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型乳腺癌
三阴型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专利文献1317134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实用临床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三阴型乳腺癌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兆喆、谢晓冬、郭放等。
三阴型乳腺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17134篇
占比:99.99%
总计:1317211篇
三阴型乳腺癌
-研究学者
- 刘兆喆
- 谢晓冬
- 郭放
- 韩涛
- 丁明剑
- 任宏
- 刘倩
- 刘霞
- 包明阳
- 孙洁
- 崔国忠
- 庞亚梅
- 张伟
- 张帆
- 张牧原
- 戴殿禄
- 朱琦峰
- 李亮
- 李岁萍
- 李明娟
- 杨文华
- 王丽娟
- 王翠翠
- 王雯邈
- 白杨
- 袁芃
- 高广春
- 黄嬛
- 黄雄
- Jamiyan T
- Kuroda H
- Yamaguchi R
- 严菊华
- 乔立娇
- 于健
- 于炳洋
- 任新瑜
- 任雨洁
- 何艳
- 何鼎盛
- 余润华
- 佟仲生
- 侯梦晨
- 傅柏涵
- 傅柏涵12
- 冯得财
- 冯志寅
- 冯振中
- 冯清枝
- 刁换胜
-
-
方三高(摘译);
魏建国(审校);
Jamiyan T;
Kuroda H;
Yamaguchi R
-
-
摘要: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辅助治疗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靶标,根据先前验证的临界值将其分为高水平(≥30%)和低水平(<30%)。高水平的TILs在乳腺癌特别是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具有抗肿瘤活性,预后良好。近来研究表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也是肿瘤生长和癌症进展的重要因素,可将巨噬细胞分为经典激活1型(M1样)和交替激活2型(M2样)两种。
-
-
贾岩;
佟仲生
-
-
摘要:
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阴性表达的一类乳腺癌。化疗是TNBC主要的治疗手段,晚期TNBC的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化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较差。目前,免疫治疗在乳腺癌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不断问世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成为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其中PD-1抑制剂包括PD-1抗体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抗体。通过阻断PD-1/PD-L1的免疫治疗与化疗联合使用已被证实可用于PD-L1阳性表达的晚期TNBC患者。
-
-
李泽群;
何艳;
唐剑
-
-
摘要: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1(MALAT-1)在三阴型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0—2020-10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3例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ALAT-1的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HIF-1α与MALAT-1在TNBC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癌组织的HIF-1α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TNBC患者的癌组织MALAT-1、HIF-1α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TNBC患者MALAT-1与HIF-1α呈正相关(r=0.358,P<0.05)。结论TNBC患者的HIF-1α与MALAT-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临床可加强对两者水平的监测,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
-
王栈山;
谭胜;
骆广涛;
王本忠
-
-
摘要:
目的探讨miR-138对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MDA-MB-231细胞转染miR-138 mimics及其阴性对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38的潜在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 blot法分析miR-138与FAK的靶向调控关系。回复实验使用Transwell及Western blot实验验证miR-138通过FAK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结果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iR-138后,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FAK为miR-138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FAK 3′UTR区域存在miR-138的互补结合位点。Western blot结果发现过表达miR-138后FAK蛋白表达降低。回复实验Transwell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上调FAK可以部分恢复miR-138过表达所抑制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使用FAK siRNA敲低FAK可以部分恢复miR-138抑制所增强的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P<0.05)。结论miR-138靶向调控FAK抑制TNBC细胞的侵袭、转移。
-
-
梁家玮;
李亮;
马海燕;
郭海峰
-
-
摘要: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金属硫蛋白1E(metallothionein 1E,MT1E)表达对缺氧状态下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体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分为常氧培养组、低氧培养组和RNAi低氧培养组,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MT1E、E-cadherin与vimentin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缺氧可诱导MDA-MB-231细胞内MT1E表达上调并伴有E-cadherin表达下调和vimentin表达上调;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发现细胞侵袭数量和迁移率明显增加(P均<0.05);靶向干扰MT1E生成后E-cadherin表达回升,vimentin表达下降,MDA-MB-231细胞侵袭数量和迁移率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MDA-MB-231细胞内的MT1E可由缺氧诱导表达上调同时对缺氧状态下的EMT进程具有促进作用。
-
-
杨丰源;
李锦成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液中23种氨基酸的变化及其与三阴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乳腺外科行新辅助化疗的104例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pCR组(33例)和非pCR组(71例),观察化疗前、后23种氨基酸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pCR组新辅助化疗后谷氨酰胺、亮氨酸水平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前、后谷氨酰胺、亮氨酸的水平变化以及化疗前肿瘤T分级与三阴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可能作为预测三阴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能否达到pCR的独立影响因素。
-
-
钟恋君;
王进京;
郑洪
-
-
摘要:
目的探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stromal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sTILs)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蛋白的表达及CD4^(+)、CD8^(+)、Foxp3^(+)sTILs亚群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2019年病理资料完善的女性TNBC标本92例,评估每张HE切片肿瘤区域内sTILs的浸润密度,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2例TNBC中sTILs的PD-L1蛋白表达情况及CD4^(+)、CD8^(+)、Foxp3^(+)sTILs的浸润密度。结果TNBC中sTILs与Ki-67指数(P=0.001)显著相关;CD4^(+)、CD8^(+)sTILs与肿瘤大小(P=0.012、0.006)和Ki-67指数(P=0.047、0.006)显著相关;Foxp3^(+)sTILs、PD-L1^(+)sTILs与组织学分级(P=0.001、0.005)显著相关。TNBC中sTILs与CD4^(+)、CD8^(+)sTILs呈正相关(P<0.05),与PD-L1^(+)sTILs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Foxp3^(+)sTILs无相关性。TNBC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PD-L1^(+)sTILs和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具有更短的总生存期,而sTILs及CD4^(+)、CD8^(+)、Foxp3^(+)sTILs与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结论TNBC中sTILs及CD4^(+)、CD8^(+)sTILs浸润密度可能与乳腺癌肿瘤细胞增殖有关,Foxp3^(+)sTILs可能与乳腺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而PD-L1^(+)sTILs和淋巴结转移阳性可能与TNBC的不良预后相关。
-
-
简文静;
冯清枝;
盛海艳;
刘国文
-
-
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BRIX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MDA-MB-231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DA-MB-231细胞株分为实验组(shBRIX1组)及对照组(shCtrl组)。shBRIX1组采用构建敲低BRIX1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以敲低BRIX1表达;shCtrl组采用慢病毒空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的转染效率;采用Celigo细胞成像技术、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实验连续5 d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分选(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和Caspase3/7活性检测比较两组细胞的凋亡能力。结果与shCtrl组细胞相比,敲低BRIX1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DA-MB-231细胞72 h后,RT-qPCR检测shBRIX1组中细胞的BRIX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检测shBRIX1组细胞中的BRIX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敲低BRIX1后,Celigo、MTT及细胞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从第二天开始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较shCtrl组明显下降(P<0.01);FACS实验及Caspase3/7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敲低BRIX1组的MDA-MB-231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0.05)。结论下调BRIX1能抑制三阴型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为寻找TNBC治疗新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
-
张曼丽;
刘唯唯;
王丽娟;
李卫东
-
-
摘要:
目的探讨BRCA基因突变与三阴型乳腺癌靶向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5例女性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卡铂化疗+奥拉帕利靶向治疗,术后行BRCA基因突变检测。根据BRC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BRCA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比较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与野生型患者的病理参数,以及随访3年的转移率、生存情况。结果115例患者中,BRCA基因突变型40例(34.78%),野生型75例(65.22%)。BRCA基因突变型包括BRCA1基因突变型13例,BRCA2基因突变型17例,BRCA1&BRCA2基因突变型10例。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乳腺癌家族史阳性比例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组织学类型乳房导管比例低于野生型患者,乳房小叶比例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发生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脑转移的转移率低于野生型患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BRCA基因突变型包括BRCA1基因突变型和BRCA2基因突变型,且突变与乳腺癌家族史、组织学类型有关。与野生型患者比较,BRCA基因突变型患者的转移率更低,生存率更高,预后更好。
-
-
蔡小波;
王小佩;
曹学全;
杨朝晖
-
-
摘要:
目的探讨Galectin-9、FGL1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两者在TNB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TNBC和108例非TNBC。观察Galectin-9、FGL1的表达情况及免疫浸润模式,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TNBC组和非TNBC组中Galectin-9、FGL1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55%、26.85%和47.22%、12.96%;Galectin-9在TNBC组和非TNBC组肿瘤细胞和间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93%、52.78%和39.81%和38.89%;FGL1在TNBC组和非TNBC组肿瘤细胞和间质TIL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78%、30.56%和14.81%和13.89%。TNBC组和非TNBC组中Galectin-9、FGL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Galectin-9和FGL1在TNBC浸润性导管癌和非TNBC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ectin-9和FGL1在TNBC中高表达,两者可能是TNBC有效的免疫治疗靶点,有望在TNBC免疫治疗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