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转化
创造性转化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0年内共计69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政治、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3篇、会议论文7篇、相关期刊499种,包括人民论坛、学理论、天津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等;创造性转化的相关文献由742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心强、余源培、徐金龙等。
创造性转化
-研究学者
- 邓心强
- 余源培
- 徐金龙
- 江畅
- 王艳华
- 翟东伟
- 许以民
- 黄永林
- 丁晓钦
- 习近平
- 仲呈祥
- 倪素香
- 关利平
- 刘涛
- 吕富渊
- 吴小鸥
- 吴德群
- 周传鹏
- 孙燕
- 安丽梅
- 宋臻
- 尹恒
- 屠凯
- 常晶
- 廖林燕
- 张文祥
- 张旭
- 彭庆军
- 彭立勋
- 徐应娜
- 徐福祥
- 朱丽娟
- 朱维
- 李建嵘
- 李想
- 李林罡
- 李欣复
- 李玟兵
- 李遇春
- 沈文慧
- 王一川
- 王华生
- 王志清
- 王晴
- 王鹤岩
- 程伟礼
- 艾红梅
- 董四代
- 许序修
- 赵旭东
-
-
梁丹丹;
李春华
- 《学术论坛》
| 2020年
-
摘要:
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应实现回应时代要求的时代维度、精准发力的内容维度和务实有效的实践维度的统一.结合时代特征回应时代需要,构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时代之维;弘扬爱国精神、诚实守信美德、孝老敬亲美德、崇高精神境界,构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内容之维;促进传统美德观念的转化、注重家庭美德的养成、学校系统美德教育和注重榜样引领美德,构成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之维.时代维度、内容维度和实践维度,回答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转化、转化什么以及如何转化的问题.
-
-
-
赵小丽;
蔡国春
- 《江苏高教》
| 2020年
-
摘要:
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审视当下教育和社会中教师的地位时,我们不难发现,师道尊严正遭遇着愈发严峻的挑战.知识生成逻辑的转变,教师道德实践逻辑的缺失,社会交往逻辑的断裂,是师道尊严走向式微的主要原因.为重振师道尊严,必须保障教师权利的合法性,引导社会培育尊师文化,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优化学校教师管理,继而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
-
郭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针对当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庸俗化、片面化倾向,结合音乐学科,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场学术对话.对话提出:要防止强硬灌输,反对表面化、形式化地贴标签式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所构成的双维坐标系中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育人价值的优秀部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教育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方式,以现代的方式来表达、表现传统的神韵,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融入学科、带入学生生活,着力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境界;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远与近、硬与软、显与隐的关系,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机结合.
-
-
-
-
-
-
-
-
邵艳艳;
龙行年;
黄磊
- 《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文化方针是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区别于世界上其它武技而存在的一种独特形式.当前,面对人们对武术套路因不完全地认知引发的质疑、以点带面地否定中国武术整体全观,使得大众对武术的身份的认知摇曳在体育与艺术行为的尬尴之中这一困境,"两创"文化方针的出现,科学地引导了武术套路的时代发展要求与方向,对于解决武术套路的当代发展困境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
-
魏涛
- 《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
| 2014年
-
摘要:
深入挖掘传统儒学的现代意义,推动其创造性转化,是晚近以来一代代学人理论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在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无论是就价值渊源和共识的视角,还是藉由现实观念呈现的客观事实皆可看到,传统儒学的价值观正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适,推动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融互渗.在激活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领域的价值时,亦应看到和儒学价值观在历史时期传播层面的一些经验和有价值的作法.在活化儒学价值观,积极推进儒学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西方现代价值观的融通中,推进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建设.
-
-
李道增
- 《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
| 2006年
-
摘要:
论文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从本土生长出来的东西千万不能丢失,本民族的独立主体地位也不应被遗忘.不管我们吸取哪一家的思想,采取哪一家的方案,始终是我们独立自主的中国人在吸取、在选择.文章提出在三个层次上去理解传统的"本土文化",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以便用于今天的实践;并以两个实例作为对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解释.
-
-
刘宁星
- 《2019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绘真·妙笔千山"是一款以故宫藏青绿山水画《千里江山图卷》为创作蓝本的轻度解谜类手机游戏,在完美还原古画意境的同时,带给玩家趣味盎然的游戏体验.是故宫文化与新科技文化连接、融合的新探索,不断迸发新的创意,满足更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喜好.不论是关注书画的人,还是钟爱游戏的人,都会自然而然被吸引,这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
-
-
倪誉丹
- 《江西省首届教育学学科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既指外来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论体系中国化,也指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论的现代适应性改造与转化.本文从中西方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中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等几方面,来探讨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成因以及必然性.课程与教学论本土化的策略主要有:继承与创造性转化传统课程与教学论思想;借鉴与创造性转化国外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推进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整体创新和原创性探索.
-
-
OUYANG Hui-chun;
欧阳辉纯
- 《第十次应用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党,而且在对待儒家道德文化上,也是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转化的政党.具体说来主要有三点:一、中国共产党对儒家道德文化具有革命性传承和领导的使命;二、中国共产党对儒家道德文化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使命;三、中国共产党对儒家道德文化具有弘扬和宣传的使命.总之,中国儒家道德文化的传承、转化、发展、弘扬、宣传和创造性转化离不开党的领导和示范性参与.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语境下,儒家道德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更加需要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