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病理特点

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55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4849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浙江临床医学、现代肿瘤医学、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病理年会、第四届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等;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文献由163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英豪、张静、王新允等。

临床病理特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9 占比:1.5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849 占比:98.44%

总计:35403篇

临床病理特点—发文趋势图

临床病理特点

-研究学者

  • 余英豪
  • 张静
  • 王新允
  • 薛凤麟
  • 边莉
  • 金树
  • 何裕隆
  • 刘红
  • 徐惠绵
  • 李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琛; 褚志刚
    • 摘要: 目的探讨Marjolin溃疡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6-2020年收治的96例Marjolin溃疡和113例非Marjolin溃疡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Marjolin溃疡男性患者居多(57.3%),年龄主要分布在40~70岁,发病原因以烧伤为主(75.0%),病程20年以上者占74.0%,发病部位在下肢占47.9%,临床表现为皮肤表面溃疡,溃疡面积多为2~5 cm,恶变肿瘤类型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占42.7%,浸润至真皮层占79.2%。患者随访4个月到5年,5例患者死亡。结论Marjolin溃疡主要发生在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病部位以下肢为主,病程较长,多恶变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真皮层,预后较非Marjolin溃疡差。
    • 闫红燕; 王晓敏; 陈红芳; 王春芽; 郑吉春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丛状血管黏液样肌纤维母细胞瘤(PA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例PAM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胃部肿块或幽门梗阻。胃镜示黏膜下隆起性肿物,好发于胃窦部。光镜下肿瘤组织呈特征性的丛状或结节状生长于黏膜下胃壁肌层内,结节呈黏液样,大小和形状不一,结节内有增生的肌纤维母细胞和小血管,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4例均有SMA(+),Vimentin(+),Ki-67(1%~3%),其中有2例出现h-caldesmon(弱+)。阿尔辛蓝染色显示细胞间黏液样基质。KIT和PDGFRA突变位点分析显示4例均未出现突变。4例患者均行远端胃切除,术后未见复发转移。结论:PAMT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具备良性的生物学行为。
    • 黄嘉华; 唐维; 李广华; 何裕隆; 王志雄
    • 摘要: 目的分析BorrmannⅣ型胃癌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8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诊治的252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比BorrmannⅣ型胃癌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使用倾向评分匹配(PSM)的方法获得匹配队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探讨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2525例胃癌患者中,287例BorrmannⅣ型胃癌和2238例非BorrmannⅣ型胃癌。两组患者在确诊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无腹膜种植、TNM分期、手术是否达到R0切除等参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orrmannⅣ型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17.3%,匹配前后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均提示该类型胃癌患者预后较非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侵犯浆膜层或邻近组织(pT4)(HR=1.56,95%CI:1.09~2.23,P=0.015)、pTNMⅣ期(HR=2.00,95%CI:1.44~2.77,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侵袭性强、转移率高、根治切除率低等特点,该型胃癌患者的预后差,早期明确诊断并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能较好地改善该类型胃癌患者的预后。
    • 李林杰; 韩志峰; 赵维
    • 摘要: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2])。伴随着低剂量螺旋 CT(LDCT)的 广 泛 应用,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肺亚厘米结节的检出率也随之上升。本文回顾性分析74例肺亚厘米结节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陈巧玲; 林婉君; 廖永根; 叶秋萍; 刘丽芳; 魏立新
    • 摘要: 目的:分析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肾内科首次行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并确诊为IMN的135例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定义终点事件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下降30%且<60 mL/(min·1.73 m^(2)),分析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成人IMN患者,男女比例为1.29∶1,发病年龄为53.00(45.00,60.00)岁,35例(25.93%)患者年龄≥60岁,106例(78.52%)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84.44%患者抗磷脂酶A_(2)受体(PLA_(2)R)抗体阳性。病理类型以Ⅱ期为主,10^(9)例(80.74%)。随访时间31.70(17.87,45.73)个月。单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基线血肌酐升高、基线eGFR、并发急性肾损伤、发生缓解是肾脏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基线eGFR[HR=0.968,95%CI(0.939,0.998),P=0.039]和发生缓解[HR=0.159,95%CI(0.044,0.569),P=0.005]是肾脏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基线eGFR和发生缓解是成人IMN肾脏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针对成人IMN患者应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争取达到缓解,对于基线eGFR下降的患者,更应密切监测,保护肾功能,改善预后。
    • 沈鑫; 谢红梅
    • 摘要: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68例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HPV标本进行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35例)与阴性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结果两组鳞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病理类型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腺癌病理类型检出率39.39%明显高于阳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组Ⅱb期、Ⅲ~Ⅳ期临床分期均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阴性子宫颈癌中阴性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临床分期特点主要为Ⅱb期、Ⅲ~Ⅳ期,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病理类型与临床分期特点,从而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
    • 严珊珊; 王永南; 唐璜; 郭玉娟
    • 摘要: 目的探讨ER弱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中ER和PR的表达,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HER-2表达,分析ER弱阳性(阳性率1%~10%)HER-2阴性乳腺癌,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和ER>10%且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并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是否绝经、肿瘤直径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933,P10%且HER-2阴性组(χ^(2)=1050.420,P10%且HER-2阴性乳腺癌,且可能无法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 唐淑慧; 蔡晓娟
    • 摘要: 目的:探究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CT、MR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腹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先后给予CT检查、MR检查、病理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经CT检查和MR检查发现,26例分布在腹膜腔,12例分布在腹膜后间隙,4例分布在胰腺,3例分布在左肾上腺,5例分布在右肾上腺。病理:NF(+)96%(48/50)、NSE(+)96%(48/50)、S100蛋白(+)16%(8/50)、CgA(+)40%(20/50)、CK(+)90%(45/50)、LCA(+)88%(44/50)。肿瘤包块均呈实质性,质地不均匀,少数边界较为清晰的可以完整剥离,大部分边界与周围组织缺少清晰的分界,分离困难,无包膜。病理标本切面多呈鱼肉状,灰红色,质地不均匀且较脆,内部有坏死囊变及陈旧性血液。光镜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有分叶征,呈片状、条索状或腺泡状排列,肿瘤血管周围呈假菊花团样,多有分裂象,核周细胞质少,细胞核深染,局灶性瘤细胞呈神经方向分化,恶性程度较高。CT平扫图像:有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缺乏分析的分界,肿块直径在4~14cm。MR图像:T1WI:有混杂的低信号或等信号,信号与肌肉相等或略低于肌肉;T2WI:有混杂的、不均匀的信号或高信号。结论:临床可以根据CT、MR图像分辨肿瘤内部结构、转移情况、与周边组织的关系,进而指导治疗。
    • 郭楚楚; 朱娟英
    •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与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IL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22年6月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803例,其中IDC组1746例,ILC组5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IDC组与ILC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情况以及乳腺癌病理分子分型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IDC组患者相比,ILC组患者ER阳性、PR阳性、HER-2阴性、Ki-67 < 14%所占比例较高,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高,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患者所占比例较低。
    • 姚星辰; 翟亚玲; 高静歌; 陈雅卓; 王新念; 卢珊; 赵占正
    • 摘要: 背景 随着2型糖尿病(T2DM)年轻化趋势,微小病变肾病(MCD)合并T2DM在临床上已不罕见,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仍不清楚.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MCD合并T2DM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收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且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合并T2DM患者20例(MCD合并T2DM组),MCD患者306例,利用SPSS 22.0软件从306例MCD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00例(单纯MCD组),收集所有患者当次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从患者首次肾穿刺活检开始随访,到出现复发或到2019年6月随访结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单纯MCD及MCD合并T2DM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和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MCD合并T2DM组患者年龄、收缩压(SBP)、合并高血压所占比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清蛋白(ALB)、IgG水平高于单纯MCD组,男性所占比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红细胞沉降率(ESR)、24 h尿蛋白量低于单纯MCD组(P<0.05).MCD合并T2DM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程度、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球性硬化小球所占比例高于单纯MC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5.108,95%CI(1.717,15.200)〕、年龄〔OR=1.068,95%CI(1.006,1.133)〕、高血压〔OR=6.000,95%CI(1.982,18.165)〕、HbA1c〔OR=84.019,95%CI(12.465,566.317)〕、ALB〔OR=1.173,95%CI(1.100,1.250)〕、TC〔OR=0.730,95%CI(0.619,0.861)〕、ESR〔OR=0.978,95%CI(0.960,0.996)〕、24 h尿蛋白量〔OR=0.818,95%CI(0.705,0.948)〕、IgG〔OR=1.568,95%CI(1.288,1.908)〕、球形硬化小球占比〔OR=13.286,95%CI(4.142,42.614)〕、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OR=17.000,95%CI(4.833,59.794)〕、肾间质炎症〔OR=10.111,95%CI(2.684,38.087)〕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G水平〔OR=1.476,95%CI(1.190,1.831)〕、血管损伤程度、肾间质纤维化〔OR=12.433,95%CI(2.032,76.065)〕是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P<0.05).Log-rank检验结果表明,MCD合并T2DM组的累积CR率低于单纯MCD组(P=0.027),但两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318).结论 与单纯MCD患者相比,MCD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表现较轻微,但病理表现却相对较重,提示临床医师肾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肾间质纤维化、血管损伤程度重、高IgG水平是MC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且MCD合并T2DM的预后较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