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衡派

学衡派

学衡派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152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东方论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理论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世界古代史2016年会、孔孟儒学历史传承与转化创新学术研讨会等;学衡派的相关文献由292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卫威、潘水萍、郭昭昭等。

学衡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8 占比:1.9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152 占比:98.00%

总计:18523篇

学衡派—发文趋势图

学衡派

-研究学者

  • 沈卫威
  • 潘水萍
  • 郭昭昭
  • 方旭红
  • 李广琼
  • 郑师渠
  • 马建高
  • 乐黛云
  • 周云
  • 朱寿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旭红
    • 摘要: 针对新文化派强调个人对于国家的权利和独立性,学衡派具有强烈的国家伦理共同体情怀。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发展,认为历史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精神实体,是维系国家伦理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其次是对国家政治进行伦理启蒙的使命担当,主张国家共同体应该以民主的形式存在,民主的本质应该是实现个人与国家伦理共同体的统一;再次是对国家伦理共同体的道德理想追求,主张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的辩证统一,并最终归宿为人文主义。学衡派国家伦理共同体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今天应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应对分离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等亦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 方旭红; 都萧雅
    • 摘要: 学衡派针对20世纪初中国伦理转型中存在的守旧式伦理自负和全盘西化式伦理自卑,提出了以新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伦理建构途径,体现出了高度的伦理自信及其合理性。学衡派伦理自信主要表现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伦理建构方法自信,“以理制欲”归本“中道”的人文价值自信,家国天下的伦理共同体情怀自信,“中庸”境界的伦理超越模式自信。学衡派以白璧德“中道”之人文主义精神融合发展了中国传统“中庸”伦理思想,坚持中西方伦理平等对话与融合发展的伦理自信,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提供思想资源。
    • 刘丹
    • 摘要: 吴宓的“二马之喻”,是他在“文学”与“编辑”选择上的缩影,是理想与事功的两难。吴宓一方面心怀新人文主义文学理想,望成专门之成就、佳妙之著作;另一方面,在新旧交嬗的文化语境中,他以传统文人的历史责任感积极入世,欲办报立说、以图事功。吴宓的三次文化选择,即美国求学的专业抉择、入学之后的择业考量、归国办报的两难困境,都反映了“二马”在他心中的背驰冲突。诚然,在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时代背景中,是潜心文学还是办报立说、是“入世”还是“出世”,是吴宓的,也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难题。
    • 许军娥; 王欢
    • 摘要: 吴宓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也是学衡派的精神领袖和灵魂人物。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学界对吴宓与学衡派的研究不断深入。从学衡派的文化载体研究、学衡派的学者群体研究、多维视野中的学衡派等方面对吴宓与学衡派研究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 付建舟
    • 摘要: 长期以来,南高-东大"学衡派"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逆流.实际上,五四新文化(文学)运动不仅包括以陈独秀、胡适为首的激进思潮,也应包括以"学衡派"为首的保守思潮.前者的向路是从社会政治切入,从文化(文学)深入到思想,再反过来影响社会政治;后者的向路则为从文化(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到以中学为主的中西文化之融合.北大与《新青年》杂志是以陈独秀、胡适为首的激进派所依托的"一校一刊",南高-东大与《学衡》杂志是以梅光迪、胡先骕与吴宓为首的保守派所依托的"一校一刊".北大《新青年》注重觉世,南高-东大《学衡》注重传世,这两个"一校一刊"互为补充,各自开创了教育、文学、思想、学术新局面,在现代中国教育史、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北大"新青年派"的文化激进主义相对应,"学衡派"表现出相对的文化保守主义,他们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同时希望吸收西方文化资源加以发扬光大.南高-东大可视为北大以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大本营,南高-东大"学衡派"在与北大"新青年派"的分歧和论争中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南高-东大"学衡派"与北大"新青年派"一起,共同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发展.
    • 李欢
    • 摘要: 1921年,白璧德提出融贯中西文化"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学衡派梅光迪、吴宓等学人归国后,在大学开展"国际人文主义"实践,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人才。这些优秀的学生继承学衡派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展开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思考,从而国际人文主义的思想得以在弟子间传承延续。
    • 付建舟
    • 摘要: 学界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发源于北京大学。"北大校格"被鲁迅概括为"新的,改造运动的先锋"。"北大精神"被概括为"科学的思想与方法""民主与个体精神自由""重新估定价值的怀疑主义精神"与"兼容并包的宽容精神"。北京大学"新青年派"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巨大贡献,已被公认且成为共识。
    • 刘丹
    • 摘要: 近十年(2011—2020)来,国内吴宓研究稳步前进,学界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通过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发现,近十年来学术界主要围绕吴宓作为编辑、"学衡派"代表人物、文学家、红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等多重身份开展研究,开拓研究的新天地.而近十年吴宓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新生代学者为代表的多领域、跨学科研究主体,多采用纵横比较的研究方法,围绕《吴宓日记》展开纵深广延与点面结合的研究.基于以上的分析,文章提出了吴宓研究的前景展望:加深对《吴宓日记》文学维度的探讨,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综合新旧材料,拓展学术空间;追踪吴宓思想志业的动态发展,创新研究方法,以期能为未来的吴宓研究提供路径参考.
    • 李欢
    • 摘要: 白璧德在中国有两派弟子:"守旧派"代表学衡派及"新派"文人梁实秋。在一般研究者看来,二者似乎分属截然对立的两派,但是他们却因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走在一起,共同出版《白璧德与人文主义》一书。这种吊诡的历史结合曾激起无数研究者的兴趣,但是由于对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思想认知的缺乏,梁实秋与学衡派的关系研究仍有待进一步辨析。鉴于此,本文将从国际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梁实秋对白璧德思想的接受动因及融汇贯通,并从中考察梁实秋与学衡派之间的思想承接关系,进而解构加于二者身上的"新旧"之别。
    • 李肖锐
    • 摘要: 胡先骕早年曾受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从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诗歌批评理论.与胡适产生学术争鸣之时,胡先骕表达了对中国文学发展去向的颇多灼见.其学诗路径由同光体派而渐入宋,并结合当时的新古典主义美学欲从旧体诗中开掘"新理致",最终将诗学理想凝聚为中国未来之"大诗人",为传统学人诗系统开辟出现代语境.《忏庵诗》则主要传递胡先骕对自然哲学与人情世界的双重思考,综合逻辑思辨、义理阐释与生命感喟,是现代旧体诗艺术造境的重要尝试.故其诗集之整体风格不能以唐宋概全.胡先骕的古典诗歌批评与创作是他实现人文理想的重要途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