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材评价

教材评价

教材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17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2275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陕西教育(高教)、外国中小学教育、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0年国外大学物理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第二届中国计算机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等;教材评价的相关文献由48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书林、柳叶青、梁宇等。

教材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9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2275 占比:99.02%

总计:42692篇

教材评价—发文趋势图

教材评价

-研究学者

  • 于书林
  • 柳叶青
  • 梁宇
  • 黄建滨
  • 刘佳
  • 刘力
  • 孙悦文
  • 张晓卉
  • 王晓丽
  • 王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秋实; 刘学智
    • 摘要: 教育质量提升的新时代,人们开始关注教材质量状况,希望通过科学的教材质量标准来描述、评价和改进教材质量。在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和教材评价现状亟待改善的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以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为基本理念主导研制了中小学教学材料评价工具IMET。IMET在课程标准本身架构核心转变的基础上,以"通用设计"和"证据中心设计"为方法,从不可协商一致性标准、一致性标准和质量标准三个维度构建了教材质量评价的标准框架。在不可协商一致性标准维度,IMET关注聚焦、连贯的知识主体,重点关注各年级主要任务及其连贯性;在一致性标准维度,IMET兼顾能力、实践与公平,以话题为线索评价教材发展学生能力、为实践与公平提供的机会;在质量标准维度,IMET明确教材建设的同等责任,要求教材出版商和教材采购者共同规范教材市场和提升教材质量。美国通过清晰明了的实施标准、学区间合作以及教材培训,帮助州和学区完成了教材一致性质量评估,实现了提升教材质量的发展性目的。美国基础教育IMET教材评价标准构建的理念、内容、方法和实施经验,对我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转变教材评价的价值取向,关注教材学科属性、构建评价标准的多维体系,革新教材评价方法、破除评价单一甄选功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彭小南
    • 摘要: 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新视线国际英语听说教程》话题全面、贴近生活,选材生动、练习充分,难易适度,资源齐备,是一本适合提高高职阶段学生英语语言听说技能的教材。该文就教材的使用,进行了模块化教学、交际中培养语言知识和技能、多样化教学评价和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四个方面的探索。
    • 周义钦
    • 摘要: 正在使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是地理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地理新教材有何新意”“地理新教材如何使用”是当下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文章以上海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1单元“行星地球”为例,解读其教学功能,并基于教学功能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 张维忠; 王智宇; 胡益芳
    • 摘要: 科学地把握教材难度是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基于知网分析工具对20年来中小学数学教材难度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并从数学教材难度的内涵、模型发展、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4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反思.研究结果表明:教材难度研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教材难度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团深度、知识团广度和习题难度3个维度展开;研究者广泛开展实证研究,确定教材难度的影响指标和权重系数,构建量化模型;教材难度研究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数学教材的评价和国际数学教材比较研究.未来应当完善教材难度研究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优化研究方法,加强教材难度的动态模型研究;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拓宽教材难度研究的视角等.
    • 顾笑
    •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英语教材评价研究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国外教材评价经历了早期的初步探索、中期理论框架的建立、近期实证研究的发展,逐步体系化和科学化。国内英语教材评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相关评价理论,进入21世纪对英语教材评价尝试“本土化”研究,评价理论逐渐夯实,但仍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评价视角不断创新,但缺乏使用者评价;量化评价屡见不鲜,但质性评价相对缺乏。
    • 陈光磊
    • 摘要: 本研究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地理教材中高中地理指示语的类型,制定了地理图像指示语的评价标准。本研究以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地理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以兰州市某中学的高一年级全体师生为调查对象,系统评价了本教材中地理图像指示语的优点与不足。
    • 索磊; 冯高跃
    • 摘要: 《优质教材工具》是美国教育报告组织开发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评价体系,设有三个关卡,分别与《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中的三个“关键转变”相对应,旨在判断教材与《共同核心州立标准》的一致性。《优质教材工具》的特点包括:强调评价过程,记录指标证据供评价小组核验;注重证据意识,配备《证据指南》供评价者参考;评估项目多维,涵盖对辅助教材的质量水平考查。通过对《优质教材工具》分析,可以获得完善教材评价工具的启示:树立“基于证据”意识,增强评价过程的透明性,增设辅助教材评估维度等。
    • 房斐; 王嘉宁; 尹少淳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美术教材,是践行文化强国战略、促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重要举措,对于如何进、进到什么程度等问题,需要借助评价工具进行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分析。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借鉴,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美术教材的评价指标为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其中3个一级指标为:与传统文化主题要素的对应性,对美术门类的覆盖性,与课程标准的对应性、内容的连贯性与延续性。为了验证评价指标的效度,对13个版本的美术教材进行实证分析。为应对庞大的教材评价工作量,应充分发掘信息化评价工具的潜力,开发美术学科知识图谱分析平台辅助教材评价工作,全面、高效地呈现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材的实践路径。
    • 侯健慧
    • 摘要: 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全球化背景下外语专业学生必备的素养.德国学者汉菲尔德及其提出的基于跨文化解释学的外语教学法为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理解能力提供了一个极有参考价值的模本.德语专业教材《当代大学德语》重视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并试图打破关于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始终受到自身思维的限制,进而用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对德国文化的认知.这种教学设计符合汉菲尔德提出的教学原则,教师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也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元素,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反思.
    • 欧椅华
    • 摘要: 教材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材为评价对象,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运用可行的评价技术及方法,对教材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前,必须明确选用什么教材,选择教材的前提条件是对教材进行综合评价.如何综合评价教材,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有效手段.论文在阐述教材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从不同的维度以及阶段对初中语文教材进行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