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教学心得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88880篇;相关期刊676种,包括南北桥、考试周刊、教育(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创新教育论坛、中华创新教育论坛等;教学心得的相关文献由1580位作者贡献,包括凯特·史密斯、张永军、朱德清等。
教学心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8880篇
占比:98.29%
总计:90424篇
教学心得
-研究学者
- 凯特·史密斯
- 张永军
- 朱德清
- 于嵩
- 何娟娟
- 俞世冲
- 傅海珍
- 关丹
- 冯裕林
- 冯裕良
- 刘宏业
- 刘宏娟
- 刘彩
- 刘爱萍
- 刘芳
- 南东求
- 史毕梅
- 叶生鹏
- 叶红珠
- 叶雪东
- 吴兴平
- 吴海辉
- 吴秋业
- 唐莹
- 夏国华
- 夏艳
- 姜永志
- 孔洁
- 孔祥顺
- 孟凡咏
- 季明达
- 崔亚青
- 崔勇
- 张丽
- 张乐
- 张利云
- 张剑锋
- 张治年
- 张连仲
- 彭树智
- 敖成渊
- 施俊进
- 有亚琴
- 朱大明
- 李华英
- 李平
- 李强
- 李彦
- 李本聪
- 李燕
-
-
吴是
-
-
摘要:
在教学“提质增效”的要求下,教师纷纷探寻信息技术教学的简洁化、直观化和高效化的优质发展之路,力求实现小学生信息技术认知的简易化、直接化和主体化,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及时记录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善于发现师生互动过程中的思维灵感和智慧浪花,不断积累在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道路上的教学心得和成长感悟,全面记录自己在教书育人、自觉成长道路上的探究足迹。
-
-
陈华(文/图)
-
-
摘要:
陈华从教近三十年,穿行在乡村与城市之间;立足教育一线,耕行于初中物理教学田地,以研促教,以学定教,收获着精彩的教育人生。多年来,陈华通过“课堂采珠”收集教学心得,通过“教海探航”践行课程改革,通过“师陶杯”等抒发教育随想,并在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参编国家级教材、参考用书8本;主编教辅用书、课堂学习力提升资料6本(套)。
-
-
管若松
-
-
摘要:
陈正薇老师于2022年3月26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她的离世,不仅是江苏文艺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国京剧界的重大损失。我与陈正薇老师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而是在近十多年来,因为陈正薇老师在退休以后,想要整理她的几部教学专著,便时常请我到她家,与我讲述她的艺术人生、她的教学心得,以及她所认识、理解的梅兰梅和“梅派”艺术。久而久之,我与陈正薇老师便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感情,更有幸在她老人家晚年的时候,时常陪伴在她的身边。
-
-
宋定飞
-
-
摘要:
概念是抽象的,难以只靠语言描述,如果教学能够以“做”为中心,以追求理解为目的,借助游戏、活动、实验、制作等步骤,一步一步让学生体验并深度学习,就能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本文以“来自地球的力”教学为例,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阐述的相关教学策略的指导下,以真实的教学实践详细呈现这一教学流程,并为提升概念教学成效提供可参考借鉴的具有实操意义的路径.
-
-
胡松柏
-
-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教师可以总结规律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做题技巧都非常重要,所以教师要认真落实高中历史教学,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
-
卓秋紫
-
-
摘要:
一堂课要给学生留下什么?除了系统的知识、实用的方法外,还要能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有多好的生命体验.以"生命教育"理念为背景数学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学生除了掌握知识外获得不同能力的课堂,是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有利于终身发展需求的课堂.
-
-
张燕洁
-
-
摘要: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担任此门课程的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持续改进教学模式,现就此门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跟各位同仁分享。
-
-
于婉莹(文/图)
-
-
摘要:
一、美育的使命和作用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美育是一个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概念,也是蔡元培先生从德文中翻译而来(Asthetische Erziehung)。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教育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观点,美育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其实,不同时期的“美育”关注的问题不尽相同。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关注培养“身心既美且善”。18世纪末德国美学家席勒则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而我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提出“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尽管这些美育研究者对“美育”所持的观点和认识不同,但他们都一致的将德育、智育、美育,放置在三育并举的同等地位。
-
-
韩晓晓
-
-
摘要:
数学教学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要熟悉课程,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实施实用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
-
彭小标
-
-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叙述:"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大脑积极活动,思考、质疑、辩论、总结、实验和论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探讨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下面浅析笔者在《原电池》课堂教学中运用科学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实验及总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