相联系.三国魏晋时代,则趋于清淡与思辨领域,影响到文学艺术的走向.构成六朝文艺与美学不同于隋唐之后的亮点.而《文心雕龙》作为体大思精的诗文评经典,通过充分吸纳与弘扬这种尚清理念,形成了特有的文学审美理想.
  • 摘要:《文心雕龙》学得以在明代兴起,有诸多因素使然,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与明代六朝派的重视不无关系.《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对明代的文章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明代文章学中一些经典性的表述与重要的理论范畴,如文源于五经、文道、文质、文心、体制、辨体等,或者是对《文心雕龙》的直接继承,或者是在继承《文心雕龙》的基础上,又有所拓展与衍伸,显示了明代士人既珍视前代的文章学遗产,又表现了他们开阔的学术视野、不苟同于前贤的求新求变的学术追求以及在发展古代文章学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 摘要:奇,作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关键词具有某种异端色彩,从而与权力话语构成复杂的关系."奇"义演变至《文心雕龙》,作为孔子追随者的刘勰凭借对"奇、正、诡"的辨异及语用,表明他的"坚定":试图用一部"体大思精"的文论著作来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与此同时,作为文学家的刘勰,面对"新、奇、异"的文学之美时,又表现出对文化秩序及话语权力的"游移".剖析刘勰的坚定与游移,不仅可以厘清"奇"关键词在中国文论史上的奇妙之演变,而且可以揭示《文心雕龙》之用"奇"对后世文论的奇特之影响.
  • 摘要:本文为笔者初步完成的关于《文心雕龙》文学批评范式专题研究中的一篇,这里所说的文学批评,是作为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相对而言的文学批评;事实上,文学批评是与文学理论、文学史论密不可分的.因此讨论《文心雕龙》文学批评范式,要力图通观《文心雕龙》全书,兼及《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论,将史、论、评三者结合起来讨论问题.从文学批评的立场看问题,就是建立起一种经典批评模式。简要地说要确立其文学批评的合理性依据、确立其文学批评的正当性立场、确立其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原则、确立其文学发展变化论的合法性原则、确立其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
  • 摘要: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阐释"文以载道"的内涵,认为"文"与"道"都具有本体性, "文"指原发于自然的"错画", "道"指原发于自然的对于宇宙人生规律的把握.不能将"道"简单地理解为具体的政治、唯心论与题材内容."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政治学的建构,体现着文学对于生活的美好想象. 强调文以载道,不是否定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文以载道只是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文化根性,有关文学创作的审美特性部分,还需要专门论述。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就是文学的审美特性是与文学的文化根性相关联的,不能在离开文化根性的前提下来谈文学的审美特性,所以,文学的文化根性也就在阐释文学的审美特性时具有了永远意义。至此,我们只是认为,明白了文以载道的内涵,也就不必再为它设置什么其他要求了。这个命题,在其自身的范围中是深刻的,不然它也不会延续两千年。 所以,在文以载道的思想构架中,文学与社会现实不是隔绝而是融通的,文学通过与社会现实政治的紧密关联来实现“道”的目的。由于受“道”导引,古人在处理文学与政治关系时,不同于现代的文学工具论,既然受“道”节制,就不可离“道”而乱来。所以,在载道派这里,虽然同样处理文学与现实政治的关系,过程与结果却有所不同。现代工具论建构的是一种服从性的文学与政治关系,载道派建构是一种超越性的文学与政治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现代工具论认为文学要介入政治,但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它要体现出策略性、宣传性与服从性,策略性是指用文学为时时变动的政治服务,宣传性是指文学必须宣传政治所制订的一切,服从性是指文学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政治而不得有自己的独立性。载道观则认为文学要介入政治,但文学是政治的导引力,它体现的是奠基性、批判性与主体性,奠基性指其作用不是临时性的煽动,批判性指其可以依据“道”的力量批判现实政治,主体性指其之所以能够发挥出介入政治的力量全依赖于作家的主体能动性。
  • 摘要:刘勰的诗学观念中隐藏着若干矛盾.在诗歌性质的问题上,刘勰公开标举言志说的大旗,但在实际的审美欣赏中却不在意诗歌是不是言志的,实际上他已变成了缘情论者;在诗歌的语言风格上,他一方面主张藻采与风骨并重,沿袭的是文质彬彬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在实际上又是秉承重风骨轻藻采的标准,从而与并重说发生矛盾.一方面他将风骨提到很高的位置,作为评判作品的核心标准,另一方面,这一标准又难以涵盖他的审美实践的全部.
  • 摘要:理解"文心雕龙"的命意,涉及到对《文心雕龙》理论性质和理论构成的正确认识.从全书脉理贯通的角度对此作出深入思考,可以发现"文心"与"道心"的关联,以及"雕龙"所包含的"群言论道"的意义.基于此及"大衍之数五十,其一不用"的提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心雕龙"就是文心论道,或详论文心之体用的意思.“雕龙”所针对的基本上是作品的形式,而“文心”主要是就作品的意义阐释而言的。
  • 摘要:关于《刘子》的作者问题,自唐代以来主要有两说:一是《刘子》为刘昼所撰;二是《刘子》为刘勰所著.近年来,由于林其锬先生有关《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系列研究成果的陆续问世,使《刘子》为刘勰所著说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有些原本支持《刘子》为刘昼所撰说的学者转而赞同《刘子》为刘勰所著说.但从最近在北宋佛教著作中所发现的有关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来看,《刘子》却又并非刘勰所著,而是刘昼所撰.自唐至今,学界之所以对《刘子》的作者问题众说纷纭,究其主要原因是有才无位的刘昼为行其书,而"窃取"刘勰之名,编造了刘勰负《刘子》候沈约的故事所导致的.
  • 摘要:关于《刘子》作者,主要有刘勰与刘昼两说.直至南宋初年史籍记载为刘勰撰,其后始有刘昼说,继而愈演愈烈.今人林其锬、陈凤金指出:刘昼说源于对宋人题署的错误解读:原是仍沿旧题以存疑之意,并举《宋志》近万部书目加"题"字者16部无不如此.但后人断章取义,变成对作者的确认,却无人深究,由疑变是,几成定局. 针对刘昼说的主要两条证据指出:其一是袁孝政的《刘子注》序,通过对照版本体例证实该书乃是南宋人伪造!且来历不明,所说有乖事理;其二是唐人张鷟《朝野佥载》所载:《刘子》为刘昼撰,因无位故窃刘勰之名,世人莫知.但这条材料是后人根据刘克庄文集的记载补辑的,此外别无他证.而且该书是唐人小说,不应视为信史引录. 再者,我国隋唐文献和流传日本的《刘子》已有明确记载,以及从刘勰、刘昼与佛家关系,均可证刘勰说.林、陈此举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反对者阵容鼎盛;支持者不乏其人.笔者赞成刘勰说,并对这场争论作一评述.
  • 摘要:欲将「刘勰学」做进一步的开展,除了深耕《文心雕龙》理论,还需要向外拓展材料,学界目前已聚焦在《刘子》研究上,卓然有成,本文试图通过明代评点大家——孙矿的评点,深入《刘子》核心,凸显《刘子》的文学性,希冀可做刘勰学的一个侧面,使其人其文面貌更为清晰.孙矿在明季文学思潮脉络底下,通过文学性的批评阅读法,重新解读经、史、子,使得《刘子》的文学趣味能被彰现出来.《刘子》为六朝文,正是孙矿批评「近今」的起点,然而以孙矿「周文汉诗」说来评《刘子》,竟无一条是负面评价,究其原因,《刘子》乃采掇先秦两汉诸子之言,进而透过文学润饰以为己用,孙矿要的正是这种能从经典中提炼,进而豊缮文采的方法,故其批语多在此类中点出佳处,可见《刘子》能以优美的文词博得一代评点家青睐,其文学性不言而明.
  • 摘要:刘勰家族是否曾"世居京口",事关刘勰世家研究大局.本文从史书记载、墓志所载、家谱世系、东莞属辖等多个方面予以论证,认为刘勰家族未曾世居京口.刘勰出生在苔县,父亲刘尚是刘未的将军,战死后,家道中落,勰与母亲相依为命。宋明帝时,北方多有战争。后来明帝失北方四郡,刘母去世后,刘勰随着战争南移,逐渐辗转南行,后来进南京定林寺,投奔名师僧枯十余载,撰成博大精深的《文心雕龙》。经沈约推荐,受梁武帝重用,进入仕途,官至步兵校尉兼昭明太子的东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死后,刘勰看到自己仕途渺茫,请求出家,后回归故里在营县创建定林寺,晨钟暮鼓,埋头校经,直至圆寂,埋骨塔林,使定林寺声名远播。
  • 摘要:古今文学观念不尽一致,《文心》所论文章也超越了今天文学作品的范围.无论自觉与否,现代《龙》学多少都有"跨界"(即从多元视角研讨)的意味.作古代文学理论经典,经几代学者的努力,在《文心雕龙》原始数据的罗集、考辨,以及从现代文论的视角研讨上已有丰硕成果. 本文首先对文学进行的比较,学界公认《文心》是古代文学理论经典,而古人心目中它论的是文章写作。其次从创作思维、风格、继承变革、鉴赏等角度分析了文论重大议题的经典性表述。再次分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论题,“比兴”、“物色”以及有关文学语言的论证民族特色尤为鲜明。最后分析了《文心》与《刘子》的“跨界”思考。两书分别是文学和政治理论,讨论的东西却并非毫不相关。《刘子》的理论构结不如《文心》镇密(主要是讨论对象不同,以及那个时代政论、文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致),但也有类同处:篇数相去不远,皆取法于《易》,皆先申说宗旨,都能找到佛学浸润的蛛丝马迹。这样的类同在古代著述中难找第二例。若非《刘子》作者倾慕《文心》的体大思精而仿效之,就极有可能同出一人的理论建构思路。
  • 摘要:从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看,《文心雕龙》不仅仅是一部文论文本,或者说是文学文本、美学文本、文化文本,同时还在于它树立了一个典范,为后世同样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在这一文本中,正是因为刘勰自身对于时代问题的深刻洞察及把握,其所找到的最恰当的统合方式: 思想与言说或者理论建构与文本的完美结合,以及对于异质思想的汲取与变通能力,才最终成就了《文心雕龙》无以取代的价值和地位.“目前文论建设的最大缺失,不是缺乏理论资源,而是缺乏像经典古文论《文心雕龙》那样对已有的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及对当下文学的关注与学理总结。”它的生成不仅在于揭示为文之道或者思想文化意味,还在于树立了一个典范,为后世同样身处文化转型时期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 摘要:当前以"当代视角"研究龙学似成趋势,这主要从揭示《文心雕龙》人文精神并阐发其当代价值,此著与当前文艺学学科建设,对当前文艺界与批评界的救弊功效,以理论观点解读当代作家作品,阐发对当前公文写作的价值与影响等七大层面展开,但也存在着如何通过世俗传播使《文心雕龙》走向大众化、此著如何影响当代文论、龙学个案研究还可进一步扩大、跨学科研究还很不足等缺憾.
  • 摘要:日本著名汉学家户田浩晓在其主要著作《文心雕龙研究》中,收录了两篇论文《文心雕龙文章载道说的构造》《文章载道说的构筑者和实践者》,通过这两篇论文可以总结出户田浩晓是从文学的作用、文人的道德、"文章载道"说的两重构建这三个层次阐发《文心雕龙》"文章载道"说的. 户田浩晓对《文心雕龙》“文章载道”说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在漫长的岁月里,他通过扎实储宝,掌握了丰富的经学、文评、史书材料;通过学养的积淀,寻找到了学术创新点。综合起来看,户田浩晓是从文学的作用、文人的道德、“文章载道”说的两重构建这三个层次阐发《文心雕龙》“文章载道”说的。文学的功能是“经世之器”,文章的政治教化意义需要进一步放大;文人的职责是敷攒圣道,文人需要提升改善内在精神世界,有才无德之人达不到文士的标准;落脚点是如何看待刘舰及其《文心雕龙》在“文章载道”说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历史地位。唐代韩愈学生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序中首度提出“文以贯道”的思想,宋代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首度提出“文以载道”的思想。古文家认为“道必籍文而显”道学家认为“文须因道而成”,“道”在“文”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通过户田浩晓先生的研究,我们知晓其实“文章载道”的思想渊源得追溯到《文心雕龙》,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人“文章载道”的文学理念己经出现。
  • 摘要:本文就《文心雕龙本义》所涉词义、句义未详的4处及无由可知的1处,运用书法学、文字学方面的知识来解读。《文心雕龙本义》,是陈拱先生的一部巨作,其义理阐释部分异常引人入胜,然作者陈拱先生在该部巨著中写下了20余处"未详",使人对其严谨的治学态肃然起敬.笔者不揣浅陋,对《文心雕龙本义》中"政序相参"、"哀者偯也"等词义、句义"未详"之处详加考索,以期对理解《文心雕龙》原文本义提供参考.本文所解,与众家皆不相同,若为正解,既可还《文心雕龙》本来面貌,又可正《汉语大辞典》等辞书援引此字之误,即使非为正解,亦可为学界提供一条线索,继续对此语义之探索。
  • 摘要:本文怀念了两位著名的文学学者,一位是复旦大学的王运熙先生,再一位是台北师大的王更生先生.他们都是著名的专家教授,是著作等身、桃李遍天下的大学问家.回忆了与两位学者的相识与相处,表达了对王更生先生的哀悼之情,和对二位学者学问卓拔、高洁品格的敬仰之情。
  • 摘要:千载弦歌谁继?岭海吾师道德学问皆烜赫;百年文囿斯承,连州学子词章文论俱生辉.这是作为学生的笔者献给邱师的挽联.本文分四部分,缅怀和追述了邱世友教授的事迹、介绍了为人慈祥和对学生的热爱,对先人和家国山川风物怀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难能可贵的“神存富贵,始轻黄金”精神。
  • 摘要:海外华裔学者叶嘉莹自幼饱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文化的濡染,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与诗学的研究和探析.出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叶嘉莹立足儒家文化学说,真诚地从古典诗词文本中挖掘其所蕴含的历史意蕴、古代心灵文化与情意生命文化.这对当代诗学的发展和建构有重要的启示.叶嘉莹植根于民族文化语境中,凭借儒家文化观照中国古典诗词与诗学的审美特性,揭示古典诗词所蕴涵的儒家文化意蕴,大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学界对诗词的研究和解读。
  • 摘要:"文心雕龙学"研究史上,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文心雕龙》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得出刘勰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结论,导致这种分歧的关键,是对《文心雕龙》中一些概念的不同解读.用中国传统哲学关照下的解读,得出刘勰的哲学思想是自然主义的结论,因而给刘勰一个自然主义哲学家的定位.刘勰的自然主义有自己的内涵,既不是儒家的,也不是道家的,更不是佛家的,而是刘勰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
  • 摘要:"《文心雕龙》之学"与"诗经学"、"楚辞学"、"唐诗学"、"宋词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已成为一门与时俱进之显学.然而,学界多称"《文心雕龙》之学"为"龙学".其不妥之处有三:一是容易与中华图腾"龙"的专门之学"龙学"相混淆;二是"龙学"之名无以对应于"文选学",与刘勰和萧统之密切关系不相符;三是"龙学"之名未能体现出《文心雕龙》书名之主要精神."《文心雕龙》之学"称为"文心学",则优于"文心雕龙学",而"文心雕龙学"则又优于"龙学"."《文心雕龙》之学"理当称为"文心学".
  • 摘要:《文心雕龙》自齐梁之际产生到清末民国形成经典经历了约一千五百年.这段历史见证了《文心雕龙》从非经典走向经典的变迁.《文心雕龙》在成书之初未产生影响与刘勰的身份、当时的文坛风气及《文心雕龙》的特点有关.《文心雕龙》的经典化进程经历了官修史志收录,写本刻本传播,评点本研究以及有意建构经典四个环节.其成为经典的原因与自身价值有关.经典化体现在对其重要理论观点的反复讨论与众多研究论著问世两个方面.此外,《文心雕龙》经典化案例引发了文学理论作品与文学作品经典化异同的比较、全书与单篇经典程度不平衡、龙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等相关思考.
  • 摘要:黄侃、徐复观、王元化皆近代湖北人,时代相近,学术渊源师友交往错综关联,他们的《文心雕龙》研究在"文化保守主义"这一大的场域中形成对话交流的学术形态.黄侃以"文辞"概括《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徐复观以"文体"概括《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王元化以"文学规律"概括《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可以说都是对"文心"的护持. 黄侃、徐复观、王元化三位学者的《文心雕龙》研究构成20世纪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视作一条特殊的线索。一方面,就一般的观测而言,他们是在不同的语境下,从不同的进路,对《文心雕龙》发出不同的声音。黄侃当“五四”前后,新旧文学观念激烈冲突之际,以激发旧文学的活力而涵容新文学的生机,以“独殊”之力收“始变”之功’。他消解“道”的学说,强调“文辞”的载体意义,暗含对旧文学所附着的政教功能的剥离,促进文学向审美本体的迁变。徐复观流寓港台,面临两岸对峙的态势,认识到文化上的古今中西之争常为意识形态所宰制,试图以中华文化相倡,在学术上力主“窥古今之迹,通中西之邮”,他以“文体论”论《文心雕龙》,实为“六经注我”研究方法的一个大胆尝试。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虽写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出版于七十年代末,时间跨度较大。这是他在一种特殊政治环境中思想活动的结晶。他对“文学规律”的执着追求和转向反思,皆有政治生活的背景发挥作用。从这一方面来看,三位学者的《文心雕龙》研究好像是各讲各的话,独立性很强。 但另一方面,三位学者的《文心雕龙》研究又是皆有核心、互相关联、各有所守的学术共同体。他们对《文心雕龙》皆怀有一颗保爱之心,对中华文化具有深深的同情,在各自不同的语境中,开掘《文心雕龙》的价值和意义。黄侃以“文辞”概括《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徐复观以“文体”概括《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王元化以“文学规律”概括《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可以说都是对“文心”的护持。从地缘、学缘、学术上的沟通交流可以发现他们的学术思想存在着一定关联。三位学者皆近代湖北人,深受近代湖北学风的浸染,张之洞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湖北进行的文化、教育、政治改革形成的风气,成为孕育他们学术思想的地方环境。 就三位学者的《文心雕龙》来讲,徐复观、王元化二人的龙学研究,实在是基于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而有意加以纠正补充,徐、王二人的龙学论著中虽少有互相引用称述,但晚年声气相闻,颇有会心之论。如果放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展开的大背景下,则可以发现他们具有文化保守主义的大致倾向。他们的龙学研究,可以说都是在应对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冲击,从而转向传统文学资源的开发而产生的,他们保护了传统,也弘扬了传统,以传统文学理论接引世界文学的大流,真是功在千秋。
  • 摘要:刘勰《文心雕龙》是一部论述文章写作与文章批评的著作,又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有效载体,美学意蕴深邃,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今天认真地学习和继承.具体体现在他的创作动机、创作内容以及论文依据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自强不息和积极进取精神与以传承中正和谐的中华美学精神为己任的人生态度,在继承前人美学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创新之处.
  • 摘要:南朝梁刘勰著《文心雕龙》五十篇(章),分为上、下篇(卷),近四万言,为中国文论的元典之作.自问世而至清代,《文心雕龙》的注释本颇为稀少,直到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刘勰之书方得一较为完备的校注本,由是黄注本流行百余年.本书集清代黄叔琳对《文心雕龙》的辑注以及纪昀的评语、近代李详对黄注的补正以及著名国学大师刘咸炘对《文心雕龙》的阐说于一炉,并以新校《文心雕龙》原文为底本,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个《文心雕龙》的独特文本.
  • 摘要:《文学研究法》是姚永朴在大学课堂教学基础上精心结撰的一部文章学著作,"其发凡起例,仿之《文心雕龙》",其在范畴界定、命题阐释、文学史论等方面大量征引《文心雕龙》,述作并重,既重视经典文论的传承,又主动考虑学术体制的需要,在总结中国民族文学理论上作出了贡献,在现代文学理论发生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该书四卷二十五篇,在体例上与《文心雕龙》呼应相通,学术界多有论述.然而其对《文心雕龙》的征引,却不被重视,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附录》"采摭""引证"部分均未提及.故在全面梳理姚永朴征引《文心雕龙》句段基础上开展考察,抛砖引玉,希望裨益《文心雕龙》的接受研究. 姚永朴身处当时学术语境,西方文学观念渐次传入、《文选》派重辩文笔问题,泛文学与纯文学的交锋虽处深水暗流,却己引起姚氏等桐城派古文家的注意,由姚鼎确立的文章十三类在《文学研究法》中重新阐释,并以《文心雕龙》为据,在大类中不断纳入文体小类或历代异名,对古代文体去彼取此,都经过反复衡量与思考。故在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中不难找到旧学润新知的蛛丝马迹,这也是《文学研究法》有选择地征引《文心雕龙》的内在因缘。
  • 摘要:本文分析了范文澜、王利器、杨明照、詹瑛几位学者对《文心雕龙·体性》中"仲宣躁锐"的文本校注。"范注"是《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然而"范注"从天津新懋印书馆本到北平文化学社本,再到上海开明书店本,直至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其间变化很大.而在"仲宣躁锐""仲宣轻脆以躁竞"条校注上的变化,更是云谲波诡,让人难以捉摸.考辨其变化原委,破解其背后真相,不仅可以还原《文心雕龙》文本校注之是非,而且还有助于了结学界的一桩公案.
  • 摘要:《文心雕龙》作为我国著名文艺理论著作,钱钟书作为我国贯通古今中外的渊博通人,在学术界众所周知.然而,由于其主要学术著作《谈艺录》《七缀篇》《管锥编》侧重于古代典籍与诗歌,钱钟书对《文心雕龙》的评价尤其整体否定,虽耐人寻味,却鲜有人关注,很大程度上被"龙学"洪流所淹没. 本文通过公开发表的的系列文章,分析了钱钟书对《文心雕龙》的认识与评价,考察其所折射的治学路径,及其相关所见之得失.尽管《文心雕龙》对钱钟书的影响长达四十年以上,以及在他的视域下,“微言一克”的价值远远大于“废话一吨”,但钱钟书对《文心雕龙》的态度可见一斑,即釜底抽薪,整体上予以否定。这与学术界通识对《文心雕龙》的评价迥然相异。钱钟书对思想体系、哲学系绍乙历史规律有所质疑,反而对“零星随感”情有独钟。尽管钱钟书的差评,动摇不了《文心雕龙》的厚度,掩盖不了司马迁的光芒,但他的“一吨”重量的批评与对“一克微言”的独有好感,却耐人寻味。
  • 摘要:作为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艺术家,饶宗颐的学术研究涉及史学、经学、佛学、文字学、目录学、考古学、简帛学、敦煌学、楚辞学、词学、美术史学等诸多领域,而且又擅长古典诗词、书画创作.以学养艺、以艺促学,学艺相通,是饶宗颐平生治学的最大特色.饶宗颐曾对自己的学术旨趣和取径有一番夫子自道:"念平生为学,喜以文化史方法,钩沈探赜,原始要终,上下求索,而力图其贯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饶宗颐曾凭借自己深厚的佛学素养和精通梵文,以文化史比较的视野,对《文心雕龙》进行了别具只眼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以此带动了香港学界的《文心雕龙》研究. 通过对饶宗颐《文心雕龙》研究路径及其方法的初步梳理,可以看出文化史研究视野下来探究《文心雕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研究的必要性来看,“《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但又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它同时又是一部文化史的著作,它对我国从上古一直到齐梁时期的文化发展作了全面的总结。《文心雕龙》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经、史、子、集都在他的论述范围之中。”“由于《文心雕龙》的这种特点,所以我们更必须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来研究《文心雕龙》,认真地探讨《文心雕龙》所提出的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的深远文化意蕴,在广泛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特别是六朝思想文化发展特点的前提下,来研究《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从研究的可能性来看,对于《文心雕龙》这部体大思精的著作,研究者只要有意识地把学科知识进行会通,不囿于学科的门户之见,尽可能多的积极储备研究对象所需要的学科知识,尽力实现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视域融合”,避免刘舰所讲的“各照隅隙,鲜观街路”,就有可能在《文心雕龙》研究中,别具只眼,开出一片天地。饶宗颐对于《文心雕龙》研究,正是借助于自身的通识与博见,在对刘舞的文学观、批评观乃至于文体观上,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而饶宗颐之所以能在《文心雕龙》研究中对系列命题、概念、范畴的理解与认识有如此洞见,跟其艺术史论研究中所运用的文化还原模式有关。文化还原研究模式,是一种远比以典籍互证为方法的古典考据学更为复杂多样的认识方式和学术思路,其目的不在于孤立地求证某一个艺术事实历史发生的情形,而是在于把一系列的艺术事实放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考察,从而寻求艺术得以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动因。 饶宗颐对于刘勰文艺思想及赞体的考察和研究结论,既使人们看见了目前在《文心雕龙》、古代文论和文学史的研究上的一些盲点,也为人们在文化史大视野中,加强《文心雕龙》研究与史学研究乃至与其它人文学科研究的关联,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前景,这也许就是今天来梳理和总结饶宗颐《文心雕龙》研究的当代意义所在。
  • 摘要:《读文心雕龙》是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研究的定本,然而王先生坦言,没有将晚年所形成的对中国文论的新看法表述在本书中.王先生晚年对中国文论的新看法散见于其晚年论著中,主要集中于三个论题:一是艺术规律问题,二是中国文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三是中国文论的诠释方法问题. 对“艺术规律”的探讨是王元化先生从事《文心雕龙》研究的理论起点。王元化先生《读文心雕龙》定本中所显现出的对“艺术规律”探索与反思的思想历程。 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一开始就注意到中国文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然而,对“艺术规律”探讨的热忱影响了他对中国文论“特殊性”的重视。王元化先生晚年对以上文艺观念中的“进化论”思想做了深刻反思,纠正了以西学为坐标评判《文心雕龙》理论价值的错误倾向,重估了《文心雕龙》的民族特色与理论价值。王元化先生晚年对“比兴”的表述集中体现了他对中国文论独特性的新认识,对中国文论独特性的思考和中国文化独特性的思考紧密连在一起。 王元化先生的《文心雕龙》研究一贯具有方法论的自觉,在诊释方法上,格守熊十力先生提出的“根抵无易其固,而裁断必出于己”的释义宗旨,在连释指向上,则坚持中西文论的汇通。中西文论的汇通是王元化先生《文心雕龙》研究的又一特点,王先生晚年在中西文论的汇通问题上也有新的思考,可以概括为“中西文化的异同辨析”。
  • 摘要: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浠水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后留学日本.归国后,参加政治活动多年,40岁后,才逐渐走上学术之路.著书十余种,三百多万字.一般讲来,徐复观主要是以思想家的身份为人们所熟识,但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也是用力颇深且成果卓著.他起初以治思想史为职志,后因缘巧合,在东海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主任时,无人愿意开设《文心雕龙》的课,只好自己担负起来,迫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学发生职业上的联系,不能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后在新亚书院任职时又开设过"《文心雕龙》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课程,任教期间,曾产生过"写一部像样点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打算,但因各方面的原因,始终未能成书,只写成了文章若干篇,集结为《中国文学论集》、《中国文学论集续编》出版.这些文章中,有关《文心雕龙》研究的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计有《中国文学中的气的问题——<文心雕龙·风骨>篇疏补》、《<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和《<文心雕龙>浅论》系列(七篇)等专门文章九篇,以及《答虞君质教授》、《文体观念的复活——再答虞君质教授》、《王梦鸥先生<刘勰论文的观点试测>》等商榷文章三篇. 有学者评价说"台湾五六十年代在理论上很有深度、并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文心雕龙》研究文章,当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文艺史很有成就的东海大学徐复观教授",尽管是著也批评其研究"在具体的论证上略欠精细,有的看法也有过于主观之处",但仔细研读相关论述,不难发现其中闪耀着的智慧光芒,无论是研究思路亦或研究方法,皆显示出鲜明的特色与个性,且其着力探讨的不少话题,及至今日仍是学界关注的中心与热点,系统审视徐复观的《文心雕龙》研究具有鲜明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